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TA侧支循环评分及血清microRNA-134、VEGF、bFGF水平预测AIS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的价值*

2024-01-21 12:39曹德峰陈文亚马爱金吴婧吴波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3年24期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大脑

曹德峰, 陈文亚, 马爱金, 吴婧, 吴波娜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 神经内科, 江苏 常州 213017]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是各种原因引起脑血管供血中断造成突发性局部脑功能缺损,其中大脑中动脉闭塞最常见[1-3]。调查研究显示,全球因脑卒中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11.6%,其中62.4%为缺血性脑卒中,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5]。即使得到了及时救治,仍有部分AIS 患者可能面临各种复杂的临床结局,如残疾、再发脑卒中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6-7]。因此,及早评估AIS 患者的临床预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提高AIS 疗效至关重要。多时相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ultiphas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mCTA)是评估AIS 患者脑血管状况的常用辅助检查,其可以评估侧支循环情况及动脉闭塞严重程度[8]。MicroRNA-134(miR-134)是一种与神经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相关的microRNA,与AIS 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密切相关[9-10]。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是重要的神经保护因子,参与血管生成和神经修复过程[11-12]。有研究表明,这些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与AIS 患者脑组织再灌注和神经恢复有关[13]。为探究mCTA、血清miR-134、VEGF、bFGF 水平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AIS 的临床预后价值,本研究对比了不同预后AIS 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2 月—2023 年2 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住院治疗的AIS 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108 例。其中,男性73 例,女性35 例;年龄40~78 岁,平均(66.59±8.98)岁;收集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根据患者出院后3 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14],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改良Rankin 量表评分≤ 2 分,47 例)和预后不良组(改良Rankin 量表评分> 2 分,61 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15]中AIS 诊断标准;②CT 血管成像检查提示大脑中动脉存在闭塞;③临床资料完整,完成随访;④发病4.5 h 内接受再灌注治疗。

1.2.2 排除标准 ①出血性脑卒中;②合并帕金森病或阿尔茨海默病;③有颅脑外伤、颅内手术史;④哺乳或妊娠期女性;⑤随访期内无故失访。

1.3 方法

所有受试者入院后采用128 排螺旋CT(德国西门子公司Definition AS 型扫描头颅,范围为颅底至颅顶。参数设置:层厚0.625 mm×128 mm,管电压120 kV,转速0.5 s/圈,螺距0.8。mCTA 扫描三期延时时间分别为3、4 和4 s。对比剂注射方案:所有受试者采用20 G 直通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以6 mL/s 的速度注射药物碘帕醇(350 mgI/mL)40 mL,再以3 mL/s 速率注射生理盐水20 mL。采集的图像上传计算机后由2 名以上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共同诊断并评估。

所有受试者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外周肘静脉血,2 000 r/min 离心10min,取上层血清待检。提取外周全血RNA(日本TaKaRa 公司RNA 提取试剂盒),用逆转录试剂盒进行逆转录反应,按照SYBR RT-PCR 试剂盒(中国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说明书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扩增条件:50 ℃预变性2 min,95 ℃变性10 min,95 ℃退火15 s,60 ℃延伸1 min,共循环40 次,60 ℃继续延伸1 min。miR-134 正向引物:5'-TGTGACTGGTTGACCAGAGGG G-3',反向引物:5'-GCTGTCAACGATACGCTACG-3',长度均为22 bp;内参U6 正向引物:5'-CTCGCTTCGG CAGCACA-3',反向引物:5'-AACGCTTCACGAATTTG CGT-3',长度均为20 bp。采用2-ΔΔCt法计算miR-134相对表达量,重复测量3 次,取平均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VEGF、bFGF 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罗氏公司。

1.4 mCTA评分

患者行mCTA 检查,对患者进行mCTA 侧支循环评分,评估标准见表1。患者行MRI-DWI 检查,评估患者的最终梗死体积。

表1 mCTA评分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 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最终梗死体积及mCTA 侧支循环评分比较

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患者最终梗死体积、mCTA 侧支循环评分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最终梗死体积大于预后良好组,mCTA 侧支循环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见表2。

表2 两组最终梗死体积、mCTA评分比较 (±s)

表2 两组最终梗死体积、mCTA评分比较 (±s)

组别n 最终梗死体积/mm3 mCTA侧支循环评分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t 值P 值47 61 35.66±8.16 49.16±11.08-7.012 0.000 3.78±0.26 3.46±0.19 7.39 0.000

2.2 两组miR-134、VEGF、bFGF水平比较

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miR-134 相对表达量及VEGF、bFGF 水平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miR-134 相对表达量高于预后良好组,VEGF、bFGF 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见表3。

表3 两组miR-134、VEGF、bFGF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miR-134、VEGF、bFGF水平比较 (±s)

组别n miR-134 VEGF/(ng/L)bFGF(ng/L)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t 值P 值47 61 2.26±0.78 4.33±1.12-10.806 0.000 366.11±38.16 277.23±43.45 11.105 0.000 277.28±45.18 188.26±56.18 8.872 0.000

