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焦虑及其教学回应

2024-01-19 03:58刘向东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2期

收稿日期:2023-03-21                                                          修回日期:2023-06-17

作者简介:刘向东,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重点项目“一流本科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体制机制构建研究”(2019JSJG050);苏州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培育项目“新文科背景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摘    要:在当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以下简称“人文社科”)专业教学中,教学悬浮问题与大学生的知识焦虑并存。既有研究的文化批判思路与技术主义思路,因忽略对大学生知识焦虑缘起的探究,而未能完全实现教学改革与知识焦虑消解的有效对接。田野研究发现,教学悬浮发生机制是既有教学模式把当代大学生的知识需求作为静态变量处理,未能在现代社会变迁中认知知识焦虑背后的知识生产能力的匮乏,导致知识传输与能力需求错位。面对大学生的知识焦虑,人文社科专业课教师应当构建研究型课堂,转换课堂教学思维,在教学中嵌入式地锻炼学生社会科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面对复杂社会的自我生产知识的能力,进而克服教学悬浮问题。

关键词:教学悬浮;知识焦虑;复杂社会;知识生产;研究型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2-0001-04

一、引言

当前,在大学人文社科专业教学中,一种现象愈发明显:一方面课堂教学效果差,“低头族”现象严重,学生抱怨课堂没有吸引力、学的知识没有用,教师则抱怨学生不听课、不爱学习;另一方面,毕业生及在校大学生的知识付费情况愈发凸显。2020年,88.8%的中国在线学习用户购买过付费产品,46.8%的用户每月花费500~2 000元用于购买付费产品,82.0%的用户认为其购买的知识付费产品比较符合或完全符合预期[1]。在校大学生和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主要购买群体之一,仅在校大学生中就有75%的学生购买过在线知识服务,且购买的知识服务类型不仅是各种资格考试实用产品,还包含大量专业课内容[2]。为什么大学生不在课堂上学习,反而转向知识付费获取所需知识呢?这种教学悬浮与知识付费繁荣的悖论该如何解释呢?

二、研究述评

针对这一现象,学术界存在文化批判和技术主义两种分析视角。文化批判视角认为,巨变时代宏观社会经济利益分化及其运行机制导致大学生个体的地位焦虑和个体理性变化[3]。大学生的“精致利己主义”等“非常态”的社会行为和精神样态愈发严重[4],他们过于关注知识的工具价值,对人文性、基础性知识丧失兴趣。但在知识付费面前,这种判断很难成立,因为很多人文性和理论性强的知识付费服务事实上很受大学生欢迎。此外,既然大学生的焦虑是由宏观社会变迁引起的,而关注宏观社会变迁本就是人文社科专业知识生产逻辑之一,那么,为什么人文社科专业教学不能吸引焦虑的大学生呢?仔细审视发现,這一视角存在逻辑上的跳跃:过早对大学生行为进行价值批判,但未对大学生知识焦虑本身进行分析,未深入检视既有人文性与理论性大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这种对微观心理的宏观结构的社会学探究,导致在对策上只能静候宏观结构的优化,进而有一种悲观主义底色。

技术主义视角试图分析互联网时代,如社交媒体等对课堂教学的冲击[5],认为学生是被手机和互联网影响

的,课堂成为争夺注意力的“战场”。由此而产生的对策必然是通过限制课堂社交媒体使用,或把网络技术主动引进课堂,通过新的教学设计[6],在教室空间内进行技术革命,进而“翻转课堂”[7]。但技术主义路线已推行多年,而教学悬浮问题依然凸显,且大学生知识付费现象方兴未艾。这说明技术主义路线并没有从根本上回应这一悖论,其原因或许在于技术主义路线预设了既有课堂教学内容本身不存在问题,更应该关注的是教学方法。但是学生放弃课堂转向知识付费,关键就在于知识付费平台提供的内容。所以,对问题的讨论首先还是应该关注大学课堂应该给学生提供什么,而不是如何提供的问题。

三、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文章研究的问题是大学生的知识焦虑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现有人文社科专业教学与大学生的知识焦虑存在错位?大学课堂教学为何没有有效回应?教育是教与学的关系,因此要同时关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教与学本身也是一个过程,因此要对大学生在校学习及毕业之后的知识焦虑进行过程性观察。

