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胸怀天下”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要求

2024-01-17 03:29周成莉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胸怀中国共产党人类

周成莉,李 芬

(东华理工大学,南昌 330013)

引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1]68,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既追求中国人民的福祉,也致力于世界大同,愿意同世界上所有追求和平与发展的进步力量携手共进。胸怀天下是一种战略思维、系统思维,是一种大历史观,是中国共产党一个突出的政治品格,深入挖掘“坚持胸怀天下”的生成逻辑,分析新征程继续坚持胸怀天下的实践要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坚持胸怀天下”的理论逻辑:筑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源

“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以及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提供了理论滋养。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坚持胸怀天下”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摆脱各自孤立发展状态,在普遍交往的推动下,整个世界逐步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体系化以来的历史,即整体世界的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了各个“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88。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引起社会分工,使得商品交换范围扩大,不同国家和民族贸易往来日益增多,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促使各个国家和民族日益连为一体,最终使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概念也是关于人类自由解放的“哲学范畴”,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2]87。社会主义革命需要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前提下,在全世界同时发生才可能取得胜利。因此,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2]307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坚持胸怀天下”提供理论滋养

纵观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理论,都体现了胸怀天下的博大情怀。1921 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的重要论断,指出我们改造中国不能只是着眼于中国本身,要关注整个世界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3]。邓小平同志在1979 年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到,我们所谓的四个现代化,“不但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也要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够恢复符合自己情况的地位,对人类作出比较多一点的贡献”[4]。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承诺:“在新的千年中,中华民族必将以自己新的灿烂成就,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5]江泽民同志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进一步塑造了中国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2005年,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回答了如何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6]。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7],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而不懈努力。“胸怀天下”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延续。

二、“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逻辑:涵养于中华民族千年之根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胸怀天下的民族。“胸怀天下”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价值理念,展现了中华民族“天下观”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基因。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情怀

《大学》提出关于君子自我修养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将“平天下”作为君子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孟子》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评判君子的重要道德标准。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担当精神。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注重家与国同构,民与邦共生,“天下一家”的价值理念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基因中。从“万国咸宁”“和实生物”“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到“计利当计天下利”“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气度,中国自古以来就推崇“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情怀,追求和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憧憬着全人类和合共生的世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吸收“民为邦本”“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等优秀文化,提出“和谐世界”“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为解决人类难题贡献智慧与力量。

(二)近代先进分子的“天下”愿景

近代以来,以洪秀全、康有为和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站在不同阶级的立场上,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天下观”。他们的构想虽然都未能实现,但对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探索正确的革命与建设道路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洪秀全的“均平”理念。洪秀全的“均平”是一种绝对主义的平均,“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以及“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虽然极具封建性,但它体现了农民阶级想要废除阶级与私有制,建立一个互敬互爱的平等和谐世界的愿望。其次是康有为的“大同世界”思想。一是消除国界,构建大同世界。康有为认为,国家的出现是人类一切灾难的主要根源,他主张破除国界,实行天下为公。二是消除差别,提倡人人平等。康有为主张废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建立一个“天赋人权”“人人独立自由”“男女平等”的大同社会,猛烈冲击了中国传统封建礼教思想。再次是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理想。“天下为公”是他思想理论代表“三民主义”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制度,即“民有、民治、民享”,国家为“人民所共有”,政治为“人民所共管”,国家利益为“人民所共享”,真正做到古人所说的“公天下”[8]。孙中山所勾画的蓝图成为当时许多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奠定了正确的价值方向。

三、“坚持胸怀天下”的实践逻辑: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实践之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得益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趋势、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条件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百年历程中也始终胸怀天下,在追求中国人民解放与幸福的同时也致力于全人类的解放与进步。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助推世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

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新纪元,也使救亡图存屡遭失败的中国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在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学习中,中国共产党孕育而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积极响应“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与世界各国共产党一起开展谋求人类解放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全民族以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内国际人士团结起来抗击日本法西斯。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不仅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部队,使日本无力北上与苏联作战,苏联得以在西线全力抗击德国;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也延缓了日军向南推进的计划,有力地支援了英美盟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历经28 年浴血奋战后,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也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又一次的世界性胜利,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中国实现民族独立的革命历程与经验,为全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也提供了借鉴。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援助反帝反霸权斗争

