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投射技术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探索

2024-01-30 14:33付晓楠 杨斐 和梦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37期
关键词:应用探索

付晓楠 杨斐 和梦娇

摘要:绘画投射技术通过分析和解读来访者在纸上绘制的呈现其潜意识的特定主题的图画,以了解绘画者的心理。该技术不仅在个体和团体心理辅导中被广泛应用,还被不少心理教师尝试应用于课堂教学。本文立足解决绘画投射技术应用于小学心理课堂出现的时间安排不合理、难以全员覆盖、提问指向性不明问题,探索具体实施策略,以期促进学生主动表达,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关键词:绘画投射技术;小学心理课堂;应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3)99-0009-04

小学心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绘画这一情感表达工具,引导学生将潜意识的内容、体验与感受采用象征性或具体性的绘画方式展现在画纸上,表达其较为真实的内在,为其心理呈现与心理发展提供较好的切入口,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促进学生情绪和情感表達,最终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一、绘画投射技术应用于心理课堂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绘画操作时间安排不合理。在课上进行心理绘画时,每个学生完成时间不同,有的完成很快,之后无所事事;有的画得很慢,甚至已经到下一教学环节了还在画。教师等待画得慢的学生会导致既定教学环节延后,课堂教学低效。

第二,借助绘画可以呈现部分问题,但难以实现所有学生的自我觉察。在小组讨论、全班分享过程中,有的学生可以滔滔不绝地分享,而有的真正存在待解决问题的学生怯于分享,错失了借助团体觉察自我的机会。

第三,依托绘画作品,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指向性不明。为更好地呈现学生自身的问题,教师通常在课堂上借助绘画向学生提问。通过课堂观察及反馈发现学生虽完成了绘画作品,但没能深入思考,或三言两语,或词不达意,使得教师不能深入探究绘画中学生已暴露的困扰,也错失了指导契机。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提问浮于表面,没能层层递进和锁定关键信息。

二、绘画投射技术应用于小学心理课堂的探索

(一)明确绘画要求,提高绘画效率

在心理课堂中,学生经常询问老师此类问题,如“老师,横构图还是竖构图?”“老师,我可以涂色吗?”“老师,这样画可以吗?”这表明教师未能明确阐述绘画要求,也说明学生未能区分心理课与美术课对绘画的要求不同。教师应明确心理课的绘画要求是“不过多设限”:学生可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用任意线条、图形、图案来表达感受,关注绘画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教师应在每次绘画活动开始前提出要求并反复强调,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能够理解心理课绘画的“与众不同”。

(二)多样绘画形式,实现时间合理利用

受美术课程要求影响,学生在完成作品时容易重内容而轻表达,在内容上花费时间太久,影响教学进程。心理教师在明确绘画主题的前提下,改变以往的绘画形式,借助情景作画、接力绘画、添加画,缩短绘画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1.情景作画。小学生抽象思维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脱离具体情景,直接依据主题进行绘画难度比较大。对此,教师可以在绘画之前引导学生冥想,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绘画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情景创设并非限制学生的想象,而是有指向性地创设情景,在适当的位置留有想象空间,为学生进行自主性的绘画表达奠定基础。该方式在尊重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前提下,确保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保证绘画时间得以缩短。

在四年级心理课“遨游太空,畅想新星”中,教师采用了如下语言,引导学生在冥想中进行构思: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艘飞船,它可以带着我们一起到太空里寻找新的星球。但是,要想顺利登上这艘飞船,还要听我这位驾驶员的指挥。请大家闭上眼睛,飞船马上就要起飞了。

静静的,黑黑的,这里好像什么都没有。仔细看看,你看到了什么?是一颗星,两颗,三颗,四颗,是四颗闪闪发光的星!不,那不是星,那是一颗星球。我们的飞船正在慢慢地靠近它。你看见它的样子了吗?它是宇宙中诞生的新星。它拥有别样的外形,远远看去,像什么?它是属于你的星球,在你的脑海里,为它起一个特别的名字吧!现在,飞船要着陆了。你就要登上这颗星球了。你看到了什么?星球上居住着怎样的居民?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这颗星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你仔细去观察,认真去体会。(停顿)

了解了这里的生活,我们又要乘坐飞船离开了。请你坐好了,马上我们就要离开这里了,挥挥手,跟这里的居民再见,跟这颗神秘的星球再见!慢慢地,你的周围又是一片安静。一阵轰鸣声过后,我们的飞船又回到了地球,天空很湛蓝,阳光很灿烂,飞船落地了。请你睁开眼睛。

