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3-12-30 07:50赵明李健孙文芳陈姝殊
教育文化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现状

赵明 李健 孙文芳 陈姝殊

摘 要:心理育人是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构建的基本任務之一。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心理普查与筛查、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心理思政课程建设、心理育人教育宣传五方面,调查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现状。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心理育人整体评价较好,心理普查与筛查覆盖面广,心理咨询网络化已被普遍接受,线上心理思政课程受到欢迎,心理育人教育宣传亟待加强。同时,还存在交流互动不足、新媒体技术影响体验等问题。需要从转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优化心理育人运行机制,营造心理育人新媒体环境,健全新媒体心理育人制度等方面加以改善。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心理育人;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3)06-0070-09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3.06.008

中共教育部党组于2017年12月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心理育人是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构建的基本任务之一。“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微信公众号、APP等媒体,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提高师生心理保健能力”[1]。高校对大学生和教职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由来已久,将心理育人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基础位置,不仅表明“育心”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也体现出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的一环。当今世界正处于数字化高速发展时期,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这对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从新媒体技术视域出发,重点分析某省三所高校心理育人现状,为提升高校心理育人质量提供参考。

一、高校心理育人的研究现状

提升高校心理育人的实效,不仅是国家层面关注的教育问题,也是学界广泛研究的热点问题。心理育人即通过心理方式育人,但从其概念内涵和对象范畴上,学者们存在着不同的认知。马建青、杨肖认为,育人是目的,是起点和归宿,核心是要培育什么样的人;心理育人的教育者包括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全体师生员工,甚至家长和社会,教育对象包括全校师生[2]。贾林祥认为,心理育人广义上是指通过心理学相关活动达到育人目的的活动,狭义上是指育人者在社会规约下对受育者的积极心理引导;育人者包括全体学生家长、亲友、社会以及受育者本人,受育者包括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受育者本人的自我教育更重要[3]。此类研究将高校师生均视为主要受育者。薛文婷、任露认为,心理育人是面对全体学生,用心理技术和知识,提升学生心理品质的育人模式;教职工在心理育人方面虽有积极作用,但心理育人的主体被限定为高校学生,教职工充分发挥在旁点拨的角色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自我调节能力[4]。陈虹也提出教师心态和人格在心理育人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5]。通过心理方式培育大学生,被一些学者认定为属于心理育人的研究范畴[6-7]。因此,概念认知和对象范围的不确定性,是导致高校心理育人提质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相关部门推出一系列事关高校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心理育人的举措,较大程度改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团体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等项目,有效促进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有学者认为,目前高校心理育人仍存在教育理念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体系构建缺乏、新媒体技术欠缺等现实问题[8],造成心理育人提质受阻。首先,高校心理教师配备不足,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流动性强,缺乏育人意识、生活阅历以及处理道德冲突的能力[9];高校辅导员的新媒体素养不足,缺乏心理育人知识技能,难以把心理育人与新媒体相结合[10],难以区别传统育人方式和新媒体背景下的心理育人[11],工作缺乏实效性等[12]。其次,大学生依赖新媒体,成为低头族,患上搜索焦虑症,缺少现实世界的真实交往,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降低,碎片化阅读导致精神空虚[13];部分学生受到虚无主义等负面价值的冲击,容易出现自我认知偏差[14];网络失范行为频发,部分学生甚至参与网络暴力和网络欺凌等[15]。最后,一些高校领导忽视心理育人机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缺失,相关组织机构隶属不明确,缺乏科学管理[16];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重形式轻内容,脱离学生实际[17];高校心理育人制度不完善,无法第一时间监管校园新媒体的负面信息[18];心理育人在各项考核中占比较低,课程融入度不高等[19]。

综上,从概念和范畴的研究现状看,心理育人指向全体教职工、家长、学生等对象,跳出高校“围墙”视界,是对心理育人对象范畴的全面理解。然而,既往研究或为论述方便,多预设大学生为主要对象,遮蔽了心理育人在教育者和受育者上的多维性和整体性。因此,需要突破以大学生为单一研究对象的局限。其次,从现实困境看,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心理育人主要存在教师专业化不强、大学生依赖网络、管理不科学等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心理筛查、心理咨询、危机干预、课程思政等方面的心理育人逻辑,而且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新媒体应用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思路,为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分析框架。

