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承与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的办学探索及其时代价值

2024-01-21 01:28刘海燕
教师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师范师范大学办学

刘海燕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各项事业发生重要转折。在教育上,表现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新建,以及由此导致的对教师数量需求不断增大。据1951年教育部对全国人民教师需求量估计,全国5年内需要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小学、中学、高等)约114万名。[1]而当时师范教育培养的人才与新中国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需要极不平衡,学校原有专业设置与具体分布也存在一定不合理性。要使广大民众均有受教育机会,急需培养大量优秀的人民教师。师范大学作为培养人民教师的重要场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高度重视。这时,中央教育部对华东地区高等师范教育予以考虑,决定组建一所与北京师范大学相对应的南方高水平师范大学。在此意义上,孟宪承带领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经过全面的调查分析、勘察校址、组建系科,成立华东师范大学。本研究通过分析它成立初期是如何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办学之路,最终为社会主义培养百万人民教师作出重要贡献,进而审视这一过程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的有益启示。

一、源于理论层面的“构建”: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的理论铸就

1951年,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成立,孟宪承被中央人民政府正式任命为首任校长。任职期间,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理念,针对教学与科研、教育实习、高师发展走向等方面进行大学教育构想,形成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师范大学教育理念。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理念,提出师范大学三大理想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旗帜鲜明地确立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方向,明确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客观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所在。华东师范大学自成立起就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理念。孟宪承强调高等教育办学方向应坚持社会主义宗旨,并以一种大教育观的视野,在继承中国传统大学之“道”和吸收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基础上,构建一个崇真、向善、传递美的大学理想图景,提出大学的最终理想。

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办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的一个显著要求。中央教育部在全国师范教育会议上明确宣布,新中国每位教师必须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为社会主义人民服务。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校长的孟宪承也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办学指导思想,并提出:“一定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2]且以此来培养社会主义优良师资。此外,孟宪承还强调,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须坚决走苏联道路,吸收苏联宝贵经验。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孟先生着重指出:“我们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必须努力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与先进科学。苏联的科学是今天世界上最进步的科学,苏联科学的方法亦即马列主义科学的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苏联科学是集体主义的,科学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掌握的。”[3]他强调苏联教学的科学性、进步性,重视学校对苏联先进教学经验的学习。

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孟宪承以一种大教育观视野,在继承中国传统大学之“道”和吸收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三大师范大学理想。[4]即通过研究来增进智慧、探究真理;通过教学求得品性的养成、人格的陶冶;通过知识推广来服务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理念体现了他对大学顶层设计的思虑,明确大学的最终指向,体现了一个教育家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二)“向综合性大学看齐”,引领师范大学办学方向

我国高等教育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就需要不断加强教学和科研管理,逐步成为兼顾师范和学术的中心,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孟宪承从教育家逻辑出发,反思旧中国高等师范专业设置问题,从而对高等师范未来发展提出高瞻远瞩判断。他兼顾师范性和学术性并向综合性大学看齐,探索华东师范大学的办学实践。在他看来,师范大学的“宗旨和其他高等学校相同”,[5]认为大学有教学和研究两方面目的。即在教学层次上,师范大学和普通学校相类似,均是上课和自学读书,但大学所授课程较为高深,传授的学识更为精湛;在研究层面上,大学与普通学校具有差异性,教学仅仅是学习已有的知识技能,而研究是为了发现未知的新知识。[6]他强调师范大学应像其他综合大学一样办学,兼顾教学与研究,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建设人才。

学校成立初,即确立了培养社会主义所需中等学校师资的任务。在“高师应该怎么办”大讨论中,孟宪承提出:“高师应当从提高教学质量与提高科学水平出发向综合大学看齐。”[7]1957年夏,华东师范大学掀起“高师应该怎么办”大讨论,孟宪承提出高师教学的四点建议,主旨在于全力加强教师专业基础训练,在此基础上,还应尽可能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从而确保中学师资的培养质量。这就表明他坚持“师范性”与加强“学术性”,兼顾教学与科研的高师办学指向。同时,他对中国师范大学的发展方向提出独特见解:“保留独立的师范教育体制,以保证基础教育对中学师资的基本需求;在达到最基本的师范性要求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追求专业性,保证师范大学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又由此保证中学师资的质量。”[8]12-13可见,孟校长一直秉持高等师范性大学要向综合性大学看齐,建设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统一、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社会主义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学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打下了稳固基础。

