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中与中美音乐交流(1972—1989)(上)

2024-01-12 14:22宫宏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艺术交流音乐艺术

宫宏宇

周文中(1923—2019)是位集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文化交流活动家于一身的旷世文化巨人。有关他的介绍和研究,早在1960 年代初就已出现在《美国作曲家联盟通讯》上。①Nicolas Slonimsky, “Chou Wen-chung,”American Composers Alliance Bulletin, 9.4, 1961, pp. 2-9.自1980 年代起,有关周文中的西文硕士论文也开始在美国大学出现。进入1990 年代后,有关周文中及其作品的英文博士学位论文也迭出。②从1980 年代始,北美大学的学子(以华裔学者为主)开始以周文中早期的管弦乐作品与中国文化为题撰写硕士论文,如Wing-chi Chan, “A Study on Chou Wen-chung,” M.M. thesis.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1981; Wing-Yiu Lau,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on Chou Wen-Chung’s Early Orchestral Works,” MA. thesis, University of Georgia, 1986.自1990 年始提交给美国大学的博士论文包括:Seok-Kwee Chew, “An Analysis of the Selected Music of Chou Wen-Chung in Relation to Chinese Aesthetics,” New York University, 1990; Joan Qiong Huang, “An Early Fusion of Oriental and Occidental Ideas: A Discuss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Orchestral Works by Chou Wen-chung and ‘Three Images of Tang’ for Orchestr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 Los Angeles, 1991; Peter Chang, “Chou Wen-Chung and His Music: A Musical and Biographical Profile of Cultural Synthesis,”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1995; Eric Lai, “A Theory of Pitch organization in the Early Music of Chou Wenchung,” Indiana University, 1995; Chun-Ming Kenneth Kwan, “Compositional Design in Recent Works by Chou Wen-chu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1996; Jian-Jun He, “Chou Wen-Chung’s Cursive,”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2000.进入新世纪以来,有关他的研究著述,更是层出不穷,蔚然成为一个热点。不仅周先生的中外学生、同事纷纷著书论文,国内外的一些年轻的学者也以周先生为中国现代作曲家的榜样而为之立传。③张明坚的博士论文《周文中其人其乐》以及黎昭纲的《周文中早期音乐中的音高组织理论》,后来经过删改后分别于2006 年和2009 年正式出版,见Eric Lai, The Music of Chou Wen-chung, Farnham: Ashgate, 2009; Peter Chang, Chou Wen-chung: The Life and Work of a Contemporary Chinese-Born American Composer, Lanham: The Scarecrow Press, 2006.何建军2000 年提交给美国西弗几尼亚大学的音乐艺术博士论文《周文中的〈草书〉》,2004 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王自东2013 年提交给上海音乐学院的博士论文《周文中音乐作品“音高构造法”研究》于次年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Chia-Chi Chen, “Chou Wen-Chung: His Life, the Inspiration of His Musical Language, and an Analytical Study of ‘Windswept Pea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Aesthetics,” Cornell University, 2006; Rebecca Sau-woon Au, “I Ching in the Music of John Cage, Chou Wen Chung and Zhao Xiao She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3;Yiqian Song, “When Chinese Sounds Meet Western Instruments Yü Ko Ensemble for Violin, Winds, Piano and Percussion by Chou Wen-Chung,” DMA diss.,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2020; Serena Yiai Wang, “New Chinese Music in New York City:From Revival to Musical Transnationalism,”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2021.但只需略观一下近年来汗牛充栋的相关论著,就不难看出,现有的研究成果几乎完全聚焦在对作为“20 世纪中叶开拓性地结合亚洲传统美学与西方前卫技法的第一批作曲家中的杰出代表”④梁雷:《周文中的启示——庆祝周文中教授九十华诞》,《音乐艺术》2013 年第4 期,第141 页。的周文中的“汇流”的创作理念和对其作品的音乐学和理论技法的阐释上,对于周先生的另外两个角色——音乐教育家和文化大使——却缺乏应有的关注。⑤Zhang Ru, “The Chinese Experience: Sino-American Arts Exchange 1972-1986,”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31, 1991, pp. 83-85.尤其是对于后者,除了陈钢、陈燮阳、吴祖强、阴法鲁作为周文中美中艺术交流项目的亲历者留有零星的记述外,⑥陈钢:《早春二月柳色新——记周文中教授与美中文化交流》,《人民音乐》1979 年第12 期,第68—70、88 页。鲜见全面及专门的研究。⑦国外少有的例外包括Zhang Ru, “The Chinese Experience: Sino-American Arts Exchange 1972-1986,”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31, 1991, pp. 83-85. 孙铿亮曾用不到一页的篇幅提及“周文中在中美文化交流方面的成就”,参见孙铿亮:《中美音乐文化交流的使者——周文中》,《美与时代(下)》2011 年第2 期,第59—62 页;焦年华和汪胜付在《周文中对中美艺术文化交流的贡献——基于〈美中艺术交流中心通讯〉之成果》(《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 年第2 期,第36—44 页)也有简单的论述。实际上,从1964年入职哥伦比亚大学,直到1991 年退休,贯穿于大半生的,是他的教学事业。教学与行政工作外,从1978 年至1989 年,周文中除了在1989年完成了打击乐四重奏《谷应》外,他更主要的角色是文化外交官。作为作曲家,在这历时十几年的“创作间歇期”,他几乎没有创作多少新作品。⑧“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官方网站”:https://uschinaarts.org/about/founder/.访问日期:2023-06-05。所以,就1970 年代后期开放以来所开展的中美艺术交流活动而言,如果我们对周文中先生作为文化交流活动家的巨大贡献认识不足,那么这段历史不但会显得苍白贫瘠,随着时间的流逝,甚至还会留有空白和误区。不夸张地说,周文中为20 世纪下半叶中美艺术交流不仅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多层次、多渠道、多面向的通衢,而且在改革开放后的十多年里凭他一己之力将其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繁荣时代。随着他的陨逝,这个新的音乐“汇流”的时代也就自然结束了。因此,全面追溯并评价周文中先生对中美音乐交流的贡献,应该是一件十分迫切的工作,也是一项意义重大且长远的课题。

本文以保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周文中创建并领导四十年的“美中艺术交流中心”档案资料(信件、项目报告、会议简报、照片、未刊印刷品以及视听资料),中心所出版的《美中艺术交流中心通讯》(1980—1995),中心双边交流项目亲历者、组织者的报告和1979—1989 年间中美报刊相关报道为基础,探讨周文中在改革开放前后为促进中美艺术(特别是音乐)交流所做的具体工作及其产生的影响。本文想要回答的问题为:周文中为中美音乐交流做了什么?他架设中美艺术交流之桥的根由及其历史背景为何?他促成的中美音乐交流活动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周文中与中美建交前的中美音乐交流(1972—1978)

