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小村的善治路

2024-01-08 22:49韩晨雪
农村经营管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子村大白菜村庄

本刊记者 韩晨雪

早春三月,位于太行山北麓的河北省蔚县仍是一片寒意,但草沟堡乡白家庄子村党支部书记白刚心中早已春意盎然、期待满满:“村里重新铺了路,栽了800多棵绿化树,每个路口都放了垃圾桶,安好了污水处理管道,在村里生活像城市里一样方便,民宿产业要‘起飞’了。”

白家庄子村地处太行山余脉的深山区,大山困住了村民外出的脚步,也锁住了村庄发展的道路,脱贫、脱困,成为村民们最大的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上级单位的倾力帮扶下,村“两委”团结带领全村百姓艰苦创业、增收致富。从上级重点帮扶贫困村到“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0 个特色村庄”之一,从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到队伍坚实、有战斗力,从陈规陋习到文明新风劲吹……这些点滴变化,汇聚成白家庄子村华丽的蜕变。

产业突围,夯实发展“底子”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把村庄产业发展好了,才能带动大家一起过上甜蜜生活。白家庄子村的治村之路,就是从发展蔬菜产业、提振集体经济开启的。

白家庄子村生态优越,种出的蔬菜品质上乘,几乎家家户户都种大白菜,然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没有统一组织,蔬菜销售渠道不畅,导致“好菜卖不出好价钱”,种菜卖菜的经历给村民们留下的多是惨痛的记忆:“太难了,最惨的一次,成堆的白菜扔在地里没人收,最后全喂了牲口。”

2011 年,年仅28 岁的白刚被村民推选为村支书。如何彻底改变大白菜难卖的局面,带领村民打开致富之门,是新一届村“两委”心头的一件大事。解决难题,就要找准症结,在上级帮扶干部的指导下,村“两委”终于摸清问题所在:大白菜种植以散户为主,缺乏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销售上依靠田头交易,价格是菜贩子说了算。农民要想增收,只能靠降成本、提亩产。然而,一味追求产量反而破坏了大白菜的生态品质,把“高山旱地大白菜”种成了普通白菜。传统的大白菜种植方式、经营理念,同农产品市场化、品牌化的趋势相去甚远。

找到了关键,出路就明确了——引入现代农业企业,合作发展大白菜产业。2017 年春,白家庄子村贵录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帮扶单位的协助下,与北京富平创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创建高品质大白菜试验田,从种植、维护到经营、销售共同决策,“草沟堡”牌大白菜逐渐走俏北京、天津、石家庄的市场。虽然成本从每亩的800 元左右涨到了2000 元,但每亩收益还是达到了1.8 万~2.3 万元。

大白菜的高收益销售,让村“两委”和所有村民看到了发展高品质蔬菜产业的光明前景。在村企合作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开始种植金莲花、西葫芦、红萝卜、白萝卜等,并尝试网上销售,扩大品牌产品的影响力,蔬菜产业逐年升级。2019 年,村“两委”趁热打铁,以“发展旅游,做强农业,实现脱贫,提速发展”为目标,强力打造高山生态蔬菜产业基地,依托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模式,实施品牌战略,让有机大白菜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

群策群力,创建示范村庄

过去,垃圾遍地的村容村貌,阴暗杂乱的居住环境,还有部分村民缺乏生气的生活状态,都是白家庄子村振兴路上的“拦路虎”。村“两委”找准切入口,努力念好“治村经”。

“当了村支书,就要想办法带领村民过上新日子。”回想起刚当选时的感受,白刚感概地说道。想治理好村庄,关键在取信于民,而取信于民,关键在选好群众的“代言人”。为做实做好这关键一步,白刚下定决心改掉以往村支书随意点人当村民代表的做法,组织全体村民投票选村民代表,为工作开展建立了群众基础,村里各项事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2012 年,村“两委”上岗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大家一起加宽村路。有了代为传递民意的代表们,说三道四、指指点点的人没有了,工作开展得异常顺利,有钱出钱、有车出车、有人出人,村庄道路加宽了,也更加畅通了。同年,白家庄子村成为乡里第一个装路灯的村。通过这些工程,凝聚起了“心往一处使,把日子过好”的力量,擦亮了治村的底色。