(三)强调教育学科的重要性,构建师范大学教育体系

教育学科是高师课程之“师范性”的首要体现,有助于促进师范学科发展,提升高师教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适切性。在师范性方面,孟校长认为,有志于未来从事中学教师的学生,除掌握所学基本科目的知识技能外,还应关注中学实际问题、中学生心理发展以及课程教法等实践问题。故此,他提议在高等师范大学中应设一个专门系所,来针对性地教授这些知识。他指出:“从一个大学说,学生中有准备出去当中学教师的,便应叫他们于主科的学识技能以外,能了解中等教育的问题、教学法的原则、青年的心理等等,所以便应设一个教育学的讲座或教育系,来讲授这些课程。如果大学的目的,于养成中学各科的教师以外,还要训练办学或教育研究的专家,和学务指导和行政的人才,那便应扩大范围,而设立一个教育科。”[9]可见,教育学科在大学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他强调师范训练的重要性。既然高师主要目的是培养中学师资,那么必须加强对学生专业基本知识的训练。因此,“大学课程,至少前期的课程,应注意综合的组织;学习的方法,应注重学习的指导。”[10]在他思想指引下,学校还专门制定有关师资培养的规划方案,对师资培养进行具体规定,以突出师范性。孟宪承提出,增加专业课(包括基础课)的比重;适当减少教育学科和教育实习的时间是迫不得已之举;简化教学过程,强化书面作业。由此赢得一切时间来加强专业基础训练。可以在必要时考虑设置若干五年制的专业,如在中文、数学、物理等最基本的学科,或适应今后中学教育发展方向设置若干复合专业,如文史、史地、生化等。[8]12如此,他对高等师范大学教育体系提出的独特见解,奠定了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

二、基于行动层面的“实践”: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的培养行动

理念作为对学校办学的规范性条件,对实践具有导向作用。实践作为践行理念的载体和环境,是实现学校办学理想的路径和策略。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选择中,“实践的因素与理论的因素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11]为此,孟宪承先生在做校长期间,在其理念的指引下,学校进行系列的改革实践活动,致力于培养服务于人民的优秀教师。

(一)强化思想建设:引领师生传习先进理念

我国办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的重要特点就是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而这也是孟宪承办学中一直秉持的理念。在其领导下,华东师大组织开设各种教育讲座,加强全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建设。通过思想改造,全校呈现出一片新的气象。首先,表现在教师间的真诚团结、互助合作上。如教育系的“教育学”“心理学”、中文系的“现代散文及习作”等课都成立教研小组;其次,师生开始重视时事政治,长期订阅报纸杂志,认真研究有关自己业务类的文章;最后,师生意识到未来人民教师的重要性。教师深深体验到自己教育的一代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国家建设的干部,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12]如教育系一位二年级学生在师生员工代表会议上讲道:“在思想改造之前,我们班有些同学认为当教员地位太低、太没出息、太呆板,一度有转学的想法。……而经过思想改造后,我们坚决服从祖国的需要,努力从事于人民教育事业,改造好思想,学好功课,充满信心地、愉快地准备走上人民教师的工作岗位。”[13]此外,学校还注重通过举办各种座谈会、颁布学生规章等加强对全校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经过一系列政治改造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的学习,学校培养了一支社会主义先进教师队伍,全校教师和学生思想得到很大提高。正如有同学所说的:“师大像一个改造人的熔炉,一言一语、一事一物都能帮助思想改造,不符合祖国利益的思想就不能存在。”[14]华东师大作为新中国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学校,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促使学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如1952年,教育系三年级全体同学坚决表示:“百分之百无条件服从统一分配,完成社会交给我们的任务,争取做一个模范的人民教师。”[15]第一届毕业的72位学生表示:“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教育工作岗位上去,坚决用做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终身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决心来报答党对我们的教育和培养。”[16]胡启迪经过学校思想教育后,对教师有全面的认识:“我的价值观第一次受到了考验,通过集中教育学习,我决心端正专业思想,争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17]可见,在孟校长社会主义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进行的一系列思想改造,转变了他们的观念,坚定了他们做人民教师的决心。

(二)提升教育质量:兼顾“师范性”与“学术性”

华东师范大学在孟宪承校长兼顾教学与科研思想的引领下,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学校开始注重科学研究,致力于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

