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2024-01-17 14:34郭懿天潜山市天柱山林场安徽潜山2463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3期
关键词:竹鞭低产毛竹

●郭懿天(潜山市天柱山林场 安徽 潜山 246300)

潜山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域内独特的湿润气候十分适合毛竹生长,毛竹占全部竹林面积的绝大部分,毛竹的栽培不仅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发展,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收入,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但毛竹低产林严格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通过砍灌、垦复、合理留笋养竹等复壮技术手段改造低产林,保障毛竹的正常生长,是每个林业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保证毛竹的正常生产、推动毛竹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毛竹低产林的成因

1.1 林地原因

毛竹的生长与土壤的养分、水分直接相关,一般笋用林宜选择海拔500 m以上的林地,最好向阳背风,土层深厚,以50 cm以上、土层肥沃、疏松砂质壤土为宜,而材用林海拔要在800 m以上,坡度不宜过大,30°以内为宜,土壤腐殖质层在25 cm以上,土壤pH 4.5~7为最佳。毛竹的生长对环境要求较低,但林地的环境过于恶劣则影响毛竹良好生长,如一些干燥、贫瘠的山地,其土壤性状、养分难以满足毛竹的生长需要,会导致毛竹产量下降,形成低产林。

1.2 经营原因

在毛竹生产过程中,要科学经营才能实现可持续化生产。但部分地区林农往往偏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竹林的经营投入,只重短期利益而缺少长期的经营规划,导致壮龄竹砍伐过度,整个竹林立竹度降低,老弱病竹相对增多,立竹变得稀疏,叶面指数变低,竹材产量和质量下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竹笋的需求量增大,大量采挖冬笋、孕笋,严重影响了竹笋生长所依赖的地下系统,导致竹鞭生长减慢,影响竹林结构,好笋被挖走,坏笋保留,最后形成低产出、低质量的竹林[1]。

1.3 管理原因

毛竹林的可持续生产需要科学的抚育管理,如果对林地不能进行细致管理,就会造成林地的生长环境恶化,影响毛竹的生长。一方面,不能适时对林地进行翻垦,土壤很容易出现板结,且透水性、通气性能变差,不利于毛竹的生长,导致毛竹发育不良。另一方面,对于土壤养分不足、土层较浅的毛竹林地,如果水肥供应不及时,也会导致毛竹因养分水分不足而生长缓慢,再加上如果除草不及时,导致杂灌杂草生长过旺,与毛竹进行水分养分争夺,抑制毛竹生长,使毛竹林分结构趋于老龄化,产出变低。此外,在毛竹的生长过程中易发生病虫害,如果防治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得当,毛竹病虫害严重,生长受到影响,导致大面积竹林产量衰退。

2 毛竹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2.1 改善竹林的立地条件

2.1.2 清林劈山对于毛竹低产林的改造,基本要经过3年连续的劈山砍灌,清理林地,才能达到满足毛竹丰产的生长条件,一般在每年的6~8月进行。主要内容是将竹林中的杂灌、杂草、地表的蕨类植物等全面砍除,同时对于一些9年以上的老龄毛竹、雪压竹、病虫竹、枯死竹等全面进行砍除,对于一些胸径6 cm以下的小毛竹也要适量砍伐,对于竹林中的一些窄冠型阔叶树幼树,也要进行适当砍伐,亩(约667 m2,下同)保留10~12株便可,其余伐除。通过以上措施对竹林林分结构进行调整,改善竹林的生态环境,提高透光通风性,同时也增加光照,提高地温,促进竹鞭生长,提高竹笋的发育。在劈山的同时,将竹林中的竹蔸、杂木蔸和石头挖出,然后再复土。劈山砍灌后,将伐除的大木、杂灌、老竹等运出竹林,对于一些细小的杂草、树枝及地表植物,在挖蔸复土的同时一同埋入地下,经过腐烂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利于毛竹生长。经过3年的连续清林劈山砍灌,竹林地的杂草杂灌会明显减少,以后可以每隔1年进行1次[2]。

2.1.2 垦复埋青适当地进行林地垦复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利于保墒、增强地温,促进竹鞭和竹笋发育。垦复要根据林地坡度决定垦复方式,坡度在15°以下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垦,深度在30~40 cm为宜;坡度在15°以上的林地可进行带状垦复,深度30 cm左右,可以隔年隔带垦复,基本3年内完成全林垦复。经过垦复翻耕,可将竹林内的树桩、老龄竹鞭、石块垃圾等杂物清理出林,同时将林中的一些坑穴填平,对于一些跳鞭进行深埋,能促进竹鞭的快速延长生长。在垦复时要注意对于根部的土壤要浅翻,避免伤竹,影响生长。为改善林地土壤肥力,在垦复翻耕后,可进行客土埋青,具体做法是将农作物秸秆、杂草、杂灌等青嫩植株平铺林地,然后用10 cm客土覆盖,保持土壤的湿润。也可以不埋,采用漫青的方式,即将杂灌杂草割倒,然后用农作物秸秆覆盖其上,埋青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等特点,同样能起到促进毛竹健壮成长的作用[3]。