周文中最早是何时萌生出中美艺术交流想法的已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中美两国艺术交流的构想是在1972年12 月。1972 年2 月,尼克松总统和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会晤并于27 日签署了《上海公报》。同年底,离国已逾26 载的周文中发现自己不得不赶往上海。原因是他曾在哈佛大学接受教育的学者岳父张歆海与岳母韩湘梅作为中国政府(周恩来邀请)的客人访问中国时,忽然因中风病倒在上海。周文中设法安排了进入中国的特殊签证,希望能将他病危的岳父带回他们在纽约长岛的家。但张歆海终因病体不支在周文中抵沪几天后于12 月6 日在他的出生地上海去世。⑨“Prof. Chang Hsin-hai, 74, Of Fairleigh Dickinson Dies,”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7, 1972, p. 40.张歆海(1898—1972),字叔明,浙江海盐人。1916 年考入清华学校,1918 年获庚款于8 月24 日与徐志摩(张歆海是张幼仪的哥哥)、杨荫榆、李济、董任坚、叶企孙等同船赴美。先入霍普金斯大学,一年后转至哈佛大学师从白壁德(Irving Babbitt,1865—1933),以《马修·阿诺德的尚古主义》(The Classicism of Matthew Arnold)一文获博士学位。张歆海回国后曾担任多所大学的外文系主任,曾在泰戈尔等外国学者访华时充当翻译,并作过多个国家的外交官、公使。1930 年代末,牛津大学还曾有意聘他为汉学讲席。1941 年张歆海携全家到美国定居后,先后在美国长岛大学(Long Island University)和费尔利迪金逊(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大学任人文及东亚史教授,并出版有多部学术著作(如《四海之内》《美国与中国》)和文学作品(如《传奇性的姨太太》)。1943—1945 年,张歆海还曾在几部好莱坞电影中扮演过角色。张歆海非常爱国,1940 年代初,他曾竭力协助当时的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为中国抗战做过很多工作。1971 年,年逾古稀的张歆海又积极地参加了保钓运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张歆海与居美的李宗仁及《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过从甚密。他们密切合作,为改善中美关系发挥过积极的作用。1972 年夏,周恩来授意有关人员邀请在考察东南亚归途中的张氏夫妇回国访问。张歆海得知消息后十分兴奋。但在香港他就病倒了,到广州治疗三个星期后又转到上海,12 月6 日在沪病逝。“Biographical Note., Register of the Chang Hsin-Hai Papers, 1936-1976”,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https://searchworks.stanford.edu/view/4088928. 有关张歆海的生平、教学历程及其外交生涯,参见郭蕊:《天涯赤子情:献给张歆海、韩湘眉教授的一朵雏菊花》,载于张桂琴主编:《女人自己的歌》,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 年版,第391—401 页;吴丹虹:《张歆海与中美关系——对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兼外交官的思想初探》,《美国研究》1993 年第1 期,第29—47 页。

协助岳母处理完后事(包括将张歆海的骨灰撒在杭州西湖)后,周文中向中国政府代表提出了与艺术界领袖和音乐界同学会面的请求。由于张歆海与中国政府的特殊关系以及当时“乒乓外交”后中美关系转暖的政治气候,周文中的请求得到允许。因此就有了他1972 年12 月与上海乐人,如李名强、瞿维、陈燮阳、曹鹏等上海音乐人的历史性的会面(见图1)。也就是在这次会面中,周文中首次提出了他关于中美两国未来艺术交流计划的构想。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文革”后期,对他的提议,周先生的中国同行只能是予以礼貌性、但模棱两可的回答。事后回想起来,周文中意识到,他当时的想法太天真了。他没有考虑到这些艺术家当时的处境。⑩“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官方网站”:https://uschinaarts.org/about/history/.访问日期:2023-06-05。

周文中虽然在1972 年12 月就与大陆艺术家和音乐家有此突破性的会面,但由于中国此时还处于1966—1976 年,所以此次会面在之后的几年里并没有产生任何实际结果。然而,此间对立多年的中美关系在逐渐解冻。在1973 年,作为尼克松在北京讨论的后续行动之一,中国政府在华盛顿开设了一个联络处,由经验丰富的外交官、中国前驻法大使黄镇领导。黄镇曾是一位艺术家。⑫黄镇“17 岁时,他就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美术,受到刘海粟等人培养。他还在新华艺术大学读书,研究和从事艺术教育。在红五军团担任宣传干事的时候,他编写歌曲,编辑剧本,写标语,绘画,并且参加唱歌、演戏,领导‘猛进’剧社。他曾参加《杀上庐山》的戏剧演出,上台演过蒋介石。在长征途中,他写了不少歌剧和话剧,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英勇上前线》和《破草鞋》等。他在长征中还创作了许多写生画和漫画,汇成《长征画集》,曾由萧华带到上海,交给阿英,改名《西行漫画》出版,在国内外都产生很大影响”。详见尹家民:《邓小平重整文化部》,《党史博览》2005 年第6 期,第40 页。周文中与黄镇私交甚笃,是黄镇为周文中日后建立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开辟了一条通途。

1973 年,周文中成为“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The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的董事会成员。该委员会是一个非赢利的、非党派、教育性的非政府组织,其宗旨是促进美国和中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由美国学术界、实业、劳工、宗教和商界领袖于1966 年成立。与同年成立的另一民间组织——“与大陆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Committee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with Mainland China)—— 一样,该委员会一直致力于宣传并促进美中学术交流,为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信息和渠道。⑬关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在促进中美文化交流上所担任的角色,见Jan Carol Berris, “The Evolution of Sino-American Exchanges: A View from the Nationa Committee,” in Joyce K. Kallgren and Denis Fred Simon eds., Educational Exchanges:Essays on the Sino-American Experience, Berkely: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7, pp. 44-57.特别是“在教育美国民众重新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新评价美国对华政策;呼吁美国政府改善同中国的关系等方面”,这两个组织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为之后的“民间、非政府间以及政府间的交流,奠定了舆论和社会基础”。⑭顾宁:《1972 至1992 年的中美文化交流——回顾与思考》,《世界历史》1995 年第3 期,第58—59 页;张静:《中美民间科技交流的缘起、实践与叙事(1971~1978)》,《美国研究》2020 年第5 期,第131—132 页。

除了积极参加致力于改善中美关系的社会活动外,周文中也向美国公众传播中国音乐文化。如在1970 年他即在“纽约电台播讲了中国音乐”。与此同时,“他还通过他的作品来体现‘东西方音乐的综合’……”⑮陈钢:《早春二月柳色新——记周文中教授与美中文化交流》,第70 页。。1970 年代,周文中还开始跨越艺术学科的界限,与在纽约的中国艺术家,如动态雕塑艺术家蔡文颖(1928—2013)⑯关于蔡文颖其人及其艺术,见杨思梁:《创造者蔡文颖》,《新美术》1997 年第2 期,第72—76 页;傅叶:《蔡文颖的动感雕塑及其文化内涵》,《文艺研究》1998 年第2 期,第101—102 页。和现代舞艺术家江青等合作,共同促进中国音乐文化在美国的传播。江青是这样回忆她与周文中此间的合作的:“1974 年,我介绍雕塑家蔡文颖、培蒂夫妇与时任哥大艺术学院院长、一代中国现代音乐先驱者周文中夫妇相识。大概被彼此强烈搞艺术创作的热情互相感染,尽管属于不同的创作领域,但趣味相投,我们不知不觉结成谈文论艺惺惺相惜的朋友。我们有共同的浓重中国‘情结’,想把身负中西传统背景的海外华裔艺术家联合起来,担当起不可推卸的桥梁作用。于是成立了‘中华海外艺术交流委员会’,这当是周文中在哥大主持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的前身。”⑰江青:《神交——师友周先生文中》,《文汇网》2019 年12 月1 日,https://www.whb.cn/zhuzhan/bihui/20191201/306252.html.访问日期:2023-06-05。1974年,江青编排了一部受周文中1957 年创作的钢琴独奏曲《柳色新》启发的作品。之后她又根据周文中1966 年创作、次年首演的室内协奏曲《变》与蔡文颖一起创作了一部题为《变》的当代舞作品,在林肯中心首演。⑱Michelle Vosper, “Biography,” 见周文中官方网站:https://chouwenchung.org/about/biography/.访问日期:2023-06-05。之后又在亨特大学等地上演,在美国引起普遍关注,《纽约时报》曾为此报道。⑲舒瞕:《蔡文颖与动态雕塑》,《世界美术》1985 年第4 期,第15 页。

