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育人理念的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实践

2024-01-09 17:35黄春梅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音乐学校
体育风尚 2023年20期
关键词:跨学科协同育人

黄春梅 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音乐学校

在素质教育推行下,小学教师需要更新育人理念,强调全面育人,全面育人理念指的是育德为先,育德、育体、育智、育能并重的教育理念,在体育课程中,教师要探索结构化教学模式,跨学科协同教学,并关注学生能力、品质和知识技能的协同发展,综合运用这些策略将有助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全面、立体的个人发展。

一.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的意义和原则

(一)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的意义

通过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更为丰富和均衡的素质。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结合,丰富训练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1]。跨学科教学使学生在运动中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将不同领域的概念、思想、技能进行融会贯通,拓展学术视野并提高认知能力。学生在跨学科环境中被鼓励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有益于形成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教师采取跨学科协同教学可以更好地关注个体差异,借鉴其他领域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总之,融入跨学科协同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的原则

1.兼容性

兼容性强调各学科之间的互补和相容,在跨学科协同教学中,教师需要确保教学内容在不同学科之间能够顺畅衔接。小学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以体育游戏活动为载体,有效整合其他学科知识的教育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方式可以增强体育教学的知识性、多样性、综合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为达到预期效果,小学体育教师应以科学的综合教育理念为指导,这一概念强调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以促进整体学习方法,与此相适应,体育教师应采取综合、合理、科学的融合、互补、综合发展的理念。

在综合教育的理念下,体育教师应遵循学科合作教学的兼容性原则,这包括合理引入相关学科知识,促进体育学科知识的碰撞,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2.互助性

在体育教育中纳入跨学科知识是加强学生对体育知识和运动原理理解的宝贵工具,这种方法在促进学生对学科的深入理解以及丰富各学科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方面特别有效。通过将体育游戏活动融入其他学科,教师可以创造一个更有吸引力和活力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学习领域之间的联系[2]。

互助性是跨学科协同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教师开展学科合作教学的重要基础,为了实现各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教师在共同教学中必须遵循互助性的原则,这包括通过合作来确定不同学科之间的重叠和协同作用的领域,并制定策略将这些领域纳入课程。

3.合理性

跨学科协同教学可以使教育方法更加全面和整体。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各学科之间既有知识上的差异,也有知识上的重叠,这可能会给教师带来挑战。为了成功实施跨学科合作教学,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合理性原则,这意味着他们必须仔细考虑每个学科的内容和目标,并找到既科学合理又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整合它们。

为了在体育课堂上实现高质量的学科合作教学,教师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和能力也很重要,这可能涉及调整游戏或活动,以适应不同的学习风格或身体能力,此外,教师必须能够有效地相互沟通和合作,以确保教学的过程是无缝和有效的。

二.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全面育人的功能

(一)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的德育功能

通过体育活动和游戏,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逐步培养互相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团队精神。跨学科协同教学要求学生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和纪律,在活动中,学生需要养成遵守时间、遵循规则的自律习惯,此外,体育锻炼帮助学生认识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自律的生活态度。在进行跨学科协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体育教育的手段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遵循诚实、守信、尊重、公平等道德原则,这既包括遵守比赛规则、平等对待对手,也包括对教练、裁判和队友的尊敬。跨学科协同教学强调在体育活动中关注他人感受,关心弱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关注队友和对手的需求,学会关爱和帮助他人,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将更好地培养同情心和互助精神。

(二)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的智育功能

跨学科协同教学将体育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科学等)相结合。学生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应用于体育活动中,例如在篮球活动中运用物理知识来分析球的运动轨迹,或在足球活动中应用几何学原理来解决传球的角度问题,这种综合运用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跨学科理解能力。跨学科协同教学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团队竞技中,学生可以自由探索和尝试新的策略、技巧和运动方式,挑战和探索有助于培养他们面对问题时的创新思维。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分析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时,可能需要数学和语文分析理解数据和规则,从而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这样的实践加强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跨学科协同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在团队体育中,沟通和协作至关重要,学生需与队友分享信息、制定策略且有序合作,以达成共同目标,这种团队合作能培养学生的沟通、领导和协作能力,使他们更容易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在跨学科协同教学中,学生需要计划和安排各种任务,以完成目标。