在孟宪承校长引领下,华东师大在教学上学习苏联,制定教学计划及大纲,加强培养人才的规范性。同时,学校成立教学组织,通过集体形式(教研组或教学小组)来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在科研上,1952年,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提出:“师范学院为加强研究工作,培养和提高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师,得设研究部。”[18]职是之故,华东师范大学成立研究部,并在研究部下设科学研究科,推进科学研究。1956年,伴随着“向科学进军”口号的提出,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两次科学讨论会,并成立学生科学讨论会。孟宪承校长在开幕式上对学生科学研究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建立学生科学小组开展科学研究,是组织同学向科学进军的一种重要形式。”[19]除此之外,学校从1953年起,受教育部委托举办“中国革命史”师资训练班,开设研究生班进行科学研究。

作为教育家和校长,孟宪承先生积极推进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还亲自负责研究生班的教学工作,积极进行教育史研究工作。他从“教育史研究班”毕业生中精心挑选5位学生作为“中国教育史研究班”的正式学生,并邀请他们参与教育史教材的编写,目的在于在学术实践中训练和培育人才。[20]他提倡在科学研究中进行人才培养,并说道:“我所以要我的研究生参加编写教材,目的不仅要出书,还要培养人。”[21]1960年,学校成立教育科学研究所作为第一个科研所,不断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以此来推动教学的发展。此外,孟宪承还强调学校的文理各科要发挥科研对工农生产服务的职能。理科各专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到技术生产、滋养试验田等;文科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对中小学实践、社会活动进行指导服务。如1955年,学校组织三个中队进入三个乡,走向田野,帮助农民干活,并与合作社的社员进行座谈,交流经验。临别时,其中一个农场场长说道:“你们的劳动鼓舞了我们在工作上和技术上提高的要求,使我们更亲切地感到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为社会主义。”[22]师生通过参加工厂、农场的劳动,将教学、科研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既对工农业进行指导,也提高其教学科研水平。

(三)服务社会实践:践行“大学到校外去”

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校长孟宪承在学习美国注重创办以“服务社会”为核心的现代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将其作为办学理念之一。他始终秉持着大学为人民、民族和社会服务的宗旨,践行“大学到民间去”的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互动。将原本属于静态的、思辨层面的理论逻辑,变为一种动态的、操作层面的实践逻辑。[23]

大学肩负民族独立、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应敢于担当与创新。孟宪承在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过程中,一直秉持大学教育应该为社会和国家服务,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大学也应该将智慧推广到“庙堂”之外。[24]即将大学的智慧推广到民间去,服务于民族社会发展。他任校长期间,一直秉持这一理念,致力于培养自由的、全面发展的、引领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卓越人民教师和优秀的未来教育家。他重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互动,还组织教师在课余时间积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他特别注重学生教育实习。在学校初创时,就相应地洽谈一批学生进行教育实习的场所,如附中、附小、附幼等学校。以孟宪承为首的校领导还召开教育实习动员大会,鼓励师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学校每次均会根据实习情况进行反思与总结,及时调整实习方案。孟宪承在实习会上提出:“进一步加强实习工作的计划性,今后每年实习的学生将增加到一千人,必须加强负责管理的经常机构,在各系行政上,进行适当的分工负责,在教师个人的工作计划上,也要作出估计,以免因实习工作影响到校内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25]在他积极领导和主动策划下,教育实习工作取得很好成效,许多学生在实习中深切体会到教育工作的光荣和艰巨,树立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志愿。

三、时代价值:一流师范大学办学的路径选择

师范大学办学之道作为指引师范办学方向的风向标,规定师范人才的培养规格以及师范大学服务社会的旨归。师范教育或者师范教育理想始终应围绕着培养人来进行整体规划,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实践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以及在由此形成师范大学教育体系的理论、实践、评价等范畴,都应将人放在关键地位和作为核心要旨进行考虑。从而进一步探索教育是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致使他们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来实现师范大学自身的社会价值。在当下高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各师范大学应秉持这一理念,坚守“师范性”、发扬“学术性”,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这一理念,构建中国特色师范大学教育体系。

