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

2024-01-12 02:51
关键词:公共卫生异质性个体

贾 晋 温 虎

[提要] 基于静态职业选择模型和前景理论,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影响的理论框架,从收入视角和行为视角对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剖析。利用GEM数据库和EM-DAT数据库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促进了个体创业行为;(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过程,包含心理感知的中介效应,通过提升机会感知和降低风险感知,促进个体创业行为;(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收入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特征。本文基于研究结论,从创业宣传、政策落实、产业创新以及信心构建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引言

新冠疫情(COVID-19)的爆发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并不罕见,①自1900年到2019年底,全球共发生149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960多万人死亡,4800多万人受到影响的严重后果。②图1描绘了观察期各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频率,可以看出亚洲和非洲的发生频率远高于其他洲,国家层面则是印度等国家发生的频率较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危害个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独有的隐蔽性和传播性,还将导致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放缓或中断,造成严重的物理破坏与经济损失(杨子晖等,2020[1])。

图1 全球各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频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宏观经济和微观个体均产生不利影响。宏观层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区域经济下滑、产业发展停滞、企业运转不畅等问题(White H,2015;[2]童星等,2010[3]);微观层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流动性限制,使个体的收入结构和心理感知发生变化(刘玉珍等,2020;[4]French PE,2011[5])。在宏观环境和微观心理的共同驱动下,个体的创业行为决策,将会受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后,部分学者开始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Fairlie R(2020)认为新冠疫情对社交距离的限制和经济需求的转变,使得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活跃度下降。[6]Beland LP(2020)等利用加拿大劳动力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新冠疫情期间加拿大创业活动显著降低,其中,艺术、文化、娱乐和体育等职业类别下降幅度最大。[7]以上研究表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阶段,初创企业的活跃度下降,个体的创业意愿降低。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之后的恢复期,社会整体需求不断上升,市场的有效供给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有水平,出现供需缺口,衍生出新的商机。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新型产业的发展、消费市场的复苏、国家经济政策都有利于初创企业的发展(Kuckertz A,2022[8])。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之后的恢复期,个体可能会在预期收入提升的驱动下选择主动创业。与之对应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之后,个体在受到流动性限制的情况下,工资性收入降低或中断,选择被动创业。不论是主动创业还是被动创业,都能够有效的促进生产要素重组,实现资源和要素的快速转化,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林强等,2001[9])。这不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冲击后的应急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能以更深入的社会认识和识别特定问题的能力来提供可行的灾害应对机制(Mcknight B,2016[10])。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个体创业行为对市场恢复和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已有研究,利用静态职业选择模型和前景理论模型,从学理层面,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和传递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进一步构建包含中介效应的Probit模型,利用全球创业观察数据(GEM)和世界灾害数据(EM-DAT),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1)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影响的理论框架,分别从收入视角和行为视角,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补充了不利环境下个体创业行为的理论研究。(2)证明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并明确了机会感知和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为不利条件下个体创业行为的研究提供新视角。(3)探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影响的收入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特征。在我国疫情防控新阶段,为不同类型初创企业的帮扶提供政策指导。

一、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收入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流动性限制使得企业遭受冲击,导致个体工资性收入降低(蔡昉等,2021[11]);二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电信、物流等行业带来了商机,提升了创业预期收入。[8]鉴于此,构建静态职业选择模型(Evans D S,1989[12]),从收入视角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同时,引入前景理论(Kahneman D,1979[13]),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前个体的状态设为参考点,分别将未受到影响和受到影响设定为盈利者和亏损者。③从心理感知视角剖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盈利者和亏损者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

当个体创业预期收入大于现时工资收入时倾向创业。因此个体创业意愿如式(1)所示。

E(NR)=E(TR)-E(TC)

(1)

其中,E(NR)表示创业预期净收入,预期净收入大于0的时候,个体将选择创业,预期净收入值越大,个体创业意愿就越高;E(TR)为预期总收入;E(TC)为预期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创业过程中的资本投入(E(K)),隐性成本是个体选择创业所放弃的工资性收入(E(W))。因此,式(1)可以改写为式(2)。

E(NR)=E(TR)-E(K)-E(W)

(2)

若个体选择创业,预期总收入将由经济资本k和人力资本h所决定,构建Cobb-Douglas生产函数,具体如式(3)所示。

E(TR)=y=δkαhβ;α,β∈ (0,1)

(3)

其中,y为创业预期总收入,δ为资本综合转换常系数,k为资金投入,h为人力资本。④

此时,个体创业的预期净收入为总收入与总成本之差,如式(4)所示:

