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评估策略下风险管理对预防冠状动脉造影后血管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2024-02-21 02:32张婧婷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2期
关键词:造影医护人员冠心病

张婧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影像医学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7)

冠状动脉作为向心脏提供血液的主要动脉,与冠心病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目前,国内主要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冠心病等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检查,但如果不注重患者造影前后的体征监测和护理方式,仍会出现诸如穿刺局部血肿、冠状动脉夹层、血管痉挛或破裂等血管并发症,不仅会为患者带来疼痛、焦虑等负面情绪,还会影响其后续诊护依从性及医患关系[1]。因此,如何提高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改善其临床表现成为现下心血管方面护理研究的一大热点。量化评估策略下风险管理脱胎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预防性护理,主要是指对患者生命体征、临床表现、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评估,进而采取具有风险预防的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冠状动脉造影后血管并发症的诱发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并干预,从而避免冠状动脉造影管理护理的盲目性[2]。不过国内目前此类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特对2022年1月—2022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冠心病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冠心病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男37例,女14例;年龄48 ~64岁,平均年龄(56.20±4.47)岁;病程1.4~3.7年,平均病程(2.64±0.62)年。研究组男35例,女16例;年龄46~65岁,平均年龄(55.90±4.39)岁;病程1.5~3.9年,平均病程(2.73±0.7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研究内容,本研究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患者符合《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3]中关于冠状动脉病变及相关分级的诊断标准,即:存在长时间静息心绞痛(≥20 min)、新发严重心绞痛、近期心绞痛症状加重等症状;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并向左肩、颈部及下颚放射;常伴有冷汗、恶心、腹痛、心音减弱、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和晕厥现象;②一般情况良好;③未因冠心病等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过临床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 ①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②无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无严重脏器病变,可耐受常规检查及治疗者;③无明显的先天精神疾病、智力障碍;④不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两组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检查前,禁食6 h,禁水4 h,避免检查时出现呕吐。检查时,在床上铺上消毒单,患者取平卧位,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取细针插入患者的冠状动脉中,再将导丝插入血管中,导丝的作用在于引导合成导管到指定位置,然后注入碘造影剂显示血管的具体形态,最后将导管取出,使用绷带或者敷料包扎压迫穿刺点止血,此外,为防止导管凝血堵塞,可使用抗凝药物进行导管冲洗。

两组干预时间均为检查日前1 d和检查当天。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患者造影前及造影中体征监测管理、造影后抗凝剂等必要用药管理、心理疏导、常规健康教育、基本生活护理和患侧活动指导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量化评估策略下的风险管理护理,即:(1)医护人员的量化评估。对研究所涉医护人员按照职称、工作年限、学历及岗位进行分级量化,其中主治医师、护士长、主管护师及工作年限5年以上者为一级医护人员,负责对医护人员具体工作和岗位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同时对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前后的体征表现情况进行评估,以对下一步护理工作开展提出意见和目标。护师及工作年限3年以上者为二级医护人员,负责医患造影前后护治的一线主导工作。进修及工作年限3年以下的护士为三级医护人员,主要在二级医护的指导下进行一线工作的具体实施。此外,护理团队所有成员均需进行学习培训,通过护理指标列举围造影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其原因,提出且熟悉相应各类病症的预防、急救和护理方法。(2)患者的量化评估。由二三级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全面量化评估及护理风险预测,包括年龄、病程、合并症、心理状态、可耐受疼痛程度等,其中年龄量化评分标准:<40岁计1分,40~60岁计2分,>60岁计3分;病程量化评分标准:<2个月计1分,2~3个月计2分,>3个月计3分;合并症量化评分标准:未合并病症计1分,合并1种病症计2分,合并≥2种病症计3分;心理状态量化评分标准:未出现负面情绪计1分,负面情绪较轻,未影响诊治及生活计2分,负面情绪严重计3分;可耐受疼痛程度量化评分标准:可耐受疼痛较高计1分,可耐受疼痛中等计2分,可耐受疼痛较低且影响诊治及生活计3分;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得出患者对护理的依赖性和护理可接受程度及护理潜在风险,其中量化评估总分>10分为高风险护理,6~10分为中风险护理,<6分为低风险护理[4]。按照量化评估结果配备医护人员,制订针对性风险管理护理方案。(3)风险管理。针对量化评估所提出和总结的不同风险,采取具体管理护理措施,包括:①造影前。由三级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训练指导和心理疏导,主要包括造影体位的预演、冠状动脉及造影知识的讲解、造影后肢体活动指导、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使用设备和对比剂应用机制、检查流程、注意事项和稳定心率及情绪的重要性等,能够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减轻其焦虑紧张的情绪,并提升其潜意识里的冠状动脉造影配合度和依从性,进而保证造影成功率和安全性。②造影中。引导患者进入检查室后,医护人员首先核对患者临床信息,做到三问(病史、过敏史和治疗史)、三测(静息状态下测心率、呼吸屏气配合和屏气后心率变化情况)、两告知(告知对比剂使用发热反应、告知检查后大量饮水的重要性)、一观察(检查过程中观察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停止并组织医护人员开展救治),准备工作结束后,调整患者体位,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麻醉工作,并监测其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确保心率波动范围≤10 次/min,如有必要还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吸氧。③造影后。指导患者使用制动装置和止血器,一般情况下,制动装置和止血器通常保持12 h固定,期间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表现,是否出现疼痛和肌肉损伤等,并由二三级医护人员对患者桡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温度和肤色变化等进行定时记录。④疼痛缓解,医护人员可教授患者拉玛泽呼吸法、肌肉松弛法等非药物镇痛方法,同时给予患者言语上的表扬与肯定,适时给予行动支持,协助其不断进行疼痛缓解。⑤密切关注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24 h内各项生命体征,针对各种不良心血管事件及病情延续性发展做好护理措施,并在发生异常症状时予以有效处理,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过程中需将责任落实到人,提高检查全流程中医护工作的责任感。

