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都市圈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价值、困境与实践进路

2024-01-02 08:05朱云
教育与职业(下) 2023年12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摘要]职业教育是与区域经济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其发展需与国家高质量发展相适应。苏锡常都市圈是现代化都市圈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地,是江苏职业教育高地,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有利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区域专业集群建设,有利于打造现代职教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但是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面临政府合作不同步、产教融合不畅通、人才培养同质化等现实问题。因此,新时代推动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需强化政府主导,探索协同发展长效机制;深化产业对接,建立区域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协同校校合作,打造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苏锡常样板”;优化专业布局,实施专业集群与特色发展并举。

[关键词]苏锡常都市圈;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实践进路

[作者简介]朱云(1976- ),女,江苏无锡人,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江苏  无锡  21415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新发展格局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以苏锡常都市圈为例”(项目编号:B/2021/03/45,项目主持人:孙杰、朱云)和2021年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SZC-068,项目主持人:朱云)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24-0100-06

苏锡常都市圈位于长江三角洲,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其不仅是国家明确布局的现代化都市圈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地,也是江苏职业教育高地。根据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专栏各校提交的2023质量年度报告数据统计,三地拥有高职院校共34所,其中苏州17所、无锡10所、常州7所,向社会提供产业技术人才共计约85000人。可见,苏锡常都市圈具有丰富且优质的高职教育资源。“职业教育是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是与区域经济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①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高质量发展相适应。2020年,《教育部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实施意见》出台,提出共同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这是我国职业教育试点改革的一個新的发展模式。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梳理长三角苏锡常都市圈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价值和困境,探究长三角苏锡常都市圈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实践进路,以助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苏锡常都市圈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价值

(一)服务国家战略高质量发展需求,有利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位于长三角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作为沪宁线上依次排开的三城,不仅在江苏省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对接上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国瞩目的“苏南模式”率先在体制、增长方式以及政府作用三个方面实现了创新。苏锡常都市圈概念是在2002年国务院批复的《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年)》中首次提出的。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要求苏锡常都市圈全面强化与上海的功能对接和互动。2022年,《苏锡常都市圈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出台,旨在“聚焦合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部署实施六大领域重点行动”。加快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有利于服务长三角,辐射长江经济带,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苏锡常都市圈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中提出“打造‘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主力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空间交汇优势进一步彰显,共建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资源要素聚合交汇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快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苏锡常都市圈作为江苏省“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主力军肩负重要责任。苏锡常都市圈各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境外学历生培养、技术技能培训、师资培训、国际课程研发等方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

(二)服务区域经济高水平发展需求,有利于区域专业集群建设

苏锡常都市圈作为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都市圈,不仅是国际国内双循环特征显著的区域,也是我国先进制造业集聚,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密集的地区。根据工信部官网公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统计,我国共有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苏锡常都市圈就占据了3个,其中苏州拥有纳米新材料集群、无锡拥有物联网集群、常州拥有新型碳材料集群。无锡高职院校中3所院校建有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常州高职院校拥有光伏材料制备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2个专业群,苏州高职院校有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群,这些特色专业群都与地域产业集群高度关联,紧密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苏锡常都市圈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环境基础、产业基础和教育基础。

(三)服务江苏职教改革高标准发展需求,有利于打造现代职教体系

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发展处于长三角地区领先地位。根据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统计,江苏省共有高职院校89所,苏锡常都市圈高职院校数量占全省的38.2%,其中“双高计划”建设单位8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6所、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16个。苏锡常都市圈共有27所院校59个专业群获评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占比达到40.9%,涵盖了19个专业大类里的14个,其中有16个专业群申报“双高计划”专业群,在省内占比达36.4%。根据2022年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名单统计,苏锡常都市圈的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中,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本科教育“4+0”联合培养项目、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本科教育“3+2”分段培养项目数量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占比分别达36.7%和41.5%,特别是“4+0”联合培养项目在数量上有显著提升。综合来看,苏锡常都市圈具有较强的职业教育发展基础和较丰富的职业教育发展成果,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打造职业教育样板高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机制创新等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苏锡常都市圈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可以有效化解区域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此外,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正在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正在加速推进,新技术、新业态、新人才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提出了新要求,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使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苏锡常都市圈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可通过充分利用苏锡常产业集群资源、地域资源、人力资源,促进区域专业集群建设,培养出更加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复合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升级、迭代提供重要的智力和技能支持。

