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竞争,欧美睡不着觉

2024-02-21 12:14荣智慧
南风窗 2024年4期
关键词:电动汽车芯片汽车

荣智慧

大国之间的新能源汽车攻防战,硝烟正浓。

法国雪铁龙的新e-C3电动汽车生产线,刚刚在斯洛伐克的特尔纳瓦工厂开动。同一时间,装载5000多辆比亚迪汽车的滚装船从深圳港小漠国际物流港启航,前往荷兰的弗利辛恩港和德国的不来梅港。

在2023年,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出口量超24万台,同比增长3.3倍多。位于“匈塞铁路”中途的匈牙利南部城市赛格德,正成为比亚迪的欧洲制造基地。

特斯拉可谓当代美国科技企业的典范,但该公司的大部分重要股东居住在中国,CEO埃隆·马斯克还承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本国龙头电动车企“靠不住”,美国总统拜登近日还收到超过4700家汽车经销商的第二封信,对方敦促他停止实施更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认为迫使美国转向纯电汽车“不切实际”。

汽车产业是经济强国的标配,欧美国家呼唤新能源汽车多年,但要将其打造成优势产业,环境、条件、能力和意志缺一不可。目前,中国、西欧与美国市场的电动车渗透率,分别超过35%、20%与10%。这个赛道涌入了始料未及的诸多新秀,令一众欧美车企“卷又卷不过,躺又躺不平”,甚是躁动。

2024年第一季度投产的法国雪铁龙新e-C3,承载着整个欧洲的希望。

欧洲电动汽车太贵了,平均零售价超过6.5万欧元,而中国电动汽车的平均零售价仅略高于3.1万欧元。法国消费者喜欢的比亚迪海豹,低配版售价4.5万欧元。

C3是雪铁龙的“招牌”,占公司销量四成。电动版本新e-C3,搭载44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达320公里,起售价为2.33万欧元。它的使命是帮助雪铁龙实现5%的欧洲市场份额,以及年销量100万辆的目标。

雪铁龙母公司、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2023年投资116亿元人民币,拿到浙江零跑汽车约20%的股权。这个金额,是德国大众集团投资广州小鹏汽车金额(50亿元人民币)的两倍多。

另一方面,法国是欧盟中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者”。其新能源汽车补贴规则,将所有产自中国的电动汽车排除在外。而在“沉默是金”的德国,燃油车是出口第一大类,中国市场对奔驰、宝马、奥迪的销量贡献率均超过30%。但自2022年以来,德国流失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制造业指数低徊,同样面临“再工业化”的挑战。

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为购买本土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补贴和减免税,背后是欧盟焦灼的“去工业化”困境。

俄乌战争已进行至第24个月,欧洲能源成本较战前大幅增加,欧盟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强烈冲击。无论是欧盟《净零工业法案》《绿色协议工业计划》,还是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法国“再工业化”计划,抑或是“意大利制造”法案,都在工业化和绿色能源之间走钢丝。

面包和环保之间,很多人不得不选择面包。新年伊始,德国、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的农民相继把拖拉机开上高速公路,抗议“绿色协议”增加粮食的产销成本。

根据英国脱欧贸易规则,2024年1月起,双方将分别增加10%的电动汽车出口关税(豁免条件为:占电池总价值60%、整车价值45%的零部件,在英国或欧盟选购)。由于双方的电动汽车零部件自产率都不够高,欧盟委员会近日宣布,該规则推迟3年实施。

英国首相去年宣布,将本国燃油新车的禁售令推迟5年实施,以与德、法先前的“2035年起禁售”政策保持一致。与此同时,德国、丹麦“放慢”碳减排节奏的风声也愈紧。由于德国和意大利新近的反对,欧盟内部关于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新车的提议,也可能泡汤。

迄今为止,美国政府尚未确立“燃油车禁售期限”,但2022年8月美国颁布的《通胀削减法案》,却一石激起千层浪。

根据法案,只有在北美组装的电动汽车,才有资格获得政策激励。此外,汽车厂商想要获得单台7500美元的全额补贴,汽车电池必须达到在北美或与美国签订自贸协定的国家(包括日本韩国,但不包括欧盟)提取或加工组件的比例。

过去,美国汽车行业的产业政策主要采用限制进口、规定“国产成分要求”的措施;到2020年许多条款已成历史,延续下来的政策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国内成分要求,即美国生产的零部件占制成汽车的比重—1994年生效的《北美自贸协定》,要求北美制造含量占62.5%以上,2020年重新谈判并缔结《美墨加协定》时,比重提高到了75%以上;二是25%的“鸡肉战争关税”(Chicken War tariff),确保重型卡车和皮卡在北美制造。

从产业链角度看,美国汽车装配行业的趋势,整体好于汽车零部件行业。

在区域影响上,美国投资吸引力变大,“虹吸”欧洲绿色工业,增大后者“再工业化”压力,又“无意中”炒热全球补贴竞赛;美国向进口电动汽车征收27.%的关税,迫使中国汽车商比亚迪、吉利和上汽取道墨西哥建厂,“曲线救国”。

