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之光——我和我的父辈

2024-01-27 13:42本刊编辑部
小读者之友 2023年12期
关键词:资溪共青共青城

本刊编辑部

“红领巾”学党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启了新的征程,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经过顽强努力,祖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奋斗者之歌

一棵树,一片“海”,一群人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其地形主要是高原台地。名字中“塞罕”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全名可译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的塞罕坝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随着封建王朝的开围放垦以及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再加上连年山火,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原始森林已经荡然无存,塞罕坝地区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凉景象。

1961年,工作人员在坝上考察了3天之后,在红松洼一带找到了一棵生长旺盛的天然落叶松,证实了塞罕坝上可以长出参天大树。

1962年,国家下发建设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通知。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党员干部共369人,毅然踏上了塞罕坝这块荒凉的土地。

坝上资源短缺、住房简陋、交通闭塞、气温极低。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第一批造林人在上坝的第一年种下了1000棵树苗,但成活率却不足5%。第二年,他们改良种植方法后,种下的1240棵树苗也仅仅成活了不到100棵,这使得所有的年轻人备受打击。

1964年,他们用改良过的苏联植树机栽种的树苗放叶率达到96.6%。然而,在1977年和1980年两次自然灾害过后,成片的人工林受灾。塞罕坝造林人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重整旗鼓,从头再来。1982年,塞罕坝造林人以96万亩的造林成果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造林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塞罕坝最后近9万亩石质荒山,也披上了“绿衣”。目前,塞罕坝森林覆盖率达到82.2%,造林成活率达到98.9%,造林保存率达到92.2%,112万亩人工林书写了造林史上的奇迹。如今的塞罕坝由高原荒丘蜕变成了“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休闲度假的天堂”。

60多年来,一代代塞罕坝造林人牢记使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才有了今天风景秀美的塞罕坝。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塞罕坝这片林海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筑起为京津地区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真正做到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他们的精神激励了一代代塞罕坝造林人,也激励了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

少年说

读完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的故事,我深受鼓舞。三代人,六十余载,战天斗地,荒原变林海,林场建设者们顽强的精神震撼人心。壮美的“绿色长城”背后是“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这将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怕困难,奋勇向前,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余泽昊(12岁)

“红领巾”学党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振兴事业扎实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产能稳步提升。各地各部门加强对农产品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休闲旅游、电商直播等新形式不断涌现,一个个“土特产”变身为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奋斗者之歌

不产小麦的“面包之乡”

——记资溪面包背后的故事

●文/陈 玲

资溪,是江西省抚州市东部的一座山城。“你可能没去过江西资溪,但你一定吃过资溪人做的面包。”谈起资溪,几十年前,资溪山高林密,世代以山耕农垦为业,祖祖辈辈守着大山过日子,这里不产小麦,更不加工面粉。如今的资溪,却有着中国“面包之乡”的美誉,这是一个关于从“面包司令”诞生到“面包军团”崛起的故事。

“面包司令”的诞生

张协旺是资溪大山深处土生土长的农民,贫穷和饥饿伴随了张协旺的整个童年、青年。年岁稍长时,他从家乡走了出去,到福建的消防大队当了一名给养员,负责给战友们采购物资、制作食物。那会儿消防大队每隔一周或者十天,就要购进一批面包。张协旺从中发现了一个商机:做面包,投资小,现金回流快。

退役之前,他找到鹭岛面包店老板,学习做面包技艺。老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面包店老板一开始拒绝了他,但最终,老板被张协旺对做面包技术的渴望打动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张协旺每天都泡在面包房里,想在退役前把师傅的技艺都学会。

后来,张协旺掌握制作面包技艺的消息不胫而走,朋友洪涛找到张协旺提出了合作:两人合资,每人出6500元,开一家面包店——“鹭江面包”。开店容易,招揽生意难。张协旺第一次开店就摔了个大跟头,面包店的生意非常惨淡。在连续亏损的情况下,朋友拿回6500元退出了,张协旺坚守几个月后,无奈地关闭了面包店。

理想是奋斗之光,对于张协旺而言,开面包店就是他的理想。迎着光亮,张协旺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后,便离开资溪,去寻找新的机会。

