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对初中生攻击性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模型

2024-03-10 16:34陈巧媚陈金金石冬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自我控制攻击性

陈巧媚 陈金金 石冬梅

摘要:为探究社会排斥与初中生攻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愤怒反刍和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青少年社会排斥量表、愤怒反刍量表、中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和攻击性问卷,对初一至初三共442名学生进行测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排斥、愤怒反刍、自我控制和攻击性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社会排斥对初中生攻击性的直接效应不显著,而是通过愤怒反刍、自我控制各自的中介作用,以及愤怒反刍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产生间接效应;愤怒反刍和自我控制在社会排斥对初中生攻击性的影响中起完全链式中介作用。

关键词:社会排斥;攻击性;愤怒反刍;自我控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07-0011-06

一、引言

攻击性是一种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有意伤害被攻击对象,使其遭受破坏性影响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倾向[1]。

近年来,初中生攻击性问题日益加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8年的调查发现,9~15岁的学生中参与打斗的占30% [2]。研究发现,当个体步入初中阶段,伴随其生理、心理及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化,他们的攻击性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 [3]。高攻击性可能会对其心理和行为健康发展产生恶劣影响。

因此,研究初中生攻击性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任何暴力事件都可以追溯到社会排斥,被排斥或拒绝是攻击性的常见诱因[4]。

一般压力理论指出[5],压力或压力源会引发愤怒和挫折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促使个体产生减轻压力的行为,而攻击、暴力犯罪就可能成为一种减轻压力、寻求报复或缓解负面情绪的方法。

社会排斥指个体或群体遭到其他人或其他群体忽视、拒绝的一种现象[6]。

研究表明,部分初中生经常面临被忽视或拒绝的人际压力,相比于成年人和小学生,他们排斥他人的倾向比较明显 [7]。当他们面对消极人际关系压力,遭受同伴拒绝或排斥时,往往会出现攻击行为[8]。社会排斥是预测初中生攻击性产生的重要因素。

一般攻击模型指出,引起攻击的关键是人与情景的相互作用[9]。社会排斥作为情景因素会唤醒个体强烈的愤怒情绪体验,使个体的愤怒反刍不易控制。愤怒反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反刍思维,是指个体无意识、反复地出现与愤怒相关情景的思维倾向 [10]。愤怒反刍的多系统模型指出,愤怒反刍是个体对过往愤怒经历、愤怒感受的起因和后果的反复思考,是个体攻击性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11]。

初中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情绪调节能力尚不成熟,不能够很好地处理由社会排斥引发的负面情绪与认知,因此容易在经历排斥事件后反复思考,使愤怒情绪增强,最终导致攻击性心理或行为的产生。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1:愤怒反刍在社会排斥与初中生攻击性之间起中介作用。

自我控制也是解释社会排斥和初中生攻击性之间联系的一个重要因素[12]。自我控制是个体控制或改变自己反应的能力,是产生适应性和社会期望行为的重要机制[13]。自我控制失败理论认为,自我控制的实现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个体希望通过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以符合社会规范,获得他人或群体的认同和接受,使自己能够获取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但是由于社会排斥,个体没有得到任何回报,会不愿继续进行自我控制,导致其自我控制能力下降[14]。

研究表明,在初中阶段,个体的自我控制对攻击性有着重要影响[15],即自控能力低下会引起攻击性水平升高,而自控能力升高就可以对攻击性加以抑制。因此,当遭受社会排斥时,自我控制能力高的初中生能够及时调控自己的应对方式,以避免做出诸如攻击之类的危险行为。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2:自我控制在社会排斥与初中生攻击性之间起中介作用。

从遭受社会排斥到产生攻击性行为,其间的认知过程是复杂的,单一中介可能难以解释这一过程。愤怒反刍会降低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资源模型[16]认为,自我在调控行为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资源,先前进行的自我调节会消耗认知控制资源,资源不足就会导致自我控制失败,即当初中生自我调节愤怒反刍这种压力体验时,会消耗大量认知资源,容易造成自我控制失败。

此外,I3理论指出,所有心理与行为都是刺激、驱力和抑制三个因素或其作用过程的组合。刺激指能够激起个体某一心理和行为的线索或环境因素;驱力指个体本身具有的心理和行为的促进力;抑制是指能够抑制个体某一心理和行为倾向或强度的因素,例如个体自我控制能力[17]。

