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4-01-06 02:21河北张克久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12期
关键词:廊坊媒介交流

◎河北/张克久

在信息化的时代大潮中,数字、网络技术改变着信息传播与交流的方式。以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型媒介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交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互联网时代的大众媒介。运用现代化手段开展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实施任务、研究实施策略,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与深化的重要课题。

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实施任务

(一)提升教师的媒介素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必然趋势,教师要与时俱进,快速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教师的媒介素养大体可分三个层面:

1.思想认知层面。教师首先要厘清跨媒介阅读的基本概念,洞悉其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在客观认知其对提升学生素养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加强主观参与意识,积极接受新事物,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引领学生参与到阅读与交流的活动中来。开展此类课程时,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对学生进行引导。

2.技术支撑层面。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的开展与深入,对语文教师自身的数字化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储备,还要能相对熟练地掌握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应用技术,更需要在构建教学课堂时具备利用微信、钉钉、腾讯会议等媒介平台建立学习共同体的能力。

3.组织教学层面。首先教师要设计出能凸显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开展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教学情境;其次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在鲜活的教学情境下为学生布置专题任务,开展项目化阅读与交流,使学生能够去伪存真,去芜存菁,能够对庞杂的信息进行审视、整合、评价和传播;最后教师能够通过项目完成质量与学生素养的提升情况进行教学评价。

(二)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教师的媒介素养决定了任务群的实施方向,而学生的媒介素养既是任务群开展的前提,也是达成效果的呈现。学生应具备的媒介素养大体可分三个层面:

1.利用多种媒介获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对跨媒介信息实现获取、呈现与表达。新的阅读形式使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便捷,获得的信息更多元。但海量的信息难免泥沙俱下,这就要求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紧扣学习任务,根据项目专题对信息进行归类整合。阅读是开放的,聚焦语文教学就要将获取的信息遴选甄别,这样才能实现精准筛选和高效运用。

2.处理获得信息、开展深度阅读与交流的能力。学生在筛选、整合信息的基础上,还需对已获得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信息的复杂性往往表现为同一则信息中真伪元素交错相应,少量的有价值信息混杂于大量无效信息之中,这就要求学生要通过深度阅读剥离出有效信息。这一任务群的有效开展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团队协作,所以在阅读的基础上学生需针对阅读收获和阅读体验进行交流。

3.正确运用语言进行规范表达的能力。跨媒介阅读视域下的课堂,不仅可以实现师生、生生的交互,甚至可以实现学生与信息发布者之间的交互。在这种高频度、多元性的交互中,各方思想不断碰撞、融合,为学生思辨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辨析、筛选庞杂信息的过程中,其批判性思维可得到极大锻炼。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依靠学生通过正确的语言进行规范的表达来实现,这样的交流过程才更顺畅,效果会更好。

(三)提升学科的建设能力

从语文学科自身发展看,数字技术的普及使语文教学与新媒介的关系愈加紧密,这给传统语文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语文学科建设要实现三个统一:

1.传统媒介与数字媒介的统一。在利用传统媒介开展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要阅读教材,辅以课外读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利用数字媒介开展阅读教学则突出“跨”,强调“新”,师生可依托智能手机、互联网,通过微信、钉钉、微博、小程序等多种新媒介进行学习交流。但新媒介的推广并不否定传统媒介,二者各有千秋。传统媒介获取的信息可靠性强,新媒介获取的信息更丰富多样,二者协调统一,相得益彰。

2.资源多元性与同向性的统一。多种媒介的交融共通促进了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学生获得信息的多元性表现为同一媒介途径下获得的多个信息源,但更多表现为多种媒介途径下获得的大量信息源,它既可为个体独特的信息体验,也可为群体交流互通后的共性体验。未经处理的信息多呈现为无序化的态势,所以学生必须在专题任务的驱策下,将多元信息进行同向性筛选,从而获得高效的有价值信息。

3.培树学科素养与立德树人的统一。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可运用百科、贴吧、知乎等多种途径搜索、筛选信息,并交流互动、整合,从而使自身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的学科素养都得到提升。在判别信息真伪、良莠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途径,培树语文素养是学科目标,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三者是统一的整体。

