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冉:建好秦川机床的创新基地

2024-01-19 03:50李嵱
新西部 2023年12期
关键词:创原秦川数控机床

李嵱

秦创原诞生的2021年,作为传统四大机床企业之一的秦川机床正在谋变,双方不谋而合,开启培育陕西数控机床产业链的重大工程。曾冉认为,遵循数控机床产业现状和行业本质,打造从上到下严密的紧凑的高效协同机制,是秦创原数控机床产业链发展的正道。

坐在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兼战略发展总部部长曾冉面前,当他开始讲述数控机床,整个人也被一种静气所围绕,也许这是数控机床行业所积淀的一种专注特质。

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简称“秦川机床”)包括秦川机床本部、宝鸡机床、汉江机床、汉江工具、沃克齿轮等多家子公司,是我国精密数控机床与复杂工具研发制造基地、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

数控机床是秦创原着力打造的产业链之一,秦川机床又是链主企业。作为集团负责战略的领导,曾冉对这条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有更多的思考,也对秦川机床在西咸新区的这间新工厂有更多的期待。

和秦创原是不谋而合的结果

秦创原诞生的2021年,作为传统四大机床企业之一的秦川机床正在谋变,不但以80亿市值排在行业第四,其2021年前三季度40亿元的营收也冲进前三。

2019年10月,法士特集团董事长严鉴铂开始兼任秦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冉也随严鉴铂从法士特来到秦川。2020年3月,陕西省国资委划转所持15.94%股份,法士特由此控股秦川。2021年4月,秦川机床开始剥离非主业资产。

秦川机床决心“不留后路”回归主业,只有“杀出一条血路”,才能“闯出一条新路”。与严鉴铂“对着城墙豁口冲锋”相呼应的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对数控机床产业链的提振也达到了从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有意识地培养其在秦创原形成决战窗口。

“陕西提出秦创原概念,刚好在我们的产业规划里面,我们有一个高端的五轴机床产品规模化生产的需求,这个产品的市场容量比较大,几百亿,它的技术延伸度也比较深、复杂度比较高、国外进口替代使命感也比较强。”曾冉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高端五轴机床基本上都是依赖国外进口,所以这个项目对企业来讲既有实现企业规模化的战略需求,又有实现高端产品进口替代的民族产业发展需求。

秦创原来秦川机床对接时,五轴机床刚刚完成研发阶段,每年两三台在一些重要客户那里试验,尚未批量化生产。因为批量化需要一个恒温恒湿的生产车间,对厂房和研发手段都有较高要求,在宝鸡比较受限。

“我们当时的核心诉求就是两大块:一个是高端机床的研发实验中心,配置一些实验仪器设备,把实验这块短板补起来;第二个就是五轴高端机床的生产,建立一个恒温恒湿的厂房。刚好秦创原这个平台产生,它也需要引进一些核心产业进来。所以这个项目是双方面不谋而合的一个结果。”

秦川机床当时有三个落地选择:一个是经开、一个是高新、一个就是西咸。最终落户西咸,的确是因为西咸给予了很大的优惠条件,包括土地、政策等等。

“秦创原·秦川创新基地这个项目是2022年5月份开工的,围绕两个核心需求,我们建了实验中心楼、高端机床楼、研发大楼、职工宿舍、动力中心等等。第一期投资5.9个亿,总投资10.53个亿,二期还有100多亩地,整个规模是234亩地。现在一期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装修,计划国庆前后进行投产。”曾冉介绍说。

曾冉对新工厂也充满期待。“依赖于秦创原给我们的一些支持,我们在研发方面会进行一个提升,在五轴机床生产规模化方面会有一个很好的条件。另外,就是高端人才的引进,会在西安得到一些提升。我们这个基地离交大创新港很近,校企合作这方面也有很强的优势。”

机床产业的发展难题及其破解

说起数控机床的产业现状,曾冉的心里除了有一种忧患,更有一种使命感。

“机床产业现状,首先一点,就是工业母机在中国属于卡脖子产业,我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可能比芯片还要严重。我们的这个产业,跟国外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曾冉说。

尽管经常有人说,我们工业母机有进步,跟国外的差距慢慢在缩小。但是,这个进步是相当有限的。曾冉用一句话描述了行业现状:“我们的行业是高端失手,中端混戰,低端更是价格战。”

现在很多国有机床企业和民营机床企业也都在往中高端转移,但曾冉认为,中高端机床的产业结构调整并非易事。“机床产业不是说招一批高材生就能把它摸索出来、研发出来的,它是一个久久为功的产业,需要经过漫长的摸索,需要大批量的样本和应用场景去改善机床的加工参数和工业优化。”

