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站建筑设计原则研究

2024-01-03 06:45陈东杰
铁道经济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客站美观铁路

陈东杰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北京 100038)

0 引言

铁路客站是大型公共建筑,同时也是重要的铁路客运设施。在国家建筑方针总领下,铁路行业结合实际,在不同时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客站建筑设计要求,客站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建国初期建成了北京站等一批客站。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铁路建设取得飞跃发展,“八纵八横”高铁网基本建成,截至2022 年底,累计新建北京南、上海虹桥等客站1 608 座,见证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和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未来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客站建筑原则值得深入研究。

1 建筑原则和建筑方针

1.1 “坚固、实用、美观”——经典原则

公元前32—22 年间,古罗马人维特鲁威(Vitruvius)在《建筑十书》中提出“实用、坚固、美观”的建筑原则,成为建筑经典思想,简短的六个字,三位一体,概括了建筑的本质要素,道出了建筑的内涵。虽然从维特鲁威的建筑原则到我国的建筑方针时隔2 000 多年,但其基本精神没有变,所不同的是每个时代有着其自身的社会发展特征。

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将于2024 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补发的迟到了一百年的建筑学学位[1]。1932 年,她在“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的论文中指出,“在原则上,一种好建筑必含有以下三要点:实用、坚固、美观”(图1)。

图1 林徽因提出“实用、坚固、美观”

1.2 “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勤俭持家

建国后,我国分别提出了适应当时社会经济背景的建筑方针。1952 年,在新中国第一次建筑工程会议上,前辈学者研讨提出“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1956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设计工作的决定》,明确“在民用建筑的设计中,必须全面掌握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这是我国在当时百废待兴的历史背景和格局下确立的十四字建筑方针,对加快我国建筑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建成了一批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物,如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包括北京站、长沙站等(图2)。无论是在当时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还是后来在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十四字方针有着它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图2 北京站、长沙站

1958 年,建工部和中国建筑学会在上海召开建筑艺术座谈会,时任建工部部长刘秀峰作了专题报告,回顾了新中国建筑十年间有关建筑创作的问题,提出应改变盲目对立西方建筑理念的态度。

1.3 “适用、经济、美观”——探索发展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不少建筑师逐渐提出将建筑方针改为“适用、经济、美观”。

1985 年,在中国建筑学会组织的繁荣建筑创作学术座谈会上,曾任建设部设计局长的龚德顺先生提出,“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和观点是我们需要的,改一改这个提法更有利于繁荣创作”[2]。

1986 年,时任建设部设计局长的张钦楠先生指出“,建筑设计的任务是全面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方针。高质量、高效率地设计出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的建筑和建筑环境,不断提高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人民造福”,这在当时已经相当全面地概括了建筑创作的几乎所有因素[2]。

1986 年,《中国建筑技术政策》中明确,建筑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方针,为社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建造各类房屋建筑、设施和相应的形体环境,并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积累资金。

1990 年,时任建设部长的叶如棠先生发文,表示同意龚德顺先生的主张[2]。

1996 年,《中国建筑技术政策》中明确,建筑设计的任务是,本着“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进行创作,为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需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1.4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繁荣昌盛

上世纪80 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高峰。建筑市场需求巨大,社会环境相对宽松,人们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各种建筑思想,现代民族主义、后现代派、解构主义思潮等轮番登场,建筑设计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业主、行政和建筑师的共同操作下,几乎上演了古今中外的所有建筑剧目,带来了创作上的空前繁荣,涌现了一大批知名建筑,如金茂大厦、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大楼,包括上海南站、北京南站等(图3)。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景象:贪大、媚洋、求怪,忽视功能,追求形式,急功近利、浮躁肤浅,文化缺失等[3]。2010 年开始,畅言网每年推出的“十大最丑建筑”成为一大网络景观。“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方针被湮没在激情嘈杂的大潮之中,甚至被认为是束缚建筑创作的条条框框而加以摒弃。

图3 建筑设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5 “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理性回归

上述的不和谐景象受到各界关注。业界也围绕“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方针是否过时展开讨论与反思。现代化、国际化的今天我们要坚持怎样的建筑方针?国家层面开始采取行动,如2004年2月,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四单位发文对各地“大广场、宽马路”等形象工程提出评判并及时叫停;2021 年4月,国家发改委提出严格限制建设500 m 以上超高层建筑,严禁建设“丑陋建筑”等政策要求。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这是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配套文件,确立了“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意见》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具体“路线图”,为城市规划和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社会喧嚣隐退,建筑设计重回正轨。

