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国古籍六百多年的海外传奇

2024-02-28 06:35姚欣
读报参考 2024年4期
关键词:宝鉴中华文化西班牙

姚欣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外国人怎么看呢?一部有着600多年海外传播经历的中国古籍,给出了答案,它就是《明心宝鉴》,一部现在中国人知之甚少,而在海外仍然有着广泛影响力的传奇图书。

《明心宝鉴》原辑录者范立本,最早刊行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是一部杂糅儒、释、道三家学说,汇集明哲先贤品德修养名言警句,勉学劝善的蒙书。由于具有鲜明的教化作用,加上朗朗上口的特质,《明心宝鉴》出版后很快传播开来,成为明代流行的图书,并曾多次重刊。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该书从清代始刊印寥寥,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是,《明心宝鉴》一经问世就传播域外,风行汉字文化圈600余年不断。汉字文化圈是以中国为中心,包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古代朝鲜半岛、日本、琉球和越南等国家。在明朝,中国作为东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沿袭唐宋时期的传统,来自周边国家的遣明使、留学生、游历僧、商人不断。对中国文化的尊崇,使他们对中国的典籍非常渴望,有的购买,有的抄录,也有官方及朋友赠送。另外,中国典籍也有通过中国使臣带出去的可能。还有一个传播途径是中国东南沿海的百姓移民海外,成为中华文化移动的播种者和中国书籍的传播者。《明心宝鉴》通过上述各种渠道走出了国门,并在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落地生根。

已知存世最早的刻本是朝鲜清州本,刊行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书后的跋中写道:“景泰五年甲戌十一月初吉奉直郎清州儒学教授庾得和谨跋”,述及“此书但有唐本,监司闵相国思欲广布,鸠工锓梓”,据此,可知在清州本刊刻之前,已有中國版本的《明心宝鉴》传入朝鲜。清州本是依据“唐本”(中国本)重新刊刻的。此本现存世共三部,两部藏在韩国,一部藏在日本。此后,以清州本为底本的抄略本在朝鲜半岛民间广为流传。现在韩国许多文化或教育网站上,都能看到抄略本《明心宝鉴》的内容。《明心宝鉴》对朝鲜半岛影响深远。在古代,它是当地民众认识儒学的重要读物,也是学子们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教材;时至今日,在韩国的大中小学校,还有以此书开设的相关课程。

《明心宝鉴》传入日本的时间,多倾向于室町时代(1394-1428年),是由五山僧人从中国带去的。在日本目前可见的《明心宝鉴》和刻本藏书资料中,多数都来自署名“太仓·王衡”校订的本子。王衡是明朝万历年间翰林院编修。太仓古属苏州,而苏州又是宋明时期中国重要的出版地和藏书地。《江户时代书林出版书籍目录集成》对各刻本《明心宝鉴》具体的刊行时间有准确的记录,共有20个版本,刊行300多年从未间断,说明《明心宝鉴》在日本社会的普及和受欢迎程度。

《明心宝鉴》最早传入越南的时间尚无考定。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严从简撰写的《殊域周咨录》中,记载了当时安南(越南古称)所购进的书籍中就有《明心宝鉴》。据此推断,最迟在16世纪下半叶,《明心宝鉴》就已经传播到了越南。之后,《明心宝鉴》普遍流传,对越南民族的精神气质及行为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时至今日,《明心宝鉴》仍然不断重印出版。

明隆庆元年(1567年)“海禁”解除后,大量说着闽南话的福建华人远赴东南亚经商或打工,《明心宝鉴》成了他们的精神陪伴。1571年,马尼拉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许多西班牙传教士纷至沓来。1588年,一位名叫胡安·科沃(中文名“高母羡”)的天主教道明会传教士到此,与《明心宝鉴》不期而遇,书中中国人的智慧、道德修养、治国理念深深地吸引着他,他决定把这部书翻译成西班牙文。1590年,在当地华人的帮助下,《明心宝鉴》成为第一部被翻译成西方文字的中国古籍。遗憾的是,1592年,高母羡出使日本,归途中遭遇海难,未能实现到中国的夙愿。1595年,《明心宝鉴》中西文手稿由高母羡同会教友贝纳维德斯带回西班牙,敬献给了王储费利佩三世,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起点和重要的标本。

从16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交融,中国许多文化典籍被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翻译成不同的欧洲文字,成为各国了解中国的桥梁。《明心宝鉴》有拉丁文、西班牙文、英文、俄文、德文等多种译本,它们与被翻译成多种西方文字并传入欧洲的《论语》《中庸》《大学》《孟子》《诗经》《易经》等其他中华经典一道,在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为西方启蒙运动注入了东方的元素,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世界意义。

高母羡的《明心宝鉴》中西文手稿一直收藏于西班牙马德里的国家图书馆,原手稿羊皮精装,封面烫金,16开,中西文对照。2023年3月,在中国和西班牙建交50周年之际,尘封400多年的《明心宝鉴》中西文手稿在中国大陆首次整理出版,特别是书中收录的献给西班牙王储的信函和高母羡对《明心宝鉴》的旁注第一次翻译成中文,为了解中西文化初遇时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猜你喜欢
宝鉴中华文化西班牙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西班牙(三)
Abstracts of Major Articles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萧沛(一首)
满眼“怒”红西班牙奔牛节开跑
守诚信,不妄语
“萧郎镜”与“风月宝鉴”:兼论明末清初戏曲中的镜鉴刻绘对《红楼梦》之影响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