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内在能力测评与结局指标范围审查的比较研究

2024-01-22 11:14李婉玲徐嘉琦陈雨朦
护理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检索领域老年人

乐 霄,王 玫,李婉玲,柯 珂,张 茵,徐嘉琦,熊 甜,陈雨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 430030

我国将面临超大规模、超高水平、超级稳定的老龄化社会形态,给医疗护理带来了严峻挑战[1]。健康老龄化强调老年已不再是疾病的代名词,而是应更加关注功能、幸福感和对社会的贡献度[2]。内在能力(intrinsic capacity,IC)是健康老龄化的新观点,是指个体在任何时候都能动用的全部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从整体观的角度全面反映老年人状态,是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综合性功能评价,更能反映个体的“生物”年龄而非“实际”年龄,更加关注老年人的“优势”而非“缺陷”[3-5]。有研究表明,对于老年人内在能力的关注、筛查和评估可能为老年人预防失能、风险管理、不良生活方式转变、生活质量提升提供创新机制[6-8]。虽然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老年人内在能力认知、运动、心理、感觉、活力5 个领域[5],然而不同领域的衡量标准尚未统一,从而导致内在能力评估的一致性较低,同时,如何整合来自不同领域的测量结果,以得出具有代表性的内在能力综合指数目前还缺乏共识。因此,本研究旨在对内在能力相关的测评指标及结局指标进行系统范围审查,为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提供借鉴,为内在能力的评估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1 目的与问题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和分析老年人内在能力测评与结局指标相关问题。具体审查问题包括:涉及的国家、年份、研究地点;指标、测量工具;生物学标志物;综合评分的计算方法;相关的结局指标。

2 资料与方法

参照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2020 版[9]的范围综述指南进 行范围审查。

2.1 检索策略

为提高检索效率,检索由2 名研究生与1 名图书管理员对所有数据库进行初步检索后,结合内在能力文献分布的特点,选择相关的数据库进行精细检索。以“aged/geriatric*/senior*/aging/older*/elder*”“intrinsic capacity/intrinsic capacities”为 关 键 词 检 索Web of Science、PubMed;以“老年/高龄”“内在能力”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 年1 月31 日。具体检索策略见表1。

表1 检索策略

2.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目标人群为老年人;文献内容涉及内在能力测评;内在能力评估为多维度评估。排除标准:非中英文文献;非全文文献;文章类型为综述、社论、个人述评、致编辑信、翻译、草案等。

2.3 文献筛选

将检索到的文献题录导入EndNote X9 软件去除重复文献,然后由2 名研究者独立结合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对符合标准的文献阅读全文进行复筛。对于不确定或意见不一致之处,请第3 名研究者介入。文献筛选完成后运用澳大利亚JBI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制定的系列质量评价工具[10]分别对不同类型文献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排除质量较低的文献。

2.4 数据提取与分析整合

创建数据提取表,由2 名研究员使用标准化表格独立提取文献信息并进行分析整合。提取的信息包括:文献的出版物信息、研究地点、研究类型、样本量及年龄分布、样本信息获取方式和用于评估每个领域的指标及方法、综合评分计算方式、生物学标记物、相关结局指标等,并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分析、介绍和频数统计。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步检索共获得文献3 581篇,其中Web of Science(n=2 723)、PubMed(n=786)、CNKI(n=30)、CBM(n=14)、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n=9)、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n=19),去除重复文献1 222 篇,阅读题目和摘要排除2 263 篇,对剩下的96 篇阅读全文进行复筛,排除无法获取全文、未涉及内在能力测评指标以及质量不高文献33 篇,最终纳入文献63 篇[6-7,11-71]。

3.2 老年人内在能力测评相关研究总体分布

研究小组对纳入研究的总体分布及样本特征进行汇总分析,详见表2 和表3。

表2 老年人内在能力测评相关研究总体分布(n=63)

表3 老年人内在能力测评相关研究样本基本特征(n=63)

3.3 老年人内在能力测评指标及工具

纳入的研究中,4 项[22,25,45,47]使用老年人整合照护(ICOPE)推荐的老年人内在能力筛查工具,6 项研究[22,49,54,60-61,65]涉及老年人内在能力的生物学标志物,包括同型半胱氨酸、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等。其他研究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内在能力5 维度框架自定义选择相应的评估指标,其中8 项 研 究[13,24,48,55-56,61,65,68]未 涉 及 感 觉 维 度 评 估,1 项[13]未涉及活力领域评估,最终汇总得38 项测评指标,其中运动领域10 项、认知领域6 项、感观领域3 项、心理领域8项、活力领域11 项。相关测评指标集方法见表4。

表4 老年人内在能力测量指标及评估方法

3.4 内在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及运用频次

共有49 项研究计算老年人内在能力的整体综合水平,涉及的方法共计7 种,主要包括Z-值法、各领域得分加总法、结构方程模型法等,详见表5。

表5 老年人内在能力的综合评分计算方法(n=49)

