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十大特色产业园区

2024-01-19 03:19
新西部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产业园园区企业

本刊编辑部

2022年8月,随着《秦创原总窗口特色产业园区布局总体方案》发布,西咸新区规划布局的十大特色产业园区正式对外亮相。按照规划,西咸新区将重点打造光伏、氢能、智能网联汽车三条主导产业链,打造新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临空经济、自动驾驶汽车、大健康七大产业集群,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数控机床、现代金融等N个特色产业。十大特色产业园区分布于各个新城,不同园区通过不同的特色产业定位,形成差异化发展的同时形成产业间的聚集效应。

沣东先进制造产业园

沣东先进制造产业园是一个以科技创新、智慧转型为赋能,以“智能制造、智慧研发、智网服务”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园区。半小时车程可达机场,15分钟内可达高铁站,距西安绕城高速西咸出入口仅1公里,接驳6条高速公路,公共交通纵横交替……西咸新区·沣东先进制造产业园,西接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东临西三环,是沣东新城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阵地。

园区构建以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医药大健康、互联网新零售为特色的“2+2”现代产业体系。致力于打造集总部、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先进制造产业园区和科技创新与智能制造集中区,目前已入驻企业200家,其中规上企业102家、世界500强企业3家、中国500强企业7家、专精特新企业7家。

在同力重工西坡基地生产车间,一辆辆特种车辆车灯闪烁驶出生产线。在这里,每12分钟就有一台产品下线发往世界各地的矿山工地。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非公路自卸车行业的开创者和领军企业,产品出口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越南、缅甸、刚果、伊朗等多个国家。

“西咸新区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但帮我们解决了产学研合作方面的难题,还为企业产品升级提供了项目申报、合同签订、资金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同力重工负责人介绍说,“正是政企精诚合作,让我们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等环节不断突破,实现了TLH130甲醇混动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在行业内率先进入市场。”

离同力重工不远处,盒马西北供应链运营中心已建成的常温标品仓内,一排排蓝色货架上,货物被码放得整整齐齐。该中心占地265亩,全面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最先进的综合型供应链运营中心。

今年6月初投产的日立能源电能质量产品西安制造基地,则是世界500强企业日立能源在全球最大的电力电容器制造基地,国内首条干式直流电容器生产线正在这里高速运转……

近年来,沣东新城通过提升服务效能、创优发展环境,做强工作机制、做优企业帮扶,吸引了一大批技术水平高、规模效应好、产业带动强的优质项目。以同力重工、日立能源、太合智能钻探等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企业,和以英孚瑞科技、砺芯慧感、华山路桥、盒马鲜生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生产服务、现代流通及新零售企业在园区相继落地,正逐步构建起支柱产业汇集、配套企业聚集的良性发展生态,夯实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底座。

智能化是陕西制造业在“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沣东新城正全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加快产业能级提升。沣东先进制造产业园内众多企业、众创载体、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也在持续发力,通过超级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创新,赋能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动力”。

入驻园区的西安市北得龙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专业金属材料仓储加工配送、精密钣金零件加工和制品加工企业。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北得龙金属借力数字化平台,积极谋划智能化生产布局:一方面开展高性能不锈钢金属件自动焊接技术研发等多个科研项目,并已拥有国家专利30余项;另一方面实施设备改造,通过先进的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备联网,建成智能立体仓库、MES智慧工厂,实现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物流到销售与服务的整个供应链数据管理。

万威制造智能工厂通过引入机器视觉测量技术、机器人协同工作系统、智能仓储系统等,建成高精密五轴加工中心,实现金属切削刀具的大规模定制生产。西安万威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同刚说:“智能工厂投产之后,我们基于AR技术开发的航空人机协作智能装配平台、MEMS传感器智能刀具、大数据试验室等新技术、新平台,可以更高效地助推公司扩产扩能。”

即将竣工的陕西数字医药产业园,还将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数字化单体立体仓库,带动陕西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加速陕西生物医药产业数智化转型。

走进位于秦创原(沣东)创智云谷的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有序调试涂胶机、光刻机等设备,在千级净化车间里,全自动激光调阻机开足马力生产薄膜铂电阻传感器芯体……

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政策支持下,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罗剑团队科研成果不到一年就孵化出了这个国内首家量产薄膜温度传感器的企业,并建成了我国首条覆盖常温、超低温、超高温薄膜温度敏感芯片自动化生产线。罗剑介绍:“該项目填补了我国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国产化空白。产业化落地应用后,可改变我国关键核心芯片高度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另一栋楼里,由西安理工大学米天健团队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陕西金信天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超精密加工及抛光工艺,而这项技术正是我国亟待突破的“卡脖子”技术之一。

“我们一直筹谋进一步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秦创原加速了这一转化过程。”米天健说,入驻秦创原后他们先后获得了创业启动资金、享受三年厂房租金减免,还有来自科技经纪人从“技术端”到“市场端”的贴心服务。目前,公司已建成十余条生产线,去年营业额达到4500万元,预计三年内总产值可达5亿元。

今年4月,包含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基地、综合办公区、孵化中心等功能区域的西安蜂鸟中试基地正式运营,更为沣东先进制造产业园创新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基地将瞄准区域内主导产业,聚集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以“项目专家+工程师+创新资源+产业资源”的方式,快速实现科技成果到产品的转化,打通“两链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构建完善的科创生态。预计三年内将为120个企业和项目提供优质中试服务,带动产值1.45亿。

