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园区,村集体鼓起钱袋子

2024-01-08 22:49闫凤云杨长营陈艳玲
农村经营管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驻地生姜集体经济

闫凤云 杨长营 陈艳玲

高庄村位于山东省宁阳县华丰镇工业园内,近年来,该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村企共建、用活土地、发展产业、物业服务等方式,激活乡村发展动能,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推动共同富裕,走出了一条园区辐射带动型的强村富民之路,连续多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 万元。

一、四条路径促进集体增收

(一)村企共建促增收。高庄村积极与驻地企业加强合作共建,探索实施“以企带村、以村护企”的发展模式,村集体承担驻地企业道路维护、水电、安保、绿化、劳务等服务项目,每年可增加服务性收入56 万元;协调全村600 多名劳动力就地转移,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实现了“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身份转变。通过多年积累,高庄村挖到了发展的“第一桶金”,为村集体后续发展壮大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二)用活土地促增收。2011年,高庄村申请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建设安置居民楼12 栋,复垦置换200 余亩土地,以500 元/亩的价格对外发包,每年稳定增加集体收入10 万元。结合山地资源较多的优势,2013 年盘活120 亩荒山,以600 元/亩的价格发包给7 个农户种植核桃,集体每年增收7 万元。

(三)发展产业促增收。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考虑到传统农作物种植成本高、回报低,高庄村积极探索经济作物的产业发展路径。2019 年该村先后到潍坊、莱芜等地考察学习,决定发展生姜种植产业,村党支部领办鑫业生姜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入社,以1000 元/亩的价格流转社员90 多亩地开展生姜种植。安排两名村干部专职管理该项目,常年聘用30 多名村民到合作社从事播种、浇灌、收获等劳动,带动20 多个农户直接增加收入10 万元。投资5 万余元建设库容10 吨的生姜地窖一个,解决了生姜存储难题。三年来经济效益逐年递增,年产量稳定在50 万吨左右,产值145 万元,留存姜种后,剩余对外销售后收入46 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 万元,为进一步示范扩大生姜产业奠定良好基础。

(四)发展物业稳增收。发展物业是稳定集体收入的重要来源,高庄村成立物业公司,为回迁居民、驻地企业职工共40 余栋居民楼和107 家商铺提供卫生、安保、水电等服务,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6 万元。此外,该村还积极协调承接乡镇驻地的绿化和环卫工作,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0 万元。

二、发展成果惠及集体成员

高庄村积极践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由全体成员共享,积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集体成员提供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一是大力开展养老服务。2015 年投资460 万元建设两栋老年公寓,让60 岁以上老人免费居住,并为每人每年报销水电费260元。每年投入29 万元,承担60 岁以上老人的医疗保险和生活补助。二是积极提供村民福利。每年提取一定福利费奖励大学新生和入伍士兵,鼓励学生求学深造和参军入伍,2022 年为本村22 名大学新生发放奖金共计3 万元。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功能,该村投资180 万元建设初心广场,投资280 余万元推进村内道路绿化、硬化、亮化,投资30 万元,建设3600 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极大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三、主要特点及案例启示

(一)坚持支部引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高庄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村党支部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该村党支部积极推动村企共建,盘活利用土地资源,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让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村党支部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在村民的信任与拥护下,十多年来高庄村“两委”班子一直保持稳定,干部年轻,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坚持集体所有。该村驻地企业多属本村集体改制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存在资产权属不清的问题。高庄村坚持集体所有,加强对集体资源的管理利用,开展集体“三资”清理,收回企业欠缴租金15 万元,理顺改制企业土地租用合同,收回土地35 亩,通过将收回的土地资源重新发包,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5.7 万元。

(三)坚持产业兴村。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对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能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高庄村盘活500 亩的丘陵山地资源,推动建设核桃园,村集体负责解决核桃园通水、通电、通路问题,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结合本地土壤特点和农作物经济效益,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以生姜种植为突破,厘清产业发展思路,做好市场风险考量,种植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三年多来,累计增加集体和村民收入超过400 万元。

(四)坚持以工促农。高庄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为园区企业提供道路维护、绿化、劳务等有偿服务,稳定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渠道,夯实了村集体发展的基础。采用以工促农的方式,积极发展核桃、生姜等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高庄村作为典型的园区带动型村庄,其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推动了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园区型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典型示范。高庄村依托园区辐射发展集体经济的案例启示我们,园区村要深挖园区带动潜力,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充分挖掘园区辐射带动作用。宁阳县提出打造“三区四园两翼齐飞”的发展新格局,其中“四园”是指以钢球、汽车配件、装饰材料和畜禽养殖加工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园区,辐射村庄93 个,占全县行政村的16.5%。要注重发挥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工补农、以工促农、工农融合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二是规范集体出资管理。园区村驻地企业较多,占用集体土地数量较多,要加强集体经济合同管理,签订规范合同文本,明确集体出资额和权利义务,减少矛盾纠纷,确保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集体资产管理指导,出台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加强对村集体经济行为的指导和规范。

三是积极搞好协调服务。园区驻地企业多,吸纳当地村民就业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同时,驻地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势必会对集体成员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村集体要注重发挥功能,积极搞好协调服务,减少社会矛盾,力争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赢。

四是加强农业产业培育。园区型村庄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园区企业,要注重因地制宜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开发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增收渠道。高庄村的生姜产业经过三年多的发展逐步进入稳定期,仍然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防控,加强技术指导和市场调研;要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扩大生姜产业规模,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条,适时扩大生姜储存库建设,降低存储成本。

猜你喜欢
驻地生姜集体经济
夏吃生姜益健康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日防相视察自卫队宫古岛驻地遭抗议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地龙生姜平喘
生姜拌醋治腿关节疼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新疆不同驻地官兵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