2 中国铁路客站建筑原则

建国后,在十四字建筑方针指引下,我国建成了一批重要铁路客站。进入改革开放以来,铁路行业结合发展实际在不同时期提出客站建筑原则,指导客站建设健康发展。

2.1 “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五性原则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铁路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务院批准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和改造548 座铁路客站。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2004年6月,原铁道部提出规划和建设铁路客站的“五性”要求,即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以旅客为中心,尽最大努力为旅客提供方便,致力用最好的公共空间服务旅客,建造一批经得起运营检验、时间考验的铁路客站。

这一时期,中国铁路打开大门,客站建设市场深入开放。2001 年,中国铁路客站正式开始建筑方案概念设计国际招标,随后客站方案征询工作广泛展开,一大批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团队加入。立足自身实践,广泛借鉴世界先进建筑思想和成功经验,上海南站、北京南站等一批现代化客站建成运营,旅客出行条件逐步改善。

2.2 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十六字要求

党的十九大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2018年底,铁路行业坚持创新发展,总结提炼了十六字新时代铁路精品客站设计创新总体要求: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强调:要确保客站基本交通功能属性,做好各种交通方式在流线上的顺畅衔接,积极稳妥推进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开发,促进站城融合发展;树立全寿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采用经济、适用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技术,降低客站能耗和运维成本;以适宜的工程投资和运维成本,打造高品质的空间和硬件设施,努力实现客站作为城市门户和铁路窗口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承,艺术与投资不是对立的;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提升客站服务与管理水平,让旅客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和更美好体验,而不是追求华而不实的噱头。

冬奥会京张高铁、杭黄等一大批客站落地建设,为中国高铁增添光彩(图4)。

图4 千岛湖站、深圳机场东站

2.3 “五项10 条”—— 建筑概念设计指标体系

认真梳理总结十八大以来铁路站房建设和运营的经验,2023 年9 月,铁路行业提出包括“交通与规划、功能与设施、环境与节能、经济与艺术、安全与运维”的规范化、标准化、可对照、可评价的“五项10条”车站建筑概念设计的指标体系,更好地指导车站建筑概念设计,同时为相关事项提供参考。“五项10条”强调铁路客站为旅客服务的基本功能,高质量打造流线清晰、便捷通畅、环境适宜、经济绿色的交通建筑,最大程度方便旅客;高度重视投产后运营维护的需求,确保安全可靠,方便养护维修;统筹考虑铁路工作人员实际生产需要,努力为其提供适当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也是对“以提升旅客体验为导向的站城融合策略研究及应用”等一系列铁路重大课题研究成果的提炼和总结。期间,苏州北站、钱塘站等一批建筑方案落地实施(图5)。

图5 苏州北站、钱塘站

3 未来铁路客站设计原则探讨

3.1 安全

“建筑本源”就是“生存逻辑”,只有在安全生存之后,才谈得上美好生活。铁路客站更是如此。铁路是国家命脉,全国铁路一张网,365天24小时不间断运营,设备联动,人机联控,安全运营压力高;防火、防涝、防恐、防暴、防疫,公共安全事件影响广,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安全上容不得丝毫马虎。

设计者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在源头硬件要予以保障,重点包括:主体结构,消防,电力、管线、电梯、设备,天桥、雨棚、地道,站台防护,桥下停车,旅服商业,运营维护,监控设施等。还要特别重视包括幕墙、装修等二次结构设计。解决好噪声、强光、视线等容易对旅客造成不利的心理影响,全面提升旅客出行体验。综合考虑人力防范、实体防范、电子防范等方式,针对常态防范、应急防范分别做好安全设计。