(一)人才培养与教育:指引师范大学办学的旨归

古往今来,各国均有培养人才的指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26]办教育主要是围绕培养人才的问题进行理论设计与实践,其最终都指向人才培养。师范大学作为基础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优质师资培养的重点基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立足师范教育的本质,致力于培养人民教师。因此,师范大学办学首先要确立具有指引性的师范理念。师范大学的理念包含了师范大学的最终指向、社会责任,以及人们对师范教育的理想。它是教育理念的一种,是一种在教育规律基础上的思辨性的教育理念,折射教育的本质与社会要求,蕴藏着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指引和鼓励教育工作者持续奋斗的教育抱负。[27]师范大学的教育理念作为师范大学实践的“原则”,为师范学校的教育实践过程、方式、目标等指引方向。

正如孟宪承提出的,大学在于增长智慧与陶熔品性,指向人才的培养。师范大学作为培养教师的重要场所,是传递人类文明的宝地,是科学文化向社会辐射转化的基地,更是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的高级活动场所。因此,师范大学最重要的功能宗旨之一即人才培养。无论时代与社会如何变化,人才培养都应该作为教育活动的目的。一流师范院校要想培育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兼顾五育的融合发展。此外,要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利益为一切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宗旨,培养学生主体性,使其主动参与到学校建设与教育活动中。因此,师范大学在教育教学中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办学方向,培养自由、全面发展之人。立德树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是党的教育宗旨,也是一流师范大学办学的根本理念与旨归。

(二)观念确立与坚守:指导师范大学办学的走向

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引领下,师范大学作为培养优秀教师和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基地,应不断提高质量,并积极向综合性大学看齐。在向综合性大学看齐的潮流下,师范大学如何保持其原有的优势地位,其师范教育特色如何保持,是师范大学需要考虑的重要议题。

在师范教育综合化的趋势下,师范大学应坚守自身的“师范性”。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要设置体现师范大学特征的基础性、多样化、专业化的课程体系,尤其是要注重教育学科在师范院校的作用。就像孟宪承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校长时,注重教育学科在培养师资方面的重要性,注重学生基本训练与专业训练的养成。其次,要注重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教师要给予学生实践活动有效指导和严格考核,真正达到师范教育实习的效果。最后,加强师范大学的专业性,使教师成为一种专业化和特色化职业。在坚守“师范性”的基础上,师范大学还应该发扬“学术性”,走向高水平发展的综合化。如孟宪承在华东师范大学时积极推进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创办一批科研机构,加强科学研究,培养教育家型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师范大学要平衡“师范性”与“学术性”二者的关系。具体而言,在师范大学不断改革的路径中,当社会对教师的需求主要表现在“量”上时,呈现的是“底线需求”,即“师范性”占据首要地位;而“量”的需求达到基本满足时,社会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需求,呈现的是“发展性需求”,即对教师的学术素养的需求,这时“学术性”需求更为凸显。[28]如今,在构建中国特色师范大学教育的体系中,要兼顾“师范性”与“学术性”,使之成为师范教育的本色之基与应有之义。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推进师范大学办学的路径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流师范大学办学的重要路径。师范教育既需要理论,也需要实践操作,更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理论与实践是作为一个有机体的双方,纯粹的理论与实践是不存在的。任何实践都是理论性实践,任何理论都是实践性理论。[29]因此,理论活动应该超越纯粹逻辑的思维方式,走向实践活动。

办学之道作为一种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指导师范大学未来指向与操作规范的理念框架,相当于社会学的中层理论,处于抽象的理论思辨与具体的经验操作之间,介于观念与行动之间,其目的在于创设一座桥梁使得大学教育理论通向实践应用,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教育实践。在此意义上,大学理念必须考虑其实践性,即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人们之所以提出、接受、认同、宣传一种大学理念,是出于能够指导大学发展实践目的之需要。师范大学教育理念必须以理论形式明确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活动的目的与指向。其不代表师范大学组织中的某一个个体的利益与价值诉求,而代表一定社会、国家、民族的利益与价值诉求。因此,理论不能仅仅囿于知识层面,更应回应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需求,与实践紧密结合。师范教育理念作为对师范大学办学的一种规范性条件,对实践具有导向作用。而实践作为践行理念的载体和环境,是实现师范大学教育理想的路径和策略。某一师范大学理念是否能在现实中实现其价值,探索与之相应的教育制度,即大学理念的可操作性,关键是看它在实践中的运行、对实践的指导。正如孟宪承坚持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他对大学的理念践行到他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办学实践中。总之,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双向互动,才能更好地涵养大学之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的建设。

猜你喜欢
师范师范大学办学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