基于此,在学术界既有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文章侧重采用田野调查的质性研究方法,具体包括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文章选取的田野点是长三角Y大学Z学院。Y大学是长三角地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其中,Z学院涉及管理学、法学、哲学三大专业门类,是一个典型的人文社科类学院。通过分层抽样,在Z学院在校的和最近四年内毕业的本科生中抽取24名大学生,对在校大学生的在校学习及毕业生的毕业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和访谈;同时,选择3个专业的9位授课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对其教学过程进行参与式观察。对在校及毕业的大学生的访谈主题是课堂学习状况与知识付费学习情况;对授课教师的访谈和教学现场观察内容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知识需求的认知、教学过程中知识传输内容和方法等。

四、焦虑缘起:社会快速变迁中的知识焦虑与能力匮乏

(一)知识付费结构与学习能力匮乏

调研发现,Y大学Z学院的在校及毕业的大学生的知识付费现象愈发普遍,24名受访大学生都有购买知识服务的经历,每年开销为300~3 000元,且随着年级及毕业时间的增长,购买的频次和额度越大。在付费内容上,各类型资格考试,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办公软件学习等,以及资料查询,如百度文库等是普遍选择,这与既有调查研究基本一致[8]。除此之外,国内外大学的专业在线教育课程、国内外各大网站提供的各类型人文类课程等,如“一席”所提供的“爱情课”“电影课”,还有很多关于社会现实议题的付费课程,如有关性别与职场、婚姻与家庭、心理健康等内容,也越来越受大学生欢迎,其中,诸多心理课程尤其受追捧。此外还包括线下付费的知识学习,如音乐、绘画欣赏、书店付费讲座沙龙等。

当进一步追问为什么选择这些付费知识服务时,大学生都表示自己有很强的知识焦虑。对于应对就业和职业的技能型知识付费,调研中很多大学生表示最初是想自学,但是“发现自己眼高手低,并不知道如何学习,如何有效收集资料,所以只能到网上买课程,或者报班”(访谈编码:S230303)(文章中所有访谈编码均来自访谈记录)。与此同时他们发现,这种技能型的知识学习不能间断,而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新型技术或者流行的技能都需要学习,因此也只能不停付费“充电”。而这本身就是一种焦虑:不学习,尤其是不能通过付费学习高效掌握此类型技能,似乎就意味着被职场淘汰,被内卷化的社会淘汰。正如一个毕业生所言:“买课学习本身也成为一种姿态和自我安慰”(访谈编码:S230313)。

在追问非技能知识付费学习的原因时,无论是在校大学生还是毕业的大学生都强调“做人很难,很迷茫”。这种迷茫分为两种,一种是“认识不清”的焦虑,希望通过付费学习认识自我、工作及社会是什么,也就是大学生对自身的现实处境,以及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和激烈竞争的职场并没有清楚的认知,“看不懂这个世界” (访谈编码:

S230307)。另一種是“不知如何做选择”,在具体的抉择场景中,如毕业选择、职业选择、谈恋爱,以及面对即将或正在展开的社会生活、职业生涯与家庭生活等,有很多道德困惑,并不知道该怎么做,希望通过精品的付费课程寻求答案。这里更多的是在面对职业生涯、生命历程与社会变迁时,自身学习能力的匮乏所带来的恐慌与焦虑。

(二)知识焦虑:社会结构根源与能力需求指向

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学生知识焦虑源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压缩型现代化和快速城市化。其一,从社会变迁角度而言,压缩型现代化带来社会的整体性知识匮乏[9]。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速度还是规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空前的,是一种典型的压缩型现代化。相对于传统社会知识体系的代际有效传递,当下个体不得不面对社会结构持续性的快速变迁,所有人都要不停地再社会化,习得全新的生存与发展知识体系,大学生也不例外。典型表现就是大学期间学习的专业领域,很快就发生了知识迭代,需要重新学习。如何快速认知新事物,掌握新知识,成为一种新常态。

其二,从个人生命历程角度而言,大学生处在社会化关键阶段,本身就伴随着成长的焦虑。在当下社会巨变中,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习、职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以及来自家庭发展的代际压力。这些扑面而来的结构性压力在中国社会变迁中也是首次出现,必然会增强大学生对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的急迫感。

其三,从社会支持体系角度而言,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异地读书、就业,空间上与家庭隔离,而压缩型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所需要处理的个体事务和社会境况是他们的父辈未曾经历的,代际之间存在知识上的阻隔。在面对社会认知与个体道德的抉择困境时,除了部分物质帮助外,多数家庭很难为大学生的重大抉择做出太多实际帮助。

