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里建一个孩子喜欢的岭南灰塑博物馆

2024-01-02 03:31叶艳霞
幼儿美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博物馆创作幼儿园

叶艳霞

八年前,岭南传统灰塑工艺第一次走进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所有的教师和孩子都被这个内容丰富、色彩艳丽的艺术形式深深吸引。随着灰塑课程的研究与实施开展,幼儿园逐渐积累了许多师幼灰塑作品,建一个灰塑博物馆的想法在教师和幼儿心中萌发。

一、岭南灰塑博物馆的设计理念

1.以幼儿为本

当下的幼儿美育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然而,通过交流、讨论、调研等方式,教师们发现幼儿对博物馆的印象多为“灯光很暗、空调很冷、空间很大,作品都放在高高的桌子上,用玻璃盒子装着,我们只能看,不能摸……”因此,如果要建,首先要以幼儿为本,建构一个能让幼儿真正从内心喜欢的博物馆。

在形式规划上,这个博物馆应是通光透气的,里面展示的作品是具有互动性的,材料是孩子们可自主选择、自主操作的,同时还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好玩的。在具体内容设置上,灰塑博物馆不仅要呈现灰塑作品,还要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表现形式、情感表达以及对工具和材料的探索。

2.文化育人

灰塑博物馆是岭南传统灰塑工艺及岭南本土文化园本课程的延伸环境创设。灰塑工艺具有精美细致、立体感强、色彩丰富、题材广泛等特点。灰塑博物馆的构建能够让幼儿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体会中国传统工艺,引导幼儿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表现,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魅力,在玩灰塑中体验乐趣,获得发展。

3.在生活、自然中发现美

博物馆中的内容与幼儿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传统灰塑中的题材多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花鸟鱼虫、故事传说等。基于此,我园教师在创设和构建灰塑博物馆时,从室内延伸到室外,将作品展示、操作活动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启发和鼓励幼儿关注生活、自然和本土传统文化中美的事物,激发其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欲望。

二、灰塑博物馆的区域设置

在规划灰塑博物馆的具体区域时,教师们充分利用了幼儿园功能室、户外、走廊等空间环境,设置了作品欣赏区、材料探索区、浮雕式灰塑体验区、圆雕式灰塑体验区、灰塑修复区等五大区域。除了基础工具和材料外,教师们还专门设置了生活类、自然类等共享材料超市,为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提供欣赏与操作的平台,引导幼儿充分感受民间艺人户外创作的乐趣,体会艺术家办展的成就感,探索艺术融入生活的美感。

1.作品欣赏区

灰塑欣赏区陈列着灰塑大师、教师、幼儿和家长的各类作品。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奇趣动物园》《我的一家》等主题作品的户外布展活动。他们相互商量、讨论,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作品进行布置,发挥着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材料探索区

在材料探索区,幼儿们首先可以看到材料柜上陈列着的小锤子、钉子、铁丝、珠子、扣子、贝壳、海螺等各类工具和材料。接着,教师会向幼儿介绍制作灰塑的基础材料及创作步骤,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地搓、压、捏,创作出想要的形状,初步感受灰塑创造的乐趣。

3.浮雕式灰塑体验区

浮雕式灰塑是灰塑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这一区域,教师会通过图示或亲身示范,引导幼儿用学到的灰塑方法制作喜欢的造型。幼儿通过学习与探索,掌握了板上打钉、用工具制作肌理、用纸筋灰捏塑造型等方法,發展了手部小肌肉的协调性,在后续其他形式的美术创作中,也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

4.圆雕式灰塑体验区

圆雕式灰塑体验区是幼儿进行立体圆雕式灰塑创作体验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幼儿园设置了大型的材料超市,丰富的材料和工具能够带给幼儿创作的启发。通过对多种材料的组合与构思,幼儿们认真专注、敢于探究实践的精神得到充分发展。

5.灰塑修复区

灰塑修复区构建的意义在于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对灰塑作品进行修复,重温灰塑制作方法,培养尊重他人创作成果的意识。在体验中,幼儿们像修复大师一样,施展自己的才能,想方设法地借助各种工具和灰塑方法与同伴一起分工合作,对受损的灰塑作品进行修复,体验合作的快乐与修复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三、创设灰塑博物馆的价值与意义

灰塑博物馆将非遗文化——灰塑工艺引入幼儿园环创中,发挥了美育、德育与智育的综合育人功能,顺应了幼儿发展的特点,培养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和内在审美情趣。

1.在丰富多样的灰塑作品中感受与欣赏美

灰塑博物馆内除了摆放着师、幼灰塑作品之外,还呈现着幼儿和家庭一起收集的灰塑工艺品、灰塑作品图片,播放着工艺介绍与制作工序等视频。在博物馆内,幼儿能够调动多感官体验,欣赏各类灰塑作品,结合作品内容在户外环境中进行情景布置创作,用自己收集的灰塑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

2.在有趣好玩的灰塑体验中表现与创造美

灰塑博物馆融合了木工、雕塑、绘画等多项艺术活动于各个区域中。在制作与体验过程中,幼儿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在构思造型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围绕主题展开想象并进行绘画;在板上打钉的过程中,幼儿发展了自身的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在灰塑游戏中,幼儿能了解灰塑材料的特性及多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在扎作造型的过程中,幼儿受到立体雕塑艺术的启发,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感受表现美与创造美的乐趣。

3.在富于挑战的灰塑游戏中发现与探索美

整个灰塑博物馆的活动始终由幼儿的兴趣拓展而来。博物馆的策展、布展等任务,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博物馆中的“策展人”角色,他们需要深入思考、主动探究、商量合作,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大班幼儿在以往的灰塑学习中,已经积累了很多灰塑知识,并生成自己的经验与理解,每当有人参访博物馆,便会很乐意充当“灰塑讲解员”的角色,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所熟悉的内容,与参访者交流自己创作的经历与所思所想,参访的幼儿带着兴趣与好奇进行提问,并仔细聆听讲解,形成相互学习、分享交流的氛围。在灰塑修复体验区的游戏形式中,幼儿将园内需要被修复的灰塑作品收集回来,不同年龄层次和能力水平的孩子能与别人相互配合,能够独立完成作品修复,从在富于挑战的灰塑游戏中发现与探索美。

八年来,幼儿园灰塑博物馆成了孩子们的“学习乐园”,教师与幼儿每天都会准时来博物馆打卡,吸引他们的不仅是博物馆陈列的那些精美的作品与材料架上丰富的操作材料,还有背后所蕴含的构建理念,是对高质量教育的追求,是对儿童的理解和尊重,更是对每个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充分关注。

猜你喜欢
博物馆创作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博物馆
欢乐的幼儿园
《一墙之隔》创作谈
爱“上”幼儿园
创作随笔
露天博物馆
创作心得
博物馆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