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丹卡”传奇

2024-02-01 16:09东戎
轻兵器 2024年1期
关键词:柯尔特凸缘弹壳

东戎

M1868伯丹Ⅰ步枪全长1346mm,全枪质量4.2kg。单从外形上看,它和当时其他国家的单发军用步枪差别不大。该枪机匣、枪管的直径几乎相同,而且除表尺座和扳機护圈外,枪身后部的突起部分只有一个小小的梨形把手,用于打开或关闭后膛“活门”,因此枪身看起来格外细长。特别是该枪机匣尾部的线条顺滑且优雅,略呈向下的弧线状,末端设有垂直翘起的马刺状拉机柄,向后拉动时可以使击铁呈待击状态。

伯丹Ⅰ步枪采用全木枪托,有两个枪管箍和一个小型的雷明顿式枪口箍,均用螺丝固定,背带环分别位于第一道枪管箍和扳机护圈前端位置的正下方。枪管长825.5mm,内有6条右旋膛线。枪管前端右侧设有用于固定套筒式刺刀的方形突笋,为了给刺刀装卸留下足够的空间,可左右调节风偏的准星安装在枪口后方距离较远的位置,这是当时欧洲军用步枪的通行设计。该枪的通条头部短粗,带有横向圆孔,设置在枪管下方,但并不是靠末端的螺纹固定,而是依靠通条本身的弹性卡在枪口箍的底部,接触点在通条头向下约95mm的地方,其固定方式与俄罗斯M1856/69克伦卡步枪、美国M1861斯普林菲尔德前装枪以及后来英国生产的亨利-马蒂尼步枪类似。

伯丹Ⅰ步枪外观和同时代的单发军用步枪差别不大,但更细长一些

伯丹Ⅰ步枪机匣尾部的线条略带弧度,显得顺滑且优雅

伯丹Ⅰ步枪配用的刺刀同样为欧洲传统风格,采用三角形截面、钝尖设计,其优点是比刀剑形刺刀制造方便、成本低廉,缺点是功能单一,卸下后不便携带和使用。该型刺刀全长584mm,其中刀身长527mm,刀身截面最宽处21mm,套筒特别短,只有76mm,套筒内径为17.9mm。伯丹Ⅰ步枪的刺刀装上后,刀身位于枪管正下方,正好挡在通条头的前面,因此要取出通条时,必须先将刺刀卸下。

伯丹Ⅰ步枪上另一个比较传统的地方是扳机护圈,其后端向枪托颈部方向延伸出较长距离,并有一个明显的“指刺”突起,其作用是方便握持。时代相近的欧洲步枪,如奥地利M1867沃恩德尔或葡萄牙M1886克罗帕奇克步枪,包括俄罗斯自己的克伦卡步枪上,都有类似的设计,而且“指刺”突起更加明显。

该枪的后瞄具主要由弧形表尺座和带缺口的折叠式瞄准板组成,构造与埃及M1868雷明顿步枪的类似。在常用的战斗距离上,瞄准板保持平放,靠后部的倒“V”形固定缺口进行瞄准,对应的距离为500阿尔申(早期俄罗斯长度计量单位之一,1阿尔申相当于28英寸即711.2mm,500阿尔申相当于356m或389码)。对于远距离目标,则需要将瞄准板从后向前翻起,将游标移到对应的分划上,然后通过游标上的倒“V”形缺口进行瞄准,分划刻度对应距离600~1400阿尔申(相当于427~1067m或500~1089码)不等。不过,表尺座本身不像其他步枪那样固定在弹膛上方,而是与活动的“活门”部分铰接在一起,虽然“活门”本身的转动角度有限,不会直接碰触到表尺,但表尺的精确性还是会受到“活门”以及铰链本身位移的影响。如此设计实际上是权衡利弊之后的决定,该枪使用的“活门”式结构使得活动部件需要更多的纵向空间,如果表尺设置在更靠前的位置上,与射手眼睛的距离至少要达到406~432mm,显然不方便瞄准,而放在当前的位置上,这一距离就减少到大约356mm,尚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伯丹Ⅰ步枪刺刀刀身比较纤细,而且与套筒的横向距离较近

