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优化策略探索

2024-01-05 14:13徐世兵
校园英语·下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双减背景

摘 要:在初中的众多科目中,英语极具特殊性,它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一直以来,由于语言环境等原因,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上都需要付出较多努力,需要不断练习强化英语听、说、读、写能力。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控制作业量,这就需要教师规划好课堂训练与课后作业,协调好课程安排,确保减少作业量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本文以“双减”背景下作业的优化与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初中英语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希望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英语作业;减负增效;策略

作者简介:徐世兵,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阳长中学。

“双减”政策提出了减负增效的要求,这就需要初中英语教师认真钻研作业布置,使学生在减少作业量的情况下,不影响教学效果。而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作业布置上还存在以量取胜等思想,这些问题直接对英语教学效果产生了影响,使作业设计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初中英语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作业目标

作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对课堂知识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教师通过布置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除了书本内容的掌握与积累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英语学习思维的提升,学生需要学会用英语读写文章,具有一定的语言鉴赏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但就目前的初中英语作业布置情况而言,很多教师将重点放在了基础知识上,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关注相对较少,甚至存在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完成作业后也无法获得对应能力提升的现象,这类作业的布置,在消耗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也无法达到布置作业的目的。比如,在学习“What is your name?”这一内容时,教师布置的作业多是背诵相关单词,以及反复练习对话,然而这一节的内容相对简单,只是重复句型的作业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因此作业可以设计为让学生搜索中外人名命名的不同,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

(二)作业与教学内容关联性较弱

目前,在初中英语作业布置方面,教师布置的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缺乏一致性。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法方面,例如,当天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可能是to do表示目的,但是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可能是名词的动用,二者缺乏关联性;二是内容方面,例如,教师当天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为时态变形,但是布置的作业却主要以阅读为主,二者针对的内容并不相同,学生完成作业后达不到练习时态变化的目的;三是难度方面,即教师布置的作业远远超出课堂教学内容的难度,自然达不到练习的目的。作业与教学内容缺乏一致性,作业目标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性,使得大量的作业仅是基础的练习,达不到作业布置的预期目标。

(三)布置的作业内容单一

纵观目前初中英语教师布置的作业不难发现,内容多是背诵单词、默写语法、完成对应练习册等。对于英语学习来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但是从作业内容的构成上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初中英语作业更多侧重于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而听说能力训练被忽视。这种传统作业形式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确实有一定作用,但是这种作业内容与形式非常单一,对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升起到的作用有限,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反而有约束作用,长此以往,会消磨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使学生厌倦写作业。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拥有无限的发展可能,这种单一的作业内容与形式会导致他们的思维僵化,长期来看,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四)作业结构有待完善

首先,目前的初中英语作业布置普遍侧重机械性记忆的作业,如背诵单词、默写课文等,作业内容偏重于静态的文本分析,在實践类内容方面少有涉及,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其次,初中英语作业缺乏长期的规划性,目前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多是根据当天教学内容,整体看来,作业之间缺乏联系,导致学生很难得到系统能力的提升,也很难把握英语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在作业布置方面,重点不够突出。这些混乱的作业结构都会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的混乱,无法达到通过作业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学生很难将知识内化为自己所有,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也缺乏科学性。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多是书面型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大多时候都是完成书本上的内容,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而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学会使用语言,这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能够张开嘴,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使用,使教学具有实用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成为重要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内容与方式,这也是“双减”政策的理念之一。基于此,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也需要考虑到英语学科的这一特征,布置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作业,强化语言的实用性,提升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have done句型时,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彼此问答做了什么,还可以与将来时等联系起来,问答未来的计划是什么。

以“Looking different”的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时,需要明确这一单元的重难点,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明白重难点,最终在课程结束后,学生要理解这一单元所讲的语法、句型,为学生构建一个具体使用的场景,便于学生在生活中活学活用。具体而言,由于班级学生较多,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组员将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等描述出来,然后以此为内容制作成微视频,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这一作业的布置,相较于以往而言,更具实用性和实践性,再现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利用“What does she/he look like?”句型,描绘外貌特征,提升英语运用能力。