3.2 适用

在规划布局上,车站应尽可能设在中心城区或者靠近建成区,合理确定站间距,避免设站过偏、过密;加强枢纽内客站间互联互通,提升枢纽顺畅性和过境的灵活性;要坚持全生命周期发展理念,处理好规划预留、设计预留、工程预留的关系;防止盲目“以站造城”;采用地下设站应充分论证比选。在建设规模上,要按照简约实用、远近结合、分类施策的原则,合理确定近远期客站建设规模;合理设置配套工程,做好站场规划布局和综合开发空间预留,不应设置大面积的景观设施;有些项目可以适度超前,但坚决防止过度超前,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更不能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或重复建设。促进“四网融合”站城融合,同时要注意国铁、城际、市域、地铁的功能差异性和技术上的不同要求。合理布置内部功能分区,提升客站品质,努力打造“人在旅途,诗在远方”的物理环境、视觉环境、心理环境。做好细部设计,重点包括:人员集中的进站厅,畅通的进出站流线,温馨舒适的声、光、电候车空间,铁路、地铁、出租、公交、网约、城际、市域、航空等的便捷换乘,餐饮、保洁、商业等客服设施,实用高效的大轿厢大吨位垂梯,顺畅的双扶梯进出站换乘,天桥、地道,广播、客服、标识等设施。

3.3 经济

以安全可靠为前提,经济艺术地开展建筑设计。提倡使用成熟先进的技术,经济适用的材料结构,性能良好的设备,以适当的工程投资和运维成本,创造高品质的硬件和空间。把控建筑尺度,合理控制层高、面宽,避免过大的空间和面积,减少能耗。提倡建筑艺术与技术有机结合,装修适度,不搞贴金戴银;不反对创新设计,但要保证安全,满足功能要求,经济合理;不搞经济与美观对立,美观不等于增加投资;不求高、大、上,提倡真、善、美。

3.4 绿色

据统计,在建筑平均寿命上,英国达到100 年以上,美国达到了74 年,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牢固树立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从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使用运行、维修改造乃至最后拆迁回收等全过程都要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集成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合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努力做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和水土“四节一环保”,做到可持续发展。绿色是生活态度,也是建筑设计哲学。充分结合地形、地貌、气候,结合建筑布局、体型,处理好光照、通风、保温,重视旅服商业设施负荷,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做好能源监控,加强运维管理,做到可持续发展。

3.5 美观

建筑的美观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通过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序列、色彩等手法形成一定的物质形态,外具合理稳定舒适而自然的轮廓,内致力于各部分的结构及组织逻辑,满足功能,综合起来形成建筑的艺术风格。建筑美观综合反映了地理、气候,政治、经济、宗教、历史、文化的影响。客站是城市门户,铁路之窗,发展驱动力,开发新源泉,人在旅途,诗在远方,令人向往。客站建筑创作要顺应时代发展,适应多元化趋势,吸收世界优秀设计理念,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以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满足公众审美和专业审美。建筑的美观有其客观的一面,也有其主观的一面。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客站设计“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4],不要“低俗媚洋、生搬硬套”,不要“臆造景观、破坏环境”,不要“表征至上、过度包装”,不搞美观与经济的对立,“建筑师应该在任何条件下注意美观”[5],鼓励健康良性的人文诉求和文化内涵,追求真善美,同时体现物质文明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

3.6 创新

中国铁路客站发展之路,就是不断创新发展之路。北京站现代建筑与传统风格结合,上海站开创了我国“高架候车,南北贯通”站型,上海南站实践了大空间、大交通、大绿化,上海虹桥做到了“轨、陆、空”多种交通模式的融合,杭州西站进行了站城融合模式下X 混合功能模块理论创新实践,实现了新的上盖开发模式,北京丰台采用双层车场,广州白云设置呼吸广场,瞿丽铁路全过程咨询,上海松江站EPC总承包,上海东站实践着设计、建设、开发、运维、管理一体化等,我国铁路客站从建国初期单一的平面客运功能布局,逐步演变出20世纪八十年代以上海站、郑州站等为代表的“南北贯通、高架候车”多功能型车站,进入21 世纪交通方式日趋综合,站城融合风生水起,TOD 模式效应更加显现,这些都凸显了铁路客站的创新发展(图6)。未来,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带来技术上的进步和机制上的突破。

图6 铁路客站创新发展

4 结语

重温历史,牢记过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铁路客站创新发展始终遵循国家建筑方针,结合铁路发展实际,在不同时期分别提出了“五性原则”“十六字要求”以及“五项10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建筑方针具体化落实。未来,铁路客站建设始终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统筹把握好安全、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创新的辩证关系,创作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中国铁路客站。

猜你喜欢
客站美观铁路
丙烯酸树脂基人造花岗石美观性提高的方法
铁路客站候车厅光伏天窗自然采光优化设计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大型枢纽客站STP开通问题的解决方法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微创拔牙结合牙龈成形术在义齿美观修复中的应用
友宏科技:实用比美观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