二、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现状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分别对某省三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相关负责人及专职心理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心理育人的基本情况,访谈人员基本情况见表1。

访谈结果显示:

第一,在心理普查和心理筛查方面,三所高校全部通过网络开展新生的心理普查和其他年级学生的心理筛查工作,其中两所高校通过手机测试,一所高校通过电脑测试。其中一所高校还设置了心理健康大数据平台,学生入校后将基本信息录入平台,通过平台可快速排查出未参加测试的学生信息,并由平台统一发送信息督促其尽快完成测试。通过评估心理普查和心理筛查数据,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为心理健康、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不同类别,由专职心理教师一对一约访,并将约访结果及时反馈至学院,重点关注、精准处理。同时,该平台还免费提供200余个专业量表供学生使用,每位专职咨询师有权限推送相关量表,查阅来访者的基本资料和测评结果,为心理咨询和危机预防干预提供帮助。

第二,在心理咨询方面,一所高校完全实行微信公众号预约方式,另两所高校提供微信公众号预约与电话预约两种方式。选择微信公众号预约的学生,可使用学号和密码登录预约系统,自行选择合适的咨询时段、咨询地点和咨询师,请假或取消预约均可通过预约系统完成;选择电话预约的学生仅能选择咨询时段,不能选择咨询地点和咨询师,请假或取消预约同样需要拨打电话完成。一所高校在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各个分校区均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两所高校在校心理中心设置心理咨询室。三所高校均以现场面对面咨询为主,如遇疫情、学生身有疾患等特殊情况,可在预约时段内通过QQ视频、腾讯会议等提供网络咨询,或者通过办公电话提供电话咨询。

第三,在危机干预方面,一所高校设置了重点关注人群的大数据云平台,包含离异或单亲家庭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遭遇突发重大事件学生、有既往病史学生等,将大数据云平台的登录权限下放至学院,每月由学院排查,建立台账和包保人制度。一旦出现危机事件,学院可以及时准确掌握学生信息,对于危机干预有极大帮助。三所高校在疫情期間均利用微信小程序或QQ群,为师生提供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服务。

第四,在心理思政课程建设方面,三所高校均已开展线下相关系列课程,覆盖所有在校学生。通过联合备课等方式融入思政要素,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定期通过腾讯会议开展任课教师的教学督导及业务培训,不断完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其中两所高校试点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SPOC”“MOOC”“BOPPPS”课程教学模式引入线下课堂教学,将互联网、短视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线上翻转课堂,具体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经典故事、微视频、心理调适技巧训练等环节。参与式线上课程为完全开放,学生可以自由注册、免费学习。此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解决了师资不足等问题。线上心理思政课程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的基础上,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向省内外高校学生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

第五,在心理育人宣传培训方面,三所高校均实行以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为主,海报、展板、宣传手册为辅的教育宣传模式,定期推送心理健康相关资讯,内容涵盖心理健康活动、心理知识解析、心理问题鉴别、心理信息互动等,形式包含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通过网站、公众号、小程序等方式实现心理思政教育资源共享,信息及时更新,学生自主反馈,参与度更高。三所高校在疫情期间均通过腾讯会议或钉钉会议定期开展线上心理健康培训和讲座,受众面广,培训或讲座周期缩短,信息量增大,且可以面向全国征集师资。但相较线下,线上培训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互动性稍弱。

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效果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调查形式,了解新媒体技术对三所高校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进行心理育人的作用效果,共发放问卷3 000份,收回2 818份,其中有效问卷数为2 703份,问卷有效率为95.9%。2 703份有效问卷的基本情况见表2。

调查结果显示:

第一,心理普查和筛查覆盖面较广。95.4%的被调查者表示入校后参加过新生心理普查,4.6%的被调查者未参加过;3.2%的被调查者表示参加过心理筛查,96.8%的被调查者未参加过;98.1%的被调查者表示使用过手机端完成相关测评,1.9%的被调查者表示使用过电脑端完成测评。测试结果可自动生成报告或数据分析,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系统查询测评结果和分析报告。47.7%的被调查者表示参加完心理普查后会登录系统查询结果,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52.3%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登录系统查询结果。