在这段漂泊的旅程中,张协旺进入一家又一家面包店,学习做面包的技艺。几年后,张协旺不仅精进了自己做面包的技术,还学会了管理。时机成熟后,他拿着多年打工攒下来的钱,在南京开了他的第二家面包店。蓄势待发的张协旺,产品花样百出,生意非常红火。

饮水思源,张协旺在南京做出成绩后,带着钱和技术回到了资溪。张协旺做面包,做成“万元户”的消息传入千家万户。乡亲们纷纷来取致富之经,张协旺成了乡亲们的“面包司令”。

“面包军团”的崛起

面对纷至沓来的求学乡亲,张协旺摒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凡是有人来求学,他定让徒弟学会做面包,学会管理与运营。不仅如此,乡亲们如有资金困难的,他还提供创业资金方面的帮助。

“鲍师傅”创始人鲍才胜,因生意失败背负了百万债务。年轻的鲍才胜揽下这些债务,去拜张协旺为师。经过近10年的努力,他终于还清了债务。2004年,他来到北京,在中国传媒大学旁开了第一家“鲍师傅”面包店。“行至安稳,该思创新”,师傅的话总在耳畔响起。此时的鲍才胜,技艺有所长进,他不断钻研学生们喜欢的面包类型。通过调查,他发现有一家只卖一种产品的面包店,生意很火爆,这说明单一产品可以引爆市场。于是,2006年“鲍师傅”推出了“肉松小贝”,瞬间火遍大学校园,而“鲍师傅”也靠着这款产品,积累了第一桶金,在全国各地开设了百家门店。

像鲍才胜这样的资溪“面包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全国1000多个城市里开了16000多家面包店和两三百家烘焙企业。

现在的资溪人纷纷走出大山,走着走着,走出了一支规模近5万人的“面包军团”。他们把面包带到了上千个城市。“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他们还把面包卖进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面包之乡”的蜕变

凭着“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创业精神,借着“敢闯天下、艰苦创业、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的干事创业基因,能吃苦、不保守、乐助人的资溪人通过面包实现了创业致富;也因为面包,资溪人活得更有底气,日子过得更有希望了。

面包大门已然开启,近年来,资溪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面包产业,成立了面包协会和面包产业发展办公室等经济促进机构,着手引导面包产业规模发展,结合乡村振兴建设,提出“归拢返乡”政策,组织实施了“面包+就业+旅游”战略,为资溪面包产业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

资溪面包的发展史谱写着每一位资溪“面包人”闯市场、创家业的奋斗之歌,也书写着祖国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的时代之歌。

少年说

资溪人打破地理劣势,走出一条“面包致富”之路的故事,让我特别感动。从张协旺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以理想为奋斗的动力,取得“一个人”的成功;到“一群人”自强不息,努力创新,以互帮互助的精神,绘制了众人的财富版图;再到“一村人”守望相助,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实现了面包致富。资溪人的故事告诉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要开拓创新,努力成就自己,还要与他人一起守望相助,建设祖国美好未来。

邓翊言(10岁)

“红领巾”学党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奋斗者之歌

写在红土地上的青春之歌

——共青城的故事

●文/李 强

这是一个记载着青年志愿垦荒历史的地方,这是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它萌生于青年垦荒,奋进于改革开放,腾飞于新时代浪潮,它就是鄱阳湖畔的一颗璀璨明珠——共青城。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几代共青人用青春和汗水在鄱阳湖畔的荒滩野岭开辟一片新天地,从“共青社”到“共青垦殖场”,再到“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如今的“共青城”已经成为江西省最年轻的省直管县级市。

共青城北倚庐山,东邻鄱阳湖,素有“鄱阳湖畔的明珠,京九线上的名城”之美誉。来自五湖四海的几代共青人,在一片湖洲滩涂荒岭之地上,披荆斩棘,不懈奋斗,书写了一曲用青春励志垦荒的贊歌,创造了一个用生命点燃未来的奇迹,孕育了“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共青精神”。