除公开演出外,周文中还著文评论欧美历年来对中国音乐的研究。如1976 年,周文中在美国最有权威性的音乐学刊《音乐季刊》上发表了他臧否西文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中国史料学与中国音乐研究:我的一些看法》一文。⑳Chou Wen-chung,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nd Music: Some Observations,” Musical Quarterly 62. 2 (1976), pp. 218-240.1977年,他“顺利地提议把管平湖大师所录音的《流水》古曲收进了美国送到太空去的宇航船‘航天者’(Voyager)所载的一张金制唱片中,与欧洲的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并立地代表了整个地球有史以来的古典音乐”㉑。

1977 年10 月,时任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的周文中随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代表团第二次访华(见图2)。为了将其美中艺术交流的梦想付诸实践,他成功地将访期延长了16 天,以利用这段时间与中国文化部和文学艺术界的领袖人物见面,为其1972 年就已经提出的美中文化交流计划寻求官方支持。此间刚从驻美联络处主任的职位上卸任回国,并被任命为中宣部第一副部长兼文化部部长的黄镇为其计划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2 1977 年10 月邓小平接见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代表团

1977 年11 月12 日,中央音乐学院邀请周文中举办关于美国艺术发展状况的讲座。“到会人士中,除了当时的院长赵沨和夫人吴老师之外,还有李德伦、杨荫浏、吴作人等等各方面的历史性人物”㉒周文中:《音乐创作与中华文化——我的学习、研究、创作的过程和原则》,第3 页。。 讲座之后,周文中向听众展示并向中央音乐学院赠送了他自己、纽约各艺术机构和出版社捐赠的美国作曲家的乐谱、唱片、书籍和其他相关出版物(见图3)。作为“最早访问中央音乐学院的海外作曲家”,周文中的讲座及捐赠的这些书谱(特别是周文中自己的作品)、音像资料对当时在中央音乐学院就学的学生影响极其深远。陈怡多年后回忆道:“图书馆的老师们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后,通过一系列讲座介绍给大家。从那时起,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开始熟悉了周文中的音乐。当时周教授的音乐如《渔歌》(Yü Ko)和其它管弦乐作品亦立即吸引了周龙。周教授的审美观念基于中国古代文人文化的哲理,正如他们的抚琴、吟诗、书画。周龙于赴美学习之前创作的弦乐四重奏《琴曲》(Song of the Ch’in)及为长笛和古琴而作的《溯》(Su)都受到周文中教授推崇的文人音乐的强烈影响。”㉓“Truly a Wenren—Remembering Chou Wen-chung (1923-2019): Some reflections by Chen Yi,” Newmusic USA, November 5,2019.中译文取自陈怡、周龙:《一位真正的文人》,王阿毛译,《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0 年第2 期,第12 页。

图3 1977 年11 月12 日,周文中讲座后向中央音乐学院吴祖强、赵沨赠送资料

也就是在中央音乐学院这次讲座之后,周文中“又提出当时只能梦想而不可思议的建议:两国艺术界以有组织的方式创办艺术交流工作。我还声明如果中方同意的话,美方若干重要基金会已同意赞助交流所需经费”㉔周文中:《音乐创作与中华文化——我的学习、研究、创作的过程和原则》,第3 页。。周文中这一在哥伦比亚大学启动一个由非政府资助的中美艺术交流项目的提议,当即得到了中方的热烈回应。好友黄镇建议周文中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席王炳南联系,因为在中美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情况下,该计划不能涉及政府间协议。㉕“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官方网站:https://uschinaarts.org/about/history/.访问日期:2023-06-05。当日,吴祖强代表中央音乐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签订交流合作协议。㉖吴祖强:“我是有幸赶上了这个好时候”,见华音总编室华音网:https://www.huain.com/news/other/2022/0322/1781.html. 访问日期:2023-04-12。之后,在黄镇的支持下,周文中迅速向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发送了经过更改的正式的交流提案。㉗“History: Friendly gestures and modest proposals,”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1.1 (Spring 1980), pp. 1-2.“不久李德伦先生电话通知我,说已得到对外友协主席王炳南的同意,1978 年春即可交换正式函件”㉘周文中:《音乐创作与中华文化——我的学习、研究、创作的过程和原则》,第3 页。。

需要指出的是,周文中对中央音乐学院的历史性访问,不仅在中美音乐交流史上意义重大,在中美外交关系正常化上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用周先生自己的话说:“那一次首访还出于意外地,更是很幸运地,协助确定了中美两国正式恢复友好关系的日期。……那次在中央音乐学院与国内一批文艺界资深人士的聚会交流确实是推动美中两国建交中最后一步的原动力。”㉙周文中:《音乐创作与中华文化——我的学习、研究、创作的过程和原则》,第3 页。“我在离开北京前与美国驻华联络官面谈此事[按:创建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一事],他即刻要求我同意由他报告华盛顿。我说因为我了解双方同意的交流设想是民间性质的,不是政府行为,所以不能同意他去通知美国政府。他说‘你不知道此事的重要性’,因此要我到香港后与另一位外交官谈话。之后我才了解尼克松总统辞职后两国再度捉摸对方有关建交的意向,静待合适的气候。我和中国这批名艺术家们的共同愿望竟然被有关人士视为一个不可错过的时机,是实现两国建交目标的难逢机遇”㉚周文中:《音乐创作与中华文化——我的学习、研究、创作的过程和原则》,第3 页。。

二、周文中、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

在1977 年10 月第二次访华后的几个月里,周文中为建立美中艺术交流机制一事一直与王炳南保持通信联系。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王炳南终于在1978 年7 月18 日正式签署信函,同意在中美两国邦交正常化之前开始民间艺术交流计划。㉜同年10 月1 日,即美国政府和中国宣布外交关系正常化3 个月前,美中艺术交流中心(The Center for US-China Arts Exchange,以下简称“交流中心”)在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正式成立,周文中被任命为交流中心主任,直到2018 年中心解散,任期长达40 年。该中心的使命是通过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来促进对艺术的兴趣与两国人民间的相互理解,进而激发两国艺术家的创造力。用周文中自己的话说:“交流中心的项目旨在激发公众对美中两国艺术的兴趣,促成美中艺术系统性的交流以及协调个人项目。中心坚信美中两国在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开展合作是自然而然的;合作将使美中两国受益,为促进世界文化做出贡献。”㉝Chou Wen-chung, “The Center for United States-China Arts Exchange— Purpose,”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1.1(Spring 1980), p. 1.

