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邪理论”浅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机

2024-03-12 08:20周长安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2期
关键词:成骨细胞股骨头血瘀

周长安 黄 琼

(1.湖北民族大学医学部,湖北 恩施,445000;2.淄博市高青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山东 淄博,256399)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 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ANFH)是指高剂量激素(Glucocorticoid,GC)导致股骨头活性成分(髓系造血细胞、骨细胞、脂肪细胞)死亡的病理过程[1]。SANFH患者每年大约有20万例,且呈上升趋势;激素、类固醇的使用是SANFH的常见原因[2]。主要临床表现为髋部剧烈疼痛、跛行、屈伸活动不便、髋关节功能障碍等[3]。SANFH在中医古代医籍并无记载,根据临床症状可归为“骨痹”,进一步发展成为“骨痿”“骨蚀”;骨痹则疼痛不已,骨痿则无力而行动艰难,骨蚀则骨质坏死而不用[4]。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较为成熟的有血管内凝血学说、骨代谢学说、脂质代谢学说及骨内高压学说等,具体发生发展机制尚未完全阐明[5]。

大剂量或长期服用GC导致“药邪”积存于筋脉、骨骼中,气血运行不畅,久而血瘀、痰浊凝滞脉络,进而导致筋骨失养,筋骨退行性改变,以至骨关节疼痛,形成骨痹,最终发生股骨头坏死[6]。本文从中医“药邪”理论入手,阐述SANFH的中医病机,为日后实验验证及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1 “药邪”概述

“药邪”属于中医病因学说。金·张从政《儒门事亲·卷六·痿四十七》言:“先去其药邪,然后及病邪”,提出了“药邪”观点[7]。盖国忠教授[8]指出:“药邪”为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不当,药物产生对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紊乱反应,导致形体结构破坏……气血运行不畅等;临床表现为不良反应、毒性作用、过敏反应等。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对各类临床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认识不断加深,也丰富了“药邪”理论当代内涵。

2 “药邪”与GC

GC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产生,具有调节生长发育、代谢、免疫等功能[9]。药理学上其具有强大的抗炎、抗休克、抗过敏及免疫抑制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各临床科室[10]。但长期大剂量及不适当使用均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和多种并发症。如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诱发或加重局部、全身感染;骨质疏松、伤口愈合迟缓等[9-11]。在骨病上,张莉莉等[12]对我国全身应用GC药物致骨质疏松Meta分析发现:GC相关骨质减少的总患病率为38%;用药时间超过12月的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高于不足12月的患病率。大剂量及不当使用GC,使药物在人体不断累积,进而产生非治疗作用,引发其他系统疾病,反成为人体致病因素,成为药邪,侵害人体,内生他证。

3 SANFH中医病机

药邪侵袭机体,耗血耗气,血瘀渐成;瘀而阻滞生热,热伤津液,炼液为痰,痰浊内生;内攻脏腑,久致脾、肝、肾等脏器受损,则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蕴结,流注关节,胶着粘滞,日久则痰、瘀互结,阻于骨骸、经脉,筋骨失荣,骨肉不相亲,乃至骨枯髓空,发为本病[6]。

3.1 气血凝滞,气滞血瘀

《素问·调经论》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GC作为药邪,耗气伤筋动血,致气血运行不畅,血行迟缓、气滞血瘀,日久瘀血阻滞于局部,出现“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伤痛,形伤肿。”何晓铭等[13]通过回顾性研究发现,SANFH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表现上:舌紫暗、弦脉、痛有定处、夜间加重、刺痛、腰膝酸软、舌下络脉迂曲等;胀痛、刺痛是较常见的疼痛性质;疼痛部位主要集中于髋部,疼痛部位固定。符合气滞血瘀证疼痛表现。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股骨头血供最重要的结构成分为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其在维护血管的功能、保障股骨头正常供血有重要的作用[14]。GC导致全身血管处于高凝状态;早期的机制可能包括血管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但最终是无法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股骨头,导致骨缺血和坏死发生,进而导致骨死亡[15]。GC抑制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诱导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凋亡,抑制局部血管新生,使局部血供不良;且长期、大剂量的使用导致股骨头微血管密度降低,影响局部微循环,使微循环交换面积不足,进而骨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SANFH[16]。李慧英教授[17]认为,超生理剂量的激素应用可致患者肾气亏虚……气虚久之则无力推动血液正常运行,进而血停而瘀生。而气滞、血瘀又互为因果,瘀血反之又可加重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利,脉络瘀血闭阻,骨骼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失衡,最终导致骨坏死[16]。

3.2 津液失调,痰瘀互结

津与液都是人体正常水液;生理状态下,润泽肌肤、筋骨,滑利关节、濡养脑髓。《灵枢·痈疽》曰:“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津血互生,相互影响。SANFH患者气血凝滞在先,血瘀局部,久而积瘀生热;热灼津液,炼液为痰;痰浊凝滞局部,气机不畅,血行不佳。《诸病源候论》云:“诸痰者,此由血瘀壅塞……故能痰也”,指出“痰瘀同病”。痰浊又进一步阻碍气血运行,痰壅筋骨,粘滞不通,瘀于局部,致血瘀状态;“瘀”“痰”胶着,互为影响,久之痰瘀互结,筋骨失去濡养,则发“骨痹”。