π(k,h)=y-c=δkαhβ-(1+i)k

(4)

其中,π为企业利润,i为资金回报率。若个体选择就业,收入全部来自于工资,工资的多少由人力资本单一因素决定的,具体如式(5)所示。

w(h)=ηhθ;η∈(0,1)

(5)

其中,η为人力资本转换常系数。

综合个体创业预期收入和现时工资收入,个体的创业行为意愿如式(6)所示。

E(NR)=e=π(k,h)-w(h)=δkαhβ-(1+i)k-ηhθ

(6)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后,部分个体的工资性收入受到影响。为了便于体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工资性收入的冲击,令η=(1-μ)且μ∈[0,1],个体的创业意愿如式(7)所示:

e=π(k,h)-w(h)=δkαhβ-(1+i)k-(1-μ)hθ

(7)

此时,当μ=0时,说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未降低该个体工资性收入;当μ>0时,说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该个体工资性收入产生冲击。随着μ值的提升,事件对个体工资性收入的冲击也越大,当μ=1时,该个体处于失业状态,工资性收入为0。

同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个体的创业预期收入也会发生变化。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造成部分企业活动下降的同时,也在医疗健康、娱乐服务等行业衍生出相应的创业机会(谷建军等,2022[14])。因此,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个体,将会充分发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商机,从而预期资本转换系数δ将会提升(δ+)。不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个体,将会在此不利环境下降低其资本转换系数(δ-)。此时,可由式(7)进一步推导为式(8)。

e=δ+kαhβ-(1+i)k-(1-μ)hθ

e=δ-kαhβ-(1+i)k-(1-μ)hθ

(8)

此时,对于不同个体,将会出现以下情况:(1)μ=0时,个体工资性收入不变,δ升至δ+,个体创业预期收入提升,创业意愿也随之提升,δ降至δ-,个体创业预期收入下降,创业意愿也降低;(2)μ≠0时,个体工资性收入降低,δ升至δ+,个体创业预期收入提升,创业意愿也随之提升,δ降至δ-,个体创业预期收入下降,创业意愿则无法确定。

前景理论价值函数表明,对于亏损者,价值函数曲线是凸的;而对于盈利者,价值函数曲线是凹的,并且前者要更为陡峭一些,说明个体对损失的反应更为敏感。因此可以判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后,个体对于已知的工资性收入损失的敏感性要强于未知的创业风险。故而在工资性收入降低且创业预期收入降低的情况下,个体更倾向于创业。

基于此提出本文第一个假设:

H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促进个体创业行为。

进一步根据前景理论,将工资性收入没有降低(μ=0)的个体设定为盈利者,将工资性收入降低(μ≠0)的个体设定为亏损者。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盈利者在固定的工资收入和不确定的创业收入之间作出选择。由于盈利者对风险的敏感性更高,倾向于继续保持稳定的工资收入,只有在发现明显的商机时,才会选择创业。相对应的,当亏损者的工资性收入降低时,他们将面临固定的工资性收入损失,或者不确定的创业损失。此时,亏损者将会表现出明显的风险偏好,⑤对创业失败敏感性降低,从而选择创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虽然可能会同时促进盈利者和亏损者的创业行为,但这两类个体创业的内生驱动因素大相径庭。究其原因则是不同个体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冲击时,其心理感知存在明显差异。盈利者更加倾向于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后的商机进行把控,从而做出相对理性的创业选择,创业成功率较高,其创业活动对灾后经济恢复的积极影响也相对明显。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促进了盈利者对机会的感知,从而提升其创业行为。亏损者主要是在工资性收入降低的情况下,容易高估创业所带来的预期收益,并忽视创业所衍生的未知风险,亏损者的创业成功率及其社会影响都相对较低,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降低了亏损者的风险感知,并提升其创业行为。

基于此,可以提出本文第二个假设:

H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影响个体心理感知,促进个体创业行为。

H2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提升个体机会感知,促进个体创业行为。

H2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降低个体风险感知,促进个体创业行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与影响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影响机制图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全球创业观察数据库(GEM)和世界灾害数据库(EM-DAT)。其中,个体创业行为、心理感知及相关变量来源于全球创业观察数据库(GEM),该数据在全球200多个国家范围内进行了微观创业调查,对个体创业行为和创业意愿进行了细致询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他自然灾害、技术灾害相关数据来源于世界灾害数据库(EM-DAT),该数据库对全球不同国家所受不同类型灾害进行了全面统计,其中流行性疾病(Epidemic)是本文重点关注的突发灾害类型。⑥本文采用2016年GEM横截面数据,匹配2014-2016年EM-DAT灾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个体创业行为(TEA)。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的创业行为是一种即兴行为,因此采用早期创业作为实证分析解释变量。并依据GEM数据库,将早期创业定义为正在独自或与他人一起尝试开展新业务,包括任何自谋职业或向他人出售任何商品或服务。