(三)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的美育功能

通过观看和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如舞蹈、体操、武术等,学生可欣赏运动员的优美姿态和协调动作,从而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通过与美术、音乐和舞蹈等课程的协作,小学体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外形美、气质美和精神美,这种教学提高了学生对社会、自然和艺术美感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增强了创造美的能力。跨学科协同教学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压力和紧张情绪,改善精神状态,激发追求和创造美的能力,实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四)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的劳育功能

劳动教育是实现小学素质教育和全面育人目标的关键元素,并且是树立道德品质的重要要求。体育和劳动教育都涉及学生进行特定的身体活动,体育通过指导具体动作和项目,强化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劳动教育则让学生通过身体活动应对社会和自然问题[3]。协同教学有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机能,使体育教学能弥补劳动教育的不足,而劳动教育则可加强体育运动实践。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强调劳动教育在德智体美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为其在教学实践中确立明确的标准、目标和基础。

三.全面育人理念下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策略

(一)小学体育与数学跨学科协同教学

将数学元素纳入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自然应用数学知识,例如,学生在完成跳绳、跑步或投掷等运动时,将运动表现与数值关联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将数学和体育结合起来设计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制定投篮计分游戏,每预测投中一球可得分,若达到指定总分数,则团队获胜,学生在完成游戏过程中,需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算术技能。通过设立现实场景,使学生在解决具体任务时学习到数学知识,如在规划接力赛分组时,学生需根据参与人数平均分配分组,同时考虑各个分组的人数平衡,以保证比赛的公平性。教授学生将体育成果数据化,并了解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例如,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表格统计个人或团队的表现、如何分析长跑成绩的平均值或中位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体育与英语跨学科协同教学

在体育活动中纳入英语词汇和表达,如让学生在活动时使用英语口令、指示或进行互动,使英语学习更自然地融入体育课堂。设计融合英语学习与体育运动的游戏,例如通过英文问答解锁运动挑战,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英语。利用英文歌曲和舞蹈相结合的方式,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让学生掌握英语歌词,为他们带来愉悦的英语学习体验。组织与体育相关的英语角色扮演活动,例如赛事评论员或教练角色,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团队体育活动中的英语沟通机会,让他们在完成任务时充分利用英语能力,从而加强同伴间的交流和协作,介绍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文化和运动项目,教授与运动相关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小学体育与语文跨学科协同教学

选择寓意丰富或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作为主题,对应设计比赛项目。例如“龟兔赛跑”可关联跑步比赛,强调耐心与毅力。比赛前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和学习相关知识,增强故事在运动中的教育价值。运用情景教学,设计以名著中的经典情节或寓言故事为基础的体育活动,如根据《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设计接力比赛,每个阶段代表一次打败白骨精,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故事情节,锻炼口头表达。设计融合语文知识与运动元素的游戏,例如成语接龙运动版,学生需要接到正确成语后迅速完成指定动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增强学习兴趣。开展团队合作项目,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充分交流,采用讲故事、说笑话或者猜谜语的方式,鼓励学生提高语文表达和组织协作能力。向学生介绍体育明星的成长经历和励志事迹,以及积极坚持锻炼体育的重要性,从而帮助他们了解关于体育的各种知识和运动精神。通过这些运动故事,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拓展在语文和体育方面的知识体系。

(四)小学体育与科学跨学科协同教学

让学生了解人体肌肉、骨骼和循环系统等与运动相关的基本生物知识。通过运动和实验,让孩子们了解运动对身体的积极影响,例如,增强心肺功能和锻炼肌肉,讨论能量转换原理,向学生解释摄取和消耗能量的重要性。通过体育活动,使学生明白健康饮食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并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通过生动的实验和观察运动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原理。例如,观察不同运动轨迹,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和策略,从而提高科学思维能力。讲解牛顿运动定律等物理知识,并将其应用到运动技术中,如奔跑、跳高、投掷等,使孩子们在实际运动中感受物理定律的作用,理解力量、加速度和摩擦等概念。

四.结语

总之,在基于全面育人理念下的小学体育跨学科协同教学实践中,我们致力于融合科学知识、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为学生提供富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氛围,这一教育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帮助他们在运动实践中运用科学原理和独特见解。通过跨学科教学,我们培养孩子们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和健康的生活态度,最终,全面育人理念助力孩子们发展为富有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积极人生态度的未来社会人才。

猜你喜欢
跨学科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