周文中以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为“交流中心”总部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就“天时”而言,“交流中心”创建之时,正是中美关系“蜜月”期。说“地利”,是因为哥伦比亚大学是周文中的领地。周文中于1954 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十年后加入音乐系。1969 年被任命为作曲系主任,1972 年升为正教授,1976年被任命为艺术学院副院长,到1977 年,他已成为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教育家、精明而有效的管理者和具有超强能力的文化外交官。哥伦比亚大学以其优秀的学术声望为周文中筹集资金提供了所需的国际形象。就“人和”而论,哥大和中国有着特殊的“情缘”。哥伦比亚大学在20 世纪上半叶的杰出校友名单中,包括后来在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如胡适、蒋梦麟,哲学家冯友兰,教育家郭秉文、张伯苓、杨荫榆、陶行知,外交家顾维钧、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文学家梁实秋、社会学家潘光旦等。㉞参见王海龙:《哥大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年版。1970 年代末的哥大渴望再次吸引来自中国的杰出人才。尤其是时任哥大教务长的著名汉学家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1919—2017),他是渴望恢复哥伦比亚大学作为中国精英知识分子首选地的推手之一。

作为一个由基金会、公司和私人资助的全国性非营利机构,“美中艺术交流中心”虽设在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但哥大也只负责提供办公空间和一些行政上的支持,其运行经费全靠“交流中心”主任周文中募捐。“交流中心”最初的支持者是一贯支持中国教育、文化、艺术事业的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福特基金会和亨利·卢斯基金会。㉟Frank Ninkovich,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China, and Cultural Change,”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70.4 (1984),pp. 799-820.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最初捐赠了6 万美元。亨利·卢斯基金会通过捐赠一笔用于学术研究的赠款来表明对该中心的最初支持。福特基金会向该中心捐赠了6 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㊱Frank Ninkovich,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China, and Cultural Change,”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70.4 (1984),pp. 799-820.中心的理事会和顾问委员会成立于1981 年春季,负责监督中心的项目与政策。

虽然“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在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的管理下运作,但实际上它是当时唯一的、专门促使美中艺术交流项目的全国性机构。1979 年1 月1 日中美两国恢复邦交以后,“交流中心”直接通过中国文化部、教育部和中国文联下属各协会安排其相关项目,必要时也通过其他政府机构,如外交部等安排其交流项目。“交流中心”的项目涉及中美专家、学生、资料交换活动、筹划双边会议和艺术展览以及特殊项目。如组织指挥家陈燮阳,作曲家陈钢、茅沅、罗京京、瞿小松,音乐教育家谭抒真、周广仁、吴祖强、于润洋、李凌、李丹娜,音乐史学家阴法鲁,古琴演奏家吴文光、古筝演奏家张燕等中国音乐界人士赴美研学。参与筹备美国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1920—2001)1979 年的中国之行,并协助拍摄获奖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美中艺术交流中心”所涉及的交流领域不仅仅限于音乐,还包括戏剧、舞蹈、视觉艺术和艺术教育。如在中心成立不久就赞助了剧作家阿瑟·密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的北京之行,1980 年还安排了曹禺到美国巡回演讲。其他经由“交流中心”协助来华交流的美国文化人士包括作家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歌唱家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1935—2007)、 编舞艾尔文·尼古拉斯(Alwin Nikolais,1910—1993)、雕塑家乔治·西格尔(George Segal,1924—2000)、舞美设计师李名觉(Ming Cho Lee,1930—2020)和戏剧导演迈克尔·贝内特(Michael Bennett,1943—1987)。在“交流中心”的统筹下,哈佛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1943—)指导了一个为期三年的艺术教育交流项目。与此同时,“交流中心”也安排艺术史学家金维诺,画家袁运生、陈逸飞和电影导演吴天明等到美讲学。为了充分利用材料和专家的交流,“交流中心”与哥伦比亚大学的相关部门和其他机构的学者一起组织会议、研讨会和公开讲座。“交流中心”还咨询美国主要出版公司、唱片公司以及表演和视觉艺术组织,以制定与他们的需求相关的项目。1980 年代末,“交流中心”开始将其项目焦点从中心城市转向边疆,从交流转向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1990 年冬,在福特基金会的鼓励和财政支持下,周文中前往云南,代表“交流中心”与云南民族大学合作开启了一个多年、多面向的文化艺术保护、传承、交流和人才培养项目。㊲“Yunan Nationalities Project,”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11 (Fall 1995), p. 1.1999 年秋,“交流中心”与云南省合作在昆明和丽江召开了一次大型的“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高级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以及整个太平洋地区的数百名专家参与了这个项目,旨在协助云南省的文化领导者制定出云南25 个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传承与延续发展的一套综合策略。㊳杨德鋆:《著名音乐家周文中在西南边陲的文化贡献——中美“云南民族文化合作计划”行动20 周年回记》,《民族音乐》2013 年5 期,第57—59 页。2018 年,“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在哥伦比亚大学成立40 年后,周文中宣布该组织的使命已经完成,正式解散。㊴“Mission Accomplished: ‘Vanishing Mediator’,” https://uschinaarts.org/about/introduction/.访问日期:2023-06-05。

三、周文中与中美恢复外交关系后的中美音乐艺术交流(1979—1989)

1979 年1 月1 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年1 月28 日至2 月5 日邓小平副总理访问了美国。在访问期间,邓小平与卡特总统签订了两国政府间的一项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其中包括教育交流。㊵顾宁:《评冷战的文化遗产:中美教育交流(1949~1990)》,《史学月刊》2005 年第12 期,第81 页。自1979 年2 月起,“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在周文中的领导下,也不失时机地开始了一系列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中美艺术交流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周文中领导的“这些项目都与中国机构一起实施,上至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下至地方小学,并且包括从文化政策制定者到城镇青年艺术家的参与”㊶Chou Wen-chung, “US-China Arts Exchange: A Practice in Search of a Philosophy,”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arative Music Studies and Documentation, Wilhelmshaven: Florian Noetzel Verlag, 1989. https://chouwenchung.org/de/writing/us-china-artsexchange-a-practice-in-search-of-a-philosophy/.访问日期:2023-06-05。引文见周文中:《美中艺术交流:一种哲学探寻的实践》,邹彦译,载于梁雷、洛秦编:《汇流:周文中音乐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年版,第117 页。。

(一)中美音乐家、艺术家代表团互访

1979 年2 月,周文中就和他的同事、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斯凯勒·查平(Schuyler G. Chapin,1923—2009)带领一个由20 位电影专家组成的代表团来华,参观了北京、杭州、上海和广州电影制片厂和艺术机构。㊷“Pioneering Delegations,”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1.1 (Spring 1980), p. 7.因为这是中美“两个国家间第一次文化交流,中方由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和一个文化司长(王子成)亲自监管。自此,许多交流项目得以与文化部一起开展,中心与副部长和司长一层保持了定期协商的关系”㊸周文中:《美中艺术交流:一种哲学探寻的实践》,邹彦译,第118 页。。

1979 年3 月,周文中又和纽约市文化事务委员会前主席、林肯大剧院主席马丁·西格尔(Martin E. Segal,1916—2012)率领一个包括华裔男低音歌唱家斯义桂(1915—1994),画家、动感艺术家蔡文颖(1928—2013),钢琴家张易安(周文中夫人),出生于中国海拉尔的俄裔美国电子音乐作曲家乌萨切夫斯基(Vladimir Ussachevsky,1911—1990)等在内的34 人的艺术家代表团,在北京、南京、苏州和上海进行了为期15 天的参观艺术机构和表演之旅,并举办了数次讲座(包括有关美国现当代音乐的讲座,见图5)和大师班。周文中自己则利用这一机会与中国音乐家广泛接触,建立关系网(见图6)。

