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2024-01-01 18:51将乐县畜牧兽医水产中心福建将乐353300
福建畜牧兽医 2023年5期
关键词:产房初乳流行性

陈 贞 将乐县畜牧兽医水产中心 福建将乐 353300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 2010 年以来,PEDV 变异株在国内多地暴发流行后,对猪场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 该病传播速度较快, 对仔猪的危害极为严重, 一经感染未及时发现就会在猪场大面积传播,导致仔猪大规模感染,病死率达100%,是影响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常见病毒性疫病。 因此,加强仔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对确保猪场经济效益、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现将仔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总结报道如下。

1 流行特点

1.1 易感动物 随着PEDV 变异毒株毒力增强,该病毒可以导致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猪患病,以仔猪感染最为严重。 新生仔猪(1~3 日龄)发病率可达100%,3~7 日龄仔猪发病率高达80%, 育肥猪和繁殖母猪发病率相对较低,一般在15%~80%[1]。猪群感染PEDV 的病死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降低。

1.2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病毒通过“粪-口”方式传播。患猪和带毒猪是该病最具威胁性的传染源,它们通过粪便排毒,污染水槽、料槽以及周围环境,猪群饮用或采食到污染的水或饲料引发疫病。此外,据报道该病还可通过乳汁、呼吸道等途径传播[2]。

1.3 流行方式 该病在我国呈暴发性流行初期时,不论低温还是高温季节都有发生, 未表现特殊的季节性,但随着我国养猪业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发展,人员和猪群流动频繁,导致该病表现出典型的季节性特征,以冬春季节的发病率最高,一些猪场还会出现周期性感染。

2 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

产房仔猪主要表现为发病快,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粪稀如水,呈灰黄或灰色,经常在吃食和吮乳后出现呕吐。 断乳仔猪、保育猪主要表现水样腹泻,可持续4~14 d,病程长且反复,导致猪群生长发育缓慢,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病死猪极度脱水,解剖后发现小肠臌胀,内容物呈黄色泡沫状,肠壁被液体充盈导致扩张,变得稀薄;小肠肠系膜充血、淋巴结水肿;肠绒毛严重萎缩或消失,肠壁收缩迟缓,缺乏弹性,绒毛长度与肠腺隐窝深度的比值由正常的7:1 降到3:1[3];胃空虚或充满大量胆汁样黄色液体。

3 仔猪易感猪流行性腹泻的原因

3.1 仔猪先天性免疫力低 仔猪刚出生时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只能通过吮食母乳,通过被动免疫获得免疫球蛋白,产生免疫力。 由于母猪个体差异、营养状况不一,初乳中的IgA 与IgG 含量也相差甚远,仔猪获取免疫保护水平低, 因此仔猪极易受猪场环境中病毒感染发病。

3.2 仔猪调节体温的机能不健全 刚出生仔猪(20 d 内) 机体体温调节的神经系统中枢还没有发育完全,温度的骤变对它们影响极大,尤其表现为怕冷、抵御寒冷的能力差,环境温度低于机体温度时,仔猪体温迅速下降,导致新陈代谢水平减弱,免疫力也随之降低,常常易发腹泻类疾病。

3.3 仔猪消化功能不完善 刚出生仔猪的大肠、小肠、胃及相关消化器官不发达,胃内的消化酶含量和活性都很低,仅仅含有凝乳酶,少有胰脂肪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重要消化酶,胃酸更是含量极低。由于蛋白质需在酸性(pH 小于4)的胃内环境下才能更好消化,仔猪对饲料和母乳的消化吸收不完全,引起仔猪腹泻。

3.4 断乳应激反应过强 据研究报道:过早断乳应激会降低仔猪体内循环抗体水平,抑制细胞免疫力,使免疫抑制,引起仔猪抗病力减弱,应激反应过强,加上温度变化、 饲料营养未跟上、 日常管理水平较低,一系列综合因素促使猪流行性腹泻发生。

3.5 母乳的质量不达标 母猪的机体状况对母乳的质量好坏有着关键影响, 猪场要时刻关注母猪的机体状况, 确保分娩的母猪尽可能保持最佳身体状况。当母猪营养水平不够时,会导致母乳中的蛋白质含量降低或引发母乳酸化, 达不到饲喂仔猪的营养标准。相反,当母猪的营养过剩时也同样会造成母乳质量不达标, 如体型肥胖的母猪体内的母乳脂肪含量也相对更高,不易于仔猪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营养性腹泻,使仔猪体质下降,诱发猪流行性腹泻。

