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及循环肿瘤细胞含量与肺癌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

2024-01-03 03:33山周琦玥曾贵林
临床军医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外周血淋巴结肺癌

宿 娜, 山周琦玥, 陈 帅, 曾贵林

1.崇州市人民医院 肿瘤血液科,四川 成都 611200;2.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肿瘤科,四川 成都 611130

肿瘤转移是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可涉及肿瘤细胞自身生物学特征、组织微环境及免疫炎症状态等多种机制的相互作用[1]。早期判断肺癌转移风险及预后,对患者诊疗及干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而选择与其相关的敏感标志物是当前的研究热点[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是一种强效促血管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为促血管形成的特异性调节因子,二者均可通过诱导新血管形成,为肿瘤细胞提供营养支持及转移途径,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3-4]。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是从原发性肿瘤或转移灶逃逸进入血液循环的癌细胞,可发展成新的肿瘤转移灶,被认为是肿瘤转移性病变形成的中间环节[5]。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FGF2、VEGFA及CTC含量与肺癌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崇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肺癌患者设为肺癌组。再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将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n=104)与非淋巴结转移组(n=32);根据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分为远处转移组(n=42)与非远处转移组(n=94),转移灶的诊断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结果证实。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6]中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病理检查缺失;合并免疫性疾病、血液性疾病、肾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设为良性组。肺癌组中,男性96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56.14±6.13)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28±3.62)kg/m2。良性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5.15±6.47)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49±2.48)kg/m2。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外周血CTC水平检测 CellSave管收集患者外肘静脉血7.5 ml,于离心管离心(加6.5 ml缓冲液),对CTC进行免疫捕捉与荧光染色(CellTracks Autoprep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仪),MagNest装置的样本盒收集被捕捉并获得染色的细胞,避光孵育;强磁场作用下,从未结合磁珠细胞中将靶细胞分离,向样本盒的分析表面移动,富集形成单细胞层,此时CTC表型为DAPI(+)、EpCAM(+)、CK(+)、CD45(-),白细胞为DAPI(+)、EpCAM(-)、CK(-)、CD45(+),经过免疫磁颗粒选定且荧光染色后的CTC通过CellTracks AnalyzerⅡ计数,获得结果。检测结果以7.5 ml血液中CTC个数表示,阳性标准:7.5 ml外周血中见1个CTC细胞。

1.2.2 外周血FGF2及VEFGA水平检测 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室温静置1 h后放置于4℃环境下3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保存于-80℃冰箱。分别采用Takara公司提供的VEGFA检测试剂盒、R&D公司提供的FGF2试剂盒,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步骤,检测VEFGA、FGF2水平。受条件限制,上述外周血指标检测均由外检机构完成。

2 结果

2.1 肺癌组与良性组外周血FGF2、VEFGA水平及CTC阳性情况比较 肺癌组患者外周血FGF2、VEFGA水平及CTC阳性占比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肺癌组与良性组外周血FGF2、VEFGA水平及CTC阳性情况比较

2.2 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患者外周血FGF2、VEFGA水平及CTC阳性情况比较 肺癌淋巴结转移组患者外周血FGF2、VEFGA水平及CTC阳性占比均显著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患者外周血FGF2、VEFGA水平及CTC阳性情况比较

2.3 远处转移组与非远处转移组患者外周血FGF2、VEFGA水平及CTC阳性情况比较 肺癌远处转移组患者外周血FGF2、VEFGA水平及CTC阳性率高于非远处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远处转移组与非远处转移组患者外周血FGF2、VEFGA水平及CTC阳性情况比较

2.4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外周血FGF2、VEFGA水平及CTC阳性情况比较 年龄≥50岁的肺癌患者外周血FGF2水平及CTC阳性占比均高于年龄<5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患者外周血FGF2水平及CTC阳性占比均高于非小细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 Ⅲ~Ⅳ分期者外周血FGF2及VEFGA水平高于TNM Ⅰ~Ⅱ分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肺癌患者外周血FGF2、VEFGA水平及CTC阳性占比高于中分化及高分化,且中分化高于高分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直径>3 cm患者外周血FGF2水平及CTC阳性占比均低于肿块直径≤3 c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8。