2.核心解释变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pi)。本文选用2014-2016年是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虚拟变量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人数(对数)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由于2016年GEM数据最早从4月份开始调查,因此选取2016年4月份之前的灾害数据以及2015年和2014年全年灾害数据。

3.中介变量:个体机会感知(Opport)和风险感知(Fearfail)。机会感知和风险感知变量为个体对未来创业机会和创业风险的主观判断。

4.控制变量:为了排除其他灾害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将2014-201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外的其他自然灾害、技术灾害作为控制变量。并选取个体创业主观评估,以及个体特征和国家发展特征作为控制变量。各变量具体定义及基本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与基本描述统计

(三)模型设定

本文构建包含中介效应的Probit模型,采用逐步法进行中介效应回归分析(温忠麟等,2014[15])。首先实证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影响的总效应。具体模型如下:

TEA=cEpi+γ1X+e1

模型1

其中TEA为个体的创业行为;Epi为2014-201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在实证分析过程中,为了保证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分别采用“是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人数(对数)”作为核心变量进行回归分析;X为控制变量;e1为随机扰动项;c和γ1为待估参数。

其次,为了进一步验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分别将“机会感知”和“风险感知”中介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构建实证模型如下:

Opport=a1Epi+γ2X+e2

模型2

Fearfail=a2Epi+γ3X+e3

模型3

其中,Opport、Fearfail分别表示个体对创业的机会感知和风险感知;e2、e3为随机扰动项;a1、a2、γ2、γ3为待估参数。

最后将中介效应变量和解释变量同时纳入模型,考察中介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效应,并确定是否完全中介影响过程,具体模型如下:

TEA=c′Epi+b1Opport+b2Fearfail+γ4X+e4

模型4

其中,e4为随机扰动项;c′、b1、b2、γ4为待估参数。

针对上述模型。对模型1进行回归,得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影响的总效应(系数c)。对模型2和模型3进行回归,得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机会感知和风险感知的影响效应(系数a1和系数a2)。对模型4进行回归,得到机会感知和风险感知对个体早期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系数b1和系数b2),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早期创业行为影响的直接效应(系数c′)。

如果系数c显著,且系数a、b均显著(即a≠b≠0),中介效应显著。若c′不显著,属于完全中介效应。如果系数c不显著,为遮掩效应。

三、实证结果分析

利用全球创业观察数据库和世界灾害数据库,对实证模型1—模型4进行计量分析。分别检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影响机制以及异质性影响特征。⑦

(一)基准结果分析

表2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估计结果(模型1)。采用逐步引入控制变量的方法检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影响的稳健性。在表2第(1)列—第(4)列依次引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核心解释变量,其他自然灾害和技术灾害,个体创业主观评估,个体特征和国家发展特征等控制变量。依托前文理论机制说明可以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后,个体的工资性收入曲线和创业预期收入曲线均发生变动。在此情况下,激进个体的创业意愿增加,保守个体的创业意愿无法确定。从实证结果来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后,个体创业意愿增加,促进了个体创业行为,验证了假设H1。

表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影响总效应

注:表格括号内数字为标准差,*、**、***分别表示系数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下同)。

(二)影响机制分析

为进一步检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分别对模型2、模型3、和模型4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第(1)列和第(2)列结果表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促进了个体的机会感知,同时也降低了个体的风险感知。说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的影响过程中,存在个体心理感知的中介效应,验证了假设H2。第(3)列结果表明,机会感知显著促进个体创业行为,而风险感知抑制了个体创业行为。根据实证结果可以发现,模型中参数a1·b1>0,且a2·b2>0。说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提升个体机会感知,促进了个体创业行为;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降低个体风险感知,促进了个体创业行为。分别验证了假设H2a和假设H2b。第(3)列估计结果表明,在引入机会感知和风险感知中介变量之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然对个体创业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效应。说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也存在直接影响效应。