图5 中央音乐学院“美国现代音乐”讲座海报(1979 年3 月8 日)

图6 “交流中心”设宴招待上海中国乐人(从左至右为:朱逢博、陈燮阳、吴乐懿、黄贻钧、贺绿汀)

图7 1979 年冬,斯义桂在上音举办大师班

图8 1979 年周文中夫妇与斯特恩在一起

美国艺术家代表团员还带来了自己或美国唱片公司、出版社和其他组织捐赠的书籍、乐谱、录音、录像及设备。仅1979 年2 月和3 月,周文中就代表“交流中心”代表团向多家中国艺术机构交付了价值超过5 万美元的书籍、唱片、乐谱、幻灯片、乐器和录像设备。这些资料均由个人、组织和制造商捐赠,由“交流中心”负责转交给中国相关机构。对于改革开放后急需西方音乐发展信息的中国音乐界来说,这些材料不但很好地介绍了美国的艺术成就,同时满足了中国由于多年与西方技术和文化发展隔离而产生的迫切需求。代表团带来的一些唱片立即用于呈现当代美国音乐的音乐会。此外,这些乐谱让许多中国音乐家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并演奏当代美国音乐。㊹“Pioneering Delegations,”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1.1 (Spring 1980), pp. 1, 7.

由于随代表团访华,斯义桂得以与母校重续旧缘。应上海音乐学院的邀请,时任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的斯义桂于1979 年7月15 日起在该院讲学。5 个月的讲学期间,斯义桂除了为8 名学生授课、举办讲座、汇报音乐会外,还与上音声乐系教师每周进行一次业务活动。来自全国20 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数百名声乐教师即歌唱演员,观摩了他的教学。㊺芮岭:《斯义桂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讲学》,《人民音乐》1980 年第3 期,第30 页。

1979 年8 月,在周文中和“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的协助下,波士顿交响乐团邀请了中央乐团指挥韩中杰、琵琶大师刘德海,中央音乐学院二胡独奏姜建华、扬琴独奏黄河等几位中国音乐家到波士顿参加每年一度的坦格伍德夏季音乐节(The Tanglewood Festival)活动,使韩中杰得以指挥小泽征尔执掌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应韩中杰的要求,“交流中心”随后安排该小组到纽约交流访问3 天,并专门组织了一次主题为“美国音乐表演和培训”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音乐表演的管理人员以及专业和学术音乐培训项目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交流中心”还安排中国客人会见了几位著名的华裔美国音乐家。㊻“Cooperative Projects,”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2.1 (Spring 1981), p. 5.

“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的首要目的是促进中美间艺术教育或专业性质的交流。一般不组织大型的演出活动或展览,但有时也会偏离这一政策。中心协助俄国出生的犹太裔美国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1979 年6 月在华的首次巡回公演即是一例。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中美邦交正常化前曾邀请过斯特恩,但没有成功。1979 年斯特恩又收到了来中国巡回演出邀请。“交流中心”在促成这次访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规划斯特恩的行程及协助“和谐电影集团”和“合和基金会”获得中国政府允许拍摄斯特恩为期一个月访问的许可证上,“交流中心”的幕后工作至关重要。30 年后,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的制片人和导演默里·勒纳(Murray Lerner)仍清晰的记得周文中是如何帮助他们的:

在哥伦比亚大学,我们遇到了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的主任周文中教授。周文中肯定在我们出发前及中途扫除了种种障碍。我仍然记得,在一场音乐会之后,我们在拍摄为孙中山夫人宋庆龄而设的派对。挥汗如雨,我困乏地坐在周教授身旁,沙发旁边还有一位年长的穿毛装的男人。他问我觉得怎样,我说“很捧(笔者注:棒)啊!但我希望在斯特恩的巡回演出后,我们能在这里待久一点。”他跟周教授说,“有什么问题,只管写信给我好了。”原来那人是文化部副部长(笔者注:片末有对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的致谢)。周教授那个晚上与我坐下来,撰写一封信,希望能让我们多待两星期,拍摄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生活、音乐家及学者的住处和街头景观等等。周教授需要列出每一个要求的细节、地点、日期及时间。后来,除了探访周教授的朋友居住的一幢大厦外,我们真的获得了批准,去拍摄任何事物。㊼“30 年前那些事”: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29055?full=y&archive=. 访问日期:2023-07-09。

除了为斯特恩访华扫清障碍外,周文中还亲自陪同斯特恩来华,并协助安排了他与中央乐团的合作演出、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公开课、访问中国戏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西安音乐学院等。这次合作的结果是奥斯卡获奖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诞生。这部电影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发行激发了国外民众与中国艺术交流的兴趣,这种兴趣在今天仍然显而易见。㊽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1.1 (Spring 1980), p. 5.

1980 年春,周文中在纽约接待了由文化部副部长兼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林默涵、文化部教育司副司长王子成率领,团员包括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谭抒真和代表团秘书周莹的中国音乐艺术教育代表团。代表团于4 月5 日抵美,对美国的8 个城市进行为期4 周的访问。代表团会见了美国艺术教育工作者、艺术家和艺术决策者,接触了一系列的艺术教育方法。代表团在纽约出席了由卡内基音乐厅公司举办的欢迎宴会(见图9)。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致欢迎词之后,纽约市文化事务专员格尔扎勒(Henry Geldzahler,1935—1994)宣布4 月为美中艺术交流月(见图10)。随后,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为代表团安排了一项为期3 天的以纽约艺术教育为主题的考察活动。参加者包括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音乐项目负责人、作曲家拉德曼(Ezra Laderman,1924—2015)、纽约州教育署专员特别助理、通识艺术教育项目负责人等。㊾“U.S. Visit of Music and Arts Education Delegation,”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2.1 (Spring 1981), pp. 1, 7.在纽约,中国代表团还观看了美国爵士音乐家特别安排的爵士乐示范表演和爵士乐历史介绍,参观了林肯中心、茱莉亚音乐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几家公立和私立学校以及社区教育中心,并观看了几场歌剧和戏剧演出。在迈阿密,代表团参加了全美音乐教育者年会,林默涵作了题为“中国音乐和中国音乐教育”的发言,㊿Lin Mohan, “Music and Music Education in China,”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2.1 (Spring 1981), pp. 3-4.并播放了反映1978年中央音乐学院恢复招生的新闻纪录片《春蕾》。在华盛顿,中国代表们听取了美国国家基金会的代表介绍联邦艺术基金。美国国家人文学科基金会副主席麦克费特(Patricia McFate)和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负责政策制定与计划实施的副主席瑟尔斯(David Searles)主持了讨论会。代表们也会晤了美国国际通信机构主任莱因哈特(John E. Reinhardt)、美国国务院中国事务部代主任约翰逊(Daryl Johnson)和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主席史蒂文斯(Roger Stevens)。国际性非营利组织和智库爱思本人文研究所(The Aspen Institute for Humanistic Studies)也为中国代表团安排了一场研讨会。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安排代表团参观了芝加哥艺术学院、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芝加哥歌剧院和芝加哥交响乐团。在访问印第安纳州期间,代表们考察了印第安纳大学音乐学院的课程和表演,并参观了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在犹他州期间,代表团在普罗沃的杨百翰大学观看了特别表演,此外,代表团还欣赏了摩门会幕合唱团的广播表演。洛杉矶广播音乐公司安排代表参观环球影城、米高梅MGM、南加州大学和美国电影学院。在该州的另一端,中国文化基金会安排代表们参观亚洲艺术博物馆,并与华裔美国人社区代表会面。51“U.S. Visit of Music and Arts Education Delegation,”pp. 1, 7.