4 预防要点

4.1 坚持自繁自养 不要从疫区和在冬春季节外购仔猪,如必须购买则需隔离观察无疫病方可调入。实行全进全出管理模式, 仔猪出生后3 d 内完成调栏寄养,严格控制不同单元的猪随便调栏,猪场最好能够自繁自养。

4.2 强化卫生和消毒 要做好空栏的清洗消毒工作, 产房坚持有5 d 空栏时间(3 d 完成清洗消毒,2 d 高温干燥),母猪上产床前1 d,栏舍密闭,用烘干机高温干燥12 h。 上产床前母猪须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过硫酸氢钾)、体表驱虫(用伊维菌素浇泼)。 仔猪转出产房后,产房要尽早完成消毒,最好在转出后12 h 内完成。先清空粪池,然后用4%烧碱溶液浸泡粪池5 h,并使用高温高压清洗机将墙面、地面、屋顶、料槽、水槽、走廊等进行彻底清洗。

4.3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在仔猪初生时,猪圈内贼风入侵、温度骤变等容易引起仔猪应激,极易损害猪只消化系统,导致仔猪免疫力降低,造成流行性腹泻发生。建议在猪舍增设保温灯和电热板,测量产床和保育舍温度, 确保哺乳仔猪舍内温度达到30 ℃,保育猪舍内温度不低于22 ℃。 同时,给刚出生3 d 内的仔猪注射含有钴、 硒元素的铁剂及其他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可有效预防乳猪缺铁性贫血,激发乳猪的抵抗力及生长潜力[4]。

4.4 确保仔猪尽早吃足初乳 产后母猪必须擦洗干净,仔猪吃初乳前先挤掉沉积的乳水,初生仔猪擦干身体在保温箱烘干后(2 min)立即喂初乳,严禁仔猪长时间吃不到初乳, 由于有的猪群小猪相对弱小或不均匀,猪场饲养员还要格外关注做好辅助,确保让每头乳猪吃足初乳, 这样仔猪才能从乳汁中获得IgA 与IgG 抗体,提高对流行性腹泻的抵御能力,防止发病。

4.5 做好母猪免疫工作 据研究长期的脐带血监测得知, 很多腹泻病原在母猪怀孕时就已经感染了仔猪,因此,只有通过对母猪免疫,才有可能提前对病毒进行阻断或减少病原对仔猪的影响。 建议使用猪传染性胃肠炎、 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或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对后备母猪配种前40 d 和20 d 分别免疫1 次, 对妊娠母猪产前40 d 免疫1 次,后海穴注射,剂量为4 mL/头,使母猪分娩后产生母源抗体,对仔猪起到被动免疫保护。

5 防治对策

5.1 封闭管理 确定猪场已经发生流行性腹泻后,为避免人为导致病情扩散, 要在第一时间对发病猪舍实行封闭式管理,接着做好产房温度管理,产房温度必须保持在25 ℃左右。对出生7 d 内发生水样腹泻的仔猪,确定为流行性腹泻重症病例的,坚决予以扑杀并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切断传染源;同时,做好隔离(包括物资、人员),对发生腹泻的单元用专用的消毒设备,切断传播途径。

5.2 紧急免疫 当猪场仔猪发生猪流行性腹泻后,为减少损失和避免其他猪群发病, 应第一时间对假定健康的猪群进行免疫接种。 在做好封闭管理的同时,仔猪群体进行紧急免疫,可以使用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或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后海穴注射,剂量为1~2 mL/头,待猪群病情稳定后可改为常规免疫。只有多次强化免疫, 才能使灭活苗产生持久稳定的保护力,所以业主要高度重视免疫工作,应免尽免、分类免疫、 多次免疫, 提高猪群对流行性腹泻的抵抗力。

5.3 药物治疗 目前,针对仔猪流行性腹泻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物, 治疗时要根据患猪的症状采取对症治疗,使用适当的抗生素、维生素、中药类药物配合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增强猪群抵抗力。 治疗仔猪流行性腹泻时, 选择2.5%恩诺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按每10 kg 体重注射1 mL,每天注射2 次;对病情较轻的仔猪还可选择庆大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剂量为8 万u/头[5],同时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电解多维、氯化钠等缓解发病猪的脱水症状。 此外,一些针对性抗体也有较好治疗效果。

6 小 结

针对仔猪发生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猪场在生产中要坚持“防重于治”的理念,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洁消毒,提高仔猪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通过病因分析采取免疫接种、药物治疗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才能有效控制仔猪流行性腹泻的传播与扩散,减少猪场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产房初乳流行性
箭毒蛙的神奇产房
基于品管圈的多学科联合干预策略在早产儿初乳喂养中的应用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流行性感冒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