二、苏锡常都市圈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困境

(一)政策各异,协同一体化发展有待深入

苏锡常都市圈虽然同为“苏南发展”模式,然而,三地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基本是各自为政,难以实现有效融合对接。政府是区域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引导者,负责统筹协调高职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的配置。但地方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责权利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地在政策支持上融合对接,无法形成合力。2020年以来,苏锡常三地均发布过支持和引导本市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文件,主要涵盖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教育系列活动、职业教育师资专家评比、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教育重点专业群评比和职业教育发展等方面。其中,苏州于2020年3月发布《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的19条职业教育发展实施意见,主要是立足苏州产业发展需求,助力“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跨越,形成具有苏州特点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格局。无锡紧随苏州之后,于2020年10月发布了《关于实施无锡市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攀登计划(2021—2025) 加快建设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城市的意见》,提出“为我市提升产业硬实力、建设产业新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常州则于2021年5月发布了《关于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全面落实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任务,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确保常州职业教育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可见,三地都把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出台了具体的发展规划,但三地政策中关于区域协调、融合发展方面的内容相对缺乏;同时,三地鲜有相关研究机构或联盟协会,仅有常州提出支持江苏理工学院建立“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研究所”。因此,三地合力难以汇聚,也难以发挥集聚效应。

(二)运行不畅,产教融合区域化规范尚需良方

从苏锡常都市圈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情况看,苏州启动最早,该市于2018年即发布了《关于推进苏州市职业院校企业学院建设的意见》,迄今已遴选建设了27所产业学院;常州已遴选建设的产业学院仅有6所;而截至目前,无锡并没有在政府层面统一推进遴选建设产业学院,市内各高职院校或与企业共建,或自己建设的产业学院数量为22所。可见,三地在产业学院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差异,区域之间还缺乏统筹规划和联动机制。同时,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占主导和主动地位,企业选择配合学校来开展各项教学和实践活动。而且合作各方资源配置不均衡、合作目标不一致,还常常面临合作建设主体不明、合作需求不清、合作模式不统一、合作绩效评价标准缺失等问题,致使产教融合不深、校企合作不畅。此外,这些产业学院选择的行业极为类似,高度集中在智能制造、智能物产、工业软件、现代服务等领域,相似的产业学院造成产教融合同构化矛盾加剧,在区域内造成合作不够紧密、机制不够健全、布局不够合理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创新实施方式、规范建设管理。

(三)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困境亟待纾解

区域高职教育实现协同发展的关键是“高职教育的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②。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然而,苏锡常都市圈内各高职院校在服务地方发展的过程中,依旧主要以理工院校、理工专业为主,难以适应圈内各城市当前转型发展的需求。从高职院校类型来看,34所高职院校中除了3所为财经类、3所为艺术类、1所为师范类、1所为医药类、1所为农林类、1所为综合类,其他24所均属于理工类,占比约达70.6%,院校类型同质化现象突出。这虽然与苏锡常都市圈内制造业密集有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供给的同质化矛盾。从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来看,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拟招生专业设置备案結果数据检索平台搜索整理,截至2023年,苏锡常34所高职院校共备案了1434个专业,其中仅有156个专业是不重复的,占比只有10.9%;48个专业有10家以上院校重复设置,其中大数据与会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有28家院校同时进行备案。由此可见,苏锡常都市圈高职院校专业重复率较高,尤其是装备制造、财经贸易、电子与信息、文化艺术和土木建设五个专业大类。除办学类型、专业设置存在同质化问题外,苏锡常都市圈各高职院校在生源上同样存在同质化现象。从生源类型上看,根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23年公布的招生计划整理统计,在提前招生批次有33所院校投放了计划,在中职职教高考批次有32所院校投放了计划,在普高统招批次34所院校全部投放了计划。从生源省份上看,根据各省教育考试院2023年公布的招生计划整理统计,34所高职院校有33所面向外省招生,最少的是在5个省份招生,最多的达到了28个省份,外省省份中在安徽、河南、山东、浙江、湖北、湖南、河北、山西投放的计划较多,其中安徽和山东同时在32个院校有招生计划。各院校在类似的省份招生,变相增加了对同类生源的竞争。

三、苏锡常都市圈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实践进路

(一)强化政府主导,探索协同发展长效机制

苏锡常三地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一是政府要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完善政策文件,“自下而上”开展合作实践探索。由江苏省政府强力主导,结合三地实际,尽快出台促进苏锡常都市圈内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政策文件,以推进三地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招生就业、学分互认、职业资格互认等方面的协同合作。二是制定合作优惠政策,激发校企地合作动力。从高等职业教育合作政策文件和机构保障两方面寻找突破口。如根据当地的产业特点和教育需求,制定地方校企合作优惠政策,并落实好有关校企、校校合作的税费减免和专项经费支持的政策文件,充分激发苏锡常都市圈校企地合作动力。三是制定企业激励政策,增强企业参与力度。三地政府应通过出台税费减免等激励政策,引导企业以人力、技术、设备和经费等多种方式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鼓励支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引导三地龙头企业、高职院校和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同组建跨市域的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以各市特色产业园区为基础,跨市域培养人才,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制定协同保障机制,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合作有序运行。三地政府要寻求教育政策共识,尽快建立协同保障机制,成立由市级领导担任组长的苏锡常都市圈高等教育政策协同发展小组,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定期的会议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协调分歧,加强三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协作,为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推动实体化运作,促进三地人才、科技、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互联互通。五是健全制度体系,构建协同育人框架。苏锡常都市圈地方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框架。政府统筹协调、行政推动,发挥政策制定、资源配置、表彰奖励等职能;高职院校进一步推广区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加快学分银行建设,合力构建贯通各类教育的“资历框架”,为各类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提供依据,实现各种教育成果的等值互认;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服务于产教融合,共同培养工匠人才,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深化产业对接,建立区域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