1.4 观察指标

①冠状动脉造影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并记录两组冠状动脉造影后7 d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穿刺局部血肿、冠状动脉夹层、血管痉挛或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率=(穿刺局部血肿+冠状动脉夹层+血管痉挛+破裂)例数/总例数×100%。②焦虑指数:检查前8 h和检查后24 h,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5]对患者进行主观焦虑症状分析和评分,该量表满分100分,评分越高显示焦虑越严重。③遵医行为:结合医护人员日常观察记录,对患者护理期间的遵医行为进行综合评价,评估内容包括检查表现、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体征监测等项目,每项满分25分,总分越高显示患者遵医行为越好。④护理满意度:采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自制调查量表,以问卷打分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总结,满分为100分,总分越高显示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 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冠状动脉造影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冠状动脉造影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冠状动脉造影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2.2 两组围造影期表现比较

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造影期表现比较 (,分)

表2 两组围造影期表现比较 (,分)

注:与同组检查前比较,*P<0.05。

SAS评分检查前8 h检查后24 h研究组5177.22±0.3636.92±0.66*对照组5177.30±0.5944.84±0.58*t 0.021 5.332 P 0.984<0.001组别例数

2.3 两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临床遵医行为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分)

表3 两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分)

组别例数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检查表现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体征监测研究组5122.60±1.1520.23±1.4321.82±1.4323.28±0.2389.31±1.05对照组5118.98±1.1316.78±1.3817.21±1.3520.11±0.1078.01±1.10 t 7.877 9.276 6.576 8.376 2.976 P<0.001<0.001<0.001<0.001<0.001

3 讨论

冠心病在近些年已成为一种国内非常普遍的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并且由于冠心病多发于高龄老年人群,患者的重要脏器储备功能和对临床手术的耐受能力下降,所以需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以明确病情进展,同时为后续控制其各项体征指标,对实现早治疗、早干预的诊治目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对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主,其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做到对疾病的精准判断,同时为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可靠依据,但若未做好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过程中的临床护理工作,不仅会造成体征指标波动,进而干扰检查质量,还会引起一系列冠状动脉造影后血管并发症,并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从而严重影响护理满意度和医患关系[6-7]。

现代医学中,能够直观反映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范围、性质及病情发展趋势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已成为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诊断的主要检查方式。郑海虹等[8]在研究中指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更为直观清晰的疾病征象,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加准确地做出相关病症的诊断,同时也有利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向,从而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不过张娟[9]也在后续的研究中强调,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应用于冠心病等疾病临床诊断中,虽然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性高等优点,但当患者出现不配合或配合度低、负面情绪以及异常行为等情况时,心率、血压变化影响下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质量便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不准确、不完全,进而导致诊断结果准确性大打折扣,因此,做好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全流程护理工作成为临床影像学和冠心病诊治的研究重点。

在常规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护理模式中,由于环境、基础设施等条件的限制使得护理手段仅能针对病情进行大范围化的被动管理,加之医护人员不足以及患者与家属对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护理的认识程度不到位,无形中增加了护理难度,导致护理效果不能满足检查结果对疾病诊治的需求,在降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质量的同时,也会使患者在检查中出现焦虑等情绪,影响其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10-11]。为此,本研究提出量化评估策略下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并将之运用于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护理中。量化评估策略下风险管理护理是指通过建立专业的岗位职责和责任制度分工明确的量化评估体系,对患者体征进行详细分析,并找出护理干预薄弱点、侧重点以及护理风险,从护理细节入手,进而最大程度地节省医疗资源,同时也便于采取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以风险管理的形式制订出患者对应检查护理工作要点,并对其采取重点护理和细节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护理工作的压力和盲目性,还能在提高护理效率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对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工作的认知和配合度,有助于缓解医患关系和后续治疗依从性[12-13]。

在本研究中,研究组冠状动脉造影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结合量化评估策略下风险管理护理模式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护理方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对于检查工作的配合程度,并在提供高效、专业、超前的护理干预的同时,打破了传统的被动解决模式,进而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大幅提高了患者的检查质量,降低其检查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和疼痛程度。与此同时,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也从侧面反映了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量化评估策略下风险管理护理实施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因疾病和检查而产生的行为排斥和负面情绪,在诊治工作中重新找到信心,其具备的心理针对性护理还可以让患者充分释放自己的内在情绪,使其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14-15]。此外,研究组多项临床遵医行为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量化评估策略下风险管理护理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可行性,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体征监测指标,还能够通过放松其心理情绪达到缓解精神压力,提高行为配合度和认知度,进而提升遵医行为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不过本研究关于在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实施量化评估策略下风险管理护理的研究样本数量较少,指标分析涵盖面不足,后续仍需深入探究并完善量化评估策略下风险管理应用方案,并观察该方案在其他检查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量化评估策略下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预防冠状动脉造影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检查质量,同时减轻检查后焦虑情绪,进而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遵医行为,缓和医患关系,临床实用性较高。

猜你喜欢
造影医护人员冠心病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警惕冠心病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