在秦创原创新、产业、资金、人才“四链”融合的科创生态体系支撑下,越来越多像砺芯慧感、金信天钛这样的科创企业在这里迈上了发展快车道。2022年,园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4家、科技成果转化企业29家,培育瞪羚企业4家,入选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4支,纳入秦创原平台的科创载体4个,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

沣东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园

沣东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园以打造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区,西北地区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集区为目标,加快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累计引入企业近500家,包括世界500强17家、中国500强19家,落地11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6家地市飞地孵化器,产业人口2万余人。

西安地铁5号线、16号线穿行而过,西安西站紧邻园区,22条公交线路、6条通勤线路和沣东快线1号线、DD巴士共同满足企业员工和群众出行需求,西安国际足球中心、西安欢乐谷等各类配套一应俱全……

“每天早上我都会来这里跑步,让身体以较完美的状态应对一天的工作。”在协同创新港上班的王刚有晨跑习惯,他说,园区对面的城市绿廊犹如天然氧吧,郁郁葱葱,在这里运动对身体大有好处。

跑步、踢球、打乒乓……“十分钟运动圈”仅是科统区丰富配套设施的一部分。“我们还引入了配套餐饮、托幼机构、商超便利、书吧等40余家多元化服务业态,并整合专业服务资源,为入驻企业和员工提供更舒适的休闲体验和生活配套,”沣东新城科统区招商运营部贠敬妮介绍。

园区还成立了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综合服务中心,搭建仪器共享、智算中心、技术服务等一站式平台,从科技金融、科技居间、法务咨询、政策兑现等方面打造“线上+线下”科创服务新生态,通过靠前服务、精准对接,不断优化助企服务,为创业创新提供保障。

在沣东新城,科技经纪人、助企联络员等服务队伍织密惠企服务一张网,为示范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

西安恒瑞丰电气有限公司落户科统区后,科技经纪人多次上门服务帮助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助企联络员们则组织“公租房及人才公寓咨询对接会”,帮助企业解决员工住房问题;当好金融服务“辅导员”,协助企业申报贷款贴息政策解决发展所需资金;帮助企业引进专业人才……

不久前,西咸新区入区企业视源股份(CVTE)作为全国优秀企业代表,受邀参加了央视综合频道《大国品牌》栏目举办的“大国品牌510中国品牌日品牌创想”活动,彰显中国品牌新力量。

2022年6月,视源股份西北总部在沣东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园开园,青松光电作为其控股子公司同步入驻,并在园区内设立全国唯一的运营、结算及管理中心。入驻当年,青松光电即先后入选陕西省瞪羚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年营收同比增长超20%;视源股份以40.7%的销额市占率在国内LED一体机市场中遥遥领先;还于近日入选陕西省重点产业链第二批链主企业名单。

像视源股份这样在行业细分领域成为行业领军、科技创新代表的企业,在这个园区还有许多。

“入驻园区后,我们不仅快速引入了大型设备,还借助沣东智算中心为实验室提供HPC集群计算、存储服务。通过一系列孵化加速,浩瑞基因在成立初期就成为全国领先的三代测序平台。”西安浩瑞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说。

浩瑞基因的快速发展,既是沣东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园聚焦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生动示范,也让更多人看到了西咸新区的产业发展动力。作为秦创原总窗口十大特色产业园区之一,沣东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园按照新区“3+7+N”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自身实际确立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以智能传感、生命健康为特色的“2+2”的产业发展方向。

如今,随着航空工业自控所、中船泛华、中航思微等一批世界500強和中国500强企业,以及SGS集团、必维集团、中国信通院、软通动力、盛弘电气、汇川技术等龙头企业的相继入驻,行业领军企业及上下游配套龙头企业加速聚集,沣东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园已逐步形成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相互融合的区域先进产业新高地。

在省、市及新区各级政策和资金加持下,沣东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园聚集各地市、重点院校、科研院所等省内优质科创资源,搭建立体联动创新孵化体系,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在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内协同联动。目前,总基地建设工作已由“势”转“能”,落地了榆林、商洛等6家地市飞地孵化器,西工大、西电等11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余个,并形成多个创新案例,“创新聚合”效应初步显现。

此外,沣东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园还持续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成果,解决高校科技成果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的难题。同样来自陕科大,张方晖新型显示团队利用三项改革成果解锁相关专利50余个,在总基地成立了公司,开展产品研发、小试中试,仅成立一年产值就达2000万以上。

沣西人工智能产业园

沣西人工智能产业园位于渭河之滨、创新港南部,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建管等领域形成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着力建设秦创原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创新示范区,打造产城融合、四链融合、协同创新、碳达峰碳中和创新型产业园区。目前秦川机床高档工业母机创新基地、三一西安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已落地,并在装配式建筑与建筑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半导体、先进电子元器件及新能源储能等方面开展自主研发和创新。预计到2025年,园区将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左右。

在距连霍高速咸阳南出口500米处,位于沣西人工智能产业园内的安博西安沣西物流中心,货车驶进驶出,络绎不绝。5分钟车程到达连霍高速和临兴高速出入口,30分钟可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站等重要交通枢纽,西安地铁5号线直达园区北部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20公里半径范围内覆盖西安、咸阳两市主城区。

