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地区油菜水稻套种模式技术要点

2024-01-17 14:34周欣明吴泽泽刘玉龙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3期
关键词:叶期秧田底肥

●周欣明 吴泽泽 刘玉龙※

(1.湖南湘乡市虞唐镇人民政府 湖南 湘潭 411400;2.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 岳阳 414000)

油菜作为我国主要油料农作物,易于栽培管理,具备广泛的适应性,适合多地种植。油菜主要在冬春季节栽培,适合在冬闲耕地种植,不与水稻等其他主要农作物争地。湘潭位于湖南省中部地区,属于丘陵地带,亚热带气候,热量、雨水充足,全市有1.3万公顷耕地。其中冬闲田占主要部分,将冬闲田利用起来,将油菜与一季水稻套种,实行水稻、油菜一年两熟栽培模式,可充分利用当地光照、热能、土壤等资源,提高农田综合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益。本文对湘中地区油菜水稻套种模式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当地农民提供参考。

1 油菜种植

1.1 品种选择

由于是油稻套种模式,油菜需在水稻收获后移栽,在第二年水稻插秧前收获。湘中地区一季稻在10月初收获,第二年一季稻5月初播种,5月底移栽,直播田可在5月中旬播种,在4月底、5月初成熟收获。因此,油菜应选择10月中旬播种,4月中下旬成熟的适宜品种。

对于油菜品种选择,除需选择生育期合适的品种外,还需考虑选择优质的“双低”油菜品种,即菜籽中芥酸含量<5%,菜籽饼中硫粓含量<40 μmol/g[1];同时选择抗倒伏、抗耐菌核病品种,如“湘杂油518”“湘杂油631”“春云2号”等。

1.2 播种、移栽

如育苗移栽,则需在9月上旬或中旬播种,大田直播,则依前茬稻谷收获情况而定,可推迟到10月初播种。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晾晒,以提高种子活力及种子发芽率。育苗移栽苗床用种量为0.4 kg/667 m2,苗龄为30~40 d时移栽,油菜苗长至5~7片叶,大小苗分类移栽,以利于田间管理。带土双株移栽,当天起苗当天移栽[2]。移栽密度8000~10 000株/667 m2;大田直播用种量为0.25 kg/667 m2,可采用穴播,每穴播种3~5粒种子,密度为1.2万~1.5万穴/667 m2。

1.3 施肥

对于肥力水平中等的田块,一般油菜施肥量为氮肥15 kg/667 m2,磷肥5 kg/667 m2,钾肥6 kg/667 m2,硼肥1 kg/667 m2。根据油菜不同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特点,可将氮肥按底肥施50%、苗肥30%、薹肥20%,全部磷、钾、硼肥作底肥施用。在油菜直播或移栽前整地时,施入足量底肥。底肥可配施1000 kg/667 m2有机肥,增强土壤肥力水平,提供油菜苗期抗逆防冻水平[3]。

1.4 田间除草、间苗

育苗移栽田,油菜1叶1心期至3叶期,间苗定苗2~3次,做到除去小苗、弱苗、病苗,留下壮苗、好苗,去除密集苗、拥挤苗,使油菜苗较整齐一致,定苗以120~130株/m2为宜。直播田可在菜苗2叶期和4叶期各进行1次间苗、定苗;2叶期重点除去拥挤苗,4叶期根据大田密度除去多余菜苗、补充缺苗穴。除草,移栽大田在移栽苗成活后7~10 d,直播田在油菜5叶后,可选择60%丁草胺乳油75~120 mL/667 m2,加水45 kg均匀喷施。

1.5 病虫害防治

油菜需主要防治菌核病、油菜蚜虫、菜青虫等[3]。预防菌核病,可喷施多菌灵50 g/667 m2或50%菌核净100 g/667 m2。防治蚜虫,在油菜初花后可用3%啶虫脒乳油兑水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菜青虫,可用敌百虫粉剂50 g/667 m2兑水均匀喷施。

1.6 收获

当大田油菜80%角果4/5转成淡黄色,籽粒变为黑褐色时,即进入收获期。收割后,油菜需要及时堆垛、晾晒,以促进籽粒后熟。

2 水稻种植

2.1 品种选择

水稻应选5月中下旬播种,10月初成熟、收获的品种,还应考虑选择米质优良、抗性较好的品种。杂交水稻“C两优018”在湘中一般作为一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5 d,稻瘟病综合抗性3.4级,耐高温和耐低温能力强,出米率高,精米率71.4%,整精米率67.3%,透明度1级,垩白度3%,直链淀粉含量13.8%[4]。该品种适合水稻油菜套种种植模式。