第二,网络化心理咨询被普遍接受。76.4%的被调查者表示了解本校心理咨询网络预约流程,23.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11.7%的被调查者使用过本校微信公众号、网站、微信小程序等预约心理咨询或进行心理测评,88.3%的被调查者未使用过。这说明大学生具有求助意识,网络预约的隐匿性和便捷性消除了他们的不安全感,促成他们的求助行为。在咨询方式的选择上,56.5%的被调查者倾向选择面对面的咨询方式,倾向选择网络咨询方式的占43.5%,说明网络心理咨询已被学生接纳和认同,他们愿意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情感,缓解心理压力。

第三,线上心理思政课程受到欢迎,需求巨大。在使用慕课等新媒体技术的频率上,11.4%的被调查者使用频率非常高,46.5%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使用,38.3%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时会使用,完全不使用的仅占3.8%。这说明新媒体实现了对心理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和配置,使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进一步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欲,丰富了大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大学生的认知范畴,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对已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线上课程,51.8%的被调查者认为收获很大,34.0%的被调查者认为线上线下课程效果差别不大,14.2%的被调查者认为线上课程不如线下课程效果显著。对于能否按照教学计划完成线上课程,87.3%的被调查者表示能够按照计划完成,不能完成课程的仅占12.7%。这说明线上课程灵活机动,符合学生学习习惯。

第四,心理育人教育宣传亟待强化。46.9%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经常利用新媒体平台浏览心理健康相关资讯,40.4%的被调查者表示偶尔浏览,从未浏览过相关资讯的仅占12.7%,说明新媒体承载的信息量巨大,可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进一步调查发现,经常浏览本校心理中心网站的被调查者占11.4%,偶尔浏览的占53.5%,从未浏览过的占35.1%;6.1%的被调查者表示已关注并经常浏览本校心理中心公众号,69.3%的被调查者表示已关注并偶尔浏览公众号,还有24.6%的被调查者表示未关注或已取消关注该公众号。这说明网站和公众号作为学校心理育人教育宣传的重要窗口,其功能有待完善。

第五,新媒体应用效果明显,心理育人整体评价较好。20.8%的被调查者认为依托新媒体技术开展的心理育人工作对自己的帮助很大,45.9%的被调查者认为帮助比较大,31.1%的被调查者感觉帮助一般,认为没什么帮助的被调查者仅占2.2%。这说明依托新媒体技术的心理育人工作得到普遍认可,成效比较显著。

第六,心理育人工作和新媒体技术的结合有待改善。采用ATLAS.ti进行词汇云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被调查者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交流互动不足、问题或留言回复不够及时、课程缺少字幕、如何防止线上课程刷课、教育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新媒体技术影响体验等方面。

四、应用新媒体助力高校心理育人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高校心理育人理念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优化发展,是将高校全体师生甚至社会和家庭等相关者的心理当作一个整体,解决高校育人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新理念。高校要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心理辅导的科学化程度,转变教育人、说教人、控制人、压服人的传统教育理念,树立服务人、引导人、发展人、成就人的心理育人理念,强化高校师德建设和依法从教、依规执教的意识。改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贴心理疾病标签的习惯,坚持“扬长避短”的心理育人理念,鼓励施教者掌握积极心理学育人方法,促进大学生拥有阳光般的心理状态、多样化的人格特质、愉快的情绪情感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突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束缚,创新基于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幸福育人的高校心理育人理念,帮助高校师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优化心理育人的运行机制

良好的心理育人运行机制,能够提升新媒体环境下校园各类人群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学习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高校心理育人机构应与医疗卫生单位协商,签订师生心理健康问题评定和治疗协定,建立心理育人转诊机制,确保及时、高效、交互的师生心理诊治。充分发挥互联网、手机APP、5G等新媒体技术,增强校医合作、家校合作、校社合作,促进高校心理育人的闭环教育管理与开放资源共享相结合,建立心理育人预警机制,定期对师生健康问题摸排,发现心理异常征兆即刻实施心理干预和治疗。借助自媒体技术手段传播育人正能量,树立和谐文明的师生关系,掌握心理健康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建立心理育人防御机制,降低高校师生的焦虑、抑郁、悲观、厌世等不良心绪造成的轻生风险,筑牢生命防线。打破领域藩篱,促进高校心理育人的多领域交流,优化新媒体育人的组织机制,完善心理育人的部门联动机制,持续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交流机制。

