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情境的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设计

2024-03-03 10:35李俊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饮料瓶塑料瓶氧气

李俊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重视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基于大概念的建构整体设计和合理实施单元教学,创设真实问题情境组织教学,将教材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

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把零散的知识贯穿起来,使知识系统化,对学生的认知进行补充、深化和提高,是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节课以学生常见的饮料瓶为教学载体,让学生在合作思考中尝试对所学知识进行网络化、系统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情境中捕捉化学知识,体会化学学习的乐趣。下面,笔者以沪教版化学教材上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为例,浅谈基于生活情境的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一节单元复习课,从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角度看,应弥补新授课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的系统化和结构化,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氧气、二氧化碳、水的组成、性质、用途和制取的分析,掌握常见物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过程

师:小塑料瓶,可大作为。生活中它是各种饮料的容器,实验室中它又是简易的反应容器,今天我们就以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瓶为例,一起探究它的用途。

1.认识用途

师:塑料瓶(如图1)中装的是常见的碳酸饮料,请各小组观察标签,说出你所熟悉的物质。

生:二氧化碳、水、碳酸、柠檬酸等。

师:二氧化碳、水、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关于它们的用途,你了解哪些?

(学生代表回答,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常见物质的用途和应用价值,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化学思维方法。

2.性质探究

师:氧气、二氧化碳、水的用途与它们的性质密切相关,下面请各小组代表汇报相关物质的性质。

教师提前将学生分为“助燃小先锋”“灭火小能手”“生命小卫士”三个小组,各小组代表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两个角度进行汇报,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教师给予适时的评价。

师:下面请“助燃小先锋”组汇报氧气的相关性质。

“助燃小先锋”代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稍大于空气。氧气具有氧化性,许多物质能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师:教材中分别设计了3个实验探究木炭、蜡烛、铁丝与氧气的反应。你能否利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将上述实验进行一体化设计呢?

实验1 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如图2)

实验仪器:玻璃导管、塑料导管、饮料瓶(容积380ml)的上半部分、铁架台(带铁夹)、沙、单孔橡皮塞。

实验药品:氧气、铁丝棉(薄片状结构,厨房家用)。

实验过程:取塑料瓶的上半部分塞上带有导管的橡皮塞,然后在瓶颈处放少量细沙,并固定在铁架台上。打开氧气袋缓缓通入氧气,在酒精灯上点燃沾有酒精的铁丝棉,观察现象。

师:你们看到什么现象?

生:铁丝棉在塑料瓶中劇烈燃烧,火星四射,并最终产生黑色固体。

师:为什么选择铁丝棉?

生:铁丝棉是厨房中常用的物品,薄片状结构燃烧时比较充分。

师:我们把铁丝棉换成木炭,你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木炭在氧气流中燃烧剧烈,有明显的白光,放出热量。

【设计意图】教材中氧气性质的实验探究,需要提前用集气瓶收集纯净的氧气,长时间放置的氧气会逃逸导致燃烧实验现象不明显。本实验中改用通入氧气流在塑料瓶中进行一体化实验,实验现象更明显。

师:下面请“灭火小能手”组汇报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

“灭火小能手”代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不可燃、不助燃,能与水、澄清石灰水等物质反应。

师:能否用塑料瓶来一体化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呢?

实验2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如图3)

实验仪器:饮料瓶(容积380ml)、烧杯。

实验药品:二氧化碳、水、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过程:取两个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瓶,分别加入100 ml的水、澄清石灰水,盖好瓶塞,振荡,稍后在加入水的瓶中滴加4~5滴紫色石蕊试液。

师: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

“灭火小能手”代表:两个塑料瓶均变瘪,其中加入水的瓶中液体变红,瘪的程度较小。

【设计意图】通过软质塑料瓶研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仅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还可以利用塑料瓶的变化(气压的变化)来对比分析两个塑料瓶中二氧化碳溶解性的差异。

师:最后请“生命小卫士”组代表汇报有关水的相关性质。

“生命小卫士”代表:标准状况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通电的条件下水能分解,水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师:水能溶解许多物质,所以生活中几乎不存在纯净水。我们能否用塑料瓶来制作简易净水器对生活中的水进行净化呢?

实验3 自制净水器(如图4)

实验仪器:玻璃导管、去底的饮料瓶(容积380ml)、单孔橡皮塞。

实验药品:棉花、纱布、活性炭、石英砂、小卵石。

实验过程:取去底的饮料瓶按照图4所示加入填充物,瓶口塞紧带导管的橡皮塞,用铁架台固定好容器使其瓶口向下,下端放置洁净的烧杯承接滤液,然后从开口的饮料瓶底部慢慢加入浑浊的水,观察现象。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物质类别认识具体物质的性质,形成通过物质的共性和差异性认识一类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

3.制取分析

师:三个小组分别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性质各异、应用广泛的三大物质,那么该如何获得呢?以氧气为例,你能否用饮料瓶为主要材料设计一套上述气体的发生装置呢?

实验4 氧气的制取(装置如图5)

实验仪器:饮料瓶两个(容积380ml)、玻璃导管、橡胶管、去底的饮料瓶、单孔橡皮塞、药匙。

实验药品:6%双氧水溶液、二氧化锰。

实验过程:按照图5所示制作简易的气体发生装置,先向下面饮料瓶中加入少许二氧化锰,塞紧橡皮塞,然后向去底饮料瓶中加入双氧水溶液,右侧用另一个饮料瓶收集气体,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4.总结提炼

师:本节课从哪些角度去研究氧气、二氧化碳、水这些身边常见物质的呢?通过复习,你对常见物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从物质的用途、变化、性质等角度重新构建了常见物质的知识体系,并认识了饮料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事实进行归纳概括、分析解释,从物质的存在、组成、变化和用途等视角认识物质的性质,进而形成从物质多样性角度去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反思

1.关注学生的认知经验,是激发学生复习热情的生长点

在单元复习课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通过前测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识体系,把握好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注重学生的认知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经验,提供学生感兴趣的素材,给化学课堂赋予新的生命力。

2.丰富学生的生活感知,是有效开展化学复习的增长点

生活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寻找学生生活情境与化学教学的结合点,利用生活中的主体场景创设情境,让课堂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能动性;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认识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并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重视学生的探究体验,是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着力点

教师应聚焦学生的探究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和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材实验设计探究内容,让学生自主完成化学小实验,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思考、反思,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中学)

猜你喜欢
饮料瓶塑料瓶氧气
火星上成功制造出氧气啦
聚焦空气与氧气
神奇的气压
塑料瓶回收分离粉碎一体机的设计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饮料瓶与变形金刚
塑料瓶的涅槃
能干的饮料瓶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饮料瓶中的凤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