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西方福利的“砸锅”人群

2024-02-21 12:14刘燕薇
南风窗 2024年4期
关键词:温哥华流浪汉原住民

刘燕薇

2023年9月23日,温哥华海边一座空置的房屋被烈火吞噬,短短几十分钟内,几百万加元的房产化为灰烬。3个月后警察公布火灾系人为纵火。案件至今尚未告破。

类似的新闻越来越多:房主度假或外出一段时间归来,发现原先的钥匙已打不开自己的家门。房门被人换了锁,房屋、院落内面目全非,房中家具被卖;更有甚者,发现自己已不再是房主,反遭驱逐。

10年前,登陆加拿大的移民还惊诧于温哥华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风。而今,社会治安每况愈下。入室盗抢、纵火、街头枪杀已让人见怪不怪,就连光天化日之下的盗窃、抢劫汽车也愈发猖獗,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辆车被盗、被抢。该议题已被列入国会2月即将讨论的目录中。

說好的美丽新世界呢?莫非在流浪汉的反客为主中,化为了乌有?

去年夏天,几个流浪汉在温哥华西区一所私宅的巨大院落内“安营扎寨”。物业人员巡视时发现打不开院门,撬锁进入后,流浪汉向他大叫:“你怎么进来的?这是我家!”

双方撬锁、换锁几个回合后,物业只得报警。警察来后,谨慎地回复:需要仔细查阅相关条款,方能决定后续措施。

越来越谨慎、自保的警察,使大众对未来社会治安不敢有半点乐观。

众所周知,发达国家标志之一就是为其公民及永久居民,提供更全面的福利政策。以加拿大为例,在这个福利名列前茅的国家中,每个孩子出生后,父母每月能从政府领到600多加元(本文中的金额都是最新发放标准,目前1加元约合人民币5.4元),一直到孩子年满18岁。如果孩子残疾,政府除了多发200多加元,还报销专业治疗、所需佩戴设备乃至看护的费用。

学生完成12年免费义务教育后,如果大学费用有困难,可以申请贷款,或奖学金、助学金。毕业找到工作后,有失业保险。就业期间,女性有带薪孕假、产假,男方也可选择12个月或18个月的陪产假在家照顾母婴,其间可以领薪水的55%。

国家对遭受孩子离世打击的父母也有专项福利:不用再上班,每周可领500加元补助;最近,还将从前“在家休养两年”延长至三年。家中如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还可以申请专业看护人员,费用由政府支付。65至74岁的长者,每月可从政府领到600多加元补助。年满75岁后,补助金多出约200加元。

10个省份和3个原住民自治区的福利、税率政策略有不同,但总体水平不相上下。政策制定者考虑到通胀因素,每年都上调补助金数额。此外,加拿大还是一个全民享受免费医疗的国家。

加拿大对原住民的福利更好。加拿大现有人口3900多万,约两百万的原住民占总人口的5%。2015年,联邦政府制定了67亿加元的预算,在几年内发放给遍布全国的原住民村落。按计划,这部分款项用于为原住民建造房屋,为失业和低收入的原住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支持,而为受高等教育的原住民提供的不仅有学费、书本费,还有日常开销、探亲费等。每个原住民大学生每年可领到不少于5.3万加元的费用,可谓除了学习压力,完全没有来自经济方面的担忧。对攻读硕士或博士的原住民,每人每年补助金额可高达9万加元。

过去的50年里,加拿大每年接收的难民数量几乎都超过10万。很多难民以家庭为单位,两手空空进入加拿大,落地后就可申请置家费。费用精细到买家具的费用、床上用品、厨房用具、清洁用品用具、食物、衣物、手套、帽子、鞋子、通信费用、交通费、孕妇所需的食品用品服装,还有照顾病人的费用,甚至死亡难民的丧葬费,都在政府负责的范围内。一个五口难民家庭每月领到的补助,轻松碾压工薪家庭的收入。随着地域性冲突的增加,仅过去4年,加拿大接收的来自叙利亚、乌克兰、巴勒斯坦、非洲战乱地区的难民就将近50万。

新冠期间,总理特鲁多宣布,只要前一年的收入超过5000加元、15岁以上,并在加拿大境内,就有资格每人每月领取2000加元的政府补助,以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留学生、持工作签证者都有份。申请程序简单,不设门槛,3个工作日就能到账。

总而言之,国家包你从生到死,漫长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国家补贴,没有哪个群体被遗漏,各种福利种类多得让人迷惑。

如此庞大的开销用什么来维系?来看一看加拿大的税收政策。

加拿大被华人称作“万税国”。收入税税率随工资增加呈阶梯性增长。年薪5万加元,税率为25%;年薪百万加元的高管们,付税后到手的收入不超过一半。2023年加拿大有约2000万劳动人口,人均税前年收入接近6.5万加元。

这样的制度看似劫富济贫,缩小贫富差距。再看一下政策实施的效果。

早于上世纪末期,加拿大一些大城市就已提出流浪汉的问题,称之为国民灾难。随后这些城市进行专项调查、街头走访、统计分析数据,以便制定出对策。最近,加拿大力求在2028年将全国流浪汉数量减少50%。但202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温哥华流浪汉的数量较2020年增加了32%,其中30%的流浪汉是原住民。囚犯中亦有30%是原住民,7%是黑人。加拿大有150万黑人。

政府将流浪汉定义为弱势群体,但流浪汉群体里,壮年男子是主力军。近80%的无家可归者有犯罪前科,近半数的流浪汉正处于缓刑期、假释期,或半年前还在牢狱中,仅10%有过工作经历;68%的无家可归者都有毒瘾、酒瘾。没有收入来源又神志不清,下一秒行为完全不可预测。持刀伤人、打砸抢、纵火,是流浪汉中常见的罪行。

