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2024-01-08 10:27邓珊珊肖光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气道支气管哮喘

邓珊珊 肖光莲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门诊部,江西 南昌 330000)

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主要特点为反复性,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目前,在临床上对于支气管哮喘予以西医常规治疗,但效果不佳。支气管哮喘归属于中医学“哮病”“喘证”的范畴,主要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机体虚弱等,导致患者对外界气候环境变化不能适应,从而容易受到外邪侵袭,致使肺功能受损,如果反复发作,则会波及脾肾[2]。在中医治疗中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在该疾病的缓解期还是发作期,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均可观,且安全性较高。因此,本研究就中医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20 年6 月—2021 年6 月收治的68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 例。对照组:14 例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0.03±3.5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3.60±1.09)年。观察组:15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年龄22~68 岁,平均年龄(40.19±3.41)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3.42±1.16)年。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通过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3];(2)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及其家属已知晓相关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肺结核、支气管肺癌或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存在重要器官(心、肝、肾)严重疾病;(3)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即在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在早餐后口服氯雷他定片(广东逸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14,规格:10 mg)治疗,每天1 次,每次10 mg;睡前口服孟鲁司特钠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372,规格:10 mg),每天1 次,每次10 mg。在必要时予以患者吸氧、雾化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疗法,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62200588,规格:0.30 mm×15 mm)。具体操作如下:(1)针对缓解期的患者,选择定喘、肾俞、肺俞、太溪、膏肓和太渊等穴位。若是患者肺肾俱虚则需加关元与命门;若是肺气不足的患者要加足三里与气海。所有穴位均使用补法,对其刺激宜轻,可运用分组交替轮用法,能够久留针。(2)针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选取定喘、丰隆、尺泽、肺俞、列缺、天突等穴位。在对天突实施针刺时,指导患者呈平卧位并把头向后仰,随后在天突处进针,针柄与喉结贴近,针尖沿着胸骨柄后方进行针刺,刺入15 mm。若患者存在痰热壅肺症状需要加内庭与合谷,运用泻法,留针。针对风热者,需要对患者使用间歇留针强刺激的方式进行治疗,每次时间为5 min,行针6次,随后应在患者喘促平稳后将针拔出。若是患者属于风寒犯肺则还需要添加风池与风门实施治疗,可以在患者胸背部腧穴处使用艾条灸疗。

2组均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肺功能:分析对比2 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 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使用肺功能检测仪(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型号S-980AI)对其进行检测。

治疗效果: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 年版)》[4]中关于支气管哮喘症状的内容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 个等级。经治疗,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且哮喘得以控制,无哮鸣音,本次治疗结束6 个月后未复发为显效;经治疗,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哮喘发作次数减少,哮鸣音次数少,本次治疗结束6 个月后咳喘发作次数少于2 次为有效;经治疗,患者症状未得到改善或加剧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2 组的FVC、FEV1、FEV1/FV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VC、FEV1、FEV1/FV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x ± s)

2.2 2 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73.53%(25/34)(P<0.05)。见表2。

表2 2组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于一种常见的肺部发作性疾病,该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患者肺部不能顺利将津液疏散、脾运输精微异常、肾蒸化水液的过程出现障碍,导致津液聚集形成痰,并藏于肺部。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呼气延长、胸部有压迫感、出汗、烦躁不安等,其中最明显的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5]。西医认为该疾病发生原因是患者气道出现了慢性炎症,并据此予以患者抗炎解痉治疗。这种治疗方案见效快,但停药后容易复发。而中医指出,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出现与痰宿于肺、外感、情绪、疲劳等因素有关,造成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最终引发疾病[6]。相关文献[7]表示,使用中医针灸疗法对患者的免疫力、肺功能均有影响,能够缓解患者症状、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因此,本研究着重观察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FVC、FEV1及FEV1/FV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采用针灸疗法可以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分析原因为,支气管哮喘病发和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重塑等因素相关,针刺有关穴位对气道平滑肌细胞、T 型钙通道蛋白具有抑制作用。气道重塑的主要中介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其有致纤维化的效果。TGF-β 家族的特异性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为Smads 蛋白,通过构建TGF-β 或Smads 信号通路可以控制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上调,促使Ⅰ型胶原蛋白出现,致使哮喘气道重塑[8]。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针刺对气道TGF-β1 的表达具有抑制效果,使Smads、α-SMA 的表达降低,致使气道重塑被抑制,以此减轻气道炎症。同时,在TGF-β1 受到抑制后,能够提高Ⅰ型胶原蛋白及Smads 蛋白的表达,从而刺激Smads 通路,进一步控制哮喘,有利于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最终使患者肺功能得到改善[9,10]。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采用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有利于提高临床效果。分析原因为,采用西药治疗,虽然见效快,但是在停药之后病情容易复发。而针刺疗法则是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对处于不同时期的患者有针对性地选择穴位进行治疗。腧穴是经脉向体表输送气血的部位,可以汇聚人体气血,因此可通过经络对全身的阴阳气血进行调整,改善患者症状。风门、肺俞、膈俞等穴位具有宣肺化痰和平喘降逆的作用;肺俞、肾俞、脾俞可以改善患者肺、脾和肾的功能;合谷能够起到镇静止痛、通经活络、疏风散表的效果。因此,对这些穴位共同进行针刺,可通过经络传导的作用,通畅气血,以调节患者的机体平衡,进而恢复患者肺、脾、肾的功能,最终促使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治疗总有效率[11,12]。此外,中医针刺疗法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可以激活患者机体防御系统的功能,充分抑制其发生的变态反应,进而降低支气管平滑肌的张力,以达到缓和哮喘的目的,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的有关症状、减轻患者痛苦,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

综上,采用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但本次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研究的准确性,需延长随访时间和增加样本数量。

猜你喜欢
气道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