美国热情拥抱产业政策,一改此前新自由主义的“有效市场”宗旨,象征着一个新国际秩序的开端。

2023年4月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发表演讲,声称要推翻“过于简单化的市场效率”,采取路径选择、国家补贴等产业政策,以应对美国的“根本性挑战”。

沙利文和现任国务院政策规划司主任萨尔曼·艾哈迈德,曾合作完成一项有关美国经济阶层和外交政策的研究。研究调查了三个非沿海州的中产阶级利益偏好,并提出与之对应的“以中产阶级为中心的外交政策”。研究认为,制造业为没有大学学位的人提供了跻身中产阶级的最佳途径,而美国贸易政策对该部分人影响极大,一旦(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岗位流失,中产阶级工人将面临阶层下滑。

拜登政府推出《基础设施投资法案》《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一系列政策,目的都是进一步增强对本国特定制造业的扶持力度。

不遗余力推进“美国制造”,容易“误伤友军”:奥巴马政府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高呼“买美国货”口号,引起欧洲国家的抵制。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向欧洲钢铝、汽车等产品征收或威胁征收高额关税,大搞贸易壁垒。

加利福尼亚州,美国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将从2035年起禁止销售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油汽车。包括纽约州、俄勒冈州在内的18个州均考虑制定类似法案,靠混合动力汽车称霸的日本车企再遭沉重打击。

而美国真正的难题,是“美国制造”和劳工受惠的矛盾。

电动汽车“不能输给中国”,总统拜登到访福特公司、试驾电动皮卡F-150,而不是特斯拉,充分证明政府所期待保障的基本盘。然而,制造成本和劳动人口如何在产业内形成优势,目前看是未知的。

就像芯片巨头台积电、三星“受邀”来美国设厂,劳动岗位几千到一万个,根本无法拉抬上百万蓝领工人的就业颓势。

今年1月中旬,中国公布出口“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相关数据。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占世界出口总量的八成。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模式,是将汽车从机械工业品转变为电子产品,这颠覆了燃油汽车的权威地位。

内燃机车有两大核心特征。一是机械化调校:发动机、变速箱和齿轮、曲轴之间的丝滑配合方面,很多“百年老店”都有独门绝技。二是机械化组合:一个硬件对应一项软件或功能,不同零部件机械式组合,构成一个完整产品。

而新能源汽车,或者说电动汽车的两大核心特征,一是电机驱动,指标看峰值转速、功率密度、转换效率,電能直接转换成机械能。二是硬件与软件“解耦”,所有硬件驱动程序全部来自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则安装在车规级中央处理器上。

芬兰诺基亚手机被美国苹果手机拉下神坛,正是由于机械工业产品被电子产品取代。如果想在诺基亚功能手机上玩《原神》,必须先安装支持该游戏的零件,并跟随供应商的能力和节奏制作。而电子产品靠一颗芯片打天下,绝大多数软件都可以安装在芯片上,任何第三方开发者都可以随时提供服务,价值也集中在芯片上。

汽车行业正在上演手机行业的颠覆一幕。

首先,中国生产的永磁同步电机,能量转换率最高可达97%,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

其次,燃油车通常配备上百个芯片,每个芯片各管一块。而电动汽车只需要几十个芯片协同控制,功能迭代时,无需层层沟通Tier1至TierN,只需要升级操作系统。汽车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就是“中央处理器”芯片。以特斯拉为例,两块自研的FSD芯片,占据了整车芯片价值的61%;而欧洲巨头英飞凌擅长的MCU芯片,其价值量占比仅有5%。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赶超战略”,思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一脉相承。而美国、欧盟的“制造业焦虑”,其外来自中国的科技竞争和贸易压力,其内则来自本国撕裂的财富阶层—无论是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米兰诺维奇描绘的“大象曲线”,还是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揭示的工人阶级停滞、中产阶级萎缩和顶层富人暴增,都显示西方世界的“不平等之问”高悬头顶。

一个国家制造何种产品,不仅决定了该国当下的工业体系能够制造何种其他产品,还决定了它未来的制造水平。政治家必须首先思考,如何最有效地将投资引向重要产业?哪些产业比其他产业更重要?

面临汽车业变革的欧洲国家中,匈牙利可能最为左右逢源。匈牙利劳动力成本较低,处于欧盟市场“地理中心”,汽车制造“底子”雄厚,奔驰、宝马、奥迪都在匈设有工厂。总理欧尔班提倡“向东开放”政策。2023年中国在匈直接投资达到76亿欧元,是匈牙利接受直接投资总额的58%。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中,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蔚来汽车、欣旺达、华友钴业、上汽集团等,均在匈投资建厂。随着比亚迪赛格德基地的建成,匈牙利有望成为欧洲绿能汽车的生产中心之一。

也可以说,随着新能源技术和产业链的集成化,当今汽车产业正从分散的全球化图景,收敛成区域性的“垂直整合”综合体—类比成企业,就像丰田变身为比亚迪。

猜你喜欢
电动汽车芯片汽车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电动汽车
汽车的“出卖”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芯片测试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多通道采样芯片ADS8556在光伏并网中的应用
3D 打印汽车等
专注:电动汽车背后的技术创新
74HC164芯片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