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多糖辅助治疗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及不良反应影响

2024-01-03 03:34张红英吴安定
临床军医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黄芪病灶化疗

张红英, 吴安定, 余 洁, 杜 恒, 刘 苑, 詹 月

黄冈市中心医院 胃肠外科,湖北 黄冈 438000

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多发于50~80岁中老年人群,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病变,以腺癌为主,患者早期无典型症状,多见于反酸、腹胀、腹痛等症状,确诊时往往为中晚期,腹痛明显加剧,还可能伴随黑便、呕血、恶病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GC病理病机复杂,临床治疗GC主要采用GC根治术,术后以化疗作为辅助治疗[3]。由于手术创伤,加上化疗对GC患者正常细胞的影响,容易导致其出现不耐受问题,引起多种不良反应[4]。有研究报道,中药可以缓解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还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5]。黄芪为传统中药材,具有益气补虚的功效,其有效成分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治疗肿瘤有一定效果,且可以减轻化疗毒副作用,但在GC术后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尚未明确[6]。本研究探讨APS辅助治疗在GC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GC术后化疗患者的治疗提供思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黄冈市中心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4例GC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GC诊断标准[7];符合GC西医脾胃气虚型辩证标准[8];初诊;年龄≥18岁。排除标准:严重感染相关疾病者;凝血、免疫系统疾病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器官功能不全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2例。A组: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6.34±11.75)岁。B组: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57.56±10.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卡培他滨片(南京优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23015)口服,1 000 mg/m2,2次/d,注射用奥沙利铂(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57)静脉滴注,130 mg/m2,2次/d,持续治疗2周,3周为1个疗程。B组在A组基础上,静脉滴注250 mg黄芪多糖+5%葡萄糖溶液,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评价标准[9]:完全缓解,病灶完全灭亡,且无新病灶出现,持续时间≥4周;部分缓解,瘤体最长径总和缩小≥30%,且无新病灶出现,持续时间≥4周;病情稳定,瘤体最长径总和缩小<30%或增大<20%,且无新病灶出现,持续时间≥4周;疾病进展,有新病灶出现,或瘤体最长径总和增大≥20%,持续时间≥4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营养指标[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炎症指标[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IFN-γ/IL-4]。根据《中医量化诊断》评估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分数越高,症状越重[10]。

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A组: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6例,病情稳定10例,疾病进展7例。B组: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19例,病情稳定4例,疾病进展2例。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1%(36/42),高于A组的59.52%(2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下降,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积分/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B、PA及GH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LB、PA及G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B、PA及GH均上升,且B组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B、PA及GH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FN-γ、IL-4及IFN-γ/IL-4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IFN-γ、IL-4及IFN-γ/IL-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FN-γ、IFN-γ/IL-4均上升,IL-4均下降,且B组IFN-γ、IFN-γ/IL-4均高于A组,IL-4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FN-γ、IL-4及IFN-γ/IL-4比较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A组:皮疹2例,感染4例,骨髓抑制2例,恶心呕吐5例,肝功能损伤3例。B组:皮疹1例,感染2例,骨髓抑制1例,恶心呕吐2例,肝功能损伤1例。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7/42),低于A组的38.10%(1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绝大多数GC患者确诊时处于进展期,通过手术治疗难以达到根治效果,术后不可避免会残留可见或不可见病灶,导致GC复发或转移[11]。奥沙利铂为常用的铂类抗癌药物,可以抑制DNA复制与转录,降低肿瘤活性,从而消除癌细胞[12]。卡培他滨在肝内可以变为脱氧氟胞苷,并最终转化成氟尿嘧啶,可以竞争性抑制DNA复制,延缓肿瘤细胞增殖,且能靶向性选择病变组织[13]。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可以发挥协调作用,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效果,消灭术后残余病灶,但同时会抑制患者吸收营养物质,对造血细胞、白细胞、肝细胞等正常细胞也会造成一定损伤,从而导致其出现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14-16]。中药在安全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17]。中医将GC归于“噎嗝”“胃痛”范畴,认为GC病位在胃,且与脾相关,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如果脾胃气虚,水液难以排泄,血不得运化,痰饮、淤血结而成块,久之成瘤,而术后正气受损加重,加上癌毒阻滞于胃,脾胃升降失司,导致气滞血瘀[18]。因此,GC治疗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气虚。黄芪治疗气虚证历史悠久,为益气补虚良药[19]。APS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抑炎、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理功能[20]。

本研究结果发现,APS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疗效和中医症状。另外,治疗后,两组患者ALB、PA及GH均上升,且B组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APS可以提高营养状态,可能是由于APS通过抗肿瘤作用,增强患者的消化功能,减轻胃肠道症状,从而提高患者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促进营养指标的改善。Th细胞可以分化Th1与Th2细胞,其中,Th1细胞可以生成IFN-γ等细胞,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而Th2细胞可以生成IL-4等细胞,介导体液免疫。机体抗肿瘤作用的发挥主要依赖于细胞免疫,当Th1/Th2细胞失衡,并向Th2细胞漂移,会降低机体抗肿瘤免疫作用,出现肿瘤逃逸现象,通过IFN-γ/IL-4能够评估Th1/Th2失衡情况[2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IFN-γ、IFN-γ/IL-4均上升,IL-4均下降,且B组IFN-γ、IFN-γ/IL-4均高于A组,IL-4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证实,APS可以改善Th1/Th2细胞失衡状态。APS可以激活Toll样受体4信号传导通路,增强巨噬细胞功能,调节Th1/Th2细胞平衡,促进IFN-γ释放。此外,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APS可以减轻不良反应。推测APS通过抗肿瘤与改善营养状态,增强患者的机体功能,可以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APS辅助治疗GC术后化疗患者,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疗效,减轻中医症状,促进营养状态提高和Th1/Th2细胞平衡,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黄芪病灶化疗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黄芪是个宝
跟踪导练(二)(3)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