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资产使用的视域下高校后勤工程项目经费管理工作

2024-02-01 01:29林家慧关之晨张敬梓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偏差

林家慧,关之晨,张敬梓

(西北大学后勤集团,陕西 西安 710127)

1 经费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作为高等院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有力支撑,高校后勤全天候保障着校园内各类基础设施的有效运行。而随着投入使用的年限增加,水电暖、消防、校园内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校园基础设施也开始出现功能老化、外形破损等问题,后勤维修工程项目主要针对这些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更新维护,保障师生日常学习生活和教学科研的正常开展,做好硬件支持。

每年体量庞大、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后勤维修工程需要相当规模的维修经费的拨付得以开展实施,科学有效的经费管理不仅能够更好地推动项目进度、保障施工质量,而且在项目资金的精准支出和提升高校国有资产使用及管理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经费管理的路径及切入点

结合后勤维修工程项目的实施全过程,按照项目实施前、中、后的技术路径进行系统分析,并以前期调研、预算编制、经费申报、签证变更及审计结算等重要节点为切入点对经费管理工作的整体脉络进行把控。

2.1 实施前的经费预判与招标采购

(1)项目实施前经费估测的准确性:由项目单位提出亟需进行的维修项目需求,并进行初步的方案指定、市场调研及经费测算工作,并邀请校内外相关部门对其可行性、必要性及可操作性进行充分论证。在论证通过的基础上,交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和造价咨询单位开展施工图设计及相应的工程量清单编制工作,对交付的清单及预算进行二次复核,特别是涉及主要材料及大量人工的工序应结合当下市场价格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隐蔽工序和大型、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考虑到实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量因素,应设置不可预见费用项。项目单位结合最终确定的预算向学校申报经费。进一步规范项目实施流程,把好项目论证、立项实施及工程审计全过程的连贯性。

(2)招标采购程序的合法合规:从遴选招标代理机构,组织踏勘现场及召开答疑会议,审核招标公告、预审公告、招标文件、到中标公示及施工合同的签订,项目单位要配合招标代理机构完成开标工作。招标过程要严格坚守透明与公开的原则,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从学校角度出发,实现获得优质供应商、建设高质量工程的目标。

2.2 实施中的变更监管与合同履行

工程开工后,项目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的约定及工程量清单管理施工企业,督促其全力保障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隐蔽工程及提前难以预计的现场情况,涉及有关增加的签证项目,必须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三方确认,形成完整的工作联系单-设计变更单-签证单的确认流程,并由三方单位分别审签。

从国有资产使用的角度,做好变更签证的监督管理是控制项目经费、减少无效签证和经费超支的有效手段;结合政府采购对价款结算的相关要求,也是从结果导向的角度对前期招标及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进一步提出要求。

2.3 实施后的审计结算与调整回收

工程竣工后,由施工企业先进行自检并由项目单位组织初步验收,初步验收应由校内建设单位会同施工、监理单位逐项对照工程量清单,对分部分项及相应工程量进行详细核实。初步验收通过后,由项目单位报请后勤工程管理部门申请学校进行正式验收,正式验收通过后,项目进入审计环节。

高校审计部门与之委托的专业审计公司将对工程项目开展详细的审计工作,结合工程施工的过程资料,尤其是对合同及工程量清单以外的量差及签证进行审计。积极推进全过程跟踪审计:加强对工程过程中隐蔽项目的验收、综合单价的调整及工程签证的全面审计,保证竣工审计的深度与质量。在终审结束后,经由学校审计部门及项目单位的确认根据审定金额进行结算报销。高校财务部门在项目经费支出完成后,对立项内的剩余金额进行调整回收。

3 经费管理的重难点及风险防范

后勤维修工程项目经费管理实际上是在研究“申报多少、支出多少、怎么监管”的问题,因此,对于项目实施顺序路径上的重要节点、难点痛点进行清晰认知、精准把控,才能够对经费管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提前防范和疏导。

3.1 对项目需求的清晰认知

在项目申报前,要对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充分调研及论证。对项目需求的字面意义充分理解和解读。项目单位分管责任人应提高对项目本身、施工过程及经费使用的重视程度,并制定专人作为甲方联系人跟进、监管项目全过程。

3.2 对工程造价的专业预估

在由专业造价咨询公司和设计单位编制工程预算的前提下,高校后勤工程管理部门也应具备对造价的再确认再审核能力,培养具有专业素养、了解市场价格波动的有预算审核能力的技术人员。

表1以某高校2015~2019年度部分后勤工程为例,对16个项目的预算偏差进行分析。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到,若以±15%作为衡量标准,即范围以内的偏差为合理偏差。那么有5个项目超出这一范围,其中以项目B和项目L最突出,这说明在预算编制时出现了较大偏离,预算金额的过多划拨会使得同时期学校的其他建设资金到位不足的局面。

图1 项目A-O预算偏差率柱状图

表1 项目A-O预算偏差率

同时,在16个项目中,仅有3个项目的预算偏差率为负,即预算金额少于中标金额,但也均在15%的范围以内,这表明在预算编制时,学校后勤部门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基本上充分考虑了经费的余量,使工程项目得以顺利采购实施。但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也能发现,仅一味地增加预算金额也是不可行的,如何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控制预算偏差率、优化学校经费的划拨和使用是高校后勤工程管理人员未来深耕的课题。

3.3 对签证变更的有效监管

表2以某高校2015~2019年度部分后勤工程为例,对16个项目的结算偏差进行分析。从表2和图2中可以看到,若以±15%作为衡量标准,即范围以内的偏差为合理偏差。那么存在5个项目超出了偏差范围,其中项目N最突出,其结算偏差率达到53.83%,说明其竣工决算金额达到了中标金额的1.5倍之多。在这种情形下,不论是量差的增加还是新增的大量签证内容,都表明该项目的经费管理存在不足,其超支部分需要另行申请由学校财务追加拨付。

图2 项目A-O结算偏差率柱状图

表2 项目A-O预算偏差率

在给出的16个项目中,其余15个项目的结算偏差率基本符合合理偏差范围。这表明这些项目的经费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也是未来后勤工程项目经费管理的目标。

3.4 对安全稳定不利因素的风险规避

后勤维修项目的施工企业基本均为中小企业,近年来,政府及教育系统对于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问题多次进行排查及整治。部分后勤维修项目存在实施周期长、合同金额高的特点,并且由于事业单位的性质及在付款过程中涉及审计、财务等校内多部门的审查核对,一些工程项目的进度款或最终结算付款的流程可能会持续数月。鉴于这种状况,项目单位在做好本职工作、及时与审计、付款报销的其他部门对接工作、按时跟进项目进度的同时,也要与施工企业积极沟通,做好安抚及调节,避免出现因理解、沟通不畅而导致的施工企业到校催款、讨薪等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生产安全稳定的风险出现。

4 结语

高校后勤工程的项目经费管理是一项周期长、流程复杂、专业度高、涉及部门众多的专业技术工作,如何对国有资产更加精准地支出、更加严谨科学的管理,如何对维修工程更加精准合理地制定预算的同时用有限的投资获得高质量的工程项目,是所有高校后勤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复盘、不断深耕的课题。即使这项工作道阻且长,但要把严谨把控、精准支出的工作目标坚持下去,切实保障学校后勤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推动工程建设平稳落地,为师生提供更加宜居宜学的校园环境。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偏差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后勤服务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关于均数与偏差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