伯丹Ⅰ步枪的刺刀安装完毕后,刀身位于枪管正下方,在通条头的正前方

伯丹Ⅰ步枪的“活门”结构是建立在伯丹早先设计的M1859/67西班牙伯丹步兵步枪和15.2mm口径M1866伯丹步枪基础之上的,动作原理则与比利时阿尔比尼-布兰德林步枪基本相同,后者又被俄罗斯M1856/69阿尔比尼-巴拉诺夫步枪所复制,只是击发的具体方式存在差异。

“活门”结构的核心是钢质的“活门”,即枪闩部分,可在射击时密封弹膛,其内部容纳了击针和击针簧。“活门”通过铰链连接在表尺座上,进而与枪管后端间接固定,并可拆下进行保养。装弹、退弹时将“活门”打开,装弹完毕及射击时将“活门”关闭,关闭时其下端的小孔与机匣槽后端底部的舌形突起扣合。在机匣后部中间,贯穿着一根头部为截锥形、直径较粗的圆柱形击铁,可沿弹膛轴线前后运动,击铁外缠绕着提供动力的螺旋弹簧,其尾端的马刺状拉机柄露在枪身外部。击铁除了在发射瞬间击打击针尾端,使击针尖撞击弹壳底部的火帽,完成击发动作之外,本身也会向前运动,穿入“活门”后部,将其锁定在弹膛后部,以确保射击安全。

俄罗斯早期的3种单发军用步枪,自上至下依次为:M1868伯丹Ⅰ、M1870伯丹Ⅱ、M1856/69克伦卡。可见伯丹Ⅰ和克伦卡扳机护圈后均带有明显的“指刺”突起

伯丹Ⅰ步槍扳机护圈后面有一个明显的“指刺”突起

伯丹Ⅰ步枪的后瞄具主要由弧形表尺座和带缺口的折叠瞄准板组成

射击时,射手先用手指将马刺状拉机柄后拉到位,使击铁缩回,压缩螺旋弹簧进入待击状态,同时使“活门”解锁。此时捏住梨形把手,将“活门”向前上方抬起,在其前部铰链内的凸轮作用下,“活门”只能向前打开约120°即到定位,此时弹膛尾部完全露出,可装入新弹。机匣槽前端横向切口部分接近160°,最宽处约19mm,但并非对称,右侧开口部分更大,目的是方便射手用右手装填,并向右排出空弹壳。机匣槽纵向长度79mm,以便装入比当时一般的定装弹长得多的10.75mm伯丹枪弹。“活门”在靠近铰链位置左侧设有一个辅助退壳装置,在发射完毕、“活门”打开的同时,退壳装置随着“活门”一道向后旋转,将空弹壳向后拔出,空弹壳的弹底边缘随后撞击机匣槽底部的舌形突起,脱离机匣槽飞出。再装入一发新弹,将“活门”复位,步枪即可进入下一轮发射循环。

伯丹设计的“活门”系统并非严丝合缝地固定在枪管上,而是留有一点间隙,因此“活门”在关闭状态下,仍可沿着枪管轴线进行微小的前后运动。这一特点并不影响射击时由击铁锁定的“活门”支撑弹膛的牢固性,但可以使“活门”和铰链作为一个整体组件而相对移动,避免铰链因射击时反复撞击发生变形而出现故障。同时,这一特点更适应当时的生产条件,即使没有熟练工匠的手工修配,仍可以进行生产和组装。这套系统的缺陷是活动部件所需空间过长,仅机匣后部长度就有244mm,而前方的活动部件长度也超过190mm,因此射手的手臂必须尽量靠前,动作幅度也远大于那些采用横向“活门”或雷明顿“滚轮式”枪机的步枪。

伯丹Ⅰ步枪使用的10.75×58mm凸缘步枪弹,又称.42俄罗斯伯丹步枪弹、10.6×58mm凸缘步枪弹或10.67×57mm凸缘步枪弹,同样是由伯丹、戈尔洛夫和古尼乌斯一起完善的,在美国和英国都申请了专利。之所以存在数字上的差异,是因为伯丹Ⅰ步枪的口径虽然标识为4.2线(10.67mm),但精确尺寸却是4.23线(10.75mm),同时其弹壳采用早期的金属薄壁拉伸工艺制造,为了增加凸缘部分的强度(其凸缘的一部分在发射过程中始终露于弹膛之外,没有支撑),这部分实际上是两个黄铜冲压件叠合在一起,弹壳长度难免有所误差。

