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时穴位贴敷结合坐式偏瘫复原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观察 *

2024-01-08 10:27黄丽娜蒋冰容杨复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坐式中风病偏瘫

杨 乐 黄丽娜 蒋冰容 杨复君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25区,江苏 南京 210000)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1],多数患者卒中后会遗留偏瘫后遗症,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国内外证据均表明,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24~48 h 即可行康复治疗,且效果更佳[3]。早期方便可行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偏瘫患者康复[4]。收集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120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择时穴位贴敷和坐式偏瘫复原操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且综合效果优于单一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 年2 月—2022 年2 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120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按1∶1∶1∶1的比例随机分成A、B、C、D 组,每组30 例。4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通过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表1 4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5];(2)西医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6]。

1.3 纳入标准(1)年龄40~80 岁;(2)4.5 h<发病时间<2 周;(3)首次脑卒中,或既往有中风病史但无后遗症;(4)6 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21分;(5)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1)全瘫者;(2)CT 提示颅内出血,或证实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者;(3)瘤卒中等其他原因卒中者;(4)严重感染,或合并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而影响观察指标者;(5)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有严重精神症状、重度认知障碍、痴呆或无法配合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将120 例纳入患者采用PEMS 3.2 软件随机分成A、B、C、D组,每组30例。

A组为对照组,予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等常规治疗。

B 组在A 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择时穴位贴敷,保留2~4 h 后去除。贴敷时间:巳时(09∶00—11∶00)、未时(13∶00—15∶00)。主穴(患侧):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配穴及贴敷用药:肝阳暴亢配太冲、太溪,敷以天麻、煅龙骨等;痰热腑实配内庭、丰隆,敷以法半夏、竹茹等;风痰瘀阻配丰隆、中脘,敷以天麻、法半夏等;气虚血瘀配气海、血海,敷以黄芪、川芎等;阴虚风动配太溪、三阴交,敷以生地黄、龟甲等。药物等比例混匀,饴糖调膏,敷贴面积约2 cm×2 cm,厚度1~2 mm。

C 组在A 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择时坐式偏瘫复原 操。时 间:辰 时(07∶00—09∶00)、申 时(13∶00—15∶00),每次30~40 min。坐式偏瘫复元操:起式:舌抵上腭,调匀呼吸,气守丹田。第1 节循经拍打:拍打患侧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重点拍打合谷、尺泽、手三里、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丰隆、三阴交、解溪等穴。第2 节穴位按摩:主穴:患侧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配穴:肝阳暴亢取太冲、太溪;痰热腑实取内庭、丰隆;阴虚风动取太溪、三阴交;风痰瘀阻取丰隆、中脘;气虚血瘀取气海、血海。第3 节坐式八段锦[7]。收式:周身放松,呼吸均匀,气沉丹田。

D 组在A 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择时穴位贴敷和坐式偏瘫复原操。

1.6 观察指标4 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 周、治疗2 周各进行1 次效果评定。疗效评定量表: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量表[8,9]、中风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简式Fugl-Meyer 评分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10]。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 组患者治疗前后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C 组及D 组患者治疗1 周后、治疗2 周后的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改善;且D 组治疗1 周后、治疗2 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较A、B、C 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4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s,分)

表2 4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s,分)

注:与同时间节点A组比较,1)P<0.05;与同时间节点B组比较,2)P<0.05;与同时间节点C组比较,3)P<0.05。

组别A组B组C组D组例数30 30 30 30治疗前26.62±9.15 26.74±9.02 26.53±9.11 26.71±8.97治疗1周后24.33±8.22 24.12±9.27 22.03±6.81 16.33±5.421)2)3)治疗2周后23.24±7.85 22.01±6.48 18.41±6.05 13.34±5.621)2)3)F值1.258 2.415 8.973 31.336 P值0.289 0.095 00

2.2 4 组患者治疗前后SS-QOL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4 组患者治疗1 周后、治疗2 周后的SS-QOL 评分均显著改善,D 组治疗1 周后、治疗2 周后的SS-QOL 评分较A、B、C 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4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SS-QOL评分比较 (± s,分)

表3 4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SS-QOL评分比较 (± s,分)