而数控机床的研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需要领军人物,特别是在高端机床产业。但是,现有的人才结构是相对不合理的。

2019年,法士特重组秦川机床以后,利润慢慢上来了,但人才结构的调整是个缓慢的过程。优秀人才流失了,现有人才存量不足,补充新鲜血液有个过程。

曾冉大致了解过国外工业母机的发展过程,他发现这个行业并不是纯市场化,它大多是国家举国之力去支持它。瑞士、德国、日本的机床产业、工业母机企业,它的研发资金都是国家给的。德国、日本的制造业之所以能做的很好,得益于他们有一些很高端的机床制造企业。按照这个逻辑,中国要做好机床产业,靠企业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的,需要政府花大力气跟企业合力来做这个事情。

机床作为制造机器的机器,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程度和加工技术水平。日本政府在机床产业发展初期,将其作为制造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最初日本工业还相对薄弱时,他们也是通过虚心大力引进美德先进的设备,同时高薪聘请外国知名专家前来指导。现在日本在机床产业已遥遥领先,但他们仍拥有极强的危机意识。

机床产业更多的是一个技术的追赶。曾冉认为,只要把产品质量做好了,技术提升了,它是不愁市场的,而且盈利也是很好的。“它不需要追求规模,让机床企业做到100亿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沈阳机床就是机床产业典型的追求规模化死得快的案例。”

但让曾冉忧虑的是,按照目前国资委考核企业的模式,还是会导致企业为了追求规模和利润而去多元化。

秦川机床也是典型的例子,多元化投的企業全都亏损。唯一的幸运在于,它的磨齿机比较高端,附加值比较高,利润能弥补这些亏损企业,把企业整体支撑下来。

曾冉同时认为,机床产业其实并不适合上市。“你为了给投资者回报,不断做规模做利润,这就又违背你这个机床产业的本质。”

而且,每个城市都有它的GDP需求,虽然国家层面对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对环保、低碳,多维的指标越来越多,但是GDP还是核心需求。机床产业规模化又上不去,对GDP贡献不大,地方上很难沉下心来考虑这个事情,而这个产业恰恰需要政府的扶持,需要企业和政府一起发力。

在曾冉看来,这也是数控机床产业需要突破的又一个发展悖论。

对秦创原能否带来精密协同的期待

对行业深刻的自我认知,或许也是最大的创新驱动力。

“秦创原给我们一个契机,把研发手段补全,把五轴机床这个产品建了一个比较高端的厂房,有一个基地我们专门做研发,将来在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这方面就有了更好的条件。”据曾冉介绍,目前西咸新区已经出台了发展工业母机的规划,也出台了一些入驻企业优惠的政策条件,想打造一个产业集群。

曾冉认为,遵循数控机床产业现状和行业本质,打造从上到下严密的紧凑的高效协同机制,这是秦创原数控机床产业链发展的正道。

2011年,国家工信部发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第一次提出“专精特新”概念,鼓励中小成长性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转型升级路线,专注强化细分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实力,不断完善我国制造业细分领域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

曾冉认为,机床产业最大的风险是和国外的技术差距,在技术研发上,要让搞技术的人专心搞好技术,内部需要一个不受打扰、沉下心来的环境,外部则需要一个持续投入、没有压力的环境,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中,“高端数控机床”行业赫然在列。高光时刻是在2021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提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时,“工业母机”排在第一位。

2021年7月颁布的《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中,将“数控机床产业链”位列23条产业链第一位,并由时任省委副书记担任“链长”,足以见得陕西对其发展的重视程度。

同样是2021年,秦创原会同工信厅编写并发布《陕西省数控机床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4)》,联合陕西省机床工具协会、秦川机床成立陕西省数控机床产业创新联盟,目标锁定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生态优化完善。

采访曾冉之后,再看这个新工厂,感觉它代表着数控机床行业头部企业聚猛力回归主业的路途中,在秦创原落下的一枚重要的战略棋子。头部企业与秦创原的合体,假如真的能打磨出真正精密协同的发展模式,赋能产业,也赋能西咸,那么这种协同,实在是值得期待的一个美好景象。

猜你喜欢
创原秦川数控机床
陕西:多举措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秦创原大事记
傅雷的称赞
换座
在雨中“躲雨”的绵羊
我校参加秦创原·第五届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对接洽谈会启动会
该得奖的李老师
当“秦创原”拥有了“政策包”——陕西70条措施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数控机床的节能应用
高档数控机床数据采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