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4-01-25 07:00燕芸
教育界·A 2023年34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摘要】近年来,文言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占比越来越大,重要性也越来越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文言文,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文言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能让学生奠定今后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小学语文;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燕芸(1991—),女,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无比璀璨的明珠。在小学进行文言文教学,能够为学生打开传统文化的宝库大门,让他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与历史先贤“对话”,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的坚实基础,能够为中学阶段大量文言文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进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教材的一次次改革,文言文在小學课文中的比重逐渐加大,三至六年级要学习的文言文有十四篇(如表1所示)。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正在日益提高。这样的编排保证了课程的连续性和递进性,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习特点。教师如果能够利用好现有教材,在文言文的教学上将会事半功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一、小学文言文的特点及教学目标

要想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师要先对教材进行整体解读,从而准确地把握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1.短小精悍。短小精悍是小学阶段的文言文的主要特点。以三年级上册的《司马光》为例,短短30个字,既能条理清晰地讲述“司马光砸缸救人”这样一件事,又能够深刻地刻画出司马光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形象。文言文语言的凝练和叙事的精练对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提升阅读及写作的技巧是十分有益的。同时,文言文的简练也给了教师和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是很好的训练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素材。

2.主题鲜明。从题材上看,三到六年级的14篇文言文中有12篇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语言浅显、不晦涩,十分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内容生动,符合小学生爱读故事的特点,能够消除他们对古文的距离感。这些文言文中大部分的主人公为儿童,如善于思考和观察的王戎、聪慧应变的杨氏之子、勤奋苦读的少年车胤……这些天真烂漫的儿童形象能够让学生觉得亲切,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从而让学生以这些主人公为榜样,自发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3.寓意深刻。文言文虽行文简练,但其中往往蕴含着大智慧。例如,学生学习《精卫填海》,能够感受精卫的意志坚决、不畏艰难和持之以恒,明白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要敢于向自己觉得不公平的事情发起抗争;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能够认识到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犯不必要的错误,更能够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道理;学习《囊萤夜读》,能够感悟到无论环境有多恶劣,都要勤奋苦学的道理,懂得要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学习《少年中国说》,能够发愤图强,主动担负起建设祖国,让国家繁荣富强的重任。附着在这些故事上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什么是修身之道、治学之理、强国之梦。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总目标中的具体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内容较为浅显,易于学生诵读理解,符合小学生的接受水平。教师在教学时要准确把握小学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尊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能力,不能操之过急、过分拔高,不能将教学的重点局限于记诵积累和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两方面,不能对词法、句法的理解有过分的要求。另外,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机械地给学生灌输知识。

二、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一定的文言文学习方法,自主借助工具书读懂简单的文言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遵循规律,教学循其度

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都还不完全,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接受能力和知识储备大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因材施教,尊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了解故事大意”这一教学目标为例,第二、三学段有不同的要求。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范读、跟读、自读等方式,了解故事内容。在这一学段,教师是主导,应该通过示范、引导,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帮助学生读懂文意,在读中感悟。第三学段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原有积累等,在自读中初步把握故事梗概。在这一学段中,学生占据了学习的主导地位,而“借助工具书、注释、原有积累”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要方法。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开展有效的教学。

(二)以读促思,读中感悟

对学生而言,文言文是陌生的,因此提高阅读能力尤其重要。学生要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读好停顿,读出文言文的韵味,熟读成诵,才能理解和表达文章的意思[1]。

1.教师范读,引学生入门

小学生刚开始接触文言文,难免会有些手足无措,不知该从何下手。这时候,教师的示范和引领至关重要。文言文讲究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韵美。教师在范读的时候,可以在第一遍时读慢一些,让学生一边听一边划出停顿符号,找准停顿位置,学会断句;在第二遍范读时稍微加快速度,让句子有停顿但气息不断,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停连”,品味文言文的韵味。对于多音字,读准字音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字义。例如,针对《司马光》中的多音字“没”,教师范读“没(mò)水中”,学生便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淹没在水中”。在一遍遍的范读中,学生能够找准停顿,学会停连,准确理解多音字,对文言文形成初步的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朗读。由于阅读障碍基本扫清,学生能够越读越流畅,在阅读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2.丰富朗读方式,以读促学

朗读既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坚持以读为主,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朗读方法帮助学生学得入心、学得入情、学得入境[2]。除了教师范读,配乐朗读、男女生对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也是帮助学生学好文言文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时,在学生通过初步朗读理解文中的字词后,教师可以提高难度,先去掉部分字词让学生边填空边朗读,再去掉一些句子让学生边补充边朗读,最后只出示关键词句,让学生尝试背诵。这样能让学生熟读成诵,充满成就感,消除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心理。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描写王戎与其他儿童面对道旁李树时的表现的句子,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这样能让学生从对比中了解王戎聪慧善思的人物形象,学会对比、侧面描写等表达手法。

(三)激发兴趣,保持学习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不能只是口号,必须落实到行动上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的策略,将游戏和课堂有效整合,在教学设计中增加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掌握文言文知识,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教学《精卫填海》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出示几张图片,开展“看图猜神话故事”游戏。这样的导入游戏既能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文言文学习做铺垫。又如,教师可以利用“找不同”的游戏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和现代文的不同之处,如古今异义词。在《精卫填海》中,“少女”指的是小女儿,而现在一般指13~18岁的年轻女孩;在《守株待兔》中,“兔走触株”的“走”是跑的意思,跟现代文的表达也有很大差异。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能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突破教学的难点。这一教学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在倒装句等知识点的教学上。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教师要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的切入点,让学生真正做到对知识的活学活用。比如,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提问:“同学们,如果你和小伙伴们在外面玩得又累又渴时,看到路边的果树上长满了果子,你会去摘树上的果子吃吗,为什么?”在生活化的问题下,学生会畅所欲言,教师便可以自然地引入文言文的学习。

(四)授人以渔,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学生整理和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既能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又能帮助他们初步搭建自主学习的通道。

第一,归纳学习步骤。小学文言文的学习过程可以归纳为:读懂题目—读通古文—读懂文意—感悟主旨。这一过程步骤简单、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很强。归纳学习步骤能够让学生有法可循,根据步骤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一步步达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

第二,积累文言文常识。文言文中很多字词的意思和用法跟现代文有很大不同,但基本是固定的。积累文言文常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懂文言文。通过小学阶段的初步积累,学生进入中学后学习文言文会更加得心应手。

第三,教师引导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限,需要教师适当引导,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然而,随着学生学段的升高,知识储备的增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慢慢渗透一些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如看注释、查字典、看插图、联系上下文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五)拓展迁移,学以致用

教材的文言文篇目有限,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文言文的机会。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引导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进行拓展阅读,学以致用,从而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满足感,保持阅读兴趣。例如,在学完《王戎不取道旁李》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学《王戎卖枣》,体会人物的多面性;在学习《囊萤夜读》后,让学生拓展阅读《映雪夜读》,学习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苦读的优秀品质;等等。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经典文言文,一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二来让学生感受先人的智慧,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结语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而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文言文,是帮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工具。学会学习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教师教学生文言文远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文言文来得重要。教师只有帮助学生打开文言文的学习之窗,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阅读经典,汲取文学精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参考文献】

[1]刘红.“人”“文”和谐  言意兼得: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教学策略之我见[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3(5):17-19.

[2]符学中.部编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微探[J].新教育,2021(1):24-26.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