在温哥华市中心,因吸毒失去正常五官比例的流浪汉让人不敢直视,已成为一道“街景”。如看见临街商店的门窗暂时覆盖着一块三合板,大家也都明白是因为玻璃门窗刚被砸。大牌奢侈品店都有过被砸的经历。

过去9年内,联邦政府已拨款40亿加元实施援助流浪汉计划,包括为流浪汉建立庇护所,有的住处还提供洗浴间和基本餐食。秉着公平的原则,庇护所每天早晨清理所有住客,打扫完卫生后,晚上重新开放,终究供不应求,只能先来先得。庇护所中,为争抢床位起冲突、大打出手的情形常见,尤其是在阴冷潮湿的冬天。没有抢到当天床位的只能睡在街头、公园中。

曾经,流浪汉“占领”了温哥华市中心的一条街,沿街布满了防雨布搭建的简陋帐篷,使得整条街臭气熏天,垃圾、毒品注射器满地,上班族不得不绕路,绕不过的也不敢表露任何不满。警察执法也得对他们礼让三分,更談不上暴力执法,否则会招来指责乃至更大的麻烦。

2023年4月,几十个警察用了8天协助市政清理这条街。而流浪汉们马上又转战周围的公园。

除了流浪汉集中的街区,似水一样的流浪汉已渗入以往被认为安全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豪宅区。英语中有一个词叫squatter—在暂时无人居住的房子里蹲着不走的人,最终有可能“上位”成为房子的合法主人。

流浪汉、黑帮占夺他人房产,在西方国家已愈演愈烈。加拿大法律规定,在无人居住的房产中居住10年就可将产业宣为己有。美国也有近似的法律,只是每个州的年限有所不同。

加拿大法律总体上偏向弱势一方。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弱势群体,弱从何来?所谓的豪门,完全无可奈何。

加拿大没有死刑,最重的刑罚是终身监禁。每年每个犯人的关押成本超过 10万加元。为节省开支,一些重刑犯若干年后就能获得假释,哪怕当局明知被释放人员重新犯案的概率超过70%。加拿大司法程序费时、费钱,实力雄厚的犯罪团伙雇的律师,却总能以人权为立足点,成功地为犯罪分子解脱罪责。

数据显示,最富的城市也最吸引流浪汉。多伦多是加拿大的流浪汉之都,而美国加州集中了全美一半的无家可归者。受访的洛杉矶流浪汉,号称被这里温和的气候、宽松慷慨的政策吸引,自己没有钱去康复中心戒毒、戒酒。

据加州现任州长纽森称,自他2019年上任以来,为改善流浪汉状况已经拨款210亿美元:40亿落实到各区政府,制定实施援助计划;另外37亿美元让各区政府买地、买楼,为流浪汉建造永久的经济适用房。

事实打脸,无论如何烧钱救助,洛杉矶2022年有流浪汉17.4万,2023年有18.4万。总体而言,近些年,无论是温哥华、多伦多,还是洛杉矶或纽约,这些北美主要城市的街头流浪汉数量逐年攀升,没有逆转的端倪。纵观全球,在加拿大实施的这些政策、发生的情况有如镜面,映射了其他主要西方国家的概况。比利时、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都在面临同样的困扰。

好的社会制度提供足够的安全感,而且对个体有促进、鼓励、激发的作用。但从这几十年的政策实施效果来看,过于慈善的政策滋生懒人,且打击辛勤工作者的积极能动性,还会引来犯罪团伙。前面提到的新冠期间的国家补助,不但招来了黑客盗取用户信息,还有人申请成百上千个账户“诈领”补助。对坏人的姑息,等同于践踏良民的基本人权。这两年政府一直在追索被冒领的46亿加元,以及另外21亿加元的关联费用。

领补助习惯成自然,结果是越拿越嫌少,转而再抱怨社会对自己的不公。而工薪阶层认为,自己辛苦赚来的血汗钱,被政府用于供养无底洞一样的懒人、坏人,越努力被剥削得越多;流浪汉们看不到,大众在光鲜的外表下,每天都努力地为自己的生存和尊严而战,任凭国家福利种类再多,也只能保证温饱,并不能指望着致富和体面。

人类文明发展一路真似摸着石头过河。百年前,全世界正处于粮食短缺、兵荒马乱、犯罪活动肆虐横行的状态。彼时的乌托邦主义者坚信,高科技、丰衣足食的生活、富裕的经济基础,定是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良方。近百年来,全世界的总体政策越来越趋于宽容。以往冒犯《圣经》、教会的原罪,比如同性恋、同性婚姻,已被主要的发达国家宣布为合法。当代的经济、科技、生活水平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正折射了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的场景。相同的是,书里、书外,人们的幸福感并未见增加。

各国制定或调整政策都是为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但结果有时难免出乎意料。究其根源,是对人性、个体差异的估计不足。也许,人类对自身的了解才是最大的挑战。当我们一直纠结于到底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时,在21世纪,现实给我们的答案是“因人而异”。

猜你喜欢
温哥华流浪汉原住民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流浪汉与流浪猫
日本的流浪汉与我
下一站,温哥华!
桥下那位流浪汉教会了我什么?
温哥华 自然倾城
在温哥华坐“老年人专车”
从原住民地权判例看澳大利亚原住民政策的变迁——从灭绝、同化到多元共存
温哥华承诺20年内成为100%可再生能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