便捷的交通讓物流运输等交通依赖型企业选择这里,而优越的营商环境,则让更多企业坚定了扎根园区的信心。“我们选择了拿地动土‘十日结审批模式,没想到10个工作日后真的就可以动土开建了”。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原本需要2至3个月才能完成,联东U谷·沣西科创中心只用了10个工作日就一次性办结,项目前期负责人景娜惊喜地说:“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开工,给足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围绕秦创原总窗口建设,西咸新区和沣西新城相继推出了企业落户“见面礼”、奖励贡献“见产礼”、鼓励进步“见效礼”,同时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宽惠民利企渠道、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能,打造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吸引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沣西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展中心负责人说:“我们专门成立了投资服务组,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全力支持企业、科研项目技术攻关,加速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聚焦半导体、数控机床和人工智能三大主导产业,沣西人工智能产业园规划建设秦创原生态科创岛、江渡科创方舟、创新生态城等6个科创小镇,从创新平台建设、未来产业布局、人才引进培育、创新生态营造等方面发力,精心筑巢引凤。

园区北部以人工智能为主导产业,分产业孵化、研发办公、服务配套三个板块,规划建设260余万平方米高品质空间载体,布局有研发中试、商务办公、会议展览、公寓住宅及文体休闲等弹性功能业态。其中的秦创原生态科创岛,规划面积2266亩,主要发展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主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机器人、物联网等多个相关产业的创新集聚区。这里距离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仅600米,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这两所双一流高校无缝衔接,目前一期主体已全部完工。

南部三个板块主要为产业承接区,规划用地5000余亩,以智能制造、中试加速、创新应用为主,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半导体等核心产业。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园区配备了人才房、公租房、人才公寓等居住保障,建设了公共活动中心,周边还规划了优质教育资源、医疗服务、文体空间、商业设施等,全力打造高质量15分钟工作生活圈,以及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园区。

沣西人工智能产业园中占地284亩的三一西安产业园,由中国最大、全球工程机械三强和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三一集团投资建设。项目投资30亿元,涵盖装配式建筑、工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三大板块,目前总产值已达7亿元,纳税超过5000万元。其中,装配式建筑区域总部自主研发的SPCS结构已成为行业标准,树根互联已连续两年入选工信部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不远处的秦川集团高档工业母机创新基地,是秦川集团构建的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于一体的重点项目,投用后将助力我国实现高端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产业化、智能制造及系统集成产业化,有效解决国内工业母机技术难题。目前基地正在进行装修,预计今年四季度即可投运。

“我们将充分发挥秦川集团‘链主企业及三一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借助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的科创优势,招引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研发生产型企业,加快育链、补链、延链、强链,加速产业集群布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沣西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展中心负责人说。

沣西数字经济产业园

沣西数字经济产业园依托秦创原总窗口,着力构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打造西部数字经济创新的样板示范。

沣西数字经济产业园占地面积6.7平方公里,西至咸户路、东至沣柳路,位于统一路与开元路之间。园区周边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等公共设施配备齐全,湿地、公园绿意盎然。

园区聚焦数字经济,统筹发挥国家级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国家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试点优势和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功能,加快数字经济领域高端研发机构、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服务等相关企业高度集聚,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目前,这里聚集了以源杰半导体、爱生无人机等为代表的一批重点企业,其中“五上”企业187家。

走进园区中部的中国电信云计算(陕西)基地,一栋综合楼和两栋IDC大楼赫然眼前。2号楼内,业务机房、电力机房、冷冻水机房、柴油发电机房里不同的“大块头”协调运作,配合“默契”。作为中国电信云计算服务体系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云计算八大核心节点之一,该基地集互联网数据中心、灾备中心、云呼叫中心和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中心于一体,是西北最大的云数据信息交换中心。目前已经投用的一期工程主要运营互联网数据中心、呼叫中心、云计算三大业务,与党政机关以及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华为等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支撑着雪亮工程、交警云、医疗云、扶贫云、教育云等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四大运营商数据中心占地56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100万平米;陕西空天超算中心的运算能力为1PFlops,即每秒进行1000万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相当于3000多台配置了高性能四核处理器的计算机高效协同工作,比最初设想的算力扩大了5倍。”沣西数字经济产业园发展中心主任蔡昊黎介绍,在打造稳定、安全、可靠、绿色的数据中心与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平台的基础上,园区还引进了源杰半导体生产基地、商汤科技西安研究院、酷哇机器人等关键产业项目,夯实数字“底座”,在沣西新城形成了自动驾驶小巴、无人清扫车、农业无人车等“无人应用场景”。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成,园区的数字动力加速释放,为产业链赋能开辟了经济发展新空间。

位于西部云谷一期的西安摩根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新技术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得知陕西空天超算中心落户沣西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消息后,很快就建立了合作。公司首席科学家包劲青说,“与陕西空天超算中心的合作,让我们不必再建算力中心也能提升科研能力,业务进展更快、更强。”

与数字经济融合,能够有效帮助各个行业降本增效。依托产业数字化,传统农业也同样能守正创新。

“以前人工喷洒农药时,重复喷洒、漏喷比较严重,农业无人车解决了这些问题。”西安沐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旭超介绍,该公司研发的M200农业无人车于2022年上市,可以在果园中进行全天候高效高质量喷洒作业,目前已销往10余个省份。

西安农链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则通过建设农业领域的“网约车”,通过农业大数据的市场化运营,为解决农民关切问题提供了答案。“我们自主研发了‘点点帮农平台,集结职业院校、专家等资源,为农民提供‘私人定制的农业生产性数据服务和市场信息精准撮合服务,让‘土专家‘田秀才发挥更多作用。”公司董事长黄小星说,农链科技目前已经拥有近4.9万名专业用户。

