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4-01-07 14:08王祝惠子
科技风 2023年36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双高教学创新

摘要:构建高水平高职教师团队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针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在政策上制定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众多政策,对高职教师在教学创新能力上的提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然而,在双高背景下,高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培养模式单一、专业发展内在动力不足、科研能力亟待提升以及缺乏有效的教学反思能力等问题。因此,本文将通过阐述在“双高”对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其提升教学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并分析了现阶段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提出提升其教学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创新

“双高”计划的启动和实施反映了我国正逐步重视高职教育发展,同时,该项计划也是我国针对高职教育改革提出了一项重要举措,帮助高职教育实现高效发展。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在专业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以及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学历和理论水平较高,但其在教学水平上却表现出良莠不齐的现象,尤其是具备“双师型”能力的教师相对较少。因此,重点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对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在“双高”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策略,以期能够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培养出更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人才。

一、“双高”对高职青年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一)专业建设要求

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众多新兴技术行业带动了新专业的出现和发展。此外,部分原本热门专业的地位逐渐下降,这些方面都需要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做相应的转变。从我国教育部于2021年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的专任教师规模高达129万余人次,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占比将近80%,而高职院校在此项的占比中达到了83%,这些数据都表明了中青年教师正在逐渐成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对于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在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中,青年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管理要求

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青年教师的支持,其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体,决定着高职院校能否顺利实现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在“双高”的背景下,要求青年教师需要具备教学管理能力,能够在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和生活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管理,重视对青年教师教学管理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强化其组织和领导能力,深化其在学生心中的印象,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培养服务于国家发展的新型人才。

(三)教学创新要求

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为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高职青年教师在其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探索,改变原来呆板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在教学中,青年教师需要根据院校办学特点,针对学生的认知和个性,制订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案,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实现教学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双高”背景下提升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促使了众多行业走向了产业转型的道路,而要想实现行业的顺利转型和升级,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但就现阶段高职教育而言,其院校在人才培养的供给方面和行业的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不衔接性,使得行业很难吸纳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同时,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也不能获得较為理想的就业需求。而在“双高”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高知识储备和高技术水平的青年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并将行业人才需求和职业技能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进而培养出能够为行业发展转型而服务的人才。

除此之外,我国逐渐加大了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力度,先后出台了众多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发展的政策,并提出了“双师型”教师发展战略,为高职院校打造一批拥有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提供了较大的帮助。由此可见,在“双高”背景下,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能够帮助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帮助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进而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三、“双高”背景下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一)缺乏完善的青年教师管理体系

提升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需要完善的教师管理体系支撑,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有效的融合。目前,我国有很多高职院校都缺乏较为完善的教师管理体系,如师资团队建设的目标不清晰,定位不明确和体系不完善等,使得对青年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力度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双师型”教师占比不高

目前,我国正在加大对高职院校发展的支持力度,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快速增长的学生数量与专业教师队伍之间的比例逐渐失去平衡,并且这种情况会愈发严重。截至2022年,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占比超过了50%,而在2018年,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任课教师的人数为49.8万人,但“双师型”教师却仅占40%,并且具备“双师型”教师素养的青年教师人数更少。

(三)部分青年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现阶段,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录取青年教师的渠道上都是通过青年教师所在学校的直接录取,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这一转变路径中,很多青年教师并没有适应上台讲课的形式,使得青年教师出现教学疲惫的现象,进而降低了教学的成效。同时,由于青年教师在初入职时对职业的认同感和信心相对缺乏,会出现入职不久就离职等情况,进而弱化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缺乏较强的教学反思能力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利用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高职青年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式。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上普遍不足、照搬自身原来经历过的教学方法等,这些是造成青年教师在课程教育后不能进行有效教学反思的主要原因,从而导致教学质量和成效不显著。

(五)亟待强化教师科研能力

从高职办学的特点来看,科研在其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师科研水平是保障高职实现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青年教师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时也要将这种能力进行不断地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其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教学实践中,在课堂完成之后,仍然需要准备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使得青年教师并不能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提升科研能力上。

(六)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单一

目前,众多高职院校都缺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在长时间、可持续的培训方案设置上缺乏有效性和完善性。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上仍然沿袭了传统的学术培训,很少有高职院校重视对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同时,由于青年教师缺乏深入企业实践的机会,使其在实践经验上较为缺乏。此外,很多校企合作的企业为了避免自身在生产和经营环节出现众多风险,会限制校园内青年教师参与岗位实践的机会,逐渐让教师顶岗实习流于形式,进而使得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成果不显著的情况。高职院校为青年教师提供单一、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模式,使得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进而不能对自身的教学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