图9 中国音乐艺术教育代表团谭抒真、赵沨、周莹、林默涵、王子成(右一)在纽约与周文中、斯特恩合影

图10 纽约市文化事务专员亨利·格尔扎勒宣布4 月为美中艺术交流月

但早期的中美艺术交流并非完全一帆风顺。1980 年12 月,周文中和“交流中心”项目协调员华敏臻(Michelle Vosper)应中国官方邀请,在中国与北京和上海的政府官员、艺术家和艺术管理人员进行了为期3 个星期的会面。周文中此次来访的目的包括与文化部高层领导(包括副部长林默涵、姚仲明、周而复等)一起反思“交流中心”在过去两年中所开展的交流项目,探讨完善程序的方法,并进一步改善沟通渠道,但最主要的目的是缓解中国政府面对美国政局改变而产生的一些担忧。尽管中国官员对“交流中心”的项目表示了强烈的支持,并对其成就予以充分的肯定,但他们其中的一些也担心即将上台的里根政府可能对两国文化交流产生不良影响。对此,周文中在会见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时指出,在过去的几年里,“交流中心”成功地营造了友好和互利的氛围,最终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对华文化交流政策。因此,防止这种不良影响的最有效手段是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而不是削弱文化联系。52Michelle Vosper, “Reviewing, Exploring and Improving,”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2.1 (Spring 1981), pp. 8-10.

周文中1980 年12 月的访华,标志着“交流中心”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交流中心”首次与刚恢复不久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就中美文化交流项目进行洽谈。“就在这一年,文联请求中心将其作为交换项目的对应方。与文联达成了一致协议后,中心便开始与其很多的下属协会的有关项目进行了定期的接触”53周文中:《美中艺术交流:一种哲学探寻的实践》,第118 页。。周文中一行此次见到了中国戏剧家协会会长曹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徐肖冰、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陶钝、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冯牧、中国笔会中心书记毕朔望等。在北京期间,周文中一行还与北京主要艺术机构和组织的领导和主要成员进行了讨论(见图11),包括中央乐团和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他们还与画家叶浅予和张汀、钢琴家刘诗昆和殷承宗、指挥家李德伦和韩中杰(见图12)等艺术家会面,讨论中美两国近期艺术发展趋势及交流的有效途径。在上海,周文中一行与该市所有主要戏剧、音乐、戏剧和舞蹈组织的负责人会面,包括上海乐团指挥黄贻钧、上海芭蕾舞团指挥陈燮阳(见图13)、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胡蓉蓉、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导演庄则敬、上海青年话剧团团长石炎、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和副院长丁善德、谭抒真等。54Michelle Vosper, “Reviewing, Exploring and Improving,” pp. 8-10.

图11 1980 年12 月,周文中在北京与中国文联下属协会领导会晤后合影

图12 1980 年12 月,周文中与中央乐团成员齐聚李德伦家中

图13 1980 年12 月,周文中与上海舞蹈界精英见面后合影

图14 1981 年4 月,周文中与吕骥(左一)、周扬(左三)在欢迎美国艺术家代表团的宴会上

图15 1983 年,周文中、密勒与中国剧协领导交谈

1981 年4 月,应中国文联的邀请,周文中再次率领美国艺术家代表团访华。此次代表团成员包括著名摄影师康奈尔·卡帕(Cornell Capa,1918—2008)、著名华裔舞台布景设计大师李名觉、现代舞编舞艾尔文·尼古拉斯、美国现代波普雕塑大师乔治·西格尔、民俗学家彼得·塞特尔(Peter Seitel)、作家和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交流中心”项目协调员华敏臻和电影导演罗伯特·杨(Robert Young)。该代表团是中国文联恢复工作后邀请的首个外国艺术家代表团。代表团成员在北京、洛阳、西安、杭州和上海进行了两周的演讲和演示,并与中国同事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刚恢复原建制不久的中国音乐学院,周文中就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中国传统音乐形式的保护及发展策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55“China Welcomes American Artists,”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3.1 (Spring 1982), pp. 1, 4-5.

1982 年1 月14 日,周文中又应中国政府邀请,从香港飞往北京,与外交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以及下属的各专业艺术协会的领导人进行了为期1 周的会谈。参与这些讨论的人包括:文化部代部长周魏峙、副部长林默涵,外交部副部长章文晋、新任中央乐团团长严良堃、中国音协副主席李凌、作协副主席冯牧、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吴祖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中国文联副主席夏衍。与1980 年12 月的会议一样,此次会谈的重点是讨论美中之间尚未解决的政治和经济分歧,及其对美中文化交流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由于周文中的努力,“交流中心”规划的绝大多数项目——如邀请中国女小提琴家代表团访问美国、聘请北京大学教授阴法鲁为哥伦比亚大学第一位亨利·卢斯访问学者、安排美国铜管五重奏团和时装设计教授特蕾莎·赖利(Theresa Reilly)访问中国、筹办由“交流中心”和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共同赞助的美中艺术教育双边会议等——都得以如期实施。尤为重要的是,周文中与中国戏剧家协会领导洽谈的直接结果是阿瑟·密勒于1983年春天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执导中文版《推销员之死》的成功。56“Arthur Miller’s ‘Salesman’ Travels to Beijing,”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5 (Summer 1984), pp. 1, 8.值得一提的是,曹禺最初邀请密勒执导该剧时,密勒实际上并不是十分热心。他担心中国观众不会对1940 年代的推销员威利·洛曼有任何认同感。他在日记中坦白说:“中国社会90%以上是农民,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受过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这与威利的价值观截然相反。”57“Behind the Scenes,”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3 (Summer 1983), p. 13.在他的日记中,密勒还透露,最终说服他来北京执导《推销员之死》的人是周文中:“周虽然出生在中国,但身居美国多年,他坚持认为中国人定会理解威利的。”58“Behind the Scenes,” p. 13.

也就是在这次短暂的访华期间,周文中结识了包括谭盾等在内的几位年轻的“新潮作曲家”,并将谭盾的作品《风雅颂》带回美国,在1982 年檀香山和爱思本音乐节上,由他邀请到美国的陈燮阳指挥檀香山交响乐团演奏。59Frank Kouwenhoven, “Composer Tan Dun: The Ritual Fire Dancer of Mainland China’s New Music,” China Information 6.3(1991), pp. 1-24.此次访华,中国官方还提出了一些需要周文中解决的问题,如中国音协和文联希望由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在美国代理其出版物,此外,中国官员和艺术家对周文中对中国台湾艺术活动的观察也很感兴趣,请他就这一主题发表演讲。在上海,周文中继续与贺绿汀、黄贻钧和谭抒真等音乐界领导人和艺术家一起讨论“交流中心”计划实施的项目。与在北京一样,此次会谈的一个主要议题是为今后几年美中音乐交流制定具体的措施。60“Behind the Scenes,” p. 13.