作为数字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数字金融既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量源泉,也是助力数字中国建设,促进金融惠企利民的重要工具。位于园区东部的西部云谷三期高楼林立,其中5栋楼正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科技中心所在,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科技中心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全国布局的从事金融大数据、软件研发、人才培养、大型培训的综合性金融科技研发中心,投运后预计五年内引入中高级管理、技术人才3000人,带动200-300家供应商企业聚集,形成一定规模金融科技研发产业集群。

不远处的浙商银行(西安)科研中心,则是浙商银行杭州总行以外首个大型金融产品研发基地,项目集金融数据、办公、商业等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大西安又一处地标性建筑、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科技基地。

“我们将依托现有大数据和云计算、半导体、生物医药等产业布局,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好金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的支撑作用。” 蔡昊黎说。

秦汉自动驾驶产业园

伴随着5G、AI等技术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当前汽车产业竞争的焦点。西咸新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正在打造西部乃至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高地——西咸新区·秦漢自动驾驶产业园。

去年9月,秦汉自动驾驶产业园规划发布,将聚焦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人才吸引,重点围绕“车、路、云、网、图”,聚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研发应用)、高端装备制造、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领域,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构建集研发、生产、销售、维修、汽车金融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为新区自动驾驶产业深化产能合作、产业链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秦汉自动驾驶产业园起步区位于秦汉新城天健二路以南、天健一路以北、周鼎四路以东、周鼎三路以西,总投资约23亿元,共建设单体24栋。

今年5月4日,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完成,西咸新区·秦汉自动驾驶产业园起步区5号厂房主体工程顺利封顶。进入夏季以来,高温酷暑也没有延缓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的步伐。目前,起步区中部分建成区已经投用,其余在建项目大部分楼栋正处于主体施工、基础施工、主体钢结构吊装等阶段,900余名建设者奋战在各个楼栋的不同作业面上,加速赶进度。

起步区重点围绕自动驾驶软件系统研发、电子类车规级部件、车网联类产品三大方向,招引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半导体等头部企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及科研团队,建成后预计年产值50亿元以上,综合税收超5亿元,拉动就业5000人。

“按照‘一个研发核心+两翼制造业规划,起步区将建成集科技研发、生产制造、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智能网联产业园区。”秦汉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陕西华兴电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新能源电动汽车,智慧充电及厂站建设的企业,重点研发生产以钒储能为核心的PCS变流器及充电桩设备,以及基础配套产品安装、调试。去年9月,依托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相关政策扶持,总投资5000万元的项目落户起步区。

“落户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新区和新城的很大支持,厂房租赁享受‘三免两减半政策,前期装修得到部分资金支持,同时还有近4500万元的税收优惠补贴。”华兴电能外联政策研究部部长高路介绍说。

对投产小半年的陕西西部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来说,董事长康旭光对未来发展也是信心满满。“园区提供了5000平方米研发、生产、办公场所,还建有标准化厂房及孵化中心、企业服务中心、企业公寓等配套设施,真的是全周期为企业着想。”他说道。

“平台强、政策全、服务优是我们‘引企入园的三大支撑。”陕西秦汉汽车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园区搭建了健全的产业链服务平台,在全面落实秦创原相关企业扶持政策等基础上,开展“一对一”精确化服务,为入驻企业定制租金及物业费用减免等政策,在产业链配套、综合服务、项目申报等方面,全方位帮助企业创新发展。

目前,起步区已签约企业37家,其中华兴电能、西部动力智能装备、双松汽车零部件等29家企业已入驻投产,主要涵盖汽车零配件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多个领域,预计可实现年工业总产值约4亿元,新区自动驾驶产业正迅速聚集成势。

除打造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集聚区外,建设全省自动驾驶场景应用示范区也是秦汉自动驾驶产业园的重要规划目标。在今年6月2日召开的“智联秦汉·创享新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大会上,秦汉新城发布了智能网联公交、自动驾驶出租、自动驾驶观光游览、无人环卫作业、自动驾驶短途物流、自动驾驶水上观光清洁、自动驾驶短途接驳、无人零售、无人巡逻、辅助泊车十大自动驾驶应用场景。

“十大应用场景涵盖出行、配送、零售、旅游观光、环卫清洁、公共安全等领域,将进一步加快秦汉新城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营和规模化应用进程。”秦汉自动驾驶产业园发展中心负责人说,园区将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等主导产业,建强产业链条、构建产业生态,为秦创原总窗口由“势”转“能”强产业、增动能、聚合力,助推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西咸新区·秦汉自动驾驶产业园将以“新能源汽车+”有力促进区域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提升,着力打造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集聚区、自动驾驶场景应用示范区,预计到2025年可实现产值约200亿元。

秦汉大健康产业园

秦汉大健康产业园园区位于天汉大道(规划名)、汉惠大道交叉口东北角,东至茶马大道、西至汉惠大道、南至天汉大道(规划名)、北至沣泾大道,毗邻机场高速、绕城高速、福银高速、天汉大道、兰池大道、泾渭大道、324县道等重要交通枢纽。