四、“双减”背景下高职青年教师提升教学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优化培训机制,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双高”的提出使得高职院校想要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就必须优化和完善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机制,根据高职对师资力量的需求,立足于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实践水平和科研水平等方面,制定合理的培训机制,并通过应用这些机制,在相关政策的支撑下,为其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有效的保障。此外,还需要引进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在对青年教师开展培训的同时,借助合理的培训评价体系,使得培训机制能够在教师群体中构建起良性的竞争模式,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强化其教学创新能力。

(二)树立终身学习思想,激发教师职业认同感

在对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上,院校需要强化对其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力度,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将终身学习思想紧扣在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中,让其能够对现有的职業形成强烈的责任和认同感。同时,也需要全面的激发青年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思想和行动上树立自觉、自主意识,通过参加众多的学术、科研等活动,让终身学习思想和意识成为青年教师提升教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并能够将其合理地应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健全“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的保障机制

首先,需要对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保障制度体系进行完善。为了能够保障“双师型”教师的顺利发展,高职院校应当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构建起“双师型”教师培养、认定、评价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并针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管,保障青年教师能够在良好的“双师型”培养环境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创新能力。

其次,需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的标准。在构建相应的认定标准中,需要将青年教师教学创新的能力提升作为关键。不断完善填充“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包含教学、实践以及科研能力。在教学能力上,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实现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在实践能力上,需要持续强化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应用模式,让青年教师能够深入企业基层和岗位中不断填充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而使其能够不断填充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学质量。

再次,需要不断完善对青年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为了保障高职青年教师能够实现更为全面的发展,需要引导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健全对青年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通过教师进行自评、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教师之间进行评价以及领导评价等众多评价方式,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展开综合性的评价,让青年教师能够对自身各个方面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认知,并通过不断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实际的教学成效。

最后,需要对绩效激励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针对在教学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杰出贡献的青年教师,可以在其职称评定上予以一定的奖励,同时,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能力比赛过程中,使其能够指导学生更顺利地参与职业技能比赛,而学生在职业技能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时,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奖励,同时也要对其指导教师进行奖励,从而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构建校企共促教师提升教学创新能力的模式

高职院校的教育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在院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下,才能培养出企业发展转型的工匠型人才,进而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在“双高”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需要院校和企业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的进程,积极探索校企共育的有效路径,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而实现对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方面,在“双高”背景下,需要院校借助企业的资源和力量,通过构建产业学院和专业,提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有效性,不断深化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保障青年教师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并将其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和企业需要共同制订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方案,利用企业中优秀的人力资源,将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到的技术全面地教授给青年教师,并通过青年教师将其传授给学生,此外,也需要鼓励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积极地开展合作,不断提高专业任课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四)培养青年教师创新思维,提升教学创新能力

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愈来愈高。创新思维和能力较强的毕业学生往往会受到企业的重视。因此,高职青年教师不仅需要自身具备较强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创新的思维和能力,通过对自身教学的创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为培养新时代发展所需的人才做出贡献。除此之外,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合理的保障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机制,根据教师教学水平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在提升其教学创新能力的前提下,保障其能够顺利地进行科研和教研活动,进而拓展其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路径,实现对人才的高效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高”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想要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工匠型人才,就必须将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作为关键任务,结合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青年教师培养和考核机制,同时,还要落实校企合作模式,让青年教师能够深入企业基层,不断积累自身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教育工作服务,此外,还需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科研和教研活动中,让教师能够针对自身的能力進行精准定位,明确自身的职业责任感和认同感,进而实现教学创新能力有效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傅以盘.职业教育“双高”建设背景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探究[J].广西教育,2019(35):9899+143.

[2]李鸿.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动力机制创新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9):8386.

[3]杨帆,段俊红,朱锋钊,等.双高建设专业岗位能力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畜牧兽医杂志,2022,41(5):231234.

[4]雍莉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2(3):4853.

[5]王瑞莲.浅谈“双高计划”背景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路径[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2(10):135137.

[6]蔡雨祺.“双高计划”背景下艺术专业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21(8):192193.

基金项目:本文系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高”背景下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JYB05)

作者简介:王祝惠子(1989—),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双高教学创新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