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实施策略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贯穿高中语文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阶段,其中必修阶段安排9 学时,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渗透在其他任务群的学习过程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课上时间开展相关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做好课程规划。

(一)依托教材的经典篇目开展实施

经典篇目是培树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好靶标,也是实施立德树人的好蓝本,所以首先要选准适合开展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经典篇目,其次是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布置专题任务,最后是开展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完成教学目标。

如《林黛玉进贾府》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经典名篇,其教学情境和阅读任务的设计直接决定着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阅读的兴趣和课程效果。课文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本章节在全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以林黛玉的视角为线索,了解贾府的典型环境,并辨识贾府的主要人物。课文中有大量的关于建筑、布局、环境等内容的描写,这对生活阅历不丰厚的高中生来说,很难准确理解和把握,从而削弱了学生对贾府这个典型环境的理解。基于此,教师可以先推送视频材料,再展开讨论与交流。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相关描写的了解,又有助于加深对这个典型环境的认知,并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选文部分主要人物相继登场,为帮助学生加深对文中人物的了解,教师在布置预习的基础上可设计以下活动,即让学生分别以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的口吻,围绕“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各发一条朋友圈,其他学生通过微信以不同角色的身份进行留言。这种设计有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作品中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二)依托任务群或群文阅读开展实施

交流学习任务群,就是将任务作为学习的指导,整合学习项目,组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和交流互动。教师在设置学习项目时,要突破传统单篇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必要的跨媒介阅读情境。学生通过与作者、作品和其他读者的交流,形成持续交互的动态语境,促进其形成具有批判性和独创性的思维品质。

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围绕作品的核心概念及内涵,教师可以整理并利用平板电脑推送桑大鹏先生的《中外文化名典导读》等素材。在学生完成自主梳理后,教师可创设情境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乡土社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所说的很多现象,包括一些概念和观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如果你有机会以访谈的形式与费先生进行跨时空的面对面对话,你想与费先生交流哪些时代疑惑和个人思考呢?

教师可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以费孝通先生的身份组织语言,阐释观点;一组以当代中学生的身份回溯历史,洞察今昔。两组学生在充分利用媒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现场互动,实现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费先生”可以阐述在不同时代下的感言,可以展现其对当代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的思考。学生通过交流与质疑,在激辩中加深了对“差序格局”“无为政治”等概念和观点的理解,提升了自身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现象的归纳阐释能力。这样整本书阅读与跨媒介阅读、交流就实现了互利共荣。

(三)依托语文活动和校本课程来实施

与传统的利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不同,新课程视野下的当代文化参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等任务群更适宜采用活动或校本课程的形式去开展,从而使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优势可以更好地彰显出来。

例如,为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教师可以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开展如下活动:

学生通过多种媒介途径关注当地文化生活,开展社区文化调查,搜集整理素材;然后对当地的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特色美食、文化遗产等内容进行整理,聚焦文化现象,编制调查提纲,形成纸质阅读以外的新媒介阅读素材。以此弘扬地方文化,反映地域性的审美追求,进而提升自身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知能力和阐释见解的能力。廊坊是一座既年轻又古老的城市,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搜集素材、走访调研、查阅史料、组织沙龙、实地观摩等多种媒介形式去开展活动。

这一系列的活动最终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呈现,极大地丰富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内容。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面对纷繁芜杂的海量信息,如何凭借直接或间接经验去伪存真、披沙拣金是必须跨过的一道坎。在经历了多次的交流分享与质疑增删后,师生共同完成了电子图书《掌上读廊坊》和小视频《掌上读廊坊》。这些作品利用多种媒介从廊坊概况、廊坊旅游、廊坊美食、廊坊非遗等多个层面展现了廊坊独特的文化风貌和勃勃生机。

总之,语文学习的外延即是生活的外延,跨媒介阅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课堂要以跨媒介学习的思维方式推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通过整合精选教材内容并创设教学情境来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培树正确的价值观和辩证思维能力来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廊坊媒介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廊坊专场(二)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蒸蒸日上的廊坊百冠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今夜我们与廊坊相爱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