因此,根据该理论,社会排斥作为来自外界的刺激会激发作为驱动力的愤怒反刍,此时个体的愤怒体验越强烈、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消耗更多的自我控制资源,导致后续资源不足,使得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下降,最终当驱动攻击性产生的力量(愤怒反刍)压倒抑制力量(自我控制)时,攻击性就会产生[18]。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3:愤怒反刍和自我控制在社会排斥与初中生攻击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随机选取山东省青岛市某中学初中生442名作为被试,年龄范围为12~15岁(M=13.47,SD=0.94),其中女生217名(M=13.48,SD=0.93),男生225名(M=13.46,SD=0.95);七年级137名,八年级148名,九年级157名。

(二)研究工具

1.青少年社会排斥量表

采用张登浩、黄莲琼、董妍[19]翻译修订,Gilman

等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发编制的青少年社会排斥量表,共计11个题目。该量表包括忽视与拒绝两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1~5对应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代表受排斥感越强烈。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9。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指标是:χ2 /df=3.05,CFI=0. 94,TLI=0. 91,RMSEA=0. 07,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

2.愤怒反刍量表

采用罗亚莉、刘云波[20]翻译修订,Sukhodolsky编制的愤怒反刍思维量表中文版,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0]。共19个条目,包括事后愤怒、愤怒记忆、报复想法和理解原因四个维度,采用李克特4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愤怒反刍思维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指标是:χ2 /df=2.65,CFI=0. 92,TLI=0. 91,RMSEA=0. 06,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

3.中学生自我控制量表

采用刘媛娟[21]翻译修订,Tangney编制的自我控制量表,该量表共有10个条目,适用于测量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量表包含学习行为习惯、冲动控制和总体自律三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1~5表示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控制力越差。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6。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指标是:χ2 /df=2.42,CFI=0. 94,TLI=0. 92,RMSEA=0. 06,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

4.攻擊性问卷

采用Buss等编制的攻击性问卷(中文)版。该量表是目前测量青少年攻击性常用的问卷[15],信效度良好。该问卷共29个条目,包含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意四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1~5表示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个体攻击性越高。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指标:

χ2 /df=2.14,CFI=0. 87,TLI=0. 85,RMSEA=0.05,数据与模型拟合可以接受。

(三)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由研究者向被试讲解指导语并发放问卷,以测量他们的社会排斥、愤怒反刍、自我控制以及攻击性情况。之后运用SPSS 21.0和Amos 21.0进行数据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17个,且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20.33%,小于40%的临界值,说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本研究中上述变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以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如表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变量间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1)。初中生社会排斥与愤怒反刍呈显著正相关(r=0.28,p<0.001),与自我控制呈显著正相关(r=0.34,p<0.001),与攻击性呈显著正相关(r=0.27,p<0.001);初中生愤怒反刍与自我控制呈显著正相关(r=0.31,p<0.001),与攻击性呈显著正相关(r=0.62,p<0.001);自我控制与初中生攻击性呈显著正相关(r=0.47,p<0.001)。

(三)愤怒反刍与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愤怒反刍、自我控制在社会排斥与初中生攻击性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通过内部一致性法和平衡法对本研究中各变量各维度中的测验项目进行打包。

单独验证社会排斥与攻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社会排斥(β=0.533,p<0.001)能显著正向预测攻击性,将愤怒反刍和自我控制加入社会排斥与攻击性的关系时,该模型拟合指数良好:χ2 /df=2.41,RMSEA=0. 06,CFI=0. 91,TLI=0.90,SRMR=0. 05。根据图2的路径图可知:社会排斥(β=0.42,p<0.001)能显著正向预测愤怒反刍;社会排斥能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控制(β=0.46,p<0.001);愤怒反刍能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控制(β=0.20,p<0.01);愤怒反刍能显著正向预测攻击性(β=0.54,p<0.001);自我控制能显著正向预测攻击性(β=0.35,p<0.001)。

在模型拟合的基础上,采用bias - corrected bootstrap方法,抽取5000次样本,检验多重中介效应的统计学意义,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社会排斥分别通过愤怒反刍(β=0.23)和自我控制(β=0.16)显著影响初中生攻击性;社会排斥通过愤怒反刍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β=0.03)对初中生攻击性产生显著作用。但社会排斥至攻击性的路径不显著(β=0.10),即愤怒反刍和自我控制在社会排斥与攻击性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表明,该模型属于链式中介模型。