表4 不同年龄患者外周血FGF2、VEFGA水平及CTC阳性情况比较

表5 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外周血FGF2、VEFGA水平及CTC阳性情况比较

表6 不同手术分期患者外周血FGF2、VEFGA水平及CTC阳性情况比较

表7 不同组织分级患者外周血FGF2、VEFGA水平及CTC阳性情况比较

表8 不同肿块大小患者外周血FGF2、VEFGA水平及CTC阳性情况比较

2.5 外周血FGF2、VEFGA及CTC水平与肺癌转移预后关系分析 以中位数法将肺癌淋巴结转移者进行分组,随访截至2022年2月,随访时间12.5~36.0个月,Kaplan-Meier法结果显示,FGF2高表达组(FGF2>10.23 ng/L,n=64)和FGF2低表达组(FGF2≤10.23 ng/L,n=40)生存曲线差异显著(Log-rankχ2=4.69,P=0.030);VEGFA高水平组(VEGFA>132.54 ng/L,n=58)和低水平组(VEGFA≤132.54 ng/L,n=46)生存曲线无显著性差异(Log-rankχ2=1.60,P=0.205);CTC阳性组(n=96)和阴性组(n=8)生存曲线无显著性差异(Log-rankχ2=1.96,P=0.161)。见图1~3。

图1 肺癌转移患者不同外周血FGF2表达生存曲线

3 讨论

FGF2是一种强有力的促血管生成因子,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粒细胞等多种细胞均可产生FGF2,在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FGF2可大量释放入血,通过促血管生成,可为肿瘤细胞提供营养支持及转移通路,从而加重病情进展及术后复发危险性[7]。有研究报道,FGF2可通过FGFR1信号通路参与乳腺癌发生、发展[8]。本研究发现,肺癌患者外周血FGF2水平升高,尤其是伴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者,此外,年龄≥50岁、小细胞癌、分期偏晚、肺癌组织低分化及肿块≤3 cm者外周血FGF2水平也更高,这说明外周血FGF2水平上升与肺癌发展进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外周血FGF2高水平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缩短,这可能因为FGF2水平过高,患者更易发生肿瘤转移,导致无进展生存时间更短,病死率更高。本研究结果提示,FGF2或许可作为肺癌转移及预后预测的敏感指标,但其临界值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VEGFA是体内内皮细胞特异性丝裂原与血管生成因子,不仅与血管形成密切相关,也参与多种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视网膜病变等发生发展过程,且癌细胞可分泌VEGFA,并作用于其受体内皮细胞,进而参与诱导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发展及转移等进程[9]。有研究报道,VEGFA能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增加血管通透性,利于肿瘤组织脱落,并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血管生成,与肺癌转移关系密切,并影响患者预后[10]。本研究发现,肺癌患者外周血VEGFA水平升高,且伴转移者VEGFA更高,此外,分期偏晚、组织分级较低者外周血VEGFA水平也较高,提示VEGFA与肺癌发生、转移有关。但本研究中,外周血VEGFA水平高低与患者生存预后无显著关系,提示VEGFA或许并非肺癌预后预测的敏感指标;但这一结果也可能受本研究样本量影响,后期可扩大样本进一步分析。

CTC是恶性肿瘤转移过程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预测复发及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CTC在外周血中的含量极少,常规细胞学方法检测困难,导致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技术检测外周血CTC含量,具有高效、高灵敏度、操作简单等优势[11]。本研究结果显示,良性病变者外周血CTC阳性率仅3.33%,而肺癌患者可达72.06%,提示CTC在区分肺癌的良恶性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患者年龄越大、小细胞癌、组织分级越低、肿块越小,其外周血CTC阳性可能性越大。既往研究报道,CTC与肺癌转移有关[12],支持本研究结果。但本研究同时发现,CTC阳性与否与生存预后无显著关系,这一结果可能受检测方式、样本量等影响,也可能因为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整体预后本身较差,且CTC阴性患者很少,因此,CTC阴性较CTC阳性患者无进展存活率并未表现出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外周血FGF2、VEGFA水平升高,CTC表达阳性,与肺癌转移及预后相关,且外周血FGF2表达对肺癌淋巴结转移者无进展生存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外周血淋巴结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