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缘·亭缘·诗缘

2024-01-29 02:44卢忠仁
源流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三华思源茂名市

信宜市钱排镇是我国目前种植三华李面积最大的乡镇,同时又是远近闻名的老区镇。最近,茂名市老促会等单位在该镇建设了一座气势非凡的“思源亭”。亭子背靠巍巍青峰,面向茫茫李海,俯瞰新村新校,为李乡增添了一个充满文化元素的旅游景點。

李 缘

钱排镇三华李引种于1974年,现在已发展至10万余亩,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因李而兴的圩镇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使该镇成为信宜市县域副中心。而当年三华李的引种与后来的“小果改大果”改良,都与茂名市、信宜市老促会的有关人员相关联。两级老促会与钱排三华李结缘日深。欲知李乡故事,且看镌刻于思源亭照壁上的《思源亭记》:

钱排乃革命老区镇。先辈为建立新中国英勇奋斗,可歌可赞;后昆为打造“中国三华李第一镇”不懈努力,可圈可点。至今,面积10万余亩,李满千村万山;年产10余万吨,远销塞北江南;产值10余亿元,群众意满心欢。

钱排三华李之发展,茂名、信宜老促会曾有贡献。1974年夏,任职钱排供销社之梁基毅(离休后到茂名市老促会效力30余年)受公社委派,到从化县三华李基地考察,购回500株果苗,植于大诺村屋后庭前。2000年9月,为解除果小质差之忧难,茂名市老促会领导黄春藻(茂名市原市长)率队到钱排调研。得知梭垌村许宗文有2株果大质优,遂决定由老促会出资包下,芽接育出李孙万万千。两级老促会倾情老区,与李结缘。

信宜市委、政府致力“三高”农业,领导有方,远瞩高瞻;厚爱钱排,助力解难。钱排镇党委、政府换届不换思路,承前启后,大笔如椽;始终把发展三华李作为振兴农村、富裕农民之主业来抓,创新开拓,奋马扬鞭。有关科技人员推广良种良法,激情涌现。广大群众悉心种植,相互竞攀。上下同心,久功志坚;各方合力,终创鸿篇。

一业兴旺,百业娇妍;千峰变银行,万寨舞翩跹。漫山遍野之李树,早春繁花铺雪,初夏硕果含丹,“李花节”“品果节”应运而生,经济与旅游璧合珠联。镇强民富,街市扩展;四方客至,人车涌澜。信宜之县域副中心花落钱排,斯镇之前景更加光明灿烂!

高州旅港同胞江可伯先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此次捐资建设斯亭,爱心可嘉,应镌名传。

不忘来路,饮水思源。谨建亭并记概于兹,以资纪念。

亭 缘

2022年春,茂名市老促会邓副会长在有关会议上提出了在钱排建设“思源亭”的构想,这个建议获得了大家的支持。但是,建亭涉及到土地、资金、设计、施工及群众关系等问题,要实现目标决非易事。因为此事意义重大,罗明会长决心克服困难,致力完成。考虑到事关信宜市老促会、钱排镇委镇政府等方方面面,决定走团结合作的路子,各负其责解决有关问题。

四方合作。他们作了明确的分工:茂名市老促会负责整体规划、全盘筹谋和综合协调,成立专班具体落实;茂名市扶促会负责筹措建亭资金;信宜市老促会负责上下联系等具体事务;钱排镇委、镇政府负责无偿提供土地、处理工群关系和亭子的相关配套工程。在建设思源亭过程中,四个单位从始至终合作愉快。

四选地址。思源亭建设地址的选择,也颇费功夫。第一次选址在钱排圩边的一个山头,优点是视野宽广,山顶平缓,但上下岭道路崎岖,而且城建规划中的环城公路要从这里经过,此方案只能舍弃;第二次选址在钱排综合开发区旁边的小山头,这里有土地,但离村落圩镇较远,人烟稀少,也不理想;第三次选址在钱排村大诺队附近,这是当年第一批三华李引种的地方,历史意义好,但此地地势狭小,下方又有农户房屋,群众思想工作难做,不得不放弃;第四次选址在钱新村委会龙水队熊禄灿屋边,这里背靠青峰,面对李海,与正在建设的国道和钱排“教育城”相邻,位置相当理想,而且还有余地建广场,况且村民熊禄灿也十分支持,最后选定了这个“风水宝地”。