社会结构变迁是客观的宏大事实,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问,当下大学人文社科专业教学能否锻炼大学生面对未来复杂变迁社会进行自我生产知识的能力,能否锻炼大学生“复杂变革社会的真实透视能力”及“复杂道德情景的道德推理能力”,回应“认识不清”的焦虑和不知如何选择的焦虑。

五、教—学调适错位:技术化与理论化的误区

(一)围绕注意力争夺展开的技术化调适

访谈发现,Z学院教师注意到了教学悬浮问题。访谈中有3位教师认为,“大学生课堂听课效率不高主要是因为课堂上滥用手机、电脑等,注意力被互联网所吸引”。因此,教师要求大学生课堂上不能使用手机或者电脑。但部分教师认为,“电脑、手机就是个工具,是中性的,用得好可以改变教学效果”(访谈编码:TA230309)。比如,配合学校翻转课堂的倡议,利用生动灵活的PPT、微信小程序进行匿名投票和网上测试,把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大学生,鼓励大学生主动学习。这两种策略手段相反,但都是在课堂中争夺大学生的注意力。

访谈发现,教师适当运用互联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思考。但很多大学生对翻转课堂效果并不满意,表示“虽然看着很好玩,但是收获很少”,甚至认为,“翻转课堂是老师偷懒放羊,让学生自己学习”(访谈编码:S230315)。至于禁止课堂使用手机或电脑,大学生认为,

“禁止是不可能的。现在上课做电子笔记更为方便,且听课过程中及时利用互联网补充相关学习知识也很重要”。事实上,禁止使用的课堂,前几次课大学生会配合一下,接下来还是正常使用。

(二)围绕专业化知识展开的理论化教学

Z学院部分青年教师以加强课堂教学内容理论化来回应教学悬浮问题。近几年,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Z学院招聘了近40位具备更系统学术训练的海内外青年博士。他们认为,教学悬浮问题根源在于既有课堂科学化和专业化程度低,知识含量低,并认为凭借自己系统化的专业学术训练及充沛的精力和热情,可以打造高学术知识含量的课堂,激发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求知热情。但访谈发现,虽然青年教师备课、上课都极为认真,但除少数对专业知识感兴趣的大学生外,其他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没有明显变化。此外,面对部分大学生“听不懂”,为了对理论知识进行充分阐释,青年教师反而开始“满堂灌”,导致教学效果和教学测评不理想。比如,访谈中一位青年教师表示,“现在的学生,和我们不一样,时代变了,他们太功利化,只在乎绩点” (访谈编码:TF230218)。

进一步访谈发现,这些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往往下意识以大学时代一心追求学术的自己来想象课堂上的大学生,而没有考虑大学生正在面对的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社会生存焦虑,自然也忽略了专业理论知识与大学生面对的复杂社会实践之间的关联性。访谈中学生提到,“教师一再强调过于焦虑会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好像只有追求纯粹理论知识是值得推崇的,而自己的焦虑则比较肤浅、虚假”。面对这种课堂,大学生往往感觉很累,不是学习动力不足,而是自身的需求没有得到回应,知识焦虑背后的能力焦虑也被忽视。

六、错位矫正:课堂教学思维转换与课堂再建设

快速变迁的复杂社会导致大学生产生知识焦虑,而当下大学人文社科专业重知识灌输轻能力锻炼的课堂教学则错失了对大学生知识焦虑背后诸多能力匮乏的回应。但逻辑上,大学人文社科专业的知识属性决定了其课堂是完全可以训练大学生的诸多自我知识生产能力的。

(一)人文社科专业知识属性与大学生知识焦虑内在契合

人文社科专业知识可大致分为关于社会经验认知的实证知识和关于道德伦理认知的伦理知识两类。这些知识本身就是為了帮助人们透视复杂的现代社会的运转逻辑,以及帮助人们在复杂的道德抉择场景中把握自己的伦理选择尺度。理论知识是静态的,因此,大学课堂就要训练大学生在一个复杂且快速变迁的社会环境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大学人文社科专业教学能否培养大学生在复杂变迁社会中自主生产伦理性与经验性知识的能力?答案是能。因为现代社会中这种知识生产主体之一就是大学,而相关的学术研究是人文社科专业存在的根基。大学人文社科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就是面对社会生产伦理性与经验性知识的能力,这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规范研究对应的是如何进行道德推理的问题,经验研究对应的是如何探究社会事实的问题,这两种学术研究方法也是现有相应专业知识理论生产的基本路径。因此,如果大学课堂不仅是一个传播既有伦理性与经验性知识体系的空间,而且能变成一个引导学生锻炼学术能力,也就是面对社会生产伦理性与经验性知识的能力,那么,这将是对当下压缩型现代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个体身上的知识焦虑与能力匮乏的最佳回应。