2.1.3 合理施肥充足的养分是笋用林和材用林毛竹生长的必要条件,试验表明,每增产100 kg竹笋,需要尿素4.5 kg,过磷酸钙2.5 kg,氯化钾0.9 kg,而材用林需肥量则更多,所以在低产林改造过程中,合理施肥,保证毛竹营养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适当的肥料有利于提高毛竹合成能力,有利于营养积累,加速毛竹成材。对于笋用林,可以在春秋两季合理增施肥料。按氮、磷、钾22∶8∶15的比例亩施复合肥(氮磷钾含量≥45%)15 kg,如果是材用林或者是材笋两用林,则可亩施复合肥36 kg,施肥时可以采用沟施或穴施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蔸施。沟施时可沿坡开水平沟,沟深10 cm,宽20 cm,将肥均匀施入沟中,然后盖土即可。穴施要在毛竹干基部30 cm的上方开半月形沟,深20 cm,宽10 cm,同样在施肥后要及时盖土。蔸施时要将2年内的竹伐蔸内部节隔打通,将肥施入后填土。此外,还可进行竹腔施肥,此方法在实践中也有很好的效果,这种方法多应用于新竹,采用肥料多为BNP毛竹增产剂,在毛竹展叶期毛竹的干部适宜部位打洞,然后将肥液注入,肥液配制可采用100 mL原液兑水400 mL,株用量为5 mL[4]。

2.2 调整林分

2.2.1 封山管制为使毛竹健康生长,除改造技术措施外,要进行封山管制,禁止不合理地砍竹、挖笋行为,杜绝在林地自由放牧,避免对毛竹产生破坏。

2.2.2 科学伐竹低产林改造要科学伐竹,合理保留立竹度,调整竹龄结构,通过科学合理的伐竹,可有效提高毛竹利用率,达到抚育林地的效果。将毛竹低产林改造成材用林,将混交林改为毛竹纯林,立竹度为200~240株/亩,达到最佳合理标准,科学控制五度竹的生长量。如果改造成笋材两用林,立竹度为160~200株/亩,保持四度竹。如果改造成笋用林,则要保持三度竹,亩留200~240株毛竹,并且控制1、2、3年生竹各占30%,四度竹以上的保留10%。在砍竹时,要先进行标记,将不同年份的毛竹进行标号,然后再进行分类砍伐,以“砍小留大,砍老留壮,砍劣留优,砍密留疏”为原则进行伐竹,伐竹宜在冬季进行,伐竹时按大小年每2年进行一次砍伐,大年竹春前砍,小年竹秋后砍,尽可能将竹色暗黄、落叶竹齐地砍伐,伐后劈破或破蔸,加快伐后竹的腐烂[5]。

2.3 合理疏养

疏竹宜在立冬前进行,全部挖去立冬前萌发的冬笋,然后在穴内施足肥料,一般“冬至”到“清明”前的出笋可以进行疏挖。对于改造成材用林的,要将“清明”至“谷雨”间的春笋保留1/3,挖去全部末期笋。而对于改造成笋材两用林的,“清明”“谷雨”间的出笋要保留1/2。对于改造成笋用林的,春笋要保留1/3。对于小径林改成笋材两用林的,在整个出笋期都可以挖笋,亩留180株母竹,每年留新笋30~50株,并标记好新竹。

2.4 防病治虫

2.4.1 保护好生态在毛竹低产林改造过程中,做到对竹林内以及周边环境的生态保护,竹林内要适量保留一些窄冠的阔叶林和针叶林,与毛竹形成混交林,能有效阻断一些病虫害的传播,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毛竹林周边要多保留一些灌木以及其他混生树木,与边缘地带的一些植被形成保护层,减少病害发生概率。

2.4.2 病虫害防治

2.4.2.1 虫害防治常见虫害包括黄脊竹蝗、竹织叶野螟、竹笋夜蛾等。可采用5%溴氰菊酯、柴油、80%敌敌畏按1∶50∶1比例配制成油烟剂熏杀黄脊竹蝗;可采用黑光灯在此虫盛发期诱杀竹织叶野螟,也可用灭幼脲Ⅲ号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在幼虫期进行喷施,以达到灭杀效果;可用阿维菌素或苦烟乳油在出笋初期对竹笋夜蛾进行防治。

2.4.2.2 病害防治毛竹主要病害包括基腐病、枯梢病、锈病等。基腐病,4~5月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或稻瘟净等内吸杀菌剂在竹笋、竹干表面喷洒进行防治;枯梢病,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在新竹发枝放叶期喷洒防治,隔10 d再喷1次;锈病,可在林间喷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多菌灵等药物,每7 d喷1次,连喷3次可达到预防效果[6]。

3 总结

毛竹低产林的改造,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生产条件以及改造目的,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综合技术措施,改善林间环境,调整林分结构,科学施肥,合理伐竹,做好定量留养及病虫害防治,使毛竹健壮成长,实现低产林稳产高产的目标。

猜你喜欢
竹鞭低产毛竹
国家植物园(北园)6种箬竹属竹鞭生长调查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高节竹竹鞭空间分布及其数量特征
毛竹林竹鞭生长特征和空间结构的探地雷达无损探测*
节骨草和毛竹苗
成龄低产梨园改造丰产栽培技术
黄金刚竹竹鞭生长特征及地上部分生长指标相关性研究
低产“金丝4号”小枣密植园的改造
毛竹护笋养竹技术探讨
毛竹幼林四季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