临床上应用GC可导致患者脂代谢紊乱和高脂血症[18]。患者因瘀致痰,痰影响气血运行而生瘀,痰浊瘀阻,影响气血运行,与脂质代谢异常机制有相似性。GC可诱导多能骨髓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脂肪沉积在髓质窦中产生填塞效应,减少血液循环,影响到软骨下骨的血液供应,进而引起骨坏死;还会影响肌成纤维细胞产生的胶原蛋白数量,进一步降低毛细血管生长,导致股骨头内反复髓内出血[1]。过量的脂肪细胞还可诱导血液高黏滞综合征,导致股骨头血液灌注减少;脂质沉积打破骨内微循环平衡,导致成骨细胞缺血缺氧,继而引发股骨头病变[19]。GC亦使成骨细胞突触丧失正常功能,导致成骨细胞自我修复和重建减弱,使力学信号不能及时传递,进而导致骨小梁微骨折和股骨头塌陷,最终形成SANFH[18,20]。

3.3 药邪内舍脏腑,损肝脾肾

GC进一步侵害人体,导致肝脾肾三脏受损,肝虚则藏血不足;脾虚则无力运化气血,肾虚则生髓滋养之力下降;濡养之力下降,久则骨骸失养失荣,发为“骨痹”“骨痿”。痹而疼痛、萎而无力难行。《灵枢·经脉》提到:“足少阴气绝,则骨枯……骨肉不相亲……骨先死”。《灵枢·刺节真邪》篇中提到:“虚邪之入身也深,寒与热相搏……内伤骨为骨蚀”。药邪日久侵袭,久而入络入脏腑,导致机体元气亏虚,推动无力,瘀血难化,精营不达,骨失濡养。《医林改错》中提出:“元气既虚……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

邪气内舍脏腑,伤及根本,元气亏虚。在细胞层面,与GC影响骨细胞的凋亡与自噬机制相似。GC对骨骼系统可抑制成骨细胞分化、促进成骨细胞及骨细胞凋亡、降低骨转化、延长破骨细胞寿命[21]。临床上,SANFH患者的股骨头出现“新月征”,附近骨质发现凋亡骨细胞。研究表明,GC可以通过凋亡途径发挥其炎症作用[15];通过Fas信号通路介导的,导致FAS相关蛋白的招募,如与caspase-10相互作用,刺激凋亡。LU S Y等[22]研究表明:GC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与SANFH发病密切相关。GC通过诱导成骨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而激活自噬和内质网应激,促进细胞凋亡[18,22]。

药邪侵蚀人体为主因,“瘀”“痰”内生,内伤脏腑,而肝、脾、肾受损,又使气血、水液运化不佳,化生痰浊、瘀阻,相互影响,使骨骸失养,发生“骨痹”,促进SANFH发生与发展。

4 中医药防治

基于痰瘀互结,脏腑受损病机。治疗上,临床以行气、祛瘀、化痰、补肾为基本治法[3]。郭楠等[11]基于数据挖掘得出,临床治疗中药、中成药等以补益肝肾,滋阴降火为主,兼顾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标本同治。临床上,补肾强骨类、活血化瘀类中药对SANFH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23]。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改善SANFH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股骨头微循环,促进坏死骨组织修复[16]。如红花(红花黄色素、红花醌苷)能有效降低血瘀模型小鼠的血栓长度;延长凝血酶及凝血酶原的作用时间,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从而改善微循环[24];另有实验显示,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减轻大鼠膝关节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因子(IL-2、IL-1β)水平,减轻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水肿[25];还能促进骨矿化,抑制骨吸收,逆转GC所致骨质疏松。桃仁有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的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抗血栓、抗炎等作用[26]。时利军等[27]实验证明,淫羊藿苷通过干预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相关骨性细胞的增殖、凋亡;增加股骨头微血管内皮细胞成血管。李慧英教授[17]临床自拟“三补一活”方(淫羊藿、骨碎补、补骨脂、川芎),治以补肾阳,强筋骨,行气活血,改善早中期SANFH患者髋关节疼痛、局部水肿积液,效果明显。

5 小结

临床上,较高的SANFH高致残率导致了劳动能力丧失、失业,对患者、家属和社会构成了经济负担。如治疗不及时,可逐渐导致终身残疾。GC使用不当占主要原因。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而超过3/4的患者被诊断为晚期SANFH[28]。多数患者需要接受半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价格高昂,且易合并术后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感染和局部肿胀等,加大了患者的治疗难度和风险及术后恢复[29]。因此早期诊断和干预是延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的关键。中医药治疗重于辨证论治,依据不同证型,更加有效的专攻治疗,不仅能恢复人体机能,且能避免GC带来的诸多药物副作用,又能防止引起药物依赖性,有利于术后恢复。中药治疗效果显著,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标本兼治,有效率高、术后促进恢复、安全可靠的优势。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强中药使用对SANFH治疗效果良好,可以改善骨代谢指标、炎性免疫指标、改善股骨头形态;增加下游成骨基因的表达,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改善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骨代谢平衡;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进而产生治疗作用[30-31]。

本文基于“药邪”理论及现代实验研究,总结了SANFH发生发展的病机。大剂量、长期GC导致“药邪”影响气血运行,气滞血瘀痰凝,筋骨失养,最终发生坏死。但SANFH机制复杂,今后将进一步用理论指导临床,发挥中医药优势。

猜你喜欢
成骨细胞股骨头血瘀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血瘀体质知多少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淫羊藿次苷Ⅱ通过p38MAPK调控成骨细胞护骨素表达的体外研究
土家传统药刺老苞总皂苷对2O2诱导的MC3T3-E1成骨细胞损伤改善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