虽然用现代眼光来看,10.75mm伯丹枪弹比较原始,但在1887年毛瑟为土耳其设计的9.5×60mm凸缘枪弹出现之前,它一直是黑火药时代最先进的军用枪弹,在射程、弹头动能和精度等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直到1886年使用无烟火药的法国勒贝尔枪弹设计成功后才明显落伍。10.75mm伯丹枪弹在.43口径西班牙雷明顿步枪弹基础上发展而成,除先进的伯丹式底火外,更采用了拉伸而成的瓶颈、凸缘、直壁黄铜弹壳,弹壳颈部直径11.46mm,底部直径13.1mm,凸缘直径15.18mm,弹壳长57.6mm,全弹长74.6mm,全弹质量41g,裸铅圆弹头直径10.95mm、质量23.7g,其下半部分包有当时流行的用以减少膛线挂铅的裹纸,弹底有用纸及羊油、蜡的混合物制成的垫片,其作用是将弹头与火药隔离,并在发射时润滑枪管、软化积碳和铅屑,弹壳内装5.07g粒状黑火药。在使用伯丹Ⅰ步枪发射时,枪口初速427m/s。

伯丹Ⅰ步枪的表尺座不是固定在弹膛上方,而是与活动的“活门”铰接在一起,可以卸下

击铁完全缩回(上)和部分伸出(下)时的状态。上图中可见机匣槽底部的舌形突起,它既是“活门”关闭时限位之用,又在退壳时起到退壳挺的功能

由于性能出色且表现稳定,后来的伯丹Ⅱ步枪及其各种变型枪仍然使用10.75mm伯丹枪弹。虽然它们都采用6发纸包包装,但还是有所区别,其中步兵型使用标准的全装药枪弹,而龙骑兵型、哥萨克型和卡宾型等变型枪使用的弹头、弹壳尽管完全相同,但发射药质量减少到4.26g,同时垫片的数量由1个增加到2个。从外观上区分两者的方法就是看其包装纸颜色,全装药弹采用浅蓝色或棕褐、浅黄色、白色包装纸,减装药弹采用粉红色包装纸。除位于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帝国弹药厂外,一些欧洲厂商也先后生产过这种枪弹。

向柯尔特公司订购的3万支伯丹Ⅰ步枪中,最早的一批是1868年12月生产完成的,而大部分都是在随后的1869、1870两年制造的。目前掌握的资料中,只有1869年向俄方交付1.5万支的记录,剩余的订单在什么时间交付,甚至3万支的订单是否全部完成,都没有可靠的说法。至于俄罗斯资料中所称的,1873年在图拉兵工厂生产了约8800支,以及在谢斯特罗列茨克兵工厂制造了7772支,显然是M1870伯丹Ⅱ步枪早期生产数据的张冠李戴,一个有力证据就是,从来没有带有图拉或谢斯特罗列茨克兵工厂标识的伯丹Ⅰ步枪实物出现过。

只有将马刺状拉机柄向后拉到位,使击铁缩回,“活门”方能解锁并向前翻开

伯丹Ⅰ步枪的“活门”和铰链作为一个整体组件,可发生微小的相对位移,以避免铰链因反复撞击而发生变形

柯尔特公司生产的伯丹Ⅰ步枪质量上乘,加工精细,枪管和机匣均进行了表面硬化,包括枪管箍等小零件全部经过发蓝处理,全枪只有通条保留了钢本色,但通条也经过抛光处理,枪托由上等核桃木制成。西里尔字母制造标记刻印在枪管顶部靠近表尺座前方的位置,其内容是“Кольтовскiй Оружейный заводЪ.г.ГартфордЪ.Америка №……”,意为“柯尔特军械厂,哈特福德市,美国”。“№”后面的数字是该枪的序列号,但序列号并非是由厂家加上,而是运抵俄罗斯验收完毕后再手工打上的,因此数字排列通常并不匀称。序列号后面往往还有代表俄罗斯帝国的双头鹰戳记,表示该枪是俄军的现役武器,不过带有这种戳记的伯丹Ⅰ步枪并不常见。