四、讨论

(一)社会排斥对攻击性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排斥可以正向预测初中生的攻击性,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22]。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环境中的暴力信息为攻击行为提供了观察和模仿的基础。攻击性的外部因素主要源自周围的不良环境刺激,当个体遭遇他人排斥之后,可能会采取“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应对方式,学习并模仿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此时他们认为受到排斥后应该以攻击的方式反击[23],个体攻击性增加。

这启示我们,攻击者不仅是主动攻击别人的个体,也可能是受他人排斥后而转变的个体(从“受害者”变为“攻击者”),以往研究将被排斥者视为“弱势群体”,将攻击者视为“强势群体”,将两者分开讨论,而忽视了攻击者也可能是遭他人排斥后而转变的。因此,本研究对于被排斥个体转变为攻击者的内部过程机制进行了探索,对打破从社会排斥到引发攻击性这一恶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二)愤怒反刍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首先,愤怒反刍在社会排斥对初中生攻击性的影响中起显著部分中介作用,假设1得到验证,并且验证了一般攻击模型[9],即社会排斥作为情景变量输入,通过影响初中生的内部状态(愤怒反刍),进而增加他们的攻击性。

初中生高度重视他人的看法,非常希望得到同伴接受,一旦遭到排斥就会产生强烈的愤怒情绪,随之其愤怒反刍增加[24];并且根据反应风格理论,如果一个人采用反刍策略应对憤怒,而不是使用其他更具适应性的策略,则愤怒反刍更可能导致产生更高的攻击性水平[25]。

这可能是因为愤怒反刍会维持并增强个体愤怒,经历过社会排斥的初中生沉浸于自己被排斥的经历中,并长期陷入愤怒且具有攻击性的想法中,愤怒反刍变得更加强烈,最终导致攻击性增强[26]。

其次,自我控制在社会排斥对初中生攻击性的影响中起显著部分中介作用,假设2得到验证。这一结论验证了自我控制失败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愿意控制自己的行为以便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接纳,但当他们遭受排斥时,个体会丧失归属感,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进而不愿再进行自我控制[27-28]。初中阶段是自我控制发展的重要时期,受排斥会使初中生感到不能得到他人或团体的接纳,逐渐失去控制自己行为的动力,导致自我控制能力下降,难以对自己的情绪、认知和行为进行很好的调控,不能以更恰当的方法来处理问题,从而可能产生更多的攻击性。

最后,愤怒反刍和自我控制在社会排斥和初中生攻击性间起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假设3得到验证。根据受损脱离假说,当个体受到排斥等消极压力事件时,个体会反复思考自己被排斥的原因[29],尤其是初中阶段,这一阶段是初中生反刍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他们可能更关注排斥事件,不断进行愤怒反刍,使愤怒体验增加并延续,从而降低了个体自我控制能力,增加攻击性。

因此,本研究验证了I3理论,即来自外界的刺激会激发个体内部驱力和抑制力,共同决定攻击性。在个体经历了社会排斥刺激后,作为驱动力的愤怒反刍被唤起,此时个体的愤怒体验更强烈,持续时间更长,而愤怒反刍还会降低作为抑制力的自我控制能力,当驱力压倒抑制力量时,攻击性就产生了。

五、结论

第一,社会排斥能够正向预测初中生攻击性。

第二,愤怒反刍在社会排斥和初中生攻击性之间起中介作用。

第三,自我控制在社会排斥和初中生攻击性之间起中介作用。

第四,愤怒反刍和自我控制在社会排斥和初中生攻击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六、教育建议

不同于欺凌,社会排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而,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应该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初中生,避免拒绝、忽视或区别对待某一个体,同时要促进人际交往不良的初中生与同伴形成和谐稳定的关系,使他们获得社会支持,增强其群体归属感、安全感,使其在面对像排斥这类消极事件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避免采取诸如攻击等极端的手段。

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普测,检测学生感知到的社会排斥水平及其对心理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在校园内设置“心理信箱”和心理宣泄室,为学生的愤怒情绪和压力释放提供合适的出口。定期组织心理讲座和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排斥,以更包容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避免自己在无意中成为施加排斥者;引导学生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并提高自我调控能力,营造和谐、友爱、包容、接纳的校园环境。

另一方面,学校可利用公众号、视频号等媒体平台发布相关文章和视频,吸引学生参与、评阅和观看。该系列文章和视频可以以“人际困境”“情绪调节”和“自我意识和调节”等为主题,面向学生征文并邀请学生参与拍摄和制作。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带领学生练习并掌握使用分散注意或正念等多种方法调节情绪,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勇于向朋友、老师或家人寻求支持和帮助,从而降低其受排斥时所产生的愤怒反刍,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最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应当协同合作,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渗透互相尊重和包容的思想,鼓励学生尊重他人的差异,倾听、理解他人的感受,避免忽视、排斥和攻击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倾向。通过培养学生包容性的价值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处理和应对来自他人的排斥或拒绝,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何一粟,李洪玉,冯蕾. 中学生攻击性发展特点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57-63.