作为西咸新区十大特色产业园之一,秦汉大健康产业园将13.72平方公里的园区分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东区)、产城融合配套发展区(中区)、大健康成果转化示范区(西区)、专业医疗创新服务区(南区)4个板块,涵盖多个大健康领域重点项目及“园中园”。包括空军军医大学医教研综合体、西咸新区人民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等,聚焦生命科学、健康工业、健康服务、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健康科研和技术服务、健康社会和生活服务两大健康服务业及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先进制造业,构建“2+3”大健康产业體系。

园区以打造中国大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为目标,规划建设全链式产业承载空间,构筑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培育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城融合的大健康产业生态。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秦汉大健康科技产业园是西咸新区·秦汉大健康产业园的“园中园”,也是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园区建设标准化工业厂房约9.8万平方米,分为“科创服务中心”“企业孵化基地”以及产业配套“服务基地”三部分,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近9亿元,带动就业2500人。重点引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保健品、绿色食品生产型企业,打造集研究创新、科学实验、中试生产、创业孵化等于一体的专业产业园区。

“目前,26栋标准化厂房单体均已竣工,水、电全部入户,各厂房单体均已达到交付验收标准,4家企业入驻,2家企业开始运营。”项目负责人介绍。

秦汉大健康产业园专门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流程、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运营服务及生活配套,还有人才公寓、公交专线等为人才提供保障。

知名医疗器械生产制造企业陕西众宝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率先入驻秦汉大健康科技产业园。公司负责人说:“园区建设速度快,标准化厂房环境舒适、质量安全可靠。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在入驻装修过程中,积极为我们排忧解难,让我们非常放心。”

作为大健康产业园的重点项目,已于去年底开诊的三级甲等西咸新区人民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集中建设16个区域领先的医技平台,规划开设35个专科门诊、27个病区单元,最大编制床位1500张。医院实行与省人民医院本部一体化管理、同质化服务,除增加区域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外,还将落地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创伤医学国家区域中心、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老年病区域中心等一批中央专项建设项目,建设陕西省临床医学检验中心及陕西省医学科学院,构建医学科技创新与转化高地。

今年以来,秦汉新城在大健康产业领域推进实施6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包括秦汉国际医养中心的三级康复医院、高端护理中心、康养公寓和配套等,加快建设秦创原秦汉生命健康研发基地。这些科研优势大、带动能力强的优质大健康产业类项目,带动了一批潜力大、活力足、专而精的企业落户秦汉大健康产业园,大健康产业的“虹吸”效应渐成趋势。

2021年,陕西银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作为西安市重点引进生物科技龙头企业落户秦汉新城,在此建设银丰生物西北总部基地及产业集群。目前已建成3000余平方米B+A级GMP实验室一期,被商务部列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2022-2025年10项重点工作中的干细胞生物工程产业链引领单位。

陕西融光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西北大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策成立,将带领科研团队向国产微流控芯片研发领域发起冲击。“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群完整的‘大健康+全产业链体系,是吸引企业在这里扎根的关键。”西咸新区予果微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涵这样认为。此外,园区还吸引了迪泰克、博睿康宁、大医科技、益康龄、福汇纳壹生物、天宠生物等一系列大健康领域的优秀企业在此落地。

目前,西咸新区·秦汉大健康产业园已签约入驻36家企业,引进社会投资项目9个。这些在各细分领域风生水起的企业,正在构筑起以健康医疗、分子诊断、干细胞前沿技术、高端康养、尖端医疗器械、动物医学等为发展方向的大健康产业格局,推动园区飞速发展。

空港自贸蓝湾产业园

空港自贸蓝湾产业园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仅4公里,西安地铁14号线直达西安北站和主城区,空港智慧公寓、运动中心、云间花境等生活、休闲、餐饮配套齐全,是空港新城西门户。

园区发挥临空经济示范区、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创新试点等功能优势,聚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临空偏好型产业,加快构建秦创原临空科创先导区。截至目前,区内注册企业3400余家,其中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企业约360余家,已落户南航、深航、川航等6个航空公司总部。预计到2025年,园区总产值将达70亿。

位于空港自贸蓝湾产业园的西咸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是秦创原临空产业聚集区和开放合作示范区签约的首家人工智能专业孵化载体项目。中心运营面积2900平方米,由中国孵化器50强企业蒜泥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目前已招引培育企业38家,围绕临空产业特质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型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在孵企业新增知识产权59项。

走进创新中心,西安拓创光芯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区域几张大桌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仪器和材料——区别于一般公司,这里的环境更像大学实验室。拓创光芯是一家面向第三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器件及专用设备研发、制造、销售的高科技公司,由陕西科技大学新型显示重点产业链成果转化创新团队创立。

“公司研发团队由教授、博士、硕士等16人组成。我们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6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76件,其中发明专利39件,3项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公司董事长、陕西科技大学教授张方晖说,团队深厚的科研力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专利支持。

2022年,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拓创光芯顺利完成了企业注册,并租赁150平方米办公研发场地,建成图形化电极装备研发加工实验室。短短一年时间,不仅实现了金属电极靶材、FTO氧化钛玻璃、玻璃电极加工设备上市销售,还获得了秦创原春种基金支持,成为辖区内的明星企业。

对此,张方晖说:“创新中心的服务很周到,科技管家会主动介绍政策,将一些内容进行专业解读后反馈给我们,同时也帮助企业做一些发展规划,让我们的成长通道更宽广。”