(三)稳健性检验

在回归过程中,采用逐步引入变量、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子样本估计等多种方法来保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进一步利用以下方法,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1.Logit估计。采用Logit估计方法对模型1—模型4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影响机制估计结果与Probit估计结果系数方向与显著性基本一致。

表4 Logit估计结果

2.倾向得分匹配。在本文实证分析过程中,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导致估计结果偏误。内生性问题主要是由自选择偏误和遗漏变量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一,不同国家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是随机的,而是选择的结果,选择的过程会使得回归结果出现偏差。其二,本文在回归过程中,控制了其他灾害变量,从而剔除其他灾害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并尽可能的将个体创业主观认知、个体基本特征和国家发展特征等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但仍有可能遗漏各个国家创业扶持、灾后恢复等宏观经济政策,这些遗漏变量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将会使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被高估。将2014-2016年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的样本作为实验组,将其他国家样本作为控制组,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匹配。结果显示,匹配前实验组和控制组各变量存在显著差异,匹配后各变量之间无明显差异。保留匹配样本,对模型1—模型4进行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可以发现,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之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影响的总效应、中介效应估计结果稳健。

表5 内生性检验

四、异质性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和传递机制并不是同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时间、个体特征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都会导致个体的创业行为不同,并使得其内在的影响机制也存在差异。受到机会感知的创业行为,是个体对事件所衍生的商机进行把握,为机会型创业行为;受到风险感知的创业行为,是个体为了弥补工资性收入所采取的替代性措施,为生存型创业行为。这两种创业行为的成功率不同,对长期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存在差异(郑馨等,2017[16])。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合理的引导和帮扶能够使得不同的创业行为,均对短期经济恢复和长期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作用。为了充分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解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

(一)收入异质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中,收入因素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高收入个体的风险抵御能力强于低收入个体,依据前景理论的框架效应可知,亏损程度越大,对风险的敏感性越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高收入个体倾向于风险规避,低收入个体倾向于风险偏好。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低收入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高于高收入个体。此外,高收入个体,其社会网络、受教育程度、知识水平和资本储备等创业相关要素都较高(Weiss J,2019)[17]。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高收入个体虽然倾向于规避风险,但充裕的创业资本、丰富的创业知识以及理性的判断,使他们能够感知到创业机会。低收入个体创业条件不足,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创业是弥补工资性收入损失的被动选择,他们对创业风险的感知并不敏感,但在知识水平、社会网络等创业条件的限制下,难以捕捉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商机。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倾向于通过提升机会感知,促进高收入个体的创业行为,并倾向于通过降低风险感知,促进低收入个体的创业行为。

按照GEM数据中收入等级将样本分为高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低收入组三个子样本。⑧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影响的收入异质性,结果如表6所示。第(1)列系数c估计结果显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低收入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系数高于高收入个体。其原因可能是高收入个体的风险抵御能力较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对于创业的选择更为理性。低收入个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在面临收入降低或者失业之后,更倾向于做出即兴创业的选择。第(3)列—第(5)列系数估计结果表明:对于低收入个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倾向于降低风险感知,促进个体创业行为(a1·b1a2·b2)。

表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影响的收入异质性

(二)时间异质性

不同时间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均存在差异。较为滞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宏观社会经济、个体心理感知的影响效应逐渐弱化,个体的创业行为决策也趋于稳定。从影响效应来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个体收入和心理感知产生即时冲击,从而影响个体创业行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后,进入常态化发展模式,个体的创业选择相对理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也不断减弱。从影响机制来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短期内对个体收入和心理的影响,使个体忽视创业带来的风险,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理性的判断,选择生存型创业行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滞后性,使得创业机会不断凸显,有关创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宏观政策也逐步成熟,个体能够在充分评估创业机会和创业成功率的基础上,选择机会型创业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减弱,但逐渐倾向于通过机会感知的中介机制,促进个体创业行为。

表7汇报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影响效应的时间异质性回归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弱。表5第(1)列估计结果表明,2016年、2015年和2014年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逐年递减。第(2)列—第(5)列结果表明,滞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倾向于促进理性的创业行为。具体来看,2016年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倾向于降低个体风险感知,促进个体创业行为;2015年和201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倾向于通过提升个体机会感知,促进个体创业行为。突发公共事件过后,会对个体心理产生长期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个体创业行为。但个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感知趋于稳定,能够做出相对理性的创业选择。

