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

2024-01-06 05:47商红梅
经营者 2023年17期
关键词:信贷管理信贷业务预警

商红梅/文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银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阶段,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明显增加,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潜在风险点,其中许多风险无法彻底消除。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要想减少风险损失,就必须强化风险管控,合理规避风险。风险产生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其中信贷业务风险发生率相对较高,而作为商业银行经济收益的主营业务之一,信贷业务深受银行重视,要想促进该业务发展,以此增加效益,就必须加强信贷管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就会对商业银行后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由此可见,新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加强信贷管理值得探究。鉴于此,文章首先阐述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情况,其次指出商业银行加强信贷管理的重要性,最后结合新经济形势探索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短板,并分析如何强化信贷管理及提升管理效率,旨在促进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新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现状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属于资产业务,又称信贷资产。该业务是商业银行获利的重要途径。银行信贷的主要原则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安全性、营利性与流动性。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已经发展多年,从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信贷市场主体持续增多。为了进一步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大力发展信贷业务,使信贷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影响力也明显增强。与此同时,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金融科技直接影响信贷业务,并逐步成为推动该业务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此外,随着国家降低信贷利率,许多商业银行信贷额度普遍提升,贷款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同时发生金融风险的概率明显提升。因此,信用评估引起了商业银行高度关注。总而言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整体情况比较乐观,但要实现预期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新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意义

如今,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市场环境均出现了明显变化。信贷业务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但风险比普通业务更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加强信贷管理,进而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并减少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也可为维持长远发展夯实基础。新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降低不良贷款率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逐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并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通过加强信贷管理可以完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并通过落实该体系精准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采取可行的措施降低不良贷款率。通常情况下,若商业银行存在不良贷款风险,则其整体发展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通过加强信贷业务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可以为商业银行长远发展扫清障碍。

增强信贷风险管控能力

发生信贷业务风险的概率普遍较高,商业银行应严格管理信贷业务,便于控制贷款集中度。一般来说,如果贷款过于集中,那么难免引发风险,且风险的影响较大。通过加强管理,可以改变贷款过于集中的情况,使贷款相对分散,防止因贷款过于集中而产生负面影响。同时,通过分散贷款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商业银行可以从中积累更多经验,增强后期信贷风险管控能力。

规避产能过剩带来的风险

防止产能过剩是商业银行加强信贷业务管理的重要意义之一。如今,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各行各业均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从商业银行发展角度来看,产能过剩很容易引发信贷风险。面对这种情况,商业银行通过加大信贷管理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能过剩或规避产能过剩带来的一系列风险。一般情况下,在开展信贷管理工作时,商业银行通常需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同时参考市场变化规律,进而优化信贷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产能更加科学合理,推动业务正常运行。

新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风险影响因素

信贷是推进银行业发展的重要业务,加强信贷业务管理能帮助商业银行获取更多经济效益、规避风险,并维持长远稳定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在新形势下,信贷业务管理显得极其重要。但了解实际情况后发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风险频发,商业银行损失严重,从长远来看,这对银行及国家经济都极为不利。以下重点分析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风险。

信贷管理法律法规亟须完善

信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是新经济形势下影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现状来看,虽然国家针对信用贷款颁布了相应的法律,但其中有关金融监管的规定仍然存在许多短板。例如,贷款追回强制措施有待优化、对违法人员的惩处力度较小等。此外,社会不断发展、经济持续进步,但现有的法律法规依然停滞不前,在开展信贷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不得不参考以往的法律条例,导致信贷业务监管不到位,尤其是出现问题时难以凭借现有的法律制度有效解决,导致信贷业务管理不善、风险应对能力降低等。

信贷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离不开健全的管理制度,但通过了解实际情况发现,现有的信贷管理制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有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管理工作开展缺乏有效的依据,且制衡机制有待优化,各部门在工作过程中相互独立,缺少有效沟通和协调,出现风险也难以共同承担。此外,部分商业银行缺少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不及时,或考核结果不客观等,导致相关工作人员积极性较差,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信用评估系统不够合理

信贷业务中,客户信用等级评估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银行通常需要全面分析客户的经营管理情况及其他方面的信息,并应用多元化指标,针对客户建立客观真实的评估报告,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具备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估系统。但信用评估系统不完善是许多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信用评估系统存在或多或少的漏洞,部分商业银行信用评估系统中的客户等级虽然非常高,但实际并非如此,可能存在还款风险,商业银行对客户作出的信用评估结果不够真实,会加剧信贷业务风险。部分商业银行信用评估指标有待优化,难以全面评估客户信用,或使得评估结果缺乏客观性,进而导致管理人员作出不合理的决策,提升风险发生概率。此外,在评估客户还款能力的环节,部分商业银行仅参考以往的财务数据,很少预测未来,或预测能力不足,造成结果不真实,也可能掺杂大量的主观因素,商业银行无法精准评估客户信用,对客户信用等级的划分也不合理,给信贷业务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风险预警机制有待改进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矛盾性、客观性和潜伏性。因此,要想提升信贷业务管理效率,商业银行必须以自身业务特征为切入点,收集科学有效的信息,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然而,当前许多商业银行缺少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如风险预警线设置不合理等,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而风险一经发现,商业银行通常已经遭受损失。因此,改进风险预警机制迫在眉睫。