同学们,相信在这趟太空之旅中,你一定感受到了什么。现在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画笔,将你发现的这颗新星画在画纸上,只需要画出星球大概的样子就可以了。(播放舒缓的音乐)

这是一节“想象力思维训练”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观察显示,教师虽然只使用了4分钟的引导语,将星球的形状、颜色、独特之处、居民故事作为主线,引导学生由点及面展开想象,就足以帮助学生在绘画前进行构思,并使班内学生都能提笔作画,激发其探索欲望,更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也为后面学生的情感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接力”绘画。可以改变学生固有思维,解除学生由于重内容导致绘画时间的消耗。心理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设计相应的绘画时间和形式。

鉴于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运笔能力相对弱,绘画时间更长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两节课连排的形式;高年级用一课时即可。教师可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采用前后四人或六人为一小组,结合具体主题绘画,规定每位学生绘画时间并确定好先后顺序。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时,每位学生的绘画时间为4~5分钟;分为六人小组时,每位学生的绘画时间为2~3分钟。实践证实小组整体绘画操作时间以20分钟内为宜。教师还可给予认真遵守时间规定的小组相应奖励,给予学生正强化。

将情景作画与“接力”作画方式融合,缩短绘画时间的同时,还能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借助绘本对学生进行创设情景,讲述绘本部分内容,提供个别绘本图片,引导学生补充相关绘画内容。绘本图片可以是首图,补充后面内容;也可以是尾图,对前面的画面进行补充;或者给出中间的任意一幅,对前后需要绘制的画作进行添加补充,通过讲述故事,鼓励学生表达内心真实情感。

3.添加画。即在已有图案基础上,学生自由添加绘画内容。原有的图案为学生绘画提供思路,还能限制添加的笔数、形象个数、颜色种类等,节省了构思和绘画时间。根据课程主题给学生提供基础模板,可以是几个小黑点、几何图形或者一朵小花。此外,添加画可以让学生用画笔来画,也可以用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粘贴减少创作时间,如剪好的基础图形,树叶、米粒、绿豆等生活中的素材,学生喜爱的贴纸、织线等。

三、突破形式内容设限,打造“心”味課堂

在以往的心理课上,绘画投射技术的使用局限于个人自由绘画,尽管有老师引导,但对处在高、中、低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来说,因其语言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自我评价等的差异性,加之大班额的限制,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情绪表达,使得教师不能关注到多数学生的学习状况、表达情况,不利于形成“安全”的课堂氛围,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课题组多次实践,突破内容和形式限制,实现了对绘画投射技术的充分应用,让课堂氛围更“安全”。

1.彩纸现“色”,情绪表达。为将抽象的情绪感受呈现出来,教师可以用彩纸铺地,让学生在活动中选择相对应的色块站队,进而表达颜色代表的感受。比如,在“轻松迎考”这节课上,教师巧妙设计“选一选”环节,通过让学生选择不同颜色的彩纸,表达自己对考试的感受。在表达时形成“颜色—情绪”模式,不直接强调考试带来的情绪,降低防御,让学生在暴露自我时更加安全、放松。在团体动力的影响下,学生分享的越多,自我开放程度越高,在团体内越能找到共鸣。教师也更容易看到问题的普遍性,进一步鼓励学生自我开放。

2.“接力”绘画,激发表达。课前将学生分为4~6人一组,每人可绘画2~3分钟。学生在不知道前后两人绘画内容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理解自由绘画表达;同理,同一事件经过他人加工,开始相同,结果不同,更能引人思考。“安全”课堂氛围的塑造,要求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能容纳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当他们感受到自己被接纳,才会愿意自我暴露。同时,不同观点的产生也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促进其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3.融合“故事”,再创表达。低年级学生在进行绘画投射时,既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指导语,难以开展想象去绘画,也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解读自己的绘画,常常出现故事表达不完整的现象。与“故事”的融合,可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借助“已有故事”引入主题,以学生已知的、易理解的完整故事作为脚本,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再借由问题引领学生将主题延伸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借助绘画创作自己的故事,助力其浓缩自己对心理问题的思考;第二种是教师呈现一幅有故事性的图画,请学生结合所看讲述他人的故事,更易使其放下防御,表露自我观点和看法,无惧评论。前者有模板,学生在创作时难度降低,加之“已有故事”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包容性强,也更愿意在活动中暴露自己;后者则基于个体的认知、经验不同,学生看同一幅图会有不同的“故事脚本”,教师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课上的“安全”氛围自然产生。

四、立足提问关键点,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提问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更是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果提问方式不当或内容不准确,会使学生思维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层次探索,更背离了提问应有的意义。为此,可以从提问时间、提问内容和提问对象三方面进行突破来有效改善这一情况。