周文中领导的美中艺术交流项目不只限于专业艺术家、学者、教师和专业院校学生,也面对中国的普通民众。除了协助举办音乐会和展览外,“交流中心”还将一些广受大众欢迎的通俗剧目,如乔治·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的芭蕾舞剧《小夜曲》(见图16)和《圆舞曲》,以及美国国家聋哑剧团的一些剧目首次呈现给中国观众。特别是1987 年5 月,“交流中心”与美国尤金·奥尼尔戏剧中心、中央歌剧院、文化部艺术局、中国戏剧协会合作,成功地将百老汇音乐剧《乐器推销员》(The Music Man)(见图17)和《异想天开》(The Fantasticks)搬上北京舞台。61“Broadway and Off-Broadway Come to China,”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8 (Summer 1988), p. 5.

图16 1987 年6 月,中国媒体有关巴兰钦的芭蕾舞剧《小夜曲》报道

图17 1987 年11 月《哥伦比亚杂志》有关《乐器推销员》在北京首演的报道

(二)美中艺术教育代表团互访

除了推动中美两国间专业艺术交流外,周文中对中小学艺术教育也十分重视。他认为“不能只关注专业艺术,因为那样最终会被证明是短视的。……儿童是我们在生活中、在艺术中的未来。艺术交流必须关注未来几代”62周文中:《美中艺术交流:一种哲学探寻的实践》,第118 页。。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当纽约市芭蕾舞团首席舞蹈家、全美舞蹈协会创始人雅克·唐伯士(Jacques d’Amboise)向“交流中心”提出将大批中国儿童请到纽约来参加美国国家舞蹈学院(The National Dance Institute, NDI)每年一度的“当年大事”活动的想法后,63https://uschinaarts.org/programs/jacques-damboise-and-ndi-exchange-program/.访问日期:2023-06-05。周文中随即陪同唐伯士来华与中国政府官员见面(见图18)。“经过近三年的协商”,他们终于“说服中方第一次派遣了一个大约56 人的代表团——都是8—13 岁的小舞蹈家和小音乐家,在1986 年国家舞蹈协会成立10 年之际,与大约1500 名美国儿童于6 月1 日和2 日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同台演出”。64周文中:《美中艺术交流:一种哲学探寻的实践》,第122 页。美中1556 名儿童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联合演出一事,在美国影响极大。不但美国报纸,如《纽约时报》《每日时报》都有专题报道(见图19),唐伯士的妻子卡罗琳·乔治(Carolyn George)还将此事件拍摄成纪录片记录下来,在美国广泛流传。65详见“Hello, ni hao” from NDI’s 1986, Event of the Year: China Dig; “Dance: 1,500 Children in ‘China Dig’,”New York Times, June 4, 1986, p. 21; Ann B. Silverman, “Schoolchildren from County and China Are Joining in Dance,” New York Times, May 25, 1986, p. 24; Janice Berman, “Dancing through the earth to China,” NewsDay, June 4, 1986, p. 7.唐伯士和他领导的全美舞蹈协会也从此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迟至2010 年代,他还领导全美舞蹈协会与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及上海闽行区教育局等多个中国机构合作,展开题为“舞向未来——我能行”的为期3 年(2011—2014)的艺术教育实验试点项目,希望通过舞蹈和音乐来促进6000 多位中美青少年的社会发展。并于2014 年6 月14 日至16 日在纽约大学斯哥尔柏表演艺术中心举办年度代表性公演“同一个天空:全美舞蹈协会舞动中国”(Under One Sky: NDI Dances China),“200 名全美舞蹈协会的儿童舞者携手24 名来自中国的访问儿童,共同带来一次愉悦和充满能量的舞蹈和音乐表演,精彩呈现中国文化和传统”66《中美儿童联袂参加全美舞蹈协会公演呈现中国文化》,见《中国新闻网》(2014 年6 月21 日):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14/06-21/6305437.shtml;《“舞出未来”访问团赴美交流 纽约掀起中国风》,《文汇报》(2014 年6 月25 日)。。

图18 黄镇、林默涵等接见周文中、唐伯士(右三)一行67 https://uschinaarts.org/programs/jacques-damboise-and-ndi-exchange-program/.访问日期:2023-06-08。

图19 1986 年“当年大事”活动海报及美国报纸关于美中1556 名儿童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联合演出的报道

周文中对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视,还可从他1980 年开始就数次安排美中艺术教育代表团互访活动窥见一斑。以上提到,1980 年春,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曾应“交流中心”邀请,率领第一个中国音乐艺术教育代表团访美。在与周文中的谈话中,林默涵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双边论坛来促进美中在艺术教育方面的进一步合作。与此同时,“交流中心”的主要支持者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执行副总裁小罗素·菲利普斯(Russell A. Phillips, Jr.)也委托周文中调查一下中方对举办两国间艺术教育工作者和管理人员这样的会议有没有兴趣。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周文中就这个想法与林默涵、菲利普斯、相关人员进行了广泛的协商。1982 年,周文中正式提议在中国召开一次中美双边艺术教育会议。美国教育部秘书处艺术项目协调员、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艺术教育基金部主任隆娜·琼斯(Lonna B. Jones)组织并制定了由中国文化部、中国教育部和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共同赞助的北京艺术教育研讨会会议议程。10 月,中美首次艺术教育会议在北京和上海召开(见图20),美方代表团由国际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哈佛大学“零点项目”(Project Zero)的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带领,团员包括匹兹堡教育委员会顾问特里·贝克(Terry L. Baker)、纽约市芭蕾舞团双簧管演奏家兼初中音乐老师詹姆斯·拜尔斯(James L. Byars)、密歇根州立大学医学和教育学教授、人类学兼职教授弗雷德里克·埃里克森(Frederick Erickson)、洛杉矶联合学区教学副总监约瑟夫·林斯科姆(Joseph P. Linscomb)、纽约马马罗内克高中教师、艺术课程专家乔恩·默里(Jon J. Murray)、明尼苏达州罗斯维尔学校负责人劳埃德·尼尔森(Lloyd Nielsen)、视觉艺术家安·斯拉维特(Ann Slavit)等。中方代表团团长为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吴祖强,团员包括文化部教育司副司长王伯华、国家教委初教司副司长姬君式、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李正一、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詹建俊、文化部干部吕正武、北京市中小学和幼儿园音乐教师等(见图21)。除参会正式代表外,来自北京及周边地区各教育机构的约30 名观察员也出席了会议。68“Dialogue on U.S.-China Arts Education,”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3 (Summer 1983), pp. 1, 7-8.

图20 吴祖强与出席1982 年首次美中艺术教育会议的部分中美代表

图21 吴祖强、拜尔斯(左三)、默里(右四)和埃里克森(右一)与北京幼儿园的学生一起即兴创作音乐

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对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非常满意。但是为了确保能继续得到该基金会的支持,周文中在1983 年3 月访华时特地与文化部领导约定,请他们出面安排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小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 Jr., 1941—)和戴安娜·洛克菲勒(Diana Rockefeller)来华考察。由于周文中的机智运作,洛克菲勒在结束了1983 年5 月在北京、西安、上海和广州为期3 周的访问后,决定继续提供24 万美金来支持一项为期3 年(最终拓展为6 年)的中美普通艺术教育交换项目。69“Dialogue on U.S.-China Arts Education,”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3 (Summer 1983), p. 7; “Arts Education,”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5 (Summer 1984), p. 1.此项目仍由“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与哈佛大学研究生院“零点项目”合作实施,中方合作者为文化部和国家教育委员会。1984 年秋,由吴祖强、王伯华、姬君式和吕振武组成的高层中国艺术教育代表团到美国进行为期4 周的访问活动,考察了纽约、波士顿、华盛顿特区、孟菲斯、新奥尔良、明尼阿波利斯和圣保罗的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环境中的平均和高级艺术课程的艺术教育(见图22)。70“Three-Year Arts Education Exchange Continues,”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6 (Summer 1986), pp. 1-4.