1955年10月,陈家楼等98名上海共青团青年志愿者响应国家号召,接过绣着“向困难进军,把荒山变成良田”的锦旗,唱着《垦荒队员之歌》,告别了繁华的大上海,来到江西省德安县米粮铺拖沟岭,在这片滩涂荒岭上扎根,开启了垦荒创业历程。没有房屋,先搭建茅棚;没有粮食,就开荒种地。烈火烧荒的燃爆声和垦荒劳作的号子声汇成了一支壮美的青春交响曲,唤醒了沉寂千年的鄱湖湾。

后来,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胡耀邦专程前来看望青年志愿者们,并在垦荒队临时搭建的茅棚前,写下了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共青社”。1978 年、1984年,胡耀邦同志先后亲笔题写“共青垦殖场”和“共青城”。一生心系共青的胡耀邦逝世后安葬在共青城富华山上。

1957年10月,德安县委决定把“共青社”与金湖农场合并为德安国营共青综合垦殖场;1969年10月,场社分开,“共青社”又搬迁至当时的不毛之地——南湖(现址),重新白手起家,先后发展了板鸭、羽绒业等。共青垦殖场的奋斗者们凭借湖滨滩涂的有利条件,发展板鸭产业。他们从生产几十件羽绒背心起步,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羽绒服生产基地。如今,他们生产的“鸭鸭”牌羽绒服已远销世界各地。

1992年,江西省人民政府为加速昌九工业走廊建设,批准成立江西省共青城开放开发区;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民政部批复江西省设立共青城市;2014年7月,共青城市成为江西省直管市。

如今,共青城市面积为310平方千米,人口有22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财政总收入率先在九江市突破50亿元,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建成大中专院校12所,在建高校5所。青年人口占比50.6%,是全省青年人口占比最高的县级城市;人口平均年龄30.4岁,是全国最年轻的县级城市之一。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43%,人均绿地面积超40平方米,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观赏地。山、水、田、城各占四分之一,具有典型的“山水田园”城市特征。

漫漫垦荒史,浓浓共青情。当我们来到共青城回圆广场,仰视着飞牛城标,抚摸着《创业颂歌》浮雕墙,不禁想起那段厚重而又催人奋进的共青创业史,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激励着我们少年儿童努力学习、奋勇拼搏,长大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少年说

读完共青城的故事,我备受鼓舞。98名共青团的青年志愿者,自愿放弃安稳的工作,远离家人、朋友来到荒芜的鄱阳湖畔,在滩涂荒岭开荒种地,建设家园。他们那“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共青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畏艰难、奋勇拼搏,像他们一样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强大。

雷皓景(12岁)

拓展链接

影片《那时风华》讲述的是20世纪60年代,以唐学燕、苏铁为代表的一群青年,响应国家的号召和人民的需要,怀揣着“沙漠变绿洲、保卫北京城”的伟大理想走上塞罕坝,毅然在荒无人烟的塞罕坝落脚扎根,与风沙、干旱、雪暴、狼群等恶劣生态抗衡,在那里无怨无悔奉献青春热血的故事。与之呼应的是新一代塞罕坝人,同样放弃优渥的环境,远赴艰苦的非洲开展国际合作,把中国智慧推广到世界最需要的角落,呈现一种更为博大的情怀。几代人因青春与梦想的交集,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影片《共青城》反映了共青城从种养业起步到羽绒工业的发展历程,真实地再现了几代共青人在政府的关心关怀下,艰苦奋斗,不断走向成功的故事。影片旨在弘扬艰苦创业的“共青精神”,展现共青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是对“一羽轻绒,一个强国梦;一羽轻绒,一鸭惊世界”梦想实现的回顾。

猜你喜欢
资溪共青共青城
江西最穷小县城,走出无数面包富豪
不种小麦的“面包之乡”
共青城市苏家垱乡: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一个不等式在一类条件最值问题中的应用
应贺共青诗社成立(新韵)
聚焦重点工作 抓好监督的再监督
——驻省审计厅纪检监察组组长罗伟华对省厅赴共青城市审计组和共青城市人口普查工作进行督导调研
共青城 红土地上的创造
第五届资溪白茶文化节开幕
赣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用及应对策略——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2014级英语专业学生为例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