(一)先提问,再活动,觉察体验更明确

在以往的心理课上,教师往往采用“先活动、再提问”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觉察活动引发的情绪感受,激发其对活动的再思考,进而引申到自身学习生活中。相较游戏体验,绘画投射活动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容易将觉察的聚焦点放到绘画结束后,忽略其在绘画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针对不同课题及学习目标,有时需要引导学生觉察在绘画投射活动中的情绪感受。活动前,教师先提出与绘画主题相关的问题,使学生自我探索需求和内驱力得到激发,机械被动学习才能转变为主动探究。借助问题,学生可以带着目标进行活动,减少心理防御,专注于活动内容,觉察内心变化,还可以有效回答问题。

(二)“爬楼梯”提问,觉察由浅入深

我们发现,学生习惯于揣摩问题意图,作答时盲从他人,不能真正表露心声,投入课堂,致使心理课缺少“心”味,陷入夸夸其谈的“瓶颈”。要想打破这一“瓶颈”,教师要改变提问策略和方法。学生会根据教师开放式的问题积极参与、思考,跟随问题进行自我觉察和生活迁移,自发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根据这一发现,我们在心理课上精心设置开放性问题。

鉴于小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限,抽象思维逐渐发展,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内容展开学习,教师对小学生提问要循循善诱,将问题以难易程度划分开,最容易理解的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与第一个问题相关但需要思考的问题,以此类推,逐渐将学生引导至最终需要深入思考回答的问题,这种方式也称“爬楼梯”式提问(见下图1)。

这种提问方式可分为三级:

第一级:与绘画本身相关。例:你画了什么?你有什么发现?

第二级:与感受相关。例:这个颜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这幅画中的场景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会处在画中的哪个位置?

第三级:与生活有关。例:在生活中你有类似的感受吗?是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三)借助提问留白,预留思考探索时间

心理课堂上的问题不要求学生一定在此刻立即有答案,留白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活动环节的设置,给学生提出具体问题之后给学生留出一般不超过3分钟的思考时间。过于简单或者指向性不明确的问题留白时间太长,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出现走神游离的情况,不利于积极学习状态的保持。这要求教师首先在备课时设置好问题,预设学生的回答,从而把握留白时间和课堂节奏。比如热身活动后,学生分享“在活动过程中你的感受是什么?引发了哪些思考?”这类探究直观感受的问题无须过多思考,留白时间不必过长。

(四)找准对象,让课堂更高效

心理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往往是积极举手、主动发言的学生,教师如果点名发言或随机提问会让学生觉得仓促、不安,不愿分享。这与心理课堂提出的“尊重、安全”的要求是相悖的,而且容易让学生有紧张感和防御心理。而根据绘画作品提问就避免了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确定提问对象:

1.通过问卷调查,确定提问对象。上课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学习主题的理解,关注明显表現出心理困扰的学生,课堂上适当对其进行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观点,真正解决困扰。

2.通过活动观察,确定提问对象。关注潜在生成性问题,即在课堂师生、生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与主题相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原有课堂中预设到的,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对于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他们会主动让老师看见问题并帮助解决。而对于那些不善于表达、分享的学生,问题就会被隐藏起来,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绘画投射技术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绘画作品或绘画活动中的表现,捕捉到这些潜在的生成性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形成新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实现了将绘画投射技术融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让学生学会主动表达,真正让老师走近学生,扩大心理课堂教学的受众面,将学生心理困扰阻隔于问题出现之前,助力当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心理活动课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梁西胜. OH卡提问技术在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应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6):51-53.

[2]陈小燕. 创设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提问[J]. 江苏教育,2019(40):60-62.

[3]陈旭艳. 对心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8):28-29.

[4]吴莲花. 绘画心理投射技术在中学心理课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中学,2018(5):234.

[5]周泉. 绘画投射技术设置浅析[J]. 江苏教育,2017(40):40-41.

[6]薛玲玲. 绘画心理投射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17):26-27.

[7]王哲婷. 绘画心理投射技术在中学心理课中的应用研究[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20):23-25.

[8]陆小峰.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绘画投射技术在心理辅导中的运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3):7-9.

[9]陆瑾. 绘画疗法在团体中的运用及展望[J]. 校园心理,2016,14(1):46-48.

猜你喜欢
应用探索
探索智能手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探索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动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移动互联网与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对接应用探索
不同主题情感类抒情歌曲对智障儿童的影响与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大数据在企业精益管理中的探索与应用
微课在高职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Midas数值模拟在《建筑结构》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会计专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