如何早期识别糖尿病

2023-12-28 02:06赵玉遂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健康博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视物视力遗传

□文/赵玉遂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提及糖尿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被称为“三多一少”。这些症状往往出现在2型糖尿病中、重度患者身上,而在糖尿病早期,往往没有这些典型症状。因此,等到出现了这些症状以后再去检查、治疗,其实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在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之前,糖尿病患者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学会识别这些特殊表现对于早期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糖尿病易感人群有哪些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糖尿病具有遗传性,无论是1 型还是2 型糖尿病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其中2 型糖尿病的遗传风险更为明显。然而,遗传给后代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易感性,即糖尿病患者的子女相较于其他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糖尿病,那么子女患病的风险将会增加。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应该采取预防措施,注意饮食控制、作息规律和保持积极的心态,以降低患病风险。

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的人。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期的精神紧张和情绪压抑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在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对抗胰岛素的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加,从而使得血糖升高。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很多人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容易产生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肥胖者,尤其是腹性肥胖的人。肥胖者往往伴有高血脂、高血压和脂肪肝等疾病,这些病症都增加了他们患糖尿病的风险。国内外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体重超标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比正常体重的人高出数倍。因此,预防糖尿病应从控制热量摄入、加强体育锻炼和避免肥胖等方面入手。

除上述人群外,年龄≥40 岁,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等也是糖尿病的易感人群。

糖尿病前期特殊表现

饭前经常饿晕

“餐前饥饿现象”是糖尿病前期的常见症状,通常在体型较胖的人群中较为常见。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糖尿病早期多种机制导致胰岛素生理作用减弱,为了维持正常血糖水平,身体需要分泌大量胰岛素进行代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逐渐损伤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使得胰岛素的分泌速度减慢,高峰出现的时间延迟。因此,原本应该在进食后10~30 分钟出现的胰岛素高峰被推迟到餐后2~3小时。这就导致了餐后没有足够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上升,而在下一餐前却因为胰岛素分泌过多而导致低血糖。

反复感染

常见胆道、尿道、肺部、皮肤等部位感染,表现为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血糖升高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同时,高血糖还会降低人体内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这两种情况都会使早期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反复感染。因此,对于出现顽固性反复感染的患者,建议定期检查空腹血糖和尿糖,以排除患有糖尿病的可能。

视力下降

在糖尿病早期阶段,高血糖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视神经和视网膜上的血管,导致视力明显下降。这种视力问题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部分患者还可能合并白内障。很多患者在看眼科医生时才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因此,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的视物模糊,应该考虑是否存在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医生提醒,如果出现了上述糖尿病前期症状,一定要及时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猜你喜欢
视物视力遗传
非遗传承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哪些眼病会引起视物变形
视力测试
不可思议的奇人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