同样是“园中园”,创新中心西北不远处的自贸蓝湾系列产业园,位于园区临空产业承载板块,由陕西空港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自贸产业公司开发建设。其中,一号产业园定位为生物医药产业园,二号产业园定位为智能制造产业园,三号产业园为先进制造产业园,四号产业园重点发展科创智芯产业及远期多元规划。

围绕园区载体建设运营,空港自贸蓝湾产业园借助政策红利,积极谋划拓展多元招商渠道,联合各级招商力量,采取“招投联动”“以商招商”“第三方招引”等模式开展高标准招商引资,着力打造特色园区品牌,构建空港新城临空科创板块聚集地。

今年4月初,在2023年自贸蓝湾系列产业园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国睿一言、宝色科技、麟德电气等15家优质企业入驻自贸蓝湾系列产业园。项目涉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总投资近50亿元。

“我们有信心乘着秦创原的东风,把生物医药打造成空港一张闪亮的名片,助力陕西经济腾飞。”陕西国睿一言药物安全评价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迈说,公司将在自贸蓝湾一号产业园扩大实验室规模,打造面向国际的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服务平台。

凭借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空港功能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这些国家级“金字招牌”,以及各级政策的叠加优势,空港自贸蓝湾产业园的开放功能也在不断凸显,构建开放合作示范区的步伐不断加快。

5月31日,西北首个省级RCEP企业服务中心——陕西自贸试验区RCEP企业服务中心在空港自贸蓝湾产业园启用。试运行期间,已为西安荣盛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出口到日本的一批石墨增碳剂签发了首张RCEP原产地证书。“凭这份原产地证书,货物到日本后缴纳的关税税率可由15%降为零,每年可在日本降低关税成本60万元。”公司负责人说。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新一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西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功入选。这是继西安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后空港新城承载的又一重要国家级平台,也是提升辖区物流专业化管理水平及与国内外市场通达连接效能的重要依托。

占地195.9亩的西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空港片区紧紧依托空港自贸蓝湾产业园。片区东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北接G211国道,向南毗邻福银高速出入口,整个选址区域紧邻机场物流作业区,与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部分重叠,更便于资源共享和土地资源节约利用。

“未来,产业园将持续发挥临空经济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国际航空枢纽等功能優势,创新优化服务方式,夯实园区要素保障,建设更大范围、更有效率、更高水平的产业发展蓝湾,打造国际化临空开放创新高地,推进新区、新城高质量发展。”空港自贸蓝湾产业园管理服务办公室主任杨珂说。

空港临空经济产业园

5分钟可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站楼、8分钟可达福银高速和机场专用高速入口,位于西北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空港新城的西咸新区·空港临空经济产业园,充分挖掘枢纽机场核心优势,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重点培育航空维修及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临空偏好型产业,着力打造百亿级临空制造产业承载区和全省临空科创示范区,为秦创原总窗口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园区聚焦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人才吸引,引进一批资源能力强劲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建成中南高科临空产业港、东航西北临空产业园、天鼎临空产业基地、陕西鸿升行航空科技产业园、陕西国际快件产业园5个产业载体,目前已入驻企业160余家,“龙头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初具规模。预计到2025年,园区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左右。

西安康倍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临空经济产业园航空维修及制造领域的重点项目之一。公司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研发制造人员,在航空液压伺服阀制造和维修领域国内领先,拥有30余项国家专利,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我们公司属于航空机载部件研发、制造、维修型企业,客户群为国内各大航空企业。”康倍科技总经理助理童朝鹏说,“空港新城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核心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对于我们研发生产、产品运输都非常有利。”

专注于军民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的零部件加工企业朋邦工贸,不但看中了园区卓越的地理优势,也被这里的营商环境所吸引。公司总经理王鹏飞说:“空港新城的助企服务力度和良好的临空产业发展态势吸引了我们。”

朋邦工贸的客户主要为中国航发、中航工业、民航修理厂等企业和单位,是中国航发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十大供应商之一。公司总工程师姜峰表示,空港新城聚集了许多优秀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日渐完善,公司在这里可以与众多平行企业开展专用软件设计、相关设备制造等合作,通过企业间信息共享实现共同发展。

通过实施航空产业链“强链”计划,目前园区内聚集了航空叶片生产加工及相关配套、航空液压电机部附件维修,以及航空、航天非标液压试验台研发制造等相关项目,已初步形成覆盖航空维修全产业链的产业格局。

下一步,园区还将加快“航空智创生态产业园”项目建设,解决航空航天企业在酸洗、热处理等工艺中的卡脖子问题,全力打造全国航空维修服务、零部件配套“双中心”。

走进梅里众诚动物疫苗生产基地,质检研发中心、动物检验中心的工作人员严谨而忙碌。疫苗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BMS/EMS自动控制系统上调试相关数据。“这套能实现生产过程和环境监测的全自动化系统,我们是国内首家采用的企业。”陕西梅里众诚动物保健有限公司人事行政总监、动物营养博士刘涛介绍,相比人工控制,这套系统不但节省人力成本,而且出现问题后能够迅速发现并解决。

梅里众诚动物疫苗生产基地引进全球顶尖技术,专注研发生产口蹄疫疫苗,填补了国内相关产业空白。“我们拥有亚洲最大的P3实验室和国内最大的细胞悬浮培养口蹄疫病毒灭活疫苗生产线。”刘涛说,“生产线配备容积为10吨的国内口蹄疫生产企业最大单体细胞和病毒培养罐,搭配成熟的提纯工艺,不仅能提取到更多有用成分,而且降低了生产和劳动成本。”