相关从业人员责任划分不清晰

有关从业人员责任划分不清是目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并没有针对信贷业务管理设置独立部门,通常是临时指定信贷业务管理工作者,导致工作人员不重视业务管理,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感明显不足,部分员工甚至会产生“收不收回和我无关”的情绪,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此外,部分商业银行针对信贷业务没有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在出现问题时,管理人员无法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也难以追究责任人,同样影响人员工作效率。且出现问题时再弥补通常为时已晚,把握不住最佳风险控制机会,相关制度和体系也会流于形式。

新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策略

完善金融行业有关法律法规

要想提高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效率,政府部门必须从法律层面着手,尽快弥补现有法律制度中的不足,使法律法规更加完善,为商业银行加强信贷管理提供法律保障,进而规避金融风险。除此之外,还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调整和改进法律法规,剔除不合理的条例,及时添加有意义的规定,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约束,帮助商业银行规避信贷业务风险。同时,针对失信人,政府部门应加大惩罚力度,以此发挥法律法规的威慑作用,防止不法分子逾越法律红线,这有助于促进银行产业转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信用贷款风险的概率。

改革并健全信贷管理制度

制度是行为的依据,商业银行要想保证信贷管理工作顺利执行,有必要完善信贷管理制度。首先,应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培训,增强其风险管控意识,并督促工作人员将意识和行动相结合,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提升业务质量;其次,商业银行应建立专门的信贷管理部门,并为该部门引进专业的信贷业务人才,最大限度地保障贷款按期回收;最后,商业银行应健全绩效考核激励制度,定期开展绩效考核工作,表扬信贷管理效果突出的人员,以此提升全员工作积极性,促使全员主动为信贷管理贡献力量。

优化客户信用评估系统

有效的客户信用评估系统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而言极其重要。商业银行应调整现有的客户信用评估系统,及时补齐短板,便于提升评估效率,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了实现该目标,商业银行应在该系统中纳入多元化的评估指标,对客户进行全方位评估。同时,应引入动态数据和非动态数据,防止评估结果出现偏差。此外,商业银行应合理应用评估结果,对于评估等级较高的客户,可以适当提升信贷额度,而对于评估不合格的,应及时淘汰,拒绝为其发放贷款,以此防范信贷业务风险。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要想达到既定的风险防控目标,商业银行必须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并尽可能打造全程风险预警机制,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预警和防控。根据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情况来看,大部分以事后防控为主,事前和事中预警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漏洞。对此,商业银行应建设完善的风险预警链条,关注整个链条上各个关键节点,并针对每个节点设置对应的风险预警监管体系,从全局降低不良贷款率,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在贷前,应参考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如果风险管控偏离了主要方向和目标,就必须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为后期实现风险预警防控目标打好基础。在贷中,应高度重视放款和限额,并指定专人展开全面管控,使业务活动能如期进行。在贷后,应及时总结业务全程,发现其中的问题并纠正,为后期开展工作积累经验。通过全程管控实现风险管理目标,并提升信贷业务管理效率。

增强人员能力,并采用大数据技术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离不开专业人员。但目前部分商业银行专业人才明显不足,影响了业务顺利执行。对此,商业银行应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一方面,针对现有的人才,商业银行可以定期开展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水平,为顺利开展信贷业务提供人才支撑。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执行责任追究制,针对业务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追究责任人,对其作出严厉惩罚,防止相关人员在后期开展工作时掺杂主观臆断,保证信贷业务高质量开展。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对外聘请专业信贷业务人才。在招聘过程中,对人才展开严格的考核与评估,如实战经验、理论知识储备、信息技术掌握情况等,还应保证人才具有强烈的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意识,并具备一定的风险防控能力,确保业务顺利执行的同时有效规避风险。

此外,在新形势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应用于各行各业,也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生产和生活都更加便捷高效。对此,商业银行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信贷管理过程中引入大数据技术,通过大数据技术收集整合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风险管控,促使业务高效开展。尤其是在分析客户信用等级的过程中,应用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数据收集、分析以及处理效率,而且能够保证隐私不被泄露,能增强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便于管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信贷决策。

猜你喜欢
信贷管理信贷业务预警
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
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信贷业务尽职免责规定
完善企业贸易信贷管理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金融机构“精准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研究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对策研究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