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机械设计基础教改实践

2024-01-27 05:50张艺越吕君华国新李艳美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张艺越 吕君 华国新 李艳美

摘 要: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课程教学存在“思政元素与自然科学专业知识融合困难”“思政教育育人方式单一,过于生硬”以及“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质量相冲突”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联系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共性,利用专业知识反向探寻思政元素,并以此作为知识点的案例进行融合,在此基础上利用“学习通”教学平台实施混合式教学,并进行教学改革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思政教学改革的班级,成绩良好与优秀率为80%,而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班级仅为50%,在保障思政教学效果的同时,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1.084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高校学生涉及辱华以及危害社会的言论及行为:如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季某某公然在境外网络社交平台发布包含“支那”等侮辱中国字眼的不当言论;湖南城市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某在国内社交平台发布“恨国”等言论;厦门大学2015级研究生田某某通过国内社交平台发布辱骂中国的言论等。中国各个高校本身应培养出能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高级人才,学生却频繁出现意识形态的方向偏离,着实令人痛心。

此类现象的产生原因,不仅在于目前科技水平的进步,使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外界的碎片化信息,而我国高校学生的成长环境又过于单一,心智成熟度较低,很难针对外界信息,尤其是境外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同时,近年来西方国家普遍鼓吹“中国威胁论”,西方国家的政府与媒体广泛宣传其“普世主义”价值观的优越性,通过影视,文学作品,艺术评价标准甚至科研成果等渠道向我国实行“文化入侵”或“制度入侵”,企图在思想层面直接干扰或控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有生力量的高校学生,实现针对中国年轻学生的慢性洗脑,直至我国放弃自己的文化与制度,全盘接受西方盛行的“普世主义”价值观。在这种环境下不仅需要各高校教师与学生提高警惕,谨慎对待境外信息以及相关媒体宣传,坚定信仰,同时也意味着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思政教育开展刻不容缓。

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现状分析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指出,理学、工学类专业应结合专业特色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其中工学类专业课程应以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文件颁布之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在校在读学生的思政教育,普遍通过思政教学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完成,其余通识课,专业课教师,基本仅负责课程知识的教学,导致以四年制本科生为主的高校学生,在学制的最后两年无法得到足够的思政教育。同时,理学类与工学类专业的高校学生,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大多以自然科学领域课程为主,其课程内容强调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真理性,很难与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元素产生共鸣。在以机械设计基础为代表的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们往往面临着自然科学课程的理性特点与思政的感性思维融合较为困难的问题,导致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知识点难以融合或思政教育过于生硬等现象出现,甚至思政教育无法贯穿整门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导向效果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程教学效果以及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前期基础调研确定了理工类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常见问题,如下所示几点:(1)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融合难;(2)思政教育育人方式单一,过于生硬;(3)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质量相冲突;(4)形式化思政教育易引起学生抵触。

2 课程思政改革方案与实施

2.1 课程具体教学内容

在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思政教学改革时,要考虑到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专业知识确定思政元素与思政方法,根据我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以及相关教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由平面机构分析、常用平面机构分析与设计、机械摩擦及动静平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4个教学模块构成,每个教学模块又分为若干子模块。

2.2 课程思政方向确定

通过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融入思政元素,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对学生的意识形态加以正向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作为21世纪大学生科技强国的历史责任使命感是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通过对普通本科院校以及高等职业院校的工学类专业课程授课教师课程思政实施情况调研,基本确定了符合专业知识点的课程思政元素内容,根据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要求,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逻辑性、科学性和工程性等特点,项目提出以下5点课程思政主要方向:

(1)从学科理论知识与时代背景及推动工业进步的贡献,提出课程对助力中国梦实现的意义及作用,为学生植入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2)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相关知识蕴含的哲理及辩证思维,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事物;

(3)通過自然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为学生灌输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精神;

(4)以国家或行业发展瓶颈为背景,指出目前国家或行业对专业知识新理论的需求,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5)从专业知识错误应用的事故及后果,强化学生工程规范、责任意识以及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通过以上课程思政方向,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细化出相关思政元素,并以此为人才培养的“隐性教育”,配合以课程具体专业知识点为主的“显性教育”,双管齐下,实现课程教学过程中全方位育人的目的。课程思政元素分配方案如表1所示。

2.3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特色与创新之处

2.3.1 创新理念与思路

(1)打破了人文社科思政元素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知识点融合难的传统思路。通过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确定了以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辩证思维、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创新意识与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责任感)等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主要思政方向,并根据课程的基本教学单元(节课)主题,在主要思政方向上细分出思政元素,并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每个基本教学单元都分配有与知识点相匹配的思政元素,保障思政教育在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全程参与。

(2)课程教学过程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模式,采用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思政元素以课程资源的方式,与课程基础知识点一并上传至学习通平台,并通过学习通监督学生对课程线上资源的学习情况(学习进度),保障学生能够接受到线上思政教育。