图22 1984 年秋,吴祖强在明尼苏达公学观看高中学生管乐表演

图23 周文中与1988 年7 月出席中美艺术教育交流总结会的中美双方代表合影

按照中美双边协定,1985 年3 月,由周文中和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兼哈佛“零点项目”主任霍华德·加德纳率领、团员包括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艺术教育基金部主任琼斯和“交流中心”项目协调员华敏臻的美国艺术教育代表团访华,对中国7 个城市(广州、厦门、桂林、柳州、成都、西安、北京)的大中小学及幼儿艺术教育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71“Three-Year Arts Education Exchange Continues,” pp. 4, 9.

1986 年春,由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于润洋率领的中国音乐教育研究小组(团员包括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汝洁),应周文中邀请来美进行音乐教育考察活动。在这三个月里,由于“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的出色的工作,周文中教授的精心安排”,他们在纽约“重点考察了美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纽约四所音乐院系和学校,即哥伦比亚大学音乐系、朱利亚学院音乐部、曼哈顿音乐学院和拉瓜迪亚艺术高中”,还到纽约城市大学的城市学院、霍瑞斯曼高中、洛克菲勒的普通艺术部以及设立在华盛顿郊区的美国全国音乐教师协会和音乐院校协会等机构进行了走访。此外,于润洋和汝洁还对美国其他州的一些著名的大学音乐系和音乐学院进行了访问,如康涅狄格州的耶鲁大学音乐系、西哈特福特公学、哈特音乐学院、哈佛大学音乐系、波士顿的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音乐系。72于润洋、汝洁:《美国专业音乐教育考察报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 年第1 期,第7 页。在哥伦比亚大学,于润洋和汝洁就中国音乐教育作了专题演讲。此外,“交流中心”还安排他们参加了许多校外的社交活动,如到美国的学者、艺术家、教师家中做客,去听音乐会,观看芭蕾剧和获奖百老汇音乐剧《大河》和《四十二街》等。73“An Enduring Exchange,”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7 (Summer 1987), pp. 1, 5.

1986 年9 月,经“交流中心”推荐,中国国家教委派遣湖北天门实验小学音乐教师兼任市音乐教研员朱则平和福建省中师音乐教师辛国鎏组成的二人艺术(音乐)教育考察小组赴美进行为期3 个月的艺术教育考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首次由中央政府正式派遣中小学教师赴西方国家考察交流,周文中不仅对此次历史性访美的组织与策划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代表团在美国的具体访问活动也竭尽全力。33 年后,此次事件的亲历者朱则平是这样回忆周文中的:

1986 年9 月,我们在抵达纽约的第二天就见到了周文中教授,在第一次的交谈中周教授就提醒我们:在美国中小学进行课堂内外的观察时一定要注意美国音乐教育所突出的创造教育理念。他说:创造就是美国艺术教育的核心理念,美国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他表示他个人就是持这种理念的。在此后多次的学术研讨中,周文中教授亦时常强调这个观点。……在后面的考察交流中,周文中先生特意安排我们考察了很多体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项目,如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著名爵士乐教育家博特·科洛维兹教授的爵士钢琴教学法课程、茱莉亚音乐学院预科学校的黑人灵歌课程、纽约第84 公立小学的儿童集体作曲课、大都会歌剧院在布鲁克林小学所做的歌剧创作表演课程,以及大量的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综合音乐感教学法课程。我们得以观摩众多体现以创造为核心价值的音乐课,这样的考察安排实际上充分体现了周文中先生对于音乐教育创造性价值的看重。……10 月下旬,当我们即将结束对纽约的考察交流转往康涅狄克州交流访问之际,周文中先生在纽约为我们举办了一个特别温馨的送别派对,我们访问过的一些纽约的大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专家、学者、普通教师代表出席了活动。在活动的高潮中,周先生分别赠送给我和辛国鎏先生每人三支竖笛(recorder)和一台钢片琴。我们俩高兴地接过这珍贵的礼物,我知道周先生是希望我们回国后能够推动国内的学校对学生开展“器乐化”的音乐教学。……周先生不仅让我们去考察学校的器乐教学,还特别安排我们到纽约布民代尔艺术中心去学习奥尔夫课程中的器乐演奏。因此,我们学习了竖笛和音条乐器的演奏与教学法。他还安排我们去联合国国际学校专题考察了该校富有特色的竖笛普及与提高教学。74朱则平:《感悟周文中先生基础音乐教育的“五道”理念—— 一名中美基础艺术教育交流亲历者的回顾》,《课程教学研究》2019 年第8 期,第5、7 页。

中美艺术教育交流总结会于1988 年7 月7日至10 日在纽约郊外塔里镇(Tarrytown)的会议中心举行。中方代表团由吴祖强任团长,成员有于润洋、姬君式、吕正武、汝洁、侯令、王定基、赵咏梅和朱则平共8 人。美方参会成员包括“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参与过中美艺术教育交流项目到中国考察过的加德纳夫妇、美国西北大学音乐教授班尼特·赖默(Bennett Reimer)、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音乐理论教授莱尔·戴维森(Lyle Davidson)、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芭芭拉·卡莱尔(Barbara Carisle)博士、哈佛大学历史博士候选人卡尔玛·韩倞(Carma Hinton)、波士顿学院心理学教授艾伦·温纳(Ellen Winner)等。此外,会议还邀请了华裔美籍学者胡昌度教授、郑培凯博士为中国问题顾问。周文中和加德纳共同主持了这次会议。会议的重点是总结和反思中美两国自1982 年即开始的在普通学校艺术教育方面的交流情况。与会的两国代表对过去6 年来两国间的艺术教育交流所取得的成绩都表示十分满意,并认为今后应继续推广类似的交流活动。除艺术教育交流外,两国代表还就“外来文化与原有文化的关系”“中国古代文人教育及美学思想”、艺术史、艺术美学等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探讨。除口头发言外,会议还将与会代表提交给会议的报告印发,其中大部分的报告经更改后,由美国颇有盛誉的学刊《美育》(Journal of75“Conference on Arts Education Completes Three-year Exchange,”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9 (Fall 1990), pp. 3, 5.朱则平:《中美艺术教育交流总结会简介》,《中国音乐教育》1989 年2 期,第38—39 页。esthetic Education)于1989 年春季正式发表。75的加德纳后来也专门就中国艺术教育写过一本题为《开放思维:当代教育困境的中国启示》的专著,1989 年在纽约出版。76Howard Gardner, To Open Minds: Chinese Clues to the Dilemma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9.关于加德纳及其中美艺术交流项目,参见杨应时:《中美艺术之比较——访国际著名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艺术教育》2005 年第4 期,第14—15 页。

猜你喜欢
艺术交流音乐艺术
陈秋梅: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使者
柳寅泽,致力于促进中韩文化艺术交流
廉江市文联参与高校艺术交流
纸的艺术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民族声乐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