(二)因材施教,分层布置

初中英语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不同,学习能力也千差万别,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其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分为三组,其中第一组为学习能力较强、知识储备量较大的学生,这类学生接受课堂学习内容较快,教师对此类学生的教学可以以拓展性内容为主,布置的作业也可以以拓展型练习题为主,提升学生的发展能力。第二组为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量都中等的学生,此类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基础不牢固,因此,教师对于此类学生的教学需要以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为主,在此基础上辅以少量的拓展型习题,巩固基础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最后一组为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都有限的学生,此类学生知识储备量不足,学习能力也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对此类学生的教学需要以基础知识巩固为主,作业也布置基础知识练习,如单词背诵、课文阅读等。以“Where are you from?”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采取分层教学,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搜索性作业,让学生搜索国家名称和特点,对于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学生能够区分课本中国家名称和对应的汉语名称就可以。类似于此,通过分层教学,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创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形式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在“双减”背景下,包括初中英语在内的各学科教师都要落实减负增效的要求,这一情况下,各科教师都要以创新为动力。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下,教师在讲授完新课后,普遍会布置一些单词抄写、完成习题册、课文背诵等作业,这些作业多是重复性的练习,通过大量机械性的训练,提升学生的熟练度,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作业只会越来越多,且大部分学生会发现通过完成作业提升成绩速度缓慢,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双减”政策强调要减少学生的作业量,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创新作业形式,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赋予作业新的形式,使其焕发生机与活力,通过赋予作业趣味性,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思考,提升效率,将学生从繁琐的题海中解放,将更多的课余时间还给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可以布置表演型作业。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身体快速发育、心理波动剧烈等是这一时期学生的普遍特点,教师需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形式是否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以“Keeping healthy”教学为例,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围绕“你怎么了?吃了什么?”等内容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可通过“保持健康”自行设计剧本,可以通过对话谈谈饮食、运动等问题,在其中练习运用英语语法,然后可以让学生自行思考如何保持健康,有没有一些建议可以给其他同学,通过小组表演,让學生身临其境,提升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同时通过开放性作业的布置,学生可以自行拓展课外知识,延伸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实现全面发展。

其次,教师可以布置搜集型作业。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不断被拓宽,获取的信息量不断被拓展,学生所接触的外界信息越来越多。基于此,教师可以将作业设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布置一些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搜索的作业,学生以教师的作业为主题进行信息搜集,以现代信息设备为媒介,一方面帮助学生拓宽积累信息搜索渠道,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甄别信息的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学生需要能够对繁杂的信息进行辨别提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信息搜集作业扩展学生的视野。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关英语学习App,辅助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甄别信息,以作业为媒介,提升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

最后,教师还可以布置思维导图作业。英语语言相对而言知识体系较为系统,语法结构较为完整。初中阶段的学生所接触的英语知识整体而言较为松散、复杂,学生通过教材学习语法内容,而教材在编写时,考虑到了学生的发展特点,语法模块安排较为松散,语法之间的逻辑结构并不清晰明朗。试想一下,大量毫无逻辑的英语知识充斥在学生的脑海中,学生自然无法灵活使用,学生无法形成系统的学习思路,知识点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导致学生无法灵活应用知识点。基于此,教师在完成教学后,可以要求学生将当天所学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还可以联系以往学过的内容,完成对已有知识的扩充,梳理知识点结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Food festival”教学为例,这一单元的内容的主题是“就餐”,就知识点内容而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能够学会就餐方面的英语表达。因此,可以布置以“food”为主题的思维导图作业,让学生搜索相关信息,对其进行整合、归纳,完成知识体系的系统构建,能够帮助学生减负增效,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需要优化作业布置,提高英语作业设计的质量,侧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效率,进行因材施教,使作业能够发挥对所学知识查漏补缺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苗瑛.“双减”政策指导下的初中英语有效作业设计[J].新课程,2022(11):8-9.

[2]陆宣天.优化初中英语作业提升学生综合语用能力[J].现代教学,2022(Z1):133-134.

[3]王红艳.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21(A4):67-69.

[4]陈旋瑜.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探索与研究[J].校园英语,2021(48):82-83.

[5]程樟木,杨丽霞.“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原则与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11):14-15,42.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双减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初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