(3)线下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不作为单一教学环节,思政元素以案例为主要形式配合相关知识点向学生灌输,避免了传统工科类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突兀或僵化生硬。思政元素案例化不仅能够辅助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向引导,使得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点的同时接受到思政教育,避免了思政形式化导致的学生逆反心理与抵触情绪,同时也不会因思政教育单独作为教学环节而占用课程教学时间,影响课程教学质量。

2.3.2 创新方法与途径

(1)线下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科学方法和理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得自己想学的知识;

(2)思政教育采用案例教学,配合课程相关知识点,不仅方便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与吸收,也借助知識点的具体内容,配合思政元素,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完成思政教育与思想的正向引导;

(3)运用学习通智慧教学平台,建立线上课程资源,并上传思政元素,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进度进行跟踪和分析,教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学习进度,调节课程教学节奏、方式与内容难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线上思政教育,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2.3.3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法

项目组以智能制造学院2022级部分学生为试点,开展思政改革后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以机电一体化技术2201班,以其余班级为参照组,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对两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知识运用情况以及课程思政教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便进一步完善。若效果较好,可先推广至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全体授课对象,再向智能制造学院其他专业课程推广应用。

(1)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法。根据上述方案确定课程思政方向以及思政元素,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2201班进行试点改革教学,教学内容与学时数严格按照学校相关政策文件执行,但教学采用了基于“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按试验方案取消了课程思政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独立教学环节,化整为零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的各个知识点,以知识点讲解案例的形式贯穿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全程思政,全程育人,教学与思政相辅相成。以平面连杆机构及其演化教学子模块中铰链四杆机构工作特性一课中的“急回特性”知识点为例:在针对铰链四杆机构急回特性这一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如图1所示),采用了我国宋代崇宁年间广泛应用的冶铁鼓风机构——“水排”作为急回特性的课程案例,思政案例如图2所示,利用这一课程思政元素为学生讲解了曲柄摇杆机构在古代冶金业的应用,表明了早在12世纪的中国具有领先当时世界的金属冶炼技术与机械应用能力,使得学生的文化自信得以加强,也坚定了学生振兴民族,实现国家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前进动力。

(2)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对比。以进行思政教学改革的机电一体化技术2201班为试验组。其余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班级作为参照组,依然按照未改革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通过4个月后,对试验组与参照组的学习质量进行对比,其中参照组(即未按改革后思政方案进行教学的班级)课程学习成绩如图3所示。而试验组(按改革后思政教学方案教学的班级)课程学习成绩如图4所示。

由图3与图4可知,未采用思政教学改革的班级良好与优秀率(80分以上学生)占50%,但平均分仅为78分,课程教学质量一般;而采用改革后思政教学的班级良好与优秀率占比达到80%,且平均分也达到良好标准线(80)以上,证明采用改革后思政教学的班级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更为牢固,这得益于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通过作为案例的思政元素,可以快速掌握相关的教学知识点。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单独设立课程思政的教学环节,但通过化整为零,思政与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贯穿了整个教学环节与过程。思政元素作为案例辅助了专业知识教学,保障了课程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专业知识又通过思政案例展现得更为直观,更通俗易懂,悄无声息地对学生的意识形态进行了积极与正确的导向,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后能够更深刻认识到课程学习的意义,以及对国家建设的重要作用。

3 结论

通过多方调研走访,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专业知识确定思政5个主要方向,结合具体课程知识点确定思政元素,采用思政元素案例化,化整为零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实现思政教学与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步进行,以及思政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方法,通过教学试验的方式证明了其优越性。思政元素不仅能够与专业知识互相融合,并且能够优化课程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有较深的认识与理解,因此本改革方案应结合其他理工类专业课程进行适当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铭含,宋辰阳,马苗,等.思政教育融入《机器学习》教学中的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14).

[2]吴晓明,邬述晖,李冬林,等.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工程图学教学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7,(02):6265.

[3]徐一心,周洪祥,王振玉,等.新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内江科技,2022,43(06):103104.

[4]董应超,顾蓉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1):3639.

[5]王瑞芳,平学成,吕洪玉,等.“以生为本”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20,(06):6673.

[6]袁义邦.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元素的剖析及实施路径探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6(05):104108.

[7]郭宗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挖掘[J].绿色科技,2021,23(11):277279.

[8]周云帆,张亚菲,申顺先,等.基于“智慧职教-职教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以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为例[J].河南农业,2021,(09):2224.

[9]李洁,于景洋.高校思政课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11):5254.

[10]杨欢.工匠精神融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研究——以《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为例[J].山西青年,2022,(21):2729.

[11]蒋玉婷,夏伟,潘自平,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环境监测”课程教学中的研究探索[J].科技风,2022,(30):8991.

猜你喜欢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导入方法研究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与实施
机械设计基础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