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

2024-01-06 02:21甘肃张全祥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12期
关键词:阿长山海经鲁迅

◎甘肃/张全祥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最常见的互动形式就是提问。提问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反复验证问题,加深对课文的印象,由此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反,缺乏提问的课堂,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教学效率会大大降低。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对提问设计不够重视、问题流于表面的情况,普遍缺乏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兴趣角度的深入思考。笔者认为革新教育首先要革新互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首篇课文,也是收录在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重要文章之一。本文以此为例,讨论提问设计的创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一、从学生出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一)开放式的课堂提问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提问思路的僵化和老化、提问形式的陈旧枯燥都会屏蔽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本身具有实际价值的重要问题失去作用,影响教学质量。比如,传统教学下的互动形式往往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一问一答的提问形式尽管有针对性,但却存在只停留在课本内信息,缺少课本外的知识积累和品质培养的弊端。因此,想要提升教学效率,需要通过多种激励方式鼓舞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并产生挑战困难的勇气,以开放性的问题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进而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最终目的。

例如,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作者历数了阿长身上的毛病和缺点,和《祝福》中的祥林嫂、《阿Q 正传》中的阿Q 等一样,可以算是鲁迅先生笔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麻木、愚蠢的小人物中的一员。但就买《山海经》这一件小事而言,鲁迅先生把它看得格外重大,从中可见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感激与热爱。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悟鲁迅对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深广的爱,那是“鲁迅式”的对社会和人民无限关怀的人文情怀。由此可以得出,不局限于课本内问题的合作探究,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在专业知识和人格品质上的双重成长和进步。

(二)情景化教学提问策略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与文本间展开交互才能身临其境深入文本世界,促进学生对重要知识的吸收。例如,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一文,讲到阿长的相貌时,可组织学生依照鲁迅先生的描写“生得黄胖而矮”“喜欢切切察察”,在炎热的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等,完成一幅长妈妈的素描画。通过为主人公画肖像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主人公的认识。在绘画中学生能够沉浸在文本世界,进而对文章主题及思想情感产生更加立体深刻地感知。同时,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心理时,可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鲁迅生活的年代距离当代青少年比较遥远,初中学生在理解幼年鲁迅为什么对《山海经》如此着迷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喜欢的事物,由此换位思考《山海经》对于鲁迅的重要意义。再结合鲁迅先生同样收录在《朝花夕拾》中的另一篇作品《二十四孝图》中所写的那样,那个年代的孩子们接触不到像我们今天这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书籍资料,少数的有图画的书也要被塾师严厉禁止,绝没有欣赏品读的机会可言。可以想象,在那样一个被束缚的成长环境下,也就不难理解《山海经》里面的九头蛇、三脚鸟、以两乳为眼的怪物为何能深深吸引“我”了。

二、从教师出发:形成逻辑严密的问题链

(一)提问时机的敏锐把控

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是对教师的一大考验,这需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疑点来设计问题。这一环节,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心智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认真思考,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才能一一击破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保质保量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例如,在《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中,学生看到题目是《阿长与〈山海经〉》,但往往对于作者没有开门见山地写阿长买《山海经》给“我”的故事,而是将“我”对阿长“实在不大佩服”作为开始,学生对这样的写作意图并不能完全感同身受。因此,笔者设置了如下问题:“课文题目是《阿长与〈山海经〉》,那么为什么鲁迅先生要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写大量看似与文章主题并不相关的内容呢?这些内容是无足轻重的闲笔吗?”理解了这一问题才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抑”和“扬”都是强调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写文章强调的“蓄势”。通过对比,突出要描写对象的特点,使长妈妈的形象更加饱满。同时,波澜起伏的情节变化也能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这一困惑的解决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二)提问内容的层层递进

纵观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问题设置重复的情况很常见。比如,不少教师会有意无意在提出“都明白了吗?”“还有哪里不清楚?”等问题。这类问题无法调动起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相反,句句反问会将压力施加给学生。对于这些处于青春期敏感的青少年而言,即使心存疑惑也会因为面子等因素而不直接提出问题。久而久之,这会造成教学活动无法顺利推进,教学双方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想要改善这样的困境,教师应在备课时设计出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同时需要考虑的是,对于文本的横向和纵向的拓展都要到位。

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讲到主要情节阿长为“我”买《山海经》时,可以将前前后后的变化作为问题链来设计。首先,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什么态度?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找到“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等关键信息,得出“我”在最开始并不觉得阿长与《山海经》会有任何关联,心存隔膜乃至轻视、不屑。紧接着,根据情节的推进,提出问题“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霹雳”“震悚”“新的敬意”“伟大的神力”等关键词,感受“我”又惊又喜,同时改变了对阿长的态度,变得“感激不尽”。与此同时,叔祖和其他人都并不在意“我”对《山海经》的喜爱,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一个看似和阿长并无关系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帮助孩子解决难题的心地善良、淳朴热心的阿长同漠不关心的叔祖和别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侧面衬托阿长对“我”的疼爱。

三、从课堂出发:培养默契的问答氛围

(一)设计个性化的问题库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掌握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掌握好提问的基点并适当引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根据“我”与阿长之间深厚复杂的感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思考:想想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身边人”?自己又是如何看待他(她)的呢?由于不同学生的个性表现、行为爱好和成长氛围差异很大,因此,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态度也会有显著区别。尤其是语文课堂上,作为教师很多时候不该一刀切地为学生设置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应更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过程。设置上述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多元思考、多角度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力。

(二)设置师生互问的环节

在具体的提问中,问题的提出者并不仅仅局限在教师一方,也可以是由学生来提问,教学双方形成一问一答、平衡和谐的沟通交流机制。在提问环节中,教师、学生可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提问,当学生被目标问题吸引时,无需强迫便会自觉参与到学习课文、寻找答案的行列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从文中寻找有效信息,论证自己的观点,进而深入理解课文。

例如,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可以与学生一起为长妈妈“贴标签”。每个人先用一个词来形容长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并就自己的看法进行解释,看谁的想法又准确又独特。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由学生提问教师是如何看待长妈妈的,教师也要说出关键词并说明理由。学生作为提问者,在听取回答的同时也就将教师想传授的内容内化于心了。

总之,提问设计的创新是语文教学瓶颈突破的关键一环,也是素质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值得重视和不断完善的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双方都需要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有所反思和改变,实现双赢。

猜你喜欢
阿长山海经鲁迅
高铁阿长过生日
鲁迅,好可爱一爹
山海经里说了什么
山海经夫诸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例
阿长买《山海经》
鲁迅《自嘲》句
怪力乱神才是《山海经》的正确打开方式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鲁迅《阿长与》的真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