随着推广白菜高标准种植,种植的成本有所提高,规矩也多了,一些村民便产生了排斥心理。村“两委”挨家挨户做工作,苦口婆心地讲新观念、新思路。“村里没跟我吵过架的不出三户人家,村里很多事都是越吵越辩越明白。”白刚回忆说。通过不断给村民讲事实、摆道理,大家逐渐接受了新方式,试验田项目得以顺利开展。

为了改变村民过去“懒、散、闲”的生活方式,村“两委”宣传发起了“四星四户”评选活动,在全村定期评选出勤劳致富星、尊老爱幼星、文明诚信星、清洁卫生星,以及脱贫光荣示范户、贫困户发展生产示范户、感恩爱党示范户、环境卫生最差户。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村内一座堆积了多年的垃圾山被清理了,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破败不堪的旧貌换了新颜。2017 年,白家庄子村被评为全国人居环境改造示范村。

“村‘两委’说话算数,领着大家挣到钱了,大家伙儿对他们很信任。”村民们表示。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村里各项防控政策落实到位,核酸检测等工作有条不紊、秩序井然,这些都得益于村“两委”班子多年积攒的群众基础,也离不开村子多年治理凝结的公信力。

创新“三招”,培育文明新风

“通过几年的努力,村里产业有了一定发展,我就想着要改变一下村里的面貌,‘物质’‘精神’两手都要抓好。”白刚说。他说的改变,就是设立孝心浴室、乡村大讲堂、爱心超市,这已成为白家庄子村的新名片。

为发挥村民监督的作用,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白家庄子村设立了“乡村大讲堂”。村民汇聚一堂,或学习党的农村政策特别是扶贫政策、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或对村里各项工作表达意见,或讨论“四星四户”评选,或编排表演文艺节目。“通过大讲堂讲为人处事的经验,讲怎么孝顺父母、怎么尊老爱幼,邻里街坊矛盾明显减少了。”白刚说,乡村大讲堂成了村庄治理的重要抓手。

“白家庄子不洗衣”,这样的口头语一度在乡里流传。为了提振精神面貌,白家庄子村从“洗手洗脸”抓起,在村里盖起了草沟堡乡第一个“孝心浴室”,引导群众以孝敬父母为前提,换取免费洗澡资格。“最开始没人去洗,后来让党员志愿者帮身体不便的老年人洗澡,洗了澡还可以领一套内衣。大家从不愿洗到抢着洗,精气神就这样被唤起来了。”白刚乐呵呵地说,“如今的白家庄子,再也找不到‘不洗衣’的痕迹了。”

村里设立的“爱心超市”让村容村貌更上了一层楼。保持干净卫生、做好人好事、孝敬父母……这些向善行为均能被评定折算为积分,凭积分可以在“爱心超市”兑换生活日用品。村民好习惯养成了,房前屋后干净了,小辈对父母也更孝顺了,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参与村务,邻里团结、家庭和睦的良好风尚逐渐形成。

如今,“孝善可敬、安贫可耻、勤劳光荣”的观念已蔚然成风,村民的思想境界也大为提升。2019 年初,得知武汉发生新冠疫情后,刚刚脱贫的村民们自发组织了捐款,党员干部捐、村民捐、脱贫户捐……共捐款9150 元。68 岁的村民白余是村里的“自愿脱贫户”,靠公益岗生活,尽管生活很困难,仍然捐了200 元。

2021 年10 月,白家庄子村被评为2020 年度河北省卫生村。在各项治理措施下,村庄大变样,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随着越来越多的落地产业项目给村民吃下“定心丸”,村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

猜你喜欢
子村大白菜村庄
Hechi:A Land of Natural Endowment
村民变股民 幸福节节高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扶贫帮困送温暖 凝心聚力促脱贫
——广校体协开展“促扶贫 送温暖”助学捐赠活动
小山村里的“大当家”
小山村里的“大当家”
——记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黑山县大虎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台子村党支部书记司洪志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新早59
村庄在哪里
大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