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交通 公路底色

2024-01-27 11:34郭潇威曹晶磊王威王洪涛
中国公路 2023年20期
关键词:交通公路绿色

■ 文|本刊记者 郭潇威 曹晶磊 王威 王洪涛

交通运输行业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在全球“脱碳”绿色发展的背景下,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既是顺应全球交通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也将为世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主题会议“生态优先:加快全球交通绿色低碳转型”(以下简称“主题会议”)聚焦全球温升控制目标,围绕新能源、减排战略,在公路、水运、航空、铁路等各方面开展相关探讨。

/ 中国交通正努力以绿色方式满足发展需要/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宋志勇在主题会议上致辞时表示,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努力以可持续的绿色方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出行需要。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制定节能降碳发展的行动纲领与阶段路径,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改变交通运输的资源利用方式,促进资源集约与循环利用;践行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与生态保护红线相协调,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

宋志勇表示,为实现绿色交通发展,我国呼吁各方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原则和精神,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可持续交通治理体系,各国根据国情自主、自愿做出减排行动,我国愿同各国一道,深化交通运输领域合作,积极参与全球交通治理,推动全球交通绿色发展。

岳武高速安徽段 刘永 摄

/ 两部门将携手加快发展多式联运/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副司长陆新明在主题会议上表示,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积极推动运输结构调整,持续推广绿色低碳交通设施装备等措施,取得积极成效。2022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51.2%,煤炭消费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到56.2%,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启动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上线交易,年覆盖超过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下一步我们将与交通运输部一道,从运输结构调整,鼓励绿色出行,推动交通工具绿色化、低碳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加快发展多式联运,优化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公路沿线充电服务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加快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陆新明说。

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先行 携手助力交通可持续发展”边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深度解析了旅客联程运输“一票制”、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问题。他认为,目前要推行“一票制”尚存在各运输方式数据不联通、跨运输主体间协同运营机制缺失、跨运营主体清分结算机制不完善等突出共性问题,应通过发展联运服务系统、完善联程运输标准、创新协同运营模式、建设联运激励机制来更好地解决。阻碍“一单制”“一箱制”推行的突出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多式联运信息共享、标准、设施设备、利益分配几方面,应该建设多式联运数字化协同平台、完善多式联运标准体系、加快多式联运设施设备优化和完善多式联运支持政策。他表示,无论是“一票制”“一单制”,还是“一箱制”,都须从组织、技术、标准、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逐步构建相应的保障体系,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保证旅客联程运输、货物多式联运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交通强国战略实现。

翁孟勇:绿色应成为中国公路建设的底色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翁孟勇表示,绿色应成为中国公路建设的底色,这是中国公路建设的本质要求,而不再强调其为一种表征,未来要全面推进绿色公路建设,推动绿色公路技术发展及“四网”融合发展。他认为,尽管目前绿色公路的建设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特别是在面临新形势要求的当下,全行业上下还需要做更多细致扎实的工作。

/ 交能融合是大势所趋/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海良在主题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加快交能融合发展,共建绿色美好世界》。他表示,随着全球双碳时代的到来,交通的绿色革命和能源的绿色转型是大势所趋,特别是绿色低碳经济、数字智慧经济、共享融合经济三大经济形态,正成为实现全球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案和关键路径。

宋海良提出了促进交能融合发展的五点建议。一是强化一体化规划与政策联动,共同创建交能融合的技术平台。充分发挥政策规划的牵引带动作用,完善相关的财税、金融、土地、交易、价格消纳等资质政策,优化项目审批管理程序,建立典型项目的试点示范机制,尤其要加强跨行业、政策之间的相互衔接,合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平台和环境。

二是强化产业联动,共同打通交能融合发展的重点脉络。以系统观念和战略思维,统筹规划交通、能源、物流、产业4个板块的发展,完善交通运输与能源基础设施融合发展体系,切实解决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难的问题,合理创造更大价值。

三是强化市场推动,共同创造交能融合的技术模式。坚持市场导向,紧盯动力电池、氢能,开展可持续燃料、燃机、电气化公路等核心技术升级,加大公关力度,同时创新电池银行等新的商业模式,以新技术、新模式来助力打造现代化的产业交通体系。

四是强化数据驱动,共同提升交能融合的智慧水平。研究建立交能融合智慧化的大数据平台,打通交通运输、能源互联网行业壁垒,实现交通和能源的关键核心技术共享与高效协同,以交通的弹性应对能源清洁化升级的刚性,构建相互支撑、高效融合的共生体系。

五是强化交流互动,共同实现交能融合的合作共赢。聚焦绿色融合发展的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交流合作,促进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基础设施联通和规则联通,携手构建全球交通合作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世界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局面。

/ 中国正向国际提供充足、经济的新能源/

“现在就是一个脱碳的良好时机,必须通过合作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法国达飞集团执行副总裁克莉丝汀·卡布说。在主题会议上,代表们围绕“绿色低碳可持续交通的发展需要更加紧密的全球合作”达成共识。

“从1991年开始,我们就已经是中国的合作伙伴,中国在供应链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支持。”克莉丝汀·卡布说,通过合作,达飞集团能在中国得到大量的、充足的、经济可行的、可持续的新能源供应。

与克莉丝汀·卡布一样,马士基集团北亚区首席代表彦辞也表示,中国是非常重要的绿色燃料生产国家,中国有很多的工程人才,对绿色燃料的开发转化速度非常快。

猜你喜欢
交通公路绿色
绿色低碳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繁忙的交通
公路断想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小小交通劝导员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再造绿色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