(三)营造心理育人的新媒体环境

高校心理育人的新媒体环境,具有传播、交互、实时、虚拟和分享等功能,能够对高校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达成心理育人目标。高校应尽力打造安全、友善、和谐、舒适、温馨的新媒体育人环境,通过新媒体增强师生交往过程中互尊互信、以礼相待、积极平和等健康心态,利用有温度的新媒体交互,及时疏解高校教职工在处理繁杂教学工作时产生的不良心理情绪。此外,高校应严格设置校园新媒体的使用权限,规范相关人员通过新媒体手段对大学生隐私的获取行为,加强对校园通信技术、智能设施、网络安全的管控,创建坚实的高校信息防火墙,为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造绿色安全虚拟环境。高校可以广泛开展有关心理育人的新媒体文化节、作品展、个人秀等校园活动,发掘课内外心理育人元素,营造多元化心理育人环境。

(四)健全新媒体心理育人制度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高校心理育人质量的逐步提升,需要健全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保障。所以,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心理育人,应建立“一把手”对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负全责的院系制度,建设新媒体环境下随时保持积极沟通的师生制度,及时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保障高校心理育人的全面推进,要建立年级辅导员网上抽检制度,落实学生宿舍管理员的岗位轮训、道德教育、亲属回避制度,健全高校全体党员积极参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育人“送爱心”制度。高校应着力构建全员参与、权责明晰、统一指导的心理育人制度,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应完善以大数据实时追踪在校师生心理状况为支撑的危机干预制度,为改进新媒体心理干预的辅助决策技术提供资金支持。高校全体教职工应共同参与心理危机数据库建设,构建高校心理育人新媒体、新技术、新制度的基础保障防护网。

(五)普及正确使用新媒体的知识

高校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发表有助于心理育人的网文、图片、视频,加强师生在虚拟环境中沟通交流的同时,还需增加教师的新媒体知识,提高学生的网络心理素养。高校可以打造“线上理论学习、线下讨论交流”的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创设心理直播交流、讨论健康热点、模拟情景剧等育人环节,善用网络技术提升心理育人质量;可以纠正师生的不良新媒体使用习惯,帮助师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借助新媒体学习教育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爱情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传播心理学等知识,依托新媒体提高相关人员对心理育人的深入了解;可以利用新媒体加大心理育人相关知识的专项教育和培训,提高在校教职工的新媒体素养,拓展师资队伍的心理育人知识,提高其分辨在线信息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提升新媒体信息的处理水平。

(六)打造多功能心理育人平台

新媒体具有自主性、平等性、多元化的平台特点,能够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提供優质资源。其中,自主性体现在新媒体的使用者可以按照个人喜好来选择功能模块,平等性在于每个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获得同等的对待,多元化彰显了高校新媒体在服务不同需求主体时可以生成多种平台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新媒体使用者的心理预期和情感需求。因此,各高校应重视新媒体的应用,积极改善新媒体硬件设施条件,增加面向大学生差异化心理特点的新媒体技术投入,打造惠及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不同民族的大学生群体的多功能心理育人平台。例如:构筑普及大学生新媒体技术的网络宣传平台,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构筑跨越校园、跨越学段、跨越学科的大学生线上教育平台,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广普及心理思政知识的新讲堂;构筑双一流大学、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之间资源共享的大学生心理咨询平台,建立涵盖全体大学生的一体化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构筑生态型、科技型、人文型、未来型、智能型的多功能特色活动平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构筑“城乡一对一、贫富手拉手”的大学生心理扶贫平台,利用新媒体提供更多课外社会实践机会。促进高校以新媒体为主的心理育人平台建设,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推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

(七)提升心理工作者职业素质

传统面对面形式的心理咨询,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直接面对心理咨询专家和教师,很多大学生难免过于羞涩,无法将心理问题表述清楚,甚至因此放弃心理咨询,导致心理疾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将原本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形式部分地转换为网络心理咨询。高校心理咨询师只需要通过微信、QQ等移动聊天工具,便可以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及时疏导心理压力。有效使用新媒体还可以将心理思政课程部分地转为网络课程,在线完成授课、答疑、考试等一系列教学工作 [21]。高校心理工作者应强化思想政治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积极学习先进的新媒体理念与技术,从心理、思想和道德层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八)尽量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