苏锡常三地政府应推动深化区域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精准对接。高职院校和企业应该围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形成稳定有序的合作结构或协同模式。一是积极推动“培养+就业”有机衔接。学校为企业定制培养人才,企业稳定吸纳学生就业。在学历教育方面,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资源、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在非学历教育方面,学校为企业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学校与企业共同为合作领域社会人才技能提升提供培训服务。二是推动“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学校与企业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研究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场所和适合的实习岗位。三是推动“研发+转化”创新驱动,助力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三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博士”团队、科技创新团队等人才资源优势,依托专业的技术技能积累,鼓励由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建研发团队,围绕产业关键技术、重要工艺等,特别是围绕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进行研发,开展协同攻关,助力企业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推动科研创新成果产业化。四是建立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良性互动机制,努力实现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三地高等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的作用,推进“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企业办校”等校企深度合作模式,通过联合各类资源、联接各类主体推动多要素多主体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建立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

(三)协同校校合作,打造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苏锡常样板”

校校合作协同发展新模式指不同学校之间进行合作,通过共享资源和搭建跨学校的协同机制,以项目合作、联合攻关、战略联盟等方式实现深度合作。这种合作模式的最大优势是通过打破传统的教育边界,加强教育系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教育机会和更优质的教学资源。苏锡常都市圈高职院校在探索省域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新模式、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三大战略任务上,在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等五大重点工作任务上,应结合院校办学特色和在办学过程中积累的优质资源等,开展跨市域跨校的合作。例如,在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方面,都市圈内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中,围绕专业(集)群开展校际合作,共同开展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在共享共用中提高资源开发质量和应用成效;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都市圈内高职院校可以依托国家级、省级“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发挥优质行业企业教授、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作用,通过由“双高”院校牵头组建职业教育发展联盟、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校企互聘等形式,协同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苏锡常都市圈校校合作协同发展新模式是职业教育共谋发展的互利之举,应不断优化与推广应用,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苏锡常样板”。

(四)优化专业布局,实施专业集群与特色发展并举

江苏省作为全国制造业强省,坚持把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作为制造强省建设的总抓手,突出强链补链延链打造全省产业优势。因此,苏锡常都市圈高职院校在专业布局方面,理应在深度对接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对接智能制造集团发展打造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并对接产業补链延链,发展特色专业。一是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苏锡常都市圈高职院校要构建区域协同专业集群,即将三地高职院校专业群再次集群。苏锡常地区不仅在地域上毗邻,而且文化相通,产业结构趋同而不同构,均有各自的优势产业,具有打造区域高职院校专业集群的先天优势。苏锡常三地要定期召开高职院校联席会议,专题研讨专业动态调整,顺应苏锡常都市圈内产业结构转型趋势,与城市错位发展同步,重点打造具有各自鲜明特色的专业和专业群,在主干专业设置和办学定位上保持差异性,避免同质化竞争与重复设置专业。同时,三地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有效整合和配置专业群内资源,促进专业集群长效发展。二是要打造平台,互通有无。三地高职院校应合作建成由政府主导,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多主体参与的产业信息一体化发布平台。平台上定期发布区域内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信息,为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提供依据,为科研院所开展项目研究提供研究方向和数据支撑,为企业发展提供发展方向和新思路。高职院校也应根据平台上发布的企业人才需求、区域就业情况、集群产值规模等信息,优先设置新兴专业,并依据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及岗位能力需求变化,不断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专业与产业的适应度。三是要传帮互带,共同发展。受办学历史、办学性质、师资水平等因素影响,三地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要注重发挥“双高”院校的示范带动、典型引领作用,实施区域联动帮扶机制,打造传帮互带、共同发展的区域互助高职院校集群,提升苏锡常都市圈高职院校整体水平。四是要交流合作,互利共赢。三地高职院校要建立协同发展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在相应专业和实训时间上实现教学资源、课程的有效共享,推动校校合作协同发展;各高职院校间可通过实施学分互认,打通人才培养体系;各高职院校要建立服务区域发展的研究智库,开展职业教育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地方政府提供可供借鉴的决策参考。

[注释]

①孙杰.产教融合背景下无锡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9):64.

②肖凤翔,肖艳婷,于晨.立足区域的高职教育治理:关系向度、基本特征及改进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4):104.

[参考文献]

[1]刘志彪.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再思考——兼论促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与手段[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37-46.

[2]汪建云,王其红.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14(1):97-100.

[3]鞠红霞.把握校企合作需求规律 提高高职教育适应性[J].中国高等教育,2022(5):57-59.

[4]王佩,王国华. 新时代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研究[J]. 职教论坛,2021,37(9):154-159.

[5]雷学平,冯荷兰,丁才成.苏锡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高职教育应对策略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3):10-15.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探讨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