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村“尖”在哪里

2024-01-29 02:44陈楚鹏
源流 2023年12期
关键词:武工队尖山农会

陈楚鹏

尖山村因先祖称赞其“尖同笔架无双品,山在梅岗第一峰”而得名,是揭阳市揭东区49个革命老区村之一,也是该镇唯一的革命老区村,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

尖山村建村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其始祖李榕冈于今榕城区砲台镇桃山村迁入。潮汕古代知名人物李楚生(1613-1674)便出自該村,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举人,康熙九年(1670)接任内阁中书舍人,康熙十五年(1672)任朝廷主考官。

尖山村“尖”在哪里?自明初至清末500年间,尖山村传承优良家训,重视礼义之邦,极力兴办教育,故而历代人才辈出。在明朝中期,便出现了李子遂、李子象,李子衎三兄弟先后中了举人,名噪一时,时人称之为“尖山三凤齐鸣”。

尖山村保存至今的9篇学子参加科举的文章,都是来自《四书》,其中有3篇文章的文后附有考官的评语。今尖山村还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词、文章及楹联,存文最多的是清乾隆年间的李国选,其文集《何恃堂稿》,收有序、传、文、书、记、说、箴、跋共100多篇约20万字。1987年由揭阳县博物馆影印收藏,并收入1992年出版的《揭阳县志》。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尖山村以弦间为基础组建业余剧团,1957年该剧团参加揭阳县文艺汇演受到嘉奖;1958年,尖山村文化站被评为省标兵文化站,站长李俊贤出席全国群众文化工作会议;1959年,玉滘镇文化站代表李若松出席全国共青团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2000年8月,由该村李怀瑜主编的《尖山村志》出版了。该书除记载“家谱篇”之外,还从“地理篇”“历史篇”“现代篇”等记述尖山村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在大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尖山村人李福来、李跃等人先后投身革命,创办农会,成立武工队组织本村贫苦农民起来闹革命,推翻反动统治。

李福来(1899-1928)在中共地下党员王文闵、沈子明的引导下,参加了东江特委组织的革命队伍,他常到汕头、兴宁、梅县一带开展革命活动。1926年,李福来奉命回乡开设革命骨干培训班,宣传革命新思想,带领尖山村劳动人民成立农会、工会、妇委会等革命组织,尔后在实榆公祠设立农会并任主席,该村时有会员400多人。他还把革命的火种传播到附近乡村。

1927年,贺龙、叶挺率领南昌起义部队驻扎于尖山村的虎山上,使李福来和村民对革命的斗志更加高昂起来。1928年8月10日晚,李福来从大窖村宣传革命道理返回家乡途中,被事先埋伏在该村龟山树下港的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壮烈牺牲。

1938年冬至1940年5月,日寇多次出动飞机对驻扎尖山村的国民革命军独立二十旅3团进行狂轰滥炸,尖山村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摧残,但尖山村村民依然积极参与抗日支前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李跃(1921-1996)和一批爱国青年为寻求抗日救国之真理,先后到石牛埔南侨中学、普宁鲤湖区立中学求学,接受进步思想。1947年秋,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潮汕人民抗征队挺进潮揭丰边地区,在新亨一带进行革命活动,李跃为寻找革命组织,独自到新亨白石村找到驻村抗征队王同志,由王同志了解来意后送李跃2本小册子(1本组织农会,1本组织民兵)及一批宣传资料、标语等文件,交代其回家乡开展活动。1948年春,随着革命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使潮揭二县,枫江两岸三区(梅武、桑武、大和)的武工革命活动连成一片,上级派杨元、李涛、江建、林镇等人进入尖山村开展革命活动,尖山村成为二县三区武工队活动据点。李跃先后发展了李学、李兴、李炎松、李阳、李记保、李呈强、李六、李赛娟、陈八、李抗、李富有、李坤才、李秋龙、李廷辉、李森瑞、李侨松等人参加共产党武工队和小北山游击队队。从此,尖山村的革命活动在梅武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更加活跃了。

“犁头旗帜耀尖山”。如今,我们漫步尖山村的大街小巷、村前屋后,小溪流水潺潺,群山郁郁葱葱,文明墙上壁画尽绘革命故事,党建主题公园格外醒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句共24字分居两侧,游客扫一扫二维码便可了解尖山的历史;尖山红星广场的大牌匾耸立在尖山河边,河的对岸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纯澹公祠已经修葺一新,公祠内是该村文物展厅和图书角等设施;公祠前是李福来革命烈以及尖山村革命战争年代参加武工队和小北山连队革命人物的生平事迹简介。这时,村支部书记李伟龙正在榕树下向来宾上“微课堂”,讲述该村一个个英雄人物和革命故事……

今日的尖山村,全村上下正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道路上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武工队尖山农会
大舅的抗战
《世说新语 档案百年》第四十集 敌后武工队
送信钻地道
人间仙境尖山子——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尖山子游记
真实的“武工队”都干啥
胡尖山油田A17区块暂堵转向压裂技术研究
胡尖山油田采出水处理药剂研究与应用
胡尖山油田分注工艺技术改进与发展方向
细数台农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