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现实路径和价值意蕴

2024-01-16 18:39王丽君李国锋
理论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生态化中国式共生

王丽君 李国锋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显著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总结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系统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现实路径,明确其在当代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蕴,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丰富,立意深远,在其生态向度上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原则。具体来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基本遵循,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的统一,进而以“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为价值追求,实现生态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统一,最终达到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高度文明的人”的理想,即“人的全面发展”。

1.生态化与现代化相统一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化的人首先是自然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在现存的物质世界中,人与自然的矛盾集中表现为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视域下,人与自然的矛盾则表现为生态化与现代化的对立。因而,妥善处理生态化和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的统一是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框架内,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始终秉持利润最大化原则,不可避免地带来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冲突。通过对外殖民掠夺、对内剥削压迫人民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资本家开启了对自然资源疯狂掠夺和绝对支配之路。这种将资本置于最高位置的发展逻辑不仅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还导致了人与人的异化,综合性生态危机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并随着资本的流动危及全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生态化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生态化”的统一。现代化是在人与自然构成的生命共同体场域中所要实现的社会进步状态,因而现代化进程离不开自然界的物质资料供给。中国式现代化批判反思了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扬弃并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元化模式,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不可持续的藩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明确了“生态化”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重要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贯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尊重自然,是人对待自然界的首要态度。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自然界的物质财富为现代化及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强大的动力,充分体现出生态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顺应自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向绿色方向发展的根本遵循。任何现代化都必须以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遵循自然界固有的客观规律,在自然界的生态阈值范围内活动,一旦超出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人类社会势必会受到自然的报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彰显出生态化是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1〕按照生态化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追求社会的综合效益,即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经济资本增值与自然资本增值相统一,系统阐释了生态化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2.生态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相统一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2〕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现代化是社会变革的一种进步过程或发展状态,这一过程体现在社会生产力普遍提高、科技水平显著提升、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始终是现代化的主体因素,如何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因而,现代化还包含着人的现代化过程。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3〕从本质上讲,人的现代化内在规定着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前提条件,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合理调控自然和人的现代化相结合,就是要以生态化原则促进劳动的社会力量的现代化。〔4〕因而,生态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不是独立的目标,而是在相互影响进程中共同发展的双向主体。生态永续性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是矛盾的,而是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努力实现生态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人民对于优美生态环境以及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党和政府团结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保障物质精神产品供应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也要看到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生态权益以及生态产品的高质量需求。因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保障工程,生态建设只是中国式现代化生态向度的显著表征和外在表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群众置于主体地位,在实践进程中,党和政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宏伟蓝图正在变为现实。立足新时代,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显著增强,对于美好生活的满足感、幸福感不断提升,这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的社会条件和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意义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可以理解为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创造更多惠及全体人民的现代化成果,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以及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现实路径是将“生态化”原则全面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按照生态化要求一体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既是现代化建设持续提升的有效路径,也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5〕推动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与生态两大方面良性互动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动态平衡的必然举措。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理念,是一场自内而外的发展模式变革。〔6〕一方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产业。及时改进、淘汰、更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向清洁能源方向靠拢。依靠绿色技术手段,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打造绿色智慧生态技术模式,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经济体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绿色促发展,走低污染、低排放的高质量现代化道路。另一方面,加快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基于两山理论,绿水青山等生态要素具备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双重属性。因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将自然优势向经济生产要素合理地转变和融合,把自然财富自觉转换为社会经济财富,在生态与经济的“两化并驱”中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化建设协同发展。充分利用绿色资源,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用活用好自然要素,积极打造品牌效应,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循序渐进实现自然要素的价值转换,释放绿色生态产业新动能,焕发生态产品价值新活力,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

2.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保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并取得显著成效,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5〕用制度约束现代化的实践活动是解决过去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格局的坚强力量保障。要在源头、过程和后果实现全方位的制度覆盖和监管,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文明顶层设计,用制度筑牢现代化建设的生态防线。一是建立生态源头严防制度。从自然资源的源头出发,严格做好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工作,明确责任主体,细化责任分工,科学把控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信息及使用情况。二是强化生态过程严管制度。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规章来约束和监管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各类主体的行为,保证生产发展过程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加大生态治理力度。三是健全生态后果严惩制度。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坚决反对用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换取经济社会效益。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各类主体,必须进行严厉惩罚,依据情节严重程度追究其责任。

