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有理

2024-03-08 01:34袁越
视野 2024年4期
关键词:小静脉淋巴内皮

袁越

发烧很可能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但直到最近科学家们才初步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人的体温之所以能够保持恒定,是因为人体有一套复杂的体温调控机制。当气温过高时,人会出汗,依靠汗水的挥发来降低体温。当气温过低时,人会打哆嗦,依靠肌肉的运动来产生热量。如果这还不够,那就采取丢车保帅的办法,让血液离开四肢,大量流入内脏,先保证重要的器官能在恒定的温度下工作。

恒定的体温是一种动态平衡。科学研究发现,人体有个“体温控制中心”,位于丘脑下部。这个控制中心会不断地发出指令,协调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比如汗腺和血管),以达到恒定体温。

西医看病,第一件事就是给病人量体温,如果超过38℃,医生会说:你发烧了。不过,严格说,体温升高并不等于发烧。有一种情况,科学术语叫做“体温过高”,指的是人体降温措施失效造成的体温过高。比如,你穿着羽绒服在桑拿房里蒸上半小时,体温肯定会超标。但这是因为汗排不出去造成的,只要脱掉羽绒服出门待一会儿,问题就解决了。

真正的发烧,是指人体有意识地升高体温。

原来,人的体温是由“体温控制中心”预先设定的。正常情况下这个数值是37℃左右,即使处于“体温过高”的状态时,这个预设数值仍然是37℃没有变。发烧就不同了,这时“体温控制中心”主动发出了升高体温的指令,为了满足新的预设数值,血液继续不断地离开四肢流向内脏,这就是为什么发烧的人反而会感到寒冷的原因。

既然发烧是人体“自找”的,便有人提出了一个假说,认为发烧很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是有用处的,否则人体为什么会进化出这样一个奇怪的体温控制机制呢?

众所周知,人体在受到病菌侵袭时体温就会升高。于是有人进一步猜测说,发燒很可能增强了病人免疫系统的工作效率。这个假说听上去很有道理,但科学家一直没能搞清其中的细节。

2006年底,美国罗斯韦尔公园癌症研究所的免疫学家雪伦·伊文思在《自然》杂志免疫学分册上发表文章,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体温升高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秘密。众所周知,除了血液循环外,人体还有一个淋巴循环,它可被看成是血液循环的助手,含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细胞液先被淋巴系统收集起来,然后再进入静脉,最终流回心脏,完成淋巴循环。为了防止细菌通过这个渠道进入血液,淋巴循环在各处都设立了关卡,俗称淋巴结。一旦遇到病菌袭击,该处的淋巴结便会肿大,阻塞淋巴管,不让细菌通过。之后,免疫细胞从血液中被大量地抽调出来,进入淋巴结,和来犯之敌进行殊死搏斗。可以说,淋巴系统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战场,这就是为什么免疫细胞又叫淋巴细胞的原因。

科学家早在1970年代就已查明,淋巴细胞的命运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注定了。有的淋巴细胞一定会进入淋巴结,有的淋巴细胞则肯定会进入到胃黏膜中的淋巴组织,在那里参加保卫家园的战斗。淋巴细胞到达指定岗位的过程叫做“淋巴细胞归巢”,这一过程主要是受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的控制。这些表面受体就像钥匙,一旦遇到合适的锁就结合在一起。比如,淋巴结附近的微血管表面就分布着很多“锁”,一旦遇到相应的“钥匙”——淋巴细胞,两者便死死地结合在一起。

换成科学术语,这些微血管叫做“高内皮小静脉”,它们可以被看做是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结的“大门”。这些小静脉细胞表面的“锁”叫做CCL21,专门吸引带有特定“钥匙”(受体)的淋巴细胞。两者相遇后,淋巴细胞用“钥匙”打开“大门”,越过血管壁进入淋巴结,参加发生在那里的战斗。

伊文思的研究小组将实验小鼠放在高温房间内,让它们的体温升高到39℃,模仿发烧时的情景。之后,实验人员把用荧光染色过的淋巴细胞注入小鼠的血液中,并在特殊的显微镜下观察这些淋巴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烧小鼠的“高内皮小静脉”上附着了大量的淋巴细胞,其数量大约是对照小鼠的两倍。

进一步研究表明,发烧小鼠的“高内皮小静脉”的细胞表面CCL21受体的密度比正常小鼠有所增加。别小看这一变化,这就意味着血液中流动的淋巴细胞会被更多地吸引到“高内皮小静脉”的表面上来,并通过这座“大门”,进入淋巴结。说到这里,读者也许就能明白发烧为什么有理了。原来,发烧带来的体温升高能动员更多的淋巴细胞进入淋巴循环,参与免疫反应。

这一发现再一次验证了生物界的一条真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生物进化了这么多年,保存下来的所有习性都应该有其道理。伊文思建议,发烧后不要急着退烧,而是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当然了,长时间发烧对儿童来说很危险,应该及早退烧才是。

(司程摘自三联书店《生命八卦:行走在人体迷宫》)

猜你喜欢
小静脉淋巴内皮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富含脂肪及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体会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肝小静脉闭塞病的MRI表现
新鲜生鸡蛋壳内皮贴敷治疗小面积烫伤
微环境在体外大量扩增晚期内皮祖细胞中的作用
肺淋巴上皮样癌一例报告
介绍一种适用婴幼儿的小静脉试管滴入采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