3.5 老年人内在能力相关结局指标

将文献中涉及内在能力相关的结局指标的原始表达进行统一整理命名整理后获得13 项,主要包括失能、衰弱、死亡率等,见表6。

4 讨论

4.1 开展多区域、前瞻性研究,着力内在能力范畴延展性

结果显示,老年人内在能力测评研究自2019 年开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来自我国的研究约占半数,研究地点主要集中于社区,对医院和养老院等区域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有研究表明,住院和入住养老院可能是老年人功能衰退的因素之一[72-74],因此,有必要拓宽研究区域,探讨内在能力在门诊、院内、养老院等区域应用的优势和适宜性。另外,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约80%以上超过70 岁,对低年龄层次中老年人和老年人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早期预防的理念,建议从中老年开始,或从内在能力未受损的状态开始持续追踪,以探讨内在能力的变化轨迹和对个体结局的影响机制,从而寻找提高个体功能的靶点。最后,现有文献主要来源于回顾性研究,从而导致测评指标选择的被动性,可能导致测量的异质性,建议持续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增强研究结果的可应用性和推广性。

4.2 筛选老年人内在能力关键测评指标和方法,提高测评有效性和精准性

尽管研究绝大多数使用了内在能力的5 维度结构,但所涉及的指标多而繁杂,同一指标测评使用的工具也不同。结果显示,运动领域中,躯体功能这一复合性指标使用频率最高,最常采用的评估方法是SPPB,其次包括步速、活动能力、下肢功能和平衡功能;认知领域中以复合性认知功能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记忆力和定向力;感官领域聚焦于视力和听力,自我报告方式最常见;心理领域以抑郁评估为主要方式;活力领域以营养状态评估为主,其次包括握力、体重、肺功能等指标。另外,各指标对应的评估方法和衡量标准也不尽相同,因此各研究之间的可比性较差;各指标间存在相互交叉,如握力同时存在于运动和活力两个领域,这可能与握力既是上肢力量的代表同时也与营养相关联有关[75-76]。导致指标差异性的原因可能包括使用回顾性数据以及缺乏内在能力测量标准。因此,建议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内在能力5 维度框架下,进一步挖掘和明确内在能力各领域内涵,筛选高灵敏度内在能力评估指标,并验证指标的信度和效度、是否可识别老年人内在能力的差异、是否具有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等,从而提高评估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4.3 标准化老年人内在能力综合评分,保证测评结果科学性

计算内在能力综合评分有助于探索内在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计划和实施内在能力分级管理,以及确定某一领域对于内在能力整体的影响[77]。目前老年人内在能力的综合评分计算方法以各领域得分赋值后加总最常见,这种方法使用简单,即将各领域“受损”或“未受损”直接赋分为0 分、1 分或2 分,然后加总,其次是Z-值法,然而,此2 种方法都忽视了内在能力各领域的重要性是否一致的问题,未考虑到各领域权重。另外,Z-值和因子分析均依赖于研究样本内在能力评分的分布,计算总分阈值推广性有限,从而导致各研究之间的结果难以比较。建议在综合内在能力测评方法的基础上,制定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医疗和养老环境的内在能力综合评价的权重标准及界值,以保证测评结果的科学性。

4.4 丰富老年人内在能力的生物学标志物,强化评估稳定性

识别与内在能力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可以为个体的功能状态提供简单和客观的测量指标,最大限度地减少评估者之间的差异,更具稳定性,且有利于指导干预策略的制定,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内在能力衰退,甚至延缓失能的进展[78]。然而,关于内在能力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NT-proBNP、白细胞介素-6 水平以及低血清清蛋白、低叶酸水平与内在能力受损有关[22,49,54,60-61],同时有研究发现补充Omega-3 可提升内在能力[65]。另外,已有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活力中可能的生物标志物,如血红蛋白等。由于内在能力是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框架构建的,该框架符合生物衰老理论[79],因此可考虑参考衰老相关生物标志物,进一步挖掘内在能力整体及各领域潜在生物标志物。

4.5 探索老年人内在能力相关结局指标,推动老年照护创新性

结果显示,内在能力相关结局指标以失能运用最多,也从侧面证实内在能力对老年人功能的预测能力。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内在能力对老年人死亡率、住院率、生活质量等结局的预测价值[26,48,50,54],其他研究探讨了内在能力与衰弱、跌倒、多重用药之间的关系[14,30,47]。目前以上研究结果大多是基于回顾性研究或横断面研究,而内在能力旨在捕捉衰老早期的影响,将来需要进行更多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以提供更有价值的证据。值得注意的是,内在能力对老年人结局的影响仅限于范围审查的结果吗?内在能力对老年人结局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如何?内在能力对老年人结局的影响机制是什么呢?通过内在能力对结局的影响,可为老年照护提供哪些创新性思路?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深思和探讨。

5 小结及展望

内在能力的准确测量对于深入探讨其对健康老龄化和干预成本效益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关于内在能力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前瞻性研究相对缺乏,涉及的领域也较少。建议卫生保健机构和相关人员基于内在能力框架,综合国内外研究,逐步发展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医疗和养老环境的内在能力测评工具、综合评分方法和界值,实现测量指标和工具的标准化。未来应着力于将内在能力与老年照护创新性整合,为老年人能力提升注入新活力。

猜你喜欢
检索领域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领域·对峙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