[2]Unesco U. School violence and bullying:Global status and trends,drivers and consequences [M]. Paris: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2018.

[3]纪林芹,张文新. 儿童攻击发展研究的新进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122-127.

[4]Reiter-Scheidl K,Papousek I,Lackner,et al. Aggressive behavior after social exclusion is linked with the spontaneous initiation of more action-oriented coping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exclusion episode[J]. Physiology & behavior,2018,195:142-150.

[5]Robert A. Building on the foundation of general strain theory:Specifying the types of strain most likely to lead to crime and delinquency[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2001,38(4):319–361.

[6]Williams K D. Ostracism [J]. Annu. Rev. Psychol.,2007,58:425-452.

[7]Hitti A,Mulvey K L,Killen M. Social exclusion in adolescence [J]. Encyclopedia of Adolescence,2016,2783–2792.

[8]Natalia J,Jose A C,Rosario O -R. Proactive and reactive aggressive behavior in bullying:The role of valu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7,6(1):1-24.

[9]Anderson C A,Bushman B J. Human aggression [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2,53(1):27-51.

[10]高玲,花蘇晴,杨继平. 现实受欺负与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愤怒反刍的中介作用及道德推脱的调节作用[J]. 心理科学,2021,44(4):836-843.

[11]Denson T F. The multiple systems model of angry rumination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13,17(2):103-123.

[12]杨丽珠,杜文轩,沈悦. 特质愤怒与反应性攻击的综合认知模型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9):1249-1258.

[13]Kopp C B. Antecedents of self-regulation: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2,18(2):199-214.

[14]Baumeister R F,Heatherton T F,Tice D M. Losing control:How and why people fail at self-regulation [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1995,15(4):367-368.

[15]李相南,李志勇,张丽. 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攻击的关系:自尊、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2):240-248.

[16]Baumeister R F,Bratslavsky E,Muraven M,et al. Ego depletion: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4(5):1252-1265.

[17]Finkel E J. The I3 model:Metatheory,theory,and evidence [J]. In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4,49:1-104.

[18]Finkel E J. I3 Theory:Instigating,impelling,and inhibiting factors in aggression[J]. In Human Aggression and Violence:Causes,Manifestations,and Consequences. 2011,407-421.

[19]张登浩,黄莲琼,董妍. 青少年社会排斥量表在我国青少年中的信效度检验[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6):1123-1126.

[20]罗亚莉,刘云波. 愤怒反刍思维量表中文版大学生人群信效度检验[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4):667-670.

[21]刘媛娟. 中学生自我控制、领悟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D]. 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7.

[22]Bandura A,Walters R H. Social learning theory [J].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1977,1.

[23]Huesmann L R,Guerra N G. Children’s normative beliefs about aggression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2(2):408-419.

[24]Suhr K A,Nesbit S M. Dwelling on “Road Rage”:The effects of trait rumination on aggressive driving – ScienceDirect [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2013,21:207-218.

[25]Nolen-Hoeksema S. Chewing the cud and other ruminations[C]. In R. S. Wyer,Jr.(Ed.),Ruminative thought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6,135–144.

[26]Wang X,Yang L,Yang J,et al. Trait anger and aggression: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of anger rumination and moral disengagement [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8,125:44-49.

[27]Burson A,Crocker J,Mischkowski D. Two types of value-affirmation:Implications for self-control following social exclusion [J].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2012,3(4):510-516.

[28]Crescioni A W,Baumeister R F. Alone and aggressive:Social exclusion impairs self-control and empathy and increases hostile cognition and aggression [J]. Bullying,Rejection,and Peer Victimization:A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Perspective,2009:251-277.

[29]Koster E H,De Lissnyder E,Derakshan N,et al. Understanding depressive rumination from a cognitive science perspective:The impaired disengagement hypothesis [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11,31(1):138-145.

编辑/卫 虹 终校/孙雅晨

猜你喜欢
自我控制攻击性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如何让我们变得更可信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策略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学好初中政治, 树立人文情怀
“爱”的另类表达,婴儿的攻击性行为
中职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