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气道重塑、肺表面生化标志物及肺功能的影响

2024-01-13 08:08张晓枫
系统医学 2023年21期
关键词:乙酰重塑半胱氨酸

张晓枫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作为肺部炎症一种,其发生同慢性气道炎症相关,气流受限性为疾病主要特征[1-2]。此种疾病呈现出较长病程,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伴随病情进展后,会表现出咳痰、慢性咳嗽、气短以及胸闷等。确定有效方法完成疾病治疗,意义显著[3-6]。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其之所以表现出急性加重,主要因为支气管痉挛、气道黏液大量分泌。在病情进展后,会呈现出气道炎症现象,表现为抗氧化同氧化之间失衡,使气管受到损伤。对于此类患者在治疗期间,以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应用为主。本研究选取2020 年2 月—2022 年4 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的6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后对其肺表面生化标志物水平、气道重塑以及肺功能水平产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的6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n=30)施以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n=30)在参照组基础上,施以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参照组中男20 例,女10 例;年龄48~81 岁,平均(63.22±2.59)岁;慢阻肺病程2~11 年,平均(5.29±0.13)年。研究组中男22 例,女8 例;年龄49~82 岁,平均(63.25±2.57)岁;慢阻肺病程2~12 年,平均(5.33±0.1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慢阻肺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通过胸部CT 检查以及X 线检查,获得确诊;②研究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①伴有支气管扩张等系列肺部疾病者;②伴有肝肾功能严重损伤者;③呈现出代谢性疾病现象者。

1.3 方法

1.3.1 参照组 施以二羟丙茶碱治疗。二羟丙茶碱片(国药准字H41022546;规格:0.2 g)口服,0.5~1 片/次,3 次/d,实施为期4 周治疗。

1.3.2 研究组 参照组基础上,施以乙酰半胱氨酸治疗。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国药准字H20234433;规格:200 mg)饭后30 min 口服,200 mg/次,3 次/d;共实施为期4 周治疗。

1.4 观察指标

1.4.1 比较两组肺表面生化标志物水平 包括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pulmonary surfatcant-associated protein, SP)-A、克拉拉细胞蛋白16(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 16, CC16)、SP-D。

1.4.2 比较两组气道重塑指标 包括:气道壁面积(area of airway wall, WA)、气道壁厚度同气道管腔外径比值(airway wall thickness/diameter ofairway, T/D)、气道腔面积(area of airway, AI)、WA 占总截面积百分比(wall area percent, WA%)。

1.4.3 比较两组肺功能水平 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FEV1/FVC。

1.5 统计方法

纳入本文研究临床资料经由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s)表达,应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表面生化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SP-A、CC16、SP-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P-A、CC16、SP-D 水平相较于参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表面生化标志物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肺表面生化标志物水平比较(±s)

组别研究组(n=30)参照组(n=30)t 值P 值SP-A(ng/mL)治疗前2.55±0.36 2.56±0.34 0.110 0.912治疗后1.22±0.22 1.61±0.19 7.348<0.001 CC16(pg/mL)治疗前0.62±0.11 0.64±0.12 0.673 0.503治疗后0.22±0.09 0.35±0.11 5.009<0.001 SP-D(ng/mL)治疗前2.71±0.98 2.73±0.67 0.092 0.926治疗后1.31±0.25 1.75±0.16 8.119<0.001

2.2 两组患者气道重塑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WA、T/D、AI、W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WA、T/D、AI、WA%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气道重塑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气道重塑指标比较(±s)

组别研究组(n=30)参照组(n=30)t 值P 值WA(mm2)治疗前27.19±5.29 27.16±5.35 0.021 0.982 T/D治疗后20.89±2.85 23.15±1.51 3.837<0.001治疗前0.29±0.07 0.28±0.06 0.594 0.554治疗后0.22±0.02 0.25±0.03 4.557<0.001 AI(mm2)治疗前15.22±2.23 15.02±2.31 0.341 0.734治疗后17.29±1.99 16.25±0.61 2.736 0.008 WA%(%)治疗前70.31±7.96 70.34±8.02 0.014 0.988治疗后62.45±3.73 64.85±3.93 2.426 0.018

2.3 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FVC、FEV1、FEV1/FVC 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VC、FEV1、FEV1/FVC 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比较(±s)

组别研究组(n=30)参照组(n=30)t 值P 值FVC(L)治疗前1.27±0.21 1.26±0.22 0.180 0.857治疗后2.51±0.51 2.15±0.39 3.071 0.003 FEV1(L)治疗前1.16±0.31 1.17±0.32 0.122 0.902治疗后2.35±0.49 2.02±0.51 2.555 0.013 FEV1/FVC(%)治疗前91.35±0.59 91.29±0.65 0.374 0.709治疗后95.22±0.72 93.02±0.19 16.182<0.001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肺部炎症一种,其发生同慢性气道炎症相关,气流受限性为疾病主要特征。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其之所以表现出急性加重,主要因为支气管痉挛、气道黏液大量分泌[7-8]。在病情进展后,会呈现出气道炎症现象,表现为抗氧化同氧化之间失衡,从而使气管受到损伤。对于此类患者在治疗期间,以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应用为主[9-11]。

结合本研究发现,治疗后,研究组Sp-A、CC16、SP-D 水平相较于参照组,显著降低(P<0.05);WA、T/D、AI、WA%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VC 为(2.51±0.51)L、FEV1 为(2.35±0.49)L、FEV1/FVC 为(95.22±0.72)%高于参照组(P<0.05),与何正平等[12]的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 分别为(1.73±0.25)L、(2.15±0.40)L、(62.17±5.85)%均大于对照组(P<0.05)的结果较为相似。分析原因可能是,对于乙酰半胱氨酸而言,其具有巯基黏液溶解剂,在活性巯基作用下,可确保黏液蛋白链中二硫键生成受到阻碍,从而破坏黏液化合物三维结构,将气道中痰液黏度显著降低,将黏液传输速度显著加快。在呈现出感染情况后,体内会表现出大量释放氧自由基的情况,从而使气道上皮细胞高分子复合物分泌呈现出一定程度增多,一定程度增加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使气道损伤表现出进一步恶化情况。乙酰半胱氨酸有效应用,可将机体缺氧状态有效改善,在纠正气道重塑方面,获得显著效果。而且其对于患者的肺功能可以辅助改善,分析同黏蛋白降解以及二硫键裂解存在相关性,从而获得上述理想结果。

综上所述,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乙酰半胱氨酸完成治疗后,对于肺表面生化标志物水平、气道重塑以及肺功能水平的改善,可以获得显著效果。

猜你喜欢
乙酰重塑半胱氨酸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重塑未来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李沧:再造与重塑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
重塑灵魂
反式-4-乙酰氨基环己醇催化氧化脱氢生成4-乙酰氨基环已酮反应的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