目前在校大学生群体以“00后”为主,他们具有与生俱来的新媒体“基因”。这一代大学生善于通过各种新媒体社交平台展示青春活力,热衷追求个性化发展和自由平等的人际交往。但是,高校中还有贫困生群体、后进生群体、考研群体等不同学生群体,教师利用新媒体技术,更易了解各群体的共性和差异性。例如,高校通过开展虚拟情境下的“人际关系团体训练”等活动,可以让处于不同生活、学习环境中的大学生增进交流和理解。有效使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及时关注不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动态变化和社会情感需求,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惑的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与人格品质的塑造,不仅育心,更要育德[22]。随着新媒体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地域等因素对落后地区高校带来的影响正逐步减小。西部高校在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应结合本地区、本校学生特点,改革创新心理育人理念,形成心理育人新格局,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23]。

(九)加强对新媒体使用的监督管理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有助于高校心理育人使命的达成,能够突破校园物理空间与师生教学时间的局限,改变传统心理育人和思政教育难以监督的弊端。比如,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和专家,在公众号上对一个匿名大学生的留言进行实时回复和追踪督导,可以让具有类似问题的大学生从该案例中受益。再如,通过新媒体推送典型案例,可以让大学生积极参与,自由发表意见,有助于及时监测大学生的心理异常变化,并通过案例探讨、辩论、交流和互动等方式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引导。由于高校新媒体受众人群广,对发布的心理育人内容也需要认真编辑审核。高校心理网站的页面维护、模块调整、内容更新,以及公众号、小程序的后台留言回复都需要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审核,才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教育部党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17-12-15)[2022-07-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2]马建青,杨肖.心理育人的内涵、功能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18(9):87-90.

[3]贾林祥.心理育人的内涵、机制与实施路径[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9,33(3):112-116.

[4]薛文婷,任露.高校心理育人的发展现状及含义新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4):162-163.

[5]陈虹.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内涵、困境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110-113.

[6]王珊.自媒体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60-62.

[7]徐洁.高校心理育人的现状和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40):27-28.

[8]张丽.新媒体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探究[J].中国报业,2022(24):84-86.

[9]潘莉,董梅昊.高校心理育人面临的现实难题及其突破[J].思想理论教育,2019(3):90-94.

[10]王品卿.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的路径探析[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34-137.

[11]卫晓京.新媒体下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的思考[J].中国报业,2020(14):76-77.

[12]许翠梅.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的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9(11):179-181.

[13]王光秀,尚乃贵.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心理育人的路径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2022(5):127-129.

[14]余成武,陈虹.自媒体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的教育诉求与对策[J].教育评论,2018(8):88-91.

[15]錢圆圆,刘伟,杜松涛.融媒体环境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创新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01-105.

[16]聂恒.高校心理育人机制和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8):105.

[17]王丽萌.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中的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6):104-105.

[18]肖莉娇,李景,陈中胜.新媒体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路径探索[J].智库时代,2019(49):86-87.

[19]吴艳,韩君华.“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1):77-79.

[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EB/OL].(2012-10-27)[2022-07-03].http://www.npc.gov.crt/npc/xinwen/1z/20121027/content_1741196.html.

[21]陈新星.运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5(1):61-65+73.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EB/OL].(2018-07-4)[2022-07-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020/201807/t20180713_342992.html.

[23]杨海,王晓晓.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2):82-83.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Media: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ZHAO Ming1,2, LI Jian2, SUN Wenfang3, CHEN Shushu1

Abstract: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basic task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n major education syste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using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media perspective from five aspects: psychological general survey and screening,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risis interven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for psychology, and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publi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evaluation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relatively good, as the general survey and the screening cover a wide range, onlin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has been generally accepted,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for psychology is welcomed, except that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publicity needs urgent improve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and new media technology affecting personal experience. It needs to be improved in terms of transforming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ptimizing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creating a new media environment for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new media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new medi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責任编辑:梁昱坤 郭 芸)

收稿日期:   2022-10-21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2021年度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项目(2021FDY009);广西壮族自治区202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2CTY005);贵州大学2022年度辅导员工作专项课题(GDFDY202213)。

作者简介:赵 明,女,河南南阳人,贵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教授。

李 健,男,黑龙江双鸭山人,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孙文芳,女,河南信阳人,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陈姝殊,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讲师。

猜你喜欢
新媒体高校现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