2.3 影响AIS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性别、BMI、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吸烟、饮酒方面比较,经χ2/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年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年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见表4。

表4 影响AIS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2.4 影响AIS 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的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

以AIS 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为因变量(预后良好= 0,预后不良= 1),患者最终梗死体积(实际值)、mCTA 侧支循环评分(实际值)、miR-134(实际值)、VEGF(实际值)、bFGF(实际值)、年龄(实际值)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实际值)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一般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CTA 侧支循环评分[=0.804(95% CI:0.729,0.974)]、VEGF[=0.618(95% CI:0.397,0.963)]、bFGF[=0.608(95% CI:0.402,0.919)]为AIS 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性因素(P<0.05);miR-134[=1.941(95% CI:1.802,3.480)]、低密度脂蛋白[=1.349(95% CI:1.051,1.730)]是AIS 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5。

表5 AIS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的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参数

2.5 mCTA侧支循环评分、miR-134、VEGF、bFGF 水平对AIS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ROC 曲线分析结果表明,mCTA 侧支循环评分、miR-134、VEGF、bFGF 预测AIS 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843、0.946、0.937、0.892,敏感性分别为7.66%(95% CI:0.695,0.837)、9.36%(95% CI:0.900,0.972)、8.72%(95% CI:0.823,0.921)、7.23%(95% CI:0.661,0.785),特异性分别为83.6%(95% CI:0.770,0.902)、82.0%(95% CI:0.770,0.870)、86.9%(95% CI:0.818,0.920)、93.4%(95% CI:0.896,0.972)。见表6和图1。

表6 mCTA侧支循环评分、miR-134、VEGF、bFGF水平对AIS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图1 mCTA侧支循环评分、miR-134、VEGF、bFGF水平预测AIS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

3 讨论

AIS 是颅内动脉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临床综合征[16-18]。大脑中动脉闭塞是临床最常见的AIS 类型。随着疾病进展,容易导致脑水肿、肢体瘫痪、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患者威胁生命[19]。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AIS 的主要发病机制[20]。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作用,使颅内动脉内膜损伤,动脉壁内脂质沉积形成脂质斑块,斑块中的血小板聚集、血管壁炎症反应和胆固醇沉积可导致斑块逐渐发展,引起动脉狭窄和血流阻塞。当动脉壁粥样斑块发生破裂或糜烂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会聚集在损伤的血管内壁形成血栓[21]。血栓可以阻塞血管腔,使血液无法顺利通过,导致脑梗死的发生。大脑中动脉是颅内的主要供血动脉,AIS 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容易出现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增高、脑梗死区域扩大等,导致不良预后的发生[22]。因此,发掘对AIS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具有预测价值的指标对改善其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最终梗死体积较大,mCTA 侧支循环评分较低。在脑梗死区域,脑细胞可能会迅速受损或死亡,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梗死面积越大,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越严重,神经功能康复也越困难,患者预后越差。因脑血管狭窄导致脑组织慢性缺血时,机体为抵抗缺血会代偿性地在大脑皮质表面联系2 个不同供血区域动脉形成动脉网及颅内侧支循环,以减轻缺血缺氧对脑组织的损害。若侧支循环建立不足,机体对缺血的代偿能力较弱,脑梗死的神经损害程度较重,会导致预后不良。这与PILATO 等[23]的研究结果一致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miR-134 相对表达量较高,VEGF、bFGF 水平较低,说明AIS 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与miR-134、VEGF、bFGF 水平有关。miR-134 是一种在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的microRNA[24],在细胞中发挥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参与神经发育、突触可塑性和炎症反应等。但miR-134 高表达会调节炎性介质的表达和激活神经细胞凋亡途径,引起神经炎症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导致预后不良。VEGF 和bFGF 是促进血管生成和修复的重要因子[25],可以促进新血管生长,恢复缺血区域神经营养供应,帮助受损区域功能恢复。VEGF 和bFGF 水平较低意味着血管生成和修复能力受限,影响神经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过程,最终导致预后不良。本研究中多因素一般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CTA 侧支循环评分、VEGF、bFGF、miR-134、低密度脂蛋白是AIS 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与诸多研究结果一致。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CTA 侧支循环评分、miR-134、VEGF、bFGF 水平对AIS 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不良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进一步说明上述指标与AIS 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预后有关,提示临床可通过检测上述指标早期预测患者预后,并给予及时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差异。多因素一般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为AIS 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重要成分,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其次,低密度脂蛋白会激活血管内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液凝块形成,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脑部缺血,影响预后。

综上所述,在预后不良患者最终梗死体积较大,mCTA 侧支循环评分较低,血清miR-134 水平较高、VEGF 和bFGF 水平较低。mCTA 侧支循环评分、血清miR-134、VEGF、bFGF 水平对AIS 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不良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作预后评估的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和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低密度脂蛋白大脑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的先进控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