四改设计。负责思源亭设计的单位是信宜点石园林设计公司,该公司具有法定资质和丰富的园林亭阁设计经验。但伴随着建设理念、建设地址和资金筹备情况的变化,也精益求精地对原设计进行了四次修改。首先是式样的变化,将完全古色古香的翘檐陡角改为新古结合的翘檐缓角,使亭面宽广一些;其次是改变颜色,将原设计的灰瓦褐柱改为黄瓦红柱,使其色彩亮丽一些;三是改变规模,将原定单层、高4米、直径3.8米的纯粹小亭,改为假二层、总高10米以上、直径5.2米的亭阁,同时加装灯饰。四是亭子周边配套建设小广场,由钱排镇政府立项建设,景观由“思源亭”改为“钱排三华李文化广场”。这样,亭子规模扩大、色彩明快,在山上居高临下,十分醒目。加上周边小广场,确实成为一个美丽的旅游景点。

港商支持。因为《思源亭记》中说到的梁基毅和黄春藻都是港商江可伯先生的朋友,因此思源亭建设资金在江可伯慈善基金收益款中安排30万元,但由于规模扩大,需要50万元。将情况向江先生反映后,江先生很快捐资20万元。亭子旁边农户熊禄灿经济较困难,住房(一层)外墙还未装修,与壮观的思源亭很不协调,钱排镇要求建设单位帮助熊房“穿衣戴帽”,资金需要10万元左右。鉴于这种情况,再次请求江先生慷慨解囊,江先生第二天就捐资20万元!

万事俱备。思源亭于2023年4月上旬动工,当年9月下旬完工,10月15日举行竣工暨捐赠给钱排镇仪式。

诗 缘

当初提出建设思源亭构想时就有人提出,如果发动诗词名家为思源亭创作以老区、老促会和三华李为主题的诗词楹联,对于推动老区文化和三华李文化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并且能够产生名人效应,增加旅游参观者。这个构想,很快落实了。现将思源亭诗、词、联录下,以飨读者。

楹联:“思虑高深,发展老区缘老促;源流广远,振兴钱路乐钱排”(作者卢忠仁,中华诗词学会、广东省作协会员)

诗词:“思路为民谋远深,源泉润果胜甘霖。亭书老促功千古,好事长铭百姓心。”(作者邓维龙,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总工会原主席);“一望云俱白,四山皆是香。只缘花姓李,来效谪仙狂。”(作者邓水明,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电视台“墨如金”全球诗词大赛冠军获得者);“李花岁岁竞芬芳,镇换容颜人换装。默向亭前思往事,犹闻春雨泽山乡。”(作者陈传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岭南诗社副社长);“钱排好,巨笔谱华章。李树园园藏故事,青山座座变银行。谁不爱家乡。”(作者黄维善,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获全球“谭克平《当代诗词》佳作奖”);“春雨润钱排,惠风薰果香。尽心为众者,最是好儿郎。”(作者江可伯,香港安达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丹心白发映旗红,使命扛肩唱大风。回望当年烽火处,莺歌燕舞画图中。”(作者邓刚,茂名市老促会名誉会长)。

与此同时,还邀请广东省书协副会长李远东、解放军少将(退休)杨永辉、茂名市老促会长罗明、茂名市书协会长杨学翔、茂名市青年书协会长林雄伟、信宜市书协原会长阮涛等著名书法家将上述诗词书写,然后用蒙古黑花岗岩石板镌刻,镶嵌于思源亭内壁,供人观赏品味。

诗家与书家联手,珠联璧合,熠熠生辉。据说,该亭是茂名市目前文化元素最充沛的一个亭阁。

猜你喜欢
三华思源茂名市
山东三华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我的弟弟
My Dreams
定积分及其应用
平远河头三华李批量上市
茂名市
Hippie
果树欲长青 科技要先行
三华李网上销售火爆
全健排舞对推动茂名市全民健身的价值及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