生物医药产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是陕西省明确的23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在梅里众城动物疫苗生产基地等6个项目建成投运的同时,临空经济产业园一直在加速生物医药产业链“补链”。在这里,秦创原陕药集团生物制品(疫苗)项目实现了我省人用疫苗生产企业的“零突破”,新药研发CRO龙头企业康龙化成投资的西安生物医药研发基地等正在加快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动物疫苗、人用疫苗、新药研发、药品包装等企业为龙头,中药提取、特医食品加工等中小企业为辅助的产业格局。一个涵盖研发、生产、检测、服务的全业态大健康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

在电子信息领域,临空经济产业园则紧抓西安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优势,依托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和西安太乙电子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引进了一批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智能终端、传感器等重点环节企业,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链“延链补链”。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是国家唯一集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大型专业研究所,是我国航天微电子和计算机的先驱和主力军。在这里,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下属企业西安太乙电子有限公司是权威部门认可的试验分析机构、航天半导体器件失效分析中心和航天九院可靠性分析中心,主要经营电子元器件测试、筛选、失效分析、破坏性物理实验和结构分析等技术服务。秦创原(空港)微电子中试基地、秦创原(空港)微电子暨信创产业园则入选了西安市秦创原“三器”示范平台。

预计到“十四五”末,这里将形成以秦创原(空港)微电子暨信创产业园为代表的控制与信息处理系统集成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国内检测项目最全、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具备电子元器件测试、筛选、环境试验、可靠性分析、鉴定等能力和资格的大型电子元器件检测中心。园区综合年产值可达30亿元,带动就业3000人。

距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空港园区创新发展产业基地不远的西咸空港光电子产品产研工业园一期也即将投产。该项目拥有400多项专利技术,产品在国际光电子行业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待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约3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600个。

在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的带动下,园区未来将在秦创原临空产业聚集区拉动形成规模超百亿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链,成为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泾河双碳光伏产业园

泾河双碳光伏产业园是一个以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链为目标的新能源产业园区。园区地处大西安正北部,北至泾河新城北边界,南至泾河北岸,從这里开车15分钟可达西安北站、20分钟可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西安行政中心,泾河新城范围内西延高速和包茂高速穿域而过,还规划有3条地铁线经过,正在着力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为主体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地,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这里重点发展光伏、氢能、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聚集了以隆基绿能、陕煤研究院、拉普拉斯为代表的一批重点企业,其中龙头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8家。按照“产业集聚、特色引领、协同联动、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园区正全面构筑以隆基中央研究院为创新驱动引擎,泾河双碳光伏产业项目区、泾河双碳光伏产业协同区及泾河双碳光伏综合发展区组成的“一院三区”产业空间格局。

智能搬运车来回穿梭,机械臂灵活起落……在隆基绿能光伏产业园自动化无尘车间内,一片片银色单晶硅片经过制绒、刻蚀、镀膜等工序后,变成深蓝色的太阳能电池片。

隆基绿能在泾河新城总投资约780亿元,年产值1500亿元,合并产业链配套总产值约2000亿元,科技成果在未来五年可达5000项,将带动5万人就业,生产电池可发电2100亿度,相当于两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

一个龙头企业带起一条产业链。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绿能之于泾河新城,便是这样一家龙头企业。产业园充分发挥隆基在光伏领域的产业链整合能力,着力建设千亿级光伏产业链,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为主体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地。

园区一方面通过抓创新、推技改、降能耗、减成本、促联合、提效益、扩产能等一系列措施做强光伏产业基础,实现光伏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延链补链汇聚整合上下游资源,梳理相关配套企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打造优良产业生态,建立产业协同聚集优势。

“我们认真梳理了技术研发、光伏切片、电池、组件4个环节25项生产工艺流程数十家重点配套企业,并积极跟踪洽谈。”泾河双碳光伏产业园副主任李千里介绍,目前,不仅隆基绿能在此蓬勃发展,而且产业链各环节中涉及不同生产工艺流程的十余家企业也先后落地,比如单晶硅片环节的石金科技、中瀚海和,单晶电池环节的拉普拉斯、帝尔激光,以及光伏组件环节的博图机电等,园区光伏产业链图谱不断完善。

走进被誉为“光伏大脑”的隆基中央研究院(一期),200多米长的中试线发出低鸣,科研人员聚在一起一边查看显示屏参数,一边讨论。研究院不仅是隆基绿能开展光伏产业研发工作的重要载体平台,也是隆基目前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电池研发中心。在这里,光伏领域的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

不远处,秦创原1980泾造中心是西安市“三器”示范平台之一。在这里,西安华晟复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两年,自动铺丝装备技术就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不久前成为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

“2010年,国内光伏行业90%以上的研发制造设备依赖进口,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实现了自主可控。未来,随着隆基等行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对创新研发的持续投入,相关行业也将迎来发展新阶段。”泾河双碳光伏产业园主任路宏伟介绍,园区着眼“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支持企业面向清洁能源技术、器件和材料等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研发,形成产学研深度战略融合,为未来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不竭动力。

目前,拉普拉斯光伏及半导体工艺设备研发制造基地、石金科技关键辅材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陕煤研究院新能源产业基地等项目已在此“安家”,泾河新城智能电子产业园等产业载体投用后为可为企业提供研发孵化、中试生产、公共及商务等一站式服务。