2.2 秧田准备和播种

在油菜收割后,及时准备秧田播种。秧田需选择土壤肥力水平高、排灌水方便的田块;秧田与大田采用1∶15的移栽比率。每667 m2大田移栽用种量为1.5 kg[5]。播种前,可选择晴朗天气适当翻晒种子,提高种子活力[5];浸种催芽时先使用35~40℃温水加强氯精浸泡6 h,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预防苗期恶苗病[5]。将种子用水洗净,再用35~40℃温水浸泡6~8 h,沥干后使用湿润麻袋覆盖催芽10 h;观察种子催芽情况,用温水浸泡、起水沥干催芽反复2~3次[5]。

秧田施足基肥可提高秧苗品质,每667 m2田施100~200 kg农家肥、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25 kg[6],在水稻移栽前3 d,每667 m2秧田需施7.5 kg尿素作为“送嫁肥”[7]。在秧苗长至2叶1心上水前,秧田需重点防治鼠害。

2.3 移栽

秧龄25~28 d,秧苗5叶1心时可移栽,促低位分蘖成穗,提高成穗率。大田株行距以16.7 cm×26.7 cm,每穴2~3棵基本苗,1.5万穴/667 m2,做到基本苗数3万~4.5万株/667 m2。移栽后及时查苗,如有缺秧、死秧及时补秧[5];每667 m2有效穗达20万左右,应及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5]。

2.4 水肥管理

移栽后5~7 d,秧苗稳蔸后,结合水稻除草剂,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促进水稻快速返青、早生快发,同时防止杂草生长。幼穗分花期,观察水稻长势,看苗施肥;水稻抽穗、齐穗时,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氯化钾5 kg,作为促花保花肥,可提高水稻抗逆性,提高产量。

移栽时保持田间浅水,移栽后马上灌水,做到浅水移栽,深水活蔸[7]。施肥活蔸后可适当排水露田,促进禾苗根系生长。分蘖期,以浅水灌溉促分蘖、适时露田促生根为主,分蘖数足够时及时晒田,控制分蘖。孕穗抽穗期,应保持田间水分充足,做到“有水抽穗杨花”。灌浆期结实期,以湿润灌溉,干湿交替为主,养根保叶,提高水稻抗逆能力;防止脱水过早,确保穗基部灌浆充实,同时防止水稻早衰。收获前10 d开始断水晒田,保证顺利收割。

2.5 病虫害防治

水稻全生育期依据当地病虫测报,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5]。水稻前期主要防治白叶枯病、稻丛卷叶螟、二化螟。白叶枯病可在秧苗移栽前施用20%叶青双150 g/667 m2或3%克菌康30~60 g/667 m2进行防治;稻丛卷叶螟、二化螟可使用90%晶体敌百虫200 g/667 m2、50%杀虫螟乳油80 mL/667 m2兑水均匀喷施。后期重点防治稻飞虱和稻瘟病,稻飞虱可使用5%丁细氟虫腈20~30 mL/667 m2或 氯 胺 磷60~90 mL/667 m2,配合吡蚜酮·烯啶虫胺复配剂10 mL/667 m2兑水均匀喷施。稻瘟病以防治为主,播种前施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拌种消毒,破口期可施用7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 g/667 m2,防治水稻稻瘟病。

2.6 收获

稻谷收割应根据稻谷成熟度及油菜移栽或直播时间决定。过早收割影响稻谷产量及米质,收割较晚则影响油菜移栽或直播。要在稻谷谷粒饱满并95%变黄时,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收获[5]。收获后及时晾晒干,水分控制在13%以内,以防稻谷怄坏;晒干后及时入库储存。

3 总结

在基本不影响水稻种植的情况下,种植油菜可充分利用冬闲田,提高了热量、水源、土地利用率,在不影响第二年水稻种植的同时,每667 m2田地可使农民增收300~400元。油菜收割后的枝梗回田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同时还可减少田间病虫害发生。综上油菜、水稻套种是适合大面积推广的种植技术。

猜你喜欢
叶期秧田底肥
“建昌红香芋”养分吸收分配特征分析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感怀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
玉草迅克
水稻机插秧育秧须选好秧田
30%氰草·莠去津悬乳剂与30%磺草·莠去津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底肥高效施用把握四方面
不同时期施用多效唑对小麦的化控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