表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影响的时间异质性

(三)区域异质性

经济发展、制度环境、社会结构等区域特征往往是影响个体创业的关键因素(Parker SA,1996;[18]Faccio M,2006[19])。因此,在不同类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在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区域,居民收入也相对偏高,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并弱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但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其社会环境更适合个体创业,在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时,个体能够通过企业家精神及时捕捉商机,并参与创业行为。在经济发展较差的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环境和个体行为决策的冲击更为明显。这些区域个体在流动性限制的影响下,其工资性收入将会降低或中断,并且这些个体的企业家精神相对较弱,对风险的感知并不敏感,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工资性收入的冲击,被动选择创业。因此,在经济发展较差的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加倾向于降低个体的风险感知从而促进个体创业行为。

考虑到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对个体创业行为的潜在影响,按照GEM数据库将个体所在国家类型分为要素驱动型国家、效率驱动型国家和创新驱动型国家三类。进一步实证检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具体如表8所示。可以看出,在不同发展类型国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促进个体创业行为。并且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逐渐减小。其原因可能是国家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其社会稳定性也越强,个体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外生冲击的反应也越小。从影响机制来看,要素驱动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倾向于通过降低风险感知的中介机制促进个体创业行为(a1·b1a2·b2)。这说明,经济发展程度较好的国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下,更容易使个体衍生企业家效应,从而参与机会行创业。

表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影响的区域异质性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在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个体创业能够助力市场复苏和经济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效应和传递机制是亟待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着重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的个体创业行为,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影响的总效应、中介效应、收入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四个方面提出理论假设。构建Probit计量模型,利用全球创业观察数据(GEM)和2014-2016年世界灾害数据(EM-DAT),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如下:(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促进了个体创业行为。在控制其他灾害变量、个体创业主观认知、个体特征和国家发展特征等变量之后,结果仍然稳健。(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包含心理感知的中介效应。具体表现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提升个体机会感知,促进其创业行为;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降低个体风险感知,促进其创业行为。(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存在收入异质性特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低收入个体创业行为影响的总效应强于高收入个体。低收入个体倾向于受到风险感知的中介影响效应,高收入个体倾向于机会感知的中介影响效应。(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的影响存在时间异质性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创业行为影响的总效应逐渐减弱,但机会感知的中介效应不断提升。以上结果在替换核心解释变量之后稳健。进一步的Logit回归、倾向得分匹配之后子样本回归结果稳健。

结合研究结论,主要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强化个体创业引导,通过加强媒体宣传,组织开展专题活动,印发创业指导手册和创业扶持政策等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和地方最新出台的促进创业相关政策,帮助创业个体了解并掌握政策内容。联合人社、财政、工商、税务、教育等部门促进出台鼓励个体创业的具体政策,为初创企业提供相应的帮扶项目、发展资金和社会资源。第二,落实初创企业帮扶政策,从创业培训、创业场地、创业信贷和创业税收四个方面对初创企业进行定向帮扶。尤其针对被动创业的个体,着重通过创业培训的方式强化其企业管理技能,降低创业贷款门槛,缩减贷款审批流程,保障初创企业的资金流转,提升个体创业成功率。第三,探索新型产业创业路径,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网络购物等新业态发展衍生出创业机会。在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之后,线上经济的发展仍为初创企业提供了商机。同时,物流行业、传统消费行业等线下经济的迅速恢复为创业个体提供了新的商机。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在历经应急阶段、常态化防控阶段之后,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信心”的建立将是我国扶持个体创业的重中之重。首先,从完善制度、破除壁垒、明细政策角度优化营商环境,提振创业个体信心。其次,从强化技术支持、完善金融体系、健全司法保护等方面保障惠企政策精准落实,稳定企业信心。最后,从集成化政策、制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等方面坚持深化改革开放,重塑市场信心。

注释:

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结合EMDAT数据库统计结果,本文研究对象主要指霍乱、埃博拉、非典以及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

②数据来源于世界灾害数据库(EM-DAT)。

③“盈利者”虽然并未面临绝对收益的提升,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节点下,将未受到影响的个体界定为相对盈利者。

④本文所定义的人力资本,综合包括个体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企业管理及经营能力等。

⑤虽然创业造成的损失可能会更大,但前景理论相关实验证明、亏损区域的个体更加倾向于不确定的损失。

⑥EM-DAT数据库将灾害分为两类:自然灾害和技术灾害。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理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气候灾害、生物灾害、星际灾害;技术灾害主要包括工业事故、交通事故和其他事故。

⑦本部分所有估计结果均汇报边际效应。

⑧GEM数据中部分个体收入等级指标缺失,本文剔除缺失数据。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异质性个体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1949年前译本的民族性和异质性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