随着秦创原总窗口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今的泾河双碳光伏产业园,无论是实验室里的科技研发,还是生产车间里的切割硅片、粘胶脱胶、清洗检测……在这片土地上忙碌奋斗的,既有来自园区周边镇街的群众,也有远道而来的“新居民”。

“上下班公交通勤很方便,休假时逛逛静安荟奥莱或崇文塔景区,天气好时还可以在泾河边放放风。”供职于拉普拉斯的机械工程师丁玉西说,自己来园区上班3个月了,希望以后这里越来越好。

园区建设了秦创原1980泾造中心、泾河新城智能电子产业园、中星量子科技产业园等优质载体,提供186.8万平米标准厂房、150万平米产业园区、162万平米写字楼和71.84万平米租赁住房,不但水电气暖供应充足稳定,还开展“企业直通车”平台应用,帮助企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泾河新城还配套出台了《泾河新城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提升方案》,多措并举全面强化园区建设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园区扎实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围绕增强光伏产业核心竞争力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为了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园区还在南部双碳光伏综合发展区,围绕核心节点建设人才公寓、学校、商业、住宅、医院等配套设施,将沿泾河北岸形成的滨水景观带作为生态休闲重点区域,建设以文化休闲和“光伏-低碳”为特色的“产、居、商、旅”综合区,着力提升产业园区生活配套服务品质,让“来者皆安”。

泾河两链融合示范园

泾河两链融合示范园是一座集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园区位于泾河新城东部的西咸新区·泾河两链融合示范园核心区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园区重点发展高端裝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氢能等产业,现有企业159家,其中规上企业29家。

法士特核心配件生产基地由陕西法士特沃克齿轮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生产新能源乘用车高速齿轮、机器人精密减速器关键零部件、AGV自动制动系统等。项目智能化水平高,已建设投运12条机器人自动生产线。

走进法士特核心配件生产基地生产车间,偌大的车间只见寥寥数人。伴随机器运转发出的轰鸣声,大块头的工业机器人正在“认真工作”。“这条卡车变速箱副箱驱动齿轮全自动生产线由6台设备、2台机器人、2个料仓组成。”陕西法士特沃克齿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博在一台机器前介绍道:“这是一台滚齿机,正在进行精胚齿部的粗加工。原本需要3个人同时在岗维护的工作,现在只需1人在线外维护。调试好就能保证24小时不间断稳定产出,降低了人为因素对生产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

西安玉沣精密测量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是以检测设备研发、生产及客户服务为一体的科技企业,拥有专利20多项。在公司高标准恒温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对一台台精密测量仪器进行最后的调试。公司总经理岳红梅介绍说:“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三坐标测量仪,它测量结果精度高、重复性好,能把复杂测量任务所需的时间从小时减到分钟,在机械、电子、仪表、塑胶等行业广泛使用。”

两链融合示范园主任高锐介绍说,像这样的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园区目前有20个,还有建筑支护设备生产基地及总部结算中心、钛金科技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生产基地等高端装备制造重点项目正加快建设。

作为园区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代表企业之一,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入驻秦创原总窗口以来不断爆发出惊人能量:2022年全年设计完成60款新能源整车产品,平均每个月就研发5款整车;推动23项关键技术落地,孵化20家子公司;车用超材料零部件产业化项目获2022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一等奖;面向零碳物流运输的镁合金轻量化挂车开发项目入选陕西省“科学家+工程师”队伍……

作为快速成长中的产业高地,园区内的在建项目工地塔吊林立。在这里,宝昱装备及新材料产业基地正在建设企业产品研发中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产业相关实验室及附属配套设施;西部同创新能源材料智造产业园建成后将引入十几家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知名企业;陕煤研究院新能源核心材料一体化研发生产基地建成后将有力促进西安新能源产业发展;西部超导泾河新城研发生产基地投用后将解决我国核磁共振成像仪系统、单晶硅超导磁体用超导线材及磁体“卡脖子”问题……

位于泾河智造创新产业园的盛世盈创氢能科技(陕西)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小型风冷堆系统、氢气循环泵、氢气检测变色胶带等,产品在氢燃料重卡、乘用车、叉车、摩托车、共享单车、无人机等方面应用广泛,拥有专利40余项,2022年独家中标国家电网研究院热电联供项目。

“我们与西安理工大学、交大思源学院合作,以自主创新为主、产学研相结合,实现了技术集成化、设备专业化、产品体系化的目标。”盛世盈创总经理吕美军说,公司已成为“技术与产品集成创新、材料与设备零部件制造、技术推广与服务为一体”的氢燃料电池综合服务商。

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同时,园区大力推进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今年5月底,秦创原·西咸新区氢能产业推进大会在泾河新城智造创新产业园举办,揭牌成立了“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全省首条氢燃料电池全自动产线同时开工。这条产线由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北京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项目一期投产后可年产2000套氢燃料电池电堆。未来,项目方还将谋划建设国内高水准的氢燃料电池研发创新中心、氢能检测中心、产业孵化中心等,探索与重点高校院所开展氢能领域“产学研”合作,共建氢能装备产业聚集圈和氢能应用生态圈。

截至目前,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已落地氢能产业链项目10个,总投资约25亿元。同时,园区正配套建设氢能检测试验室、撬装式加氢站等氢能产业配套设施,逐步构建氢能产业发展全链条。

猜你喜欢
产业园园区企业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企业
企业
企业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