与“活门”结构相比,雷明顿“滚轮式”闭锁机构所需空间更小,从而可以有效控制武器的全长

保存到现今的伯丹Ⅰ步枪有一些并没有序列号,说明它们很可能从未交付,有的枪管上的铭文是拉丁文或英文,如“COLT'S PT FIRE ARMS MF&CO HARTFORD CO”。它们很可能是柯尔特公司在俄罗斯订单之外超额生产的,或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向俄方交货,后来自行进行销售。此外,俄罗斯订购的伯丹Ⅰ均为标准型步兵步枪,但事实上的确存在一种极其罕见的半枪托短管版伯丹Ⅰ步枪,枪管长只有465mm,据说是骑兵卡宾枪的试验原型,总共生产了30~40支,并且从未被正式采用。据说柯尔特公司甚至还利用伯丹Ⅰ的库存,生产过少量打靶步枪,面向美国国内市场销售。

民用版的.43口径西班牙雷明顿步枪弹。伯丹系列步枪使用的10.75×58mm凸缘枪弹正是以其为基础设计的

伯丹步枪弹采用早期黑火药枪弹的流行模式,即黄铜拉伸弹壳、表面裹纸的裸铅弹头和粒状黑火药。图中所示的美国.44-77步枪弹也采取类似模式

lVyjA0x7OF7U31XvAmTbqZ3xGxECKwtt931farLw/YI=10.75mm伯丹步枪弹(左)与7.92mm毛瑟步枪弹(右)对比。尽管伯丹枪弹看起来大得多,但就它诞生的年代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小口径”枪弹,口径比其他流行的黑火药步枪弹都稍小一些

手繪的10.75mm伯丹步枪弹外观、剖面、弹壳弹底外观,右侧是弹底部分的剖面图。早期生产的这种枪弹,为增加凸缘部分的强度,弹底内嵌入一个单独的黄铜衬筒

伯丹Ⅰ/Ⅱ步兵步枪使用的标准全装药枪弹,包装纸为浅蓝色

伯丹步枪弹后期采用的一种纸盒包装,每盒15发,此时弹壳已为整体冲压而成

柯尔特公司生产的伯丹Ⅰ步枪质量上乘,零部件加工十分精细

采用西里尔字母标识的伯丹Ⅰ步枪,但未刻印枪号,说明该枪当年并未交付俄罗斯政府

采用英文标识的伯丹Ⅰ步枪,也被称为柯尔特-伯丹Ⅰ步枪

罕见的伯丹Ⅰ骑兵卡宾枪的原型枪。枪身左侧的金属环是方便在马鞍上携行时使用

伯丹Ⅰ步枪的装备面极为狭窄。与克伦卡系列及后来的伯丹Ⅱ不同,俄罗斯也从未向保加利亚等盟国提供过任何伯丹Ⅰ步枪。而柯尔特公司除俄罗斯外,伯丹Ⅰ的批量买家也只有法国。原因是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法军在梅斯和色当相继遭遇惨败,形势艰危,临时组成的“国防政府”决定紧急从国外购买武器,当时有5700支(又有说法是5800支)“俄罗斯伯丹步枪”被卖给了法国武装委员会。不过,原定运往里昂的这批步枪迟至1871年12月15日才抵達法国,而此时政府早已与普鲁士人暗中勾结,并于1872年1月28日签定停战协议,所以这批武器并未实际投入战斗。从收藏家手中的实物来看,这批步枪均采用西里尔字母标识,但没有序列号和俄罗斯的验收戳记。

此外,有文章称瑞士军方在1869年购买了8900支伯丹Ⅰ步枪,但不久后就替换为自行生产的维特利步枪。这种说法更不可能,因为在1869年柯尔特公司根本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拿出额外的8900支步枪,而且从未有瑞士与柯尔特公司进行此类交易的记录,实际上这个数字是指瑞士此前从美国购买的亨利-皮博迪步枪。总之,根据现有证据可以得出结论,即除俄罗斯和法国外,没有其他国家正式批量采购过伯丹Ⅰ步枪。(待续)

编辑/曾振宇

猜你喜欢
柯尔特凸缘弹壳
柯尔特蟒蛇转轮手枪
柯尔特:没落的传奇
宽凸缘异状筒形零件的拉深工艺设计
柯尔特:没落的传奇
弹壳底部平底成形工艺优化
人孔法兰凸缘密封性分析
成功背后之艰辛:塞缪尔·柯尔特的武器人生
凸缘的翻孔镦粗过程研究
不许去当兵
基于积分法的轴对称拉深成形凸缘区应力、应变数值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