1950 年,毛泽东同志做出了派志愿军入朝作战的重大决定。抗美援朝战争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也极大地激励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反侵略斗争。20 世纪50 年代,周恩来同志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针,奠定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对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外交工作提供了借鉴。197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共同的胜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了世界政治大舞台,大大改变了联合国及安理会投票的意志和愿望,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保障广大亚非拉国家人民的正当权益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国际形势走向和平成为可能。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事业,创造了中国式奇迹,不仅为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提供了新的经验,也为经济发展持续低迷的世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1985 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揭示了世界面临的突出问题,“发展”揭示了世界历史的走向,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逐渐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其他组织成员带来巨大市场机遇的同时,也通过“促贸援助”“南南合作”等途径,帮助不发达国家提高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贸易的能力。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在积极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负责地履行大国义务,和各国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深化与贸易伙伴的经贸合作,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参与制定新的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为稳定世界经济、促进经济复苏作出重大贡献。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世界共同繁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站在人类发展新高度,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结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到“一带一路”倡议构想,从践行多边主义到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从抗击埃博拉病毒到也门撤侨行动,中国始终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全球发展。2020 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疫情中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未能独善其身,充分体现了全人类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的关系。疫情中,中国倡导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积极推动全球抗疫合作,中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如何走向现代化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难题。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探索,证明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模式是“多选”而不是“单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1]64。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共同富裕、物质与精神相协调、人与自然和合共生、和平发展,为人类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美好愿景。

四、新征程坚持胸怀天下的实践要求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胸怀天下者方可成大业。当前,我们已经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坚持胸怀天下,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自身的同时,也要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弘扬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视为天下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必须把人民视为天下,坚持人民至上。第一,深入群众,做到利为民所谋。一方面,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与群众亲身接触,了解群众的苦乐与需求,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在制定各项方针政策之前,一定要贯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工作原则,反映群众的需求,表达群众的诉求,为人民群众干实事。第二,审慎行使权力,做到权为民所用。首先,领导干部要敬畏人民、敬畏权力。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时,要充分认识到手中权力的神圣性,要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把权力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平台而非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其次,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在点子上、落到实处。领导干部应树立大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具备团结同志的能力、动员和组织群众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防范化解各项风险的能力。

(二)立足自身,以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为首要前提

“天下”是“祖国”与“世界”的统一,胸怀祖国是胸怀天下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首先要集中力量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使我国稳步向前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进而才能具备胸怀世界的实力和底气。胸怀祖国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坚持五个文明协调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事业是相辅相成的,要统筹推进,不能顾此失彼。第二,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必须一以贯之“四个全面”。在新发展阶段,在继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的同时,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两个大局”必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新发展理念指导改革创新,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提质。

(三)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公平与正义是当今国际关系的准则,民主与自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崇高目标。一方面,弘扬人类共同价值要以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前提。要正确看待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理解不同文明的内在价值,正确处理不同民族之间的分歧,增强不同民族之间合作理念与机制的包容性。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实现求同存异。文明交流中,要尊重各国发展路径和方向,反对文化霸权主义,警惕西方“普世价值”,努力为文明平等对话创造机会与平台,凝聚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

以合作共赢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第一,重视人类共同利益的建设,系牢维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进一步推动开放创新,实现包容发展;进一步推进对话交流,加强文明互鉴;进一步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实现共建共享;进一步尊重自然,建立绿色发展体系。第二,坚持共赢共享,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创新“一带一路”区域分工动力,发挥企业在区域分工中的作用,依托新产业,实现企业合理分工,推动沿线国家地区企业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第三,坚持多边主义原则,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话语权。积极践行多边主义,发挥联合国、WTO 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创新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协商模式,共同促进全球治理改革与建设。

五、结语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理论、历史与实践的三重逻辑充分证明,“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向世界作出的铿锵宣言,体现了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责任担当。要真正实现胸怀天下的愿望,单靠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努力,只能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要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大同社会,需要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要顺应历史进步潮流,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带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同时,也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而不懈努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胸怀中国共产党人类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胸怀军旅梦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胸怀 情怀 不曾忘怀
胸怀 情怀 不曾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