因此,在人文社科专业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悬浮问题,更要关注大学生的知识焦虑及其所匮乏的能力类型,让学生观摩、锻炼和习得一定的人文社科学术能力。如此一来,那些追求学术的大学生自然可以继续深造,而决定走出校园就业的大学生同样可以持有人文社科学术能力这一“武器”,面对复杂社会变迁进行自我知识生产,面对复杂的道德抉择透视现实、做好抉择。此时,问题的关键就变成教师能否意识到这两个知识生产方法范式与大学生“面对复杂社会的知识生产能力”的契合性,以及是否能够在教学中将相关的知识生产过程有效展示给大学生,指导大学生做关于复杂社会知识生产的实验,而这就要求教师对现有课堂教学思维进行转化。

(二)教学思维转换:从知识灌输到知识生产练习

面对大学生的知识焦虑,教师应把课堂转化为训练大学生面对复杂社会的知识生产能力的平台。教师应在专业基础知识传播过程中向大学生展示自己的科研能力,并引导大学生进行同类型知识的训练,提升大学生应对复杂社会变迁的自我知识生产能力。

1.控制选项,设置议题,把教学知识点与大学生个体焦虑关联,激发学习动力。人文社科专业本就是面向社会与人的知识生产的积累,因此,教师可以把专业理论与时事热点及大学生成长经历的契合点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实现专业理论知识、课堂教学设计与大学生个体焦虑的结合,展示人文社科专业知识体系对社会与人的关照属性。

2.控制议程,建构平台,按照研究过程引导大学生学会在面对困惑时进行有效提问和科学论证。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既有的学术知识,在讨论中引导大学生甄别和学习如何针对事实问题、规范问题进行发问,如何寻求具有经验可证伪或者道德可证伪的证据,如何进行符合逻辑的论证,以及如何对另一种观点进行有效的甄别和回应,引导大学生参与相关议题思考,训练大学生发问与论证能力。让大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主体性,并不是放弃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而是要求教师能够控制课堂进程,让大学生参与讨论,进行辩论,训练逻辑思维。

3.控制结果,激励论证,激励大学生主动进行自我训练。教师可以通过评价考核来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并按照规则进行有效的讨论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平时分的标准、大学生思辨能力学习情况的标准量化,既要鼓励大学生参与,更要鼓励大学生理解、运用和批判相应理论,鼓励大学生按照发问、论证的逻辑进行相关议题的讨论。因此,教师可以给高质量的参与赋予更高的分数权重,并对高质量的参与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进而激发大学生的成就感,促使其做好示范。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田野研究发现,面对当下大学人文社科专业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悬浮与知识付费的悖论,存在于学术界和教学实践中的文化批判视角和技术主义视角,因忽略了对大学生知识焦虑发生机制的社会结构根源的分析,而无法有效识别和厘清当下人文社科专业大学生面对复杂社会的知识生产能力匮乏的焦虑。基于此,大学人文社科专业教师应主动建设研究型课堂,发挥其本身所具备的复杂社会的研究能力,通过教学思维转换,把大学课堂转化为知识生产能力的训练平台。

参考文献:

[1]  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R/

OL].(2021-03-20)[2023-03-10]. https://www.iimedia.

cn/c400/76060.html.

[2]  陈雷,强成文,张艳萍.繁荣与隐忧:大学生知识付费

行为调查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3):60-66.

[3]  方长春.利益分化视角下大学生“非常态”社会行为

和精神样态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22(4):39-

47;209.

[4]  焦迎娜,苏春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亟待关注的

当代青年群体[J].中国青年研究,2019(3):91-96;79.

[5]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

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

(1):58-64.

[6]  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7]  孙会荟.翻转课堂模式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

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75(11):73-75.

[8]  吴佳欣,陆沁怡,丁笑韵,等.大学生知识付费产品消

费行为分析[J].中国市场,2021(17):4-8.

[9]  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M].阎嘉,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2013:300.

■ 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