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从多学科视角探索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专著
——评《多学科视角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与教育教学研究》

2024-01-16 21:09
大学教育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科大学生课程

王 彬

大学生就业创业早已成为我国的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学界高度关注;教育部门也要求普通高校普遍开设就业创业的公共必修课。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就业创业并非独立的学科。如果说创业问题研究和课程教学还可勉强归入管理学科,那么涉及面更宽的就业问题研究和课程教学就很难归入某个学科。现代大学非常讲究学科分类,没有学科归属的就业创业问题研究与课程教学,就只能像那水中的浮萍随波逐流;而从事这方面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课题申报等方面也逐渐被边缘化……为此,崔寅、郑旭及吴萍等人约十年前就分别撰文倡导构建高校就业指导学科,但这条路径现在看来似乎难以实现。此路不通,那就只能期待“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即从其他学科视角来展开研究、辅助教学。屈振辉先生的著作《多学科视角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与教育教学研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版)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与教育教学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窗。

该书共分为六章,从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甚至生态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与教育教学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基于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从某个学科的研究开始,最后又都回归到教育教学问题上,可谓浑然一体、自成逻辑。目前高校就业创业课程教学状况令人堪忧,不少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原因在于教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缺乏研究。该书作者在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研究上具有深厚的功力,他在书中向我们昭示了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研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实现结合的途径。因此,该书最大特色是,不仅具有科学研究著作的深度,还具有教育教学研究著作的实用性,而且很好地将两者融为一体。

对有人提出要在我国高校构建就业创业学科的问题,作者在书中并未表示反对;但他更理性地提出,在高校构建就业创业学科前,必然有一个借助其他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武装自己、厚积薄发的过程。这是符合人类学术发展规律的。事实上,很多新学科都是在传统学科的滋养下发展起来的,高校就业创业学科亦不能例外。作者在书中从多学科视角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与教育教学进行研究,正是为高校就业创业学科的创立夯实基础。无论高校就业创业学科今后能否创立,这种积累都是很必要的。另外,从多学科视角来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并将这些研究融入教育教学中,将使高校就业创业课程更有知识含量,也能让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从中找到亲切感,更是对就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路径的新尝试。这些都是以往相关研究不曾涉及的,也是该书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同时,作者还从不同学科视角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提出一些新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颇受启发。在创业方面,他提出高校产学研用一体化应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前者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后者思路要从关注高新技术转向其应用化、商业化,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他还提出高校创业基础课程不仅具有创业教育功能,还具有人生意识教育的功能,通过该课程教学能培养学生在赢利、创新、资源整合、团队、博弈、规范、管理等方面的意识,从而有利于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在就业方面,他提出大学生就业实质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确切说是由学校社会化向职场社会化的转变过程,因而就业指导除了帮助学生就业以外,还肩负引领学生走向社会的重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真理,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诠释比西方职业指导理论更具说服力,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须改变目前全盘接受西方职业指导理论的做法,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其中。作者不仅在就业创业问题上提出了很多新观点,同时还积极探索就业创业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如创业教育中的“法商结合”教学法,就业创业教育中借助网络平台的“线上线下相结合”混合式教学法、电影教学法等。当然,该书也存在某些不足,如并未穷尽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与教育教学涉及的所有学科视角等。但这些都只是白玉微瑕,不足以影响该书的价值。综上所述,该书不失为一本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与教育教学的力作。

猜你喜欢
学科大学生课程
【学科新书导览】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