注:与同时间节点A组比较,1)P<0.05;与同时间节点B组比较,2)P<0.05;与同时间节点C组比较,3)P<0.05。

组别A组B组C组D组例数30 30 30 30治疗前122.10±23.56 123.22±24.56 123.60±25.55 123.46±26.52治疗1周137.70±26.58 143.07±30.77 144.05±26.63 158.83±30.791)2)3)治疗2周140.65±25.34 148.12±31.21 150.81±22.38 166.68±22.651)2)3)F值4.697 6.178 9.697 22.043 P值0.012 0.003 00

2.3 4组患者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4组患者治疗1 周后、治疗2 周后的MBI 评分均显著改善,D 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MBI评分改善较A、B、C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4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 s,分)

表4 4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 s,分)

注:与同时间节点A组比较,1)P<0.05;与同时间节点B组比较,2)P<0.05;与同时间节点C组比较,3)P<0.05。

组别A组B组C组D组例数30 30 30 30治疗前42.17±15.65 41.70±15.43 43.10±14.93 42.13±15.36治疗1周后53.10±15.20 57.47±17.33 58.26±14.11 63.31±16.691)2)3)治疗2周后58.34±16.50 61.22±15.58 62.14±16.54 75.10±17.261)2)3)F值8.174 12.362 13.099 30.920 P值0000

2.4 4 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B、C、D 组患者治疗1 周后、治疗2 周后的FMA 评分均显著改善,D 组治疗1 周后、治疗2 周后的FMA 评分较A、B、C 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4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 s,分)

表5 4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 s,分)

注:与同时间节点A组比较,1)P<0.05;与同时间节点B组比较,2)P<0.05;与同时间节点C组比较,3)P<0.05。

组别A组B组C组D组例数30 30 30 30治疗前25.17±18.43 25.45±15.89 26.10±16.14 25.37±17.52治疗1周后31.11±17.02 38.98±16.41 43.68±17.29 49.63±18.061)2)3)治疗2周后33.13±18.05 41.76±18.38 45.79±18.54 53.04±16.501)2)3)F值1.613 7.971 11.646 22.629 P值0.205 00 0.001

3 讨论

众多研究[11]表明,中医护理可明显帮助中风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本研究运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择时进行穴位贴敷和指导其进行坐式偏瘫复原操,可显著改变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SS-QOL、MBI、FMA评分。

穴位贴敷借助药物及辅料的渗透、刺激作用,改善患者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症状[12]。子午流注体现的是人体与时辰的相关性,按照其理论指导,择时进行中医药干预,可以更好地调和阴阳[13]。脾主运化,小肠主泌别清浊,选择足太阴脾经和手阳明小肠经二经之巳时、未时进行穴位贴敷,可促进贴敷药物的吸收。治痿独取阳明,曲池、合谷调节局部经络气血,足三里补中益气、扶正祛邪,三阴交调节肝、脾、肾,综合诸穴改善偏瘫症状。同时予以辨证配穴选药,肝阳上亢者配太冲以平冲降逆、太溪以滋补肾阴,敷以天麻平肝潜阳,煅龙骨、煅牡蛎重镇;痰热腑实者配内庭以清胃泻热、丰隆以豁痰健脾,敷以法半夏、竹茹清热化痰,瓜蒌仁通腑;风痰瘀阻者配丰隆以健脾豁痰、中脘以调胃和中,敷以天麻、法半夏祛风化痰,川芎活血通络;气虚血瘀者配气海以补气、血海以活血,敷以黄芪健脾益气,川芎、当归活血化瘀;阴虚风动者配太溪以滋阴补肾,敷以生地黄滋阴养血,龟甲、鳖甲滋阴熄风。

坐式偏瘫复原操为坐式八段锦改良后,形成的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特色养生功法。阳明经,“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14]。依据子午流注理论,选择气血流注足阳明胃经之辰时、足太阳膀胱经之申时进行择时坐式偏瘫复原操,达到疏通经络、益气活血、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择时穴位贴敷结合坐式偏瘫复原操锻炼,能显著提高日常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为中医护理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症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临床方法。

猜你喜欢
坐式中风病偏瘫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机制探讨
坐式排球运动发展:轨迹追溯与价值探求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浅谈中国坐式排球运动发展中的问题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坐式救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