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如何融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

2023-12-28 10:35李文晶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跨文化中华英语教学

□李文晶/文

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了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如何增强文化软实力,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成为高校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在当前背景下,让高职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一项重要的学科培养目标。本文以实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如何通过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 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悠久: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传承至今依然没有断绝。(2)文化底蕴深厚:中华传统文化涵盖了丰富多样的领域,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等,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经典著作和文化遗产。(3)强调礼仪:中华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礼仪,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和谐相处。礼仪在社交、家庭、职场等各个方面都有体现。(4)尊老爱幼: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尊重长辈和关爱年幼的人。尊重长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之一,也是家庭和社会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5)尊重传统:中华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传承,强调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和继承。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视为民族文化的瑰宝[1]。

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跨文化思维,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还可以通过文化比较,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心,自觉主动地传承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2 中华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融合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了很大提高。坚持中华文化“走出去”,凸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融入英语教学中,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2]。高职英语教师必须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融合的重大意义,在平时的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助力。

3 中华传统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融合方式

中华传统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传播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找到高职英语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巧妙使用中华传统文化素材,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中国古代诗词、寓言故事、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习惯、传统美食等,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语言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或活动中运用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英语运用能力,学会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2)文化体验活动:找到合适的契机,组织学生参观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场所,如博物馆、古建筑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3)跨文化交流:通过与留学生进行交流活动,让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实际的交流和互动,除了给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外,还可以让他们对中华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4)文化比较:通过比较中华传统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树立文化自信。(5)文化讲座和演讲:邀请专家学者或具有相关经验的人士给学生进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讲座或演讲,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6)第二课堂的项目式学习:组织学生进行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项目式学习,如制作传统食品、中国诗词英译、中华文化英文诵读大赛等,让学生在实践和比赛中感受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通过以上的融合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更加全面地了解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多元文化交流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中华传统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融合的策略和方法

4.1 转变教学理念

在当前时代快速发展和“三教改革”(“三教”是教师、教材、教法的统称,故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合称为“三教改革”)的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在语言知识方面,除了基本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知识外,还要了解并掌握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并能熟练使用其英语表达;在语言技能方面,除了基本的听、说、读、写、译外,还要让学生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培养他们的思辨思维。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3]。在语言素养方面,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根植其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传播中国文化。只有彻底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目标才能进行教学创新,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多元文化理解和交流能力。

4.2 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从教材内容和课时要求等方面优化教学内容,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掌握中华传统文化。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通过讲解这些节日的起源、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中国传统节日与其他国家节日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电脑、互联网等,呈现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视听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3 丰富教学资源

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局限在课堂,课外自学也是学生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推荐一些优秀的英语读物、英语视频或英语故事,这些内容包括中国画、京剧、饮食、汉字、舞蹈等,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例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人物、道德观念和哲学思想,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英文版的《舌尖上的中国》《美丽中国》就是很好的英语视频。在讲到中餐与西餐的话题和世界与中国的景色时,配上这样的视频,让学生既能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筛选出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优质教学资源,丰富自己的教学。

4.4 选择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如阅读、朗读、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文化背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集中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教师可以创建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如模拟购物、旅游、餐厅点餐等。通过情景教学,学生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不同场景下的表达方式。(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例如,给学生分配一个中华传统节日的话题,让他们共同研究、讨论和展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角色扮演: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不同方面。例如,学生可以扮演古代文人、武将等,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根据高职学生的年龄、语言水平和文化背景等特点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5 创新评价方式

教学要追求成效,为了避免中华传统文化流于形式,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创新采用多种评价方式,除了期末考试,可以再加上平时小测试和作业,如传统文化口语表达、写作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期末考试中也可以加入本学期所学习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口语表达可以测试学生就某个传统文化的讲述,还要注意口语流利度和语音语调准确性。教师可以给出写作主题,例如Spring Festival(春节),让学生根据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写作。这样既能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落到实处,又能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4.6 开展第二课堂

英语的学习需要语言环境,所以高职英语的教学除了主阵地课堂还应开展第二课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项目,如参观传统工艺品制作工坊、参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并将其与英语学习相结合。

教师可以与其他学校或国际交流团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增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交流活动可以包括语言交流、文化展示、合作项目等,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学生可以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组织相关竞赛活动,除了给学生物质奖励,也可以在学期末的评奖评优中优先考虑,进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如“中华传统经典英文诵读”“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等比赛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如在线课堂、教育网站等,提供学生在线学习和资源共享的机会。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资料、课件和习题,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4-5]。还可以利用移动学习应用,如学习平台的手机应用、在线词典等,让学生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随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通过移动学习应用,学生可以进行词汇学习、听力练习等,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5 结语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多元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教师应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跨文化中华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