3.加强生态文化宣传

“生态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7〕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引导人民群众自觉摒弃以人与自然对立的自然文化观为代表的错误价值观,以深刻的生态文化培育人的生态自觉,推进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生态价值观。一是认真挖掘并广泛宣传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所蕴含的传统生态文化,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智慧的灌输。将名胜古迹、文学作品所自带的生态元素系统、完整、准确地向人民群众加以解读,加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畅通并拓宽生态文化的传播渠道,为人们提供更多样、更便捷的选择方式。依托互联网多媒体行业的流量,通过短视频等数字技术高效传播并有效普及自然知识和生态价值观念,推动生态文化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三是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积极宣传低碳生活典型,鼓励人们积极践行生态文明观。加大对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的宣传力度,强化正确生态价值观与消费观的培养,在社会上掀起绿色生活的浪潮,引导人们追求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4.开展全民绿色行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创共建共享的现代化。生态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有其必要的基础和前提,即全社会形成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合力,集中力量参与现代化共商共建。这就要求全体人民凝聚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共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生活方式,自觉实现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建设绿色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显著优势,拥有鲜明政治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快速提高生产力的过程中,受到人口、资源利用率及环境承载力等多方面制约,生态环境更容易受到破坏和摧残。“必须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8〕通过对城市功能、资源要素在时空上的内部重组来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将生态文明贯穿到构建绿色城市的建设中,积极推动“海绵城市”“智慧生态城市”建设。另一方面要倡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坚持绿色原则,反对奢靡之风和铺张浪费,主动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实际行动担当现代化家园的绿色守护者和建设者。

5.积极参与全球生态共建

在全球生态价值观上,中国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国际生态交流与合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深刻认识到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建良好的生态格局并不是一个国家的独角戏,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需要世界各国一道联起手来,坚决摒弃任何形式的单边主义,为全球生态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面对全球生态挑战,我国坚持胸怀天下,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放眼全球环境治理,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中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5〕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与沿线国家达成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共享环境保护经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已经充分证明了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踏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有能力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新征程上,中华民族必将继续以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姿态积极参与全球生态共建,为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价值意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具有丰厚的价值底蕴。中国式现代化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特色,走出了与西方现代化不同的道路,为丰富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完善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生态蕴涵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同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

1.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进程中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对由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构成的环境的反映。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扩大到了人本身及其由人构建、积累和创造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摒弃西方人与自然对立原则,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作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首要前提。

从认识论维度观之,中国式现代化扬弃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和忽视人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决定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人类社会能够通过物质实践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相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原则,将生态文明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显著位置,创造性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宏大命题,以此作为人与自然的价值观导向,致力于开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从方法论维度观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决问题,高度重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生态困境,兼顾自然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统筹农村城市两大区域,明确了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使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朝着绿色可持续性方向稳步前行。从价值论维度观之,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超越了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极端立场,具有先在的优越性。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5〕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立场上,将生态与民生相融合,厚植绿色底色和高质量成色,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2.完善了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生态蕴涵

现代化理论肇始于西方,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现代化模式和理念是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必须遵循的唯一原则。中国式现代化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指引下开辟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丰富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生态蕴涵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在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现代化探索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有效避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制造且面临的生态困境。

从价值旨归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相统一。在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设方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前行。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成为党为之奋斗的根本出发点。一方面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积极寻求现代化的生态路径。另一方面,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将环境民生贯穿各个领域。从发展布局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全面性与协调性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态向度,与“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走和平发展道路”之间相互协调,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又结合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现代化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实现了守正与创新的统一。就守正而言,社会主义现代化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选择以工业促发展的普遍模式,充分吸收和借鉴现代化建设的先进文明成果,有效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弊端,现代化建设中做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生产发展绿色转型,促进社会生产力的绿色发展。就创新而言,我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化、生态化的现代化道路,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核心,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在创新发展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永续。

3.拓宽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开启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制度体系、发展模式、文化风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综合实力方面存在显著差距,教条式地套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过分依赖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最终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探索现代化道路上四处碰壁。这种照搬而来的发展模式与本国国情和发展理念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致使众多发展中国家未能找到一条合理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破了西方固有的唯西方现代化论。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的生态要求,为人类找寻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向发展中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证明了建设现代化国家不必囿于西方一种现代化模式,“走自己的路”是可行的。探索有利于本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不仅要综合考虑社会基本制度、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人文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诸多因素,而且要充分认识到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是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要紧紧握住自身生存发展的主动权,也要立足于长远利益,注重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性,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绿色现代化的发展格局。我国摆脱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理念及实践路径的单一束缚,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这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开辟自身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新的方向,提供了新的选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追求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全人类共同理想,在不牺牲后代利益的前提下寻求当代的可持续发展,更进一步深化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生态转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坚持环境正义原则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提供了新范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可持续的现代化开辟了新